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379章

凤鸣宫阙-第379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邺这话,倒是对那些利益联姻的皇帝表达了一种轻蔑之意。
陶君兰却是不知该如何回应了。不管以后能不能做到,李邺此时有这样大的决心,已是叫她无比满足了。她笑了笑,轻轻握住李邺的手:“若是没有,我自然高兴。可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必真死撑着或是牺牲什么。只要这辈子咱们能一直这般下去,我便是也心满意足了。我不敢期盼和高祖皇帝的皇后那样幸运,但是我想我总算是比其他女子更幸福一些。”尤其是宫里的女子们。
就这般说着话,马车便是进了宫门。一路往端本宫行去。
对于端本宫,陶君兰倒是没去看过,只是看了图纸。不过,她也没想过端本宫是如何美轮美奂。事实上,多年不住人的宫殿,纵然好好打整收拾了,也远远不如新修的或是一直住着人的宫殿来得鲜亮有活力。
对于端本宫,她想只要能过得去也就行了。别比当年的德安宫差就行。
不过显然她是要求太低了:看见端本宫全貌的时候,她便是忍不住低呼了一声;“好有气势的宫殿。”
是的,十分有气势。比起其他宫殿或是华丽或是秀美,又或者是精致的风格,端本宫就像是粗粗凿出来的古朴石雕,虽然简单却是别有一番气势和风味。
端本宫的屋檐,看上去都似乎比别处更高一些。而格局也是大气磅礴的格局;。端本宫占地极其宽广,安置他们这一大家的人却是足够了。
甚至,端本宫还自带了个花园子。虽说比不上端亲王府里的,比起宫里别处却是又要好许多了。
“其实,端本宫是当年高祖皇帝给长子修建的。不过后来他的长子战死沙场,高祖皇帝不许旁人在住,一搁置就是好些年。”李邺看陶君兰震撼的样子,便是笑着解释:“当年高祖皇帝对长子寄予厚望,从端本宫便是可见一二。”
陶君兰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说句实话,若是端本宫没荒废这么多年,那必然如今是比太子宫还要强几分的。
别的不说,只说这份气势,就着实是别处无法比的。怪不得太后建议他们选端本宫,端本宫的确也不会辱没了李邺的身份,不比太子宫差多少。
“那咱们要改名吗?”陶君兰收回目光,轻声问李邺。
李邺摇摇头:“就叫端本宫罢。不过,太子宫却也不适合再让旁人住下去了。”
陶君兰微微一怔,随后便是忍不住笑起来:“你倒是和太后一个想法了。不过也是,既是咱们的地方,纵然自己不住,也没有白给旁人住的道理。宫中这么多的住处,随便给慧德太子的女眷们寻个地方,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事儿上两人达成了统一意见后,陶君兰便是接着和李邺商量:“我们住正殿,其他地方怎么安排,是让他们自己选,还是怎么着?”
李邺对这个没什么意见,只摆摆手道:“也别叫她们住得太近了,看着闹心。你拿主意罢。我却是不管这些了。”
陶君兰笑着摇头,然后便是吩咐红螺:“你就照着之前安排好的,让她们各自去熟悉一下自己的屋子罢。如今比不得宫外,地方到底小了些,大家都将就将就。”
端本宫其实挺大,除开正殿之外,还有几处偏殿。不过,根据宫里的规矩,桃枝和静灵这样的,显然是没有资格独自占领一处了。
静灵还好,毕竟身边有果姐儿,总不能委屈了。至于桃枝,陶君兰直接将人安排在了古玉芝住的地方。到时候古玉芝住正房三间屋子外带两个耳房,而桃枝则住厢房,大小也有三间了。
当然,这样安排也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的。
待到这头吩咐得差不多了,陶君兰和李邺就带着几个孩子过去给太后请安了果姐儿还是第一次抱到太后跟前呢。
当然,给太后请安之后,还要去给皇帝和皇后请安。
如果不出意外,以后陶君兰每日也要去给皇后太后请安了事实上,宫里的女人每日也没多少事儿,除了请安之外,要做的事情着实不多。至少以前端亲王府还有些田产铺面需要打理,算算账什么的。不过以后显然是不用再做这些了。
再做,那也是等到成了皇后之后或者名正言顺的将管理宫务的事儿接手过来。不过陶君兰想,那估摸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实现了。在那之前,她是清闲的。所以最好是要趁着这段时间赶紧熟悉宫中才好。

第一卷 第616章 直接

因打算提了古玉芝做良娣,所以陶君兰第二日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的时候,便是带上了古玉芝。
古玉芝显然从她这番举动之中猜到了什么,当即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甚至于整个人状态都有些和平日不同起来。
陶君兰斜睨了古玉芝一眼,然后淡淡出声提醒;“不过是请个安,切记稳重一些,别叫人看了笑话。”
古玉芝被这么一点,顿时忙肃穆起来,笑着行礼:“是,太子妃。”
陶君兰点点头,起身招手叫拴儿跟着自己:“咱们去给皇祖母请安可好?”太后也只有拴儿去的时候,显然情绪高昂不少,所以李邺也是让她多带拴儿过去。
当然,拴儿自己也喜欢过去。没办法,谁叫太后最纵容他?不管想要什么太后从不肯委屈了拴儿,任凭拴儿上房揭瓦也是笑呵呵的。
太后倒是一下子就猜到了古玉芝是谁,眯了眯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后道:“这是古氏?”
古玉芝忙上前去给太后请安:“妾古玉芝给太后请安,祝太后福寿绵长。”
太后笑了笑:“不错。”只是这个不错却是不知指的是什么方面了。不过古玉芝显然还是十分激动的。
随后太后赐了座,又说了几句话便道:“你们还要去皇后那儿罢?去吧,拴儿留在这里陪我一阵子。回头我叫人送回去。”
陶君兰便是起身告退了。太后显然对古玉芝也没有别的心思,除了一开始问了两句话之后,后头也没再和古玉芝说过话。
古玉芝心里是微微有些失望的,一路低着头,也不知道想什么。
陶君兰看在眼里,笑了笑也没多说话古玉芝最好看明白些,知道自己的定位,否则的话以后会有苦头吃的。这个良娣,着实不能代表什么事儿。
若古玉芝真因为这个身份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么她是丝毫不介意帮着古玉芝好好“清醒清醒”,让她认清楚局势的。
到了皇后宫中的时候,前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王夫人也是在。
陶君兰大大方方的冲着皇后行礼,不过对王夫人却只是简单的一笑:“大嫂也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王夫人像是没看见陶君兰在行礼上的变化,当然更没有要对陶君兰行礼的意思,倒是更像是平常人家里头妯娌相处的架势:“弟妹也来给母后请安?不过,怎的如今还叫皇后娘娘,不叫母后呢?那听着多生疏啊?”
陶君兰和李邺都是不愿意的,所以也就一直没改口。昨儿和李邺一起来的时候,皇后也没计较过这个事儿,如今没想到倒是王夫人提了出来。
当下陶君兰笑道:“还是叫皇后娘娘罢,显得更尊敬一些。”
皇后也是开口了,语气里带了几分笑意:“真真是见外了。都是一家人,这是做什么。”
显然,皇后也是想让陶君兰开口换个称呼。
不过陶君兰只是笑:“既都是一家人,哪里有什么见外一说?不管叫什么,不过是个称呼,何必那么计较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古玉芝这点分寸还是有的,眼看着气氛就要冷场,所以她毫不犹豫的站在了陶君兰身边:“正是这话呢,都是一家人,不管叫什么都是一样的;。”
陶君兰赞赏的看了古玉芝一眼:能有这样觉悟,说明古玉芝倒是真不蠢,至少提她当良娣倒是不至于后悔了。
古玉芝见众人都看她,便是有些羞怯胆小的低下头去。当然只怕并不是真的羞怯胆小就是了。能说这话,就说明古玉芝的胆子小不了哪里去。
而被古玉芝这么一打岔,皇后和王夫人显然已经不好再坚持逼着陶君兰改口了。
皇后淡淡的看了一眼古玉芝:“说起来,我方才倒是没听清楚,你是谁来着?”
皇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不过眼底却是有些发冷。
也不等古玉芝开口,陶君兰便是率先笑道:“这是我们宫里的古氏,我和太后商量了,打算封她为良娣。”
“我恍惚记得,你们宫里只有你和姜氏生过孩子罢?那么古氏就是没生养过了。既然如此,她怎么好和姜氏平起平坐?”皇后笑着问了这么一句。却是正好问到了关键处。
古玉芝本还因为陶君兰的话再窃喜,不过皇后这话却是一下就让她的心情跌落了谷底。她有些忐忑的看了一眼陶君兰。
陶君兰笑容不改,却是半点不肯示弱,几乎算是强势的言道:“古氏端庄识大体,服侍太子有功,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毕竟,太后和太子都是没有意见,那就说明古氏本身是担当得起的。”
眼下之意,却是也淡淡提醒了皇后:既然大家都没意见,最好你也闭上嘴。
且陶君兰又转移了话题:“说起来,我倒是有个事儿想和大嫂商量一二。”
王夫人微微挑眉:“哦?不知弟妹想和我商量什么事儿?只要是能做到的,我必是答应的。”王夫人面上的笑容得体,却又透着些微的无奈和识趣。倒是叫人看着颇有几分可怜的意思。
不过这屋里就这么几个人,做戏给谁看呢?陶君兰丝毫不在意王夫人的神色是怎么样,她只是笑着说明了自己想要和王夫人商量的事儿:“昨儿一个小宫人不经意之间的话却是提醒了我,我琢磨着,我们虽说住在了端本宫,可是大嫂你们继续住东宫是不是也不妥当?外人看着,倒是只说大嫂的不是。也觉得不合情理没有规矩。”
陶君兰将这番本来难以启齿的话说得在自然坦荡不过。当然,这本也是一件应该坦荡荡的事儿。毕竟,理亏的可不是她们这边。
皇后和王夫人却是显然不认为这事儿是应该的。
皇后没说什么,王夫人便是就红了眼眶,却是细声细气道:“弟妹说得是,一会儿我就带着其他人搬走罢。”
陶君兰看着瞬间像是受了委屈的王夫人,扯了扯唇角,心底一片讥讽。如今王夫人倒是不如做太子妃的时候强势了,反而走起了这种楚楚可怜的路子;。也是,身为未亡人,王夫人倒是真是可怜的。
“其实搬出去也好,东宫经历多年风雨,又本身不算大只是位置不错罢了。如今搬动一下,皇后娘娘给指一个好的宫室住着,自然是更好。”陶君兰笑盈盈的,故作热情的言道。
皇后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倒是轻易的也答应了这件事情。
陶君兰也不管皇后肚子里是不是憋着坏水,只是略坐了一坐后,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皇后宫中,古玉芝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倒是忽然开口言道:“如今大家都觉得太子妃可怜,这般让她搬家,只怕宫人私底下难免议论。”
陶君兰冷笑一声;“既是该我们的地方,我们纵然不住,也没有让她住着的道理。东宫象征着什么不言而喻,她若是识趣早该自己提起来。如今这般,我看谁敢说什么?待到她们搬家的时候,叫我们这边的人多去帮忙,另外,回去之后我选些东西,你亲自替我送过去。务必招摇。”
古玉芝顿时就明白了陶君兰的意思:招摇的将东西送过去,这是为了表示太子这边对慧德太子的遗孀个还是十分敬重的。这样一来,宫里流言就会少上许多了。
陶君兰这一手,自然是玩得不错。
古玉芝更加下定了要紧紧跟随陶君兰的决心:“太子妃只管吩咐奴婢,奴婢必然竭尽所能办好,决不让太子妃失望。”
陶君兰含笑侧头看住了古玉芝,只道:“你有这样的心思便是好的。以后做了良娣,便是不能再像是以前一样了。桃枝和你住在一起,我很放心。你好好看顾她,提点她,可明白了?”
古玉芝模糊摸到陶君兰的想法,当家忙道:“明白了。”
陶君兰满意的点点:“你有这样的想法,便是好的。”刚才古玉芝自称奴婢,便是故意在效忠的意思。不得不说,古玉芝还真是挺有眼力。只是这份见风使舵的性子,处处想着某好处的性子,让她不喜欢。
“你只要好好的帮了我,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你的。”为了让古玉芝坚定心思,陶君兰索性直接将话说破了;“你也别想其他的,这端本宫里,没人能越过我去。就是放眼宫中,除了太后之外,也没人能越过我去。哪怕是皇后,也不能。”
除非古玉芝能说动太后当她靠山,那么就别想出了她的手心。
古玉芝战战兢兢:“太子妃放心!”
“好了,回罢。”陶君兰笑道,领先了两步。
从那之后,古玉芝倒是真老实了许多。也知道自己改做什么。更是叫陶君兰满意。
而数日之后,随着太子妃一场浩浩荡荡的搬家行动,则是让宫里议论纷纷。自然,大多数人都是同情太子妃的,觉得是陶君兰太过小气了。
陶君兰也并不去辩解什么,甚至并不理会,让端本宫的人也不去理会。这样的事情,越是理会越是辩解,那就越是越描越黑。

第一卷 第617章 真相

王夫人她们搬到了流霞宫,离端本宫倒是不远。搬过来当天,袁琼华倒是带着阿武过来找拴儿玩耍了。这样许多觉得慧德太子遗孀和新太子这边肯定不和的人大跌眼镜。
同样的,也是无形之中破了王夫人精心营造出来的气氛:让人觉得她们受了委屈的气氛。
陶君兰自然是欢迎袁琼华的当然心里也很明白袁琼华这是在表明立场,甚至于有些讨好自己的意思;对于这样识趣的人,她自然是没有理由不欢迎。
袁琼华同时带来了一个消息:“如今皇后其实分心在调查慧德太子当初的事儿,七皇子带回来的消息,说是当初太子之所以受伤,是因为有人故意泄露了太子的行踪,且暴露了太子的行藏。这事儿你知道吧?”
陶君兰自然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事实上李邺当日便是跟她说了。而她甚至有怀疑过那个人是不是李邺,或者干脆和李邺有关系。不过看着李邺那副淡然沉静毫不心虚的坦然样子,她又默默的将这个怀疑打散了。
只要不是李邺所为就好。至于到底是谁,陶君兰也就不关心了。
“想来应该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之人才能做得出这样的事儿罢?”面对袁琼华试探的神色,陶君兰沉吟片刻后如此猜了一句。
袁琼华便是抿了抿唇。随后点头:“的确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之人。”
陶君兰随意点了点头,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