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378章

凤鸣宫阙-第378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如今的态度并不好,显然是没从被逼着立太子的事情中恢复过来,言语之中,甚至有些讽刺:“朕虽不知皇后为何忽然举荐你,不过王家这次所犯之事太大,你可别想着纵容包庇才是。”
李邺坦然道:“父皇又不是不知道我心里对王家的看法,我又怎会纵容包庇他们?要我说,父皇这次该重罚才好。”
若是能借此狠狠打压王氏一族,让王氏一族再无翻身之日,那才是真的好呢。
不过,这些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李邺却是不可能诉之于口的。
皇帝看了李邺一眼,缓缓问熬:“那你觉得,这次该如何处罚王家?”
皇帝这是在为难李邺。李邺若说得狠了,少不得被训一顿说他心地不慈,皇后和王家刚帮着他做了太子,便是如此恩将仇报。可若是说得轻了,同样等着李邺的还是一顿训斥。
皇帝故意这么问,心中自然是早有决断。他甚至忍不住兴味的笑了笑,觉得这种行为甚至颇有些有趣。

第一卷 第614章 难饶

李邺虽然低着头,却还是飞快的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皇帝,将皇帝脸上那种行为昂让的神态尽收眼底。从而自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当即他便是知道该如何回复皇帝了:“依儿臣看来,若论公。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姑息的。为了争夺权力,他们敢做出这样的事儿对付皇子,那以后说不得就会生出更加大胆的心思。”
皇帝听了这话之后,脸上也是露出了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李邺则是又说下去:“再从私看,王家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娘家,若是真拉下脸来,未免让人觉得咱们李家薄情。而且,王家这些年也是对朝廷做了不少贡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以,儿臣着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倒是恳求父皇指点儿臣才好。”
这么一来,这个难题就这么被李邺又给皇帝踢回去了。
皇帝凝视李邺半晌,又着实拉不下脸来继续为难李邺,最后只轻哼一声;“身为太子,连这点决断都做不出,真真是无用!”
李邺低垂着头,也不因这句话而羞惭,更不恼怒。他心里很明白,皇帝这是心里不痛快。就皇帝本人而言,必然是不想立太子的。可是太后逼迫,皇后又那般,逼得最后皇帝不得不立太子,所以皇帝心里是有一股火气的。
而他这个太子,则是最好的发泄之处。所以,他心里自然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当然,他所谓的准备也并不是被动受气,偶尔还是可以反击的。就比如刚才。
顾惜替太后捏了一阵的腿,这才柔声开口;“最近皇上那边去伴驾去得勤,太后这边倒是来得少了,太后您可别恼了我呀。”
软软的声音带着几许撒娇的意味,逗得太后唇角都是勾了起来:“皇帝喜欢你是好事儿。我又怎么会怪你?其实我也想和你说,没事儿就别过来了。如今我身子不好,人也经不起闹腾。人一多了围着我,我心里就烦闷得慌。”
顾惜手下动作微微一顿,随后却是只能应了一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说别的也不合适。不过,这个话题上不说了,她来这里本身的目的,却也是不妨碍的:“太后您之前不是不喜欢陶姐姐?怎的这次却是又松口让她当太子妃了?”
太后看了顾惜一眼,无奈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太子新丧,不合适重新大张旗鼓的进新人,而且,她毕竟生养了孩子,总不好亏待了她。况且,她名声也一向不错,陶家也是慢慢的恢复元气,选她也不算是将就了。”
说完太后又看了顾惜一眼:“你以往不是挺喜欢她的?怎的今儿听你这个意思,却是不看好她?”
顾惜一怔,随后垂眸道:“倒也不是不喜欢了,只是总觉得陶姐姐身份毕竟低了一些,只怕不能服众。”
“也不没什么,太子身边的女人,倒是也没有比她身份更好的人了。”太后微笑言道,又问起别的事情:“你呢,皇帝可有提起给你进位份的事儿?”
顾惜摇摇头:“皇上忧心国事,倒是没功夫关注这些小事;。我也不敢拿这些事情去烦扰皇上。”
太后赞许的拍了拍顾惜的手:“做得好。女人啊,识大体懂规矩才是最重要的。你看看太子妃,不就是因为这个才得了太子看重?你也别担心,不管是什么时候,谁也不会亏待了你。有我和太子呢。”
顾惜羞涩低头浅笑:“我听太后您的。”顿了顿又怅然道:“若是我也能有个孩子就好了,日子也好打发些。如今皇上不用我服侍,又没到您这里的时候,颇有些无趣呢。”
太后挑了挑眉,“哦?那我倒是有个好提议不若你多读读佛经罢。他能让人心平气和,更有许多大道理。且也颇能打发时间。”
顾惜没料到太后会这样说,倒是怔神了一下才应了声:“好,我回去就试试看。”
太后便是又闭上眼睛继续惬意的享受。
顾惜看着太后满脸的皱纹,眼底闪过一丝情绪,不过很快就又低头继续与太后捏腿了。
太后闭着眼,心里却是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陶君兰抽空去了一趟陈家陈赋回来之后,她倒是还没过去看过。也不知陶芯兰如何了。不过虽是没瞧见陈赋的样子,李邺回来的时候也是曾经和她说起过陈赋的情况的。
只说陈赋人是瘦了也憔悴不少,不过却没什么大碍。
见了陶芯兰的时候,陶芯兰果真神色倒是比以前更鲜亮几分,显然是因为陈赋回来的缘故。当然,肚子也是越发的明显了。
“这下你可放心了?”陶君兰忍不住笑着打趣了一句。
陶芯兰倒是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点点头;“如今可算是放心了。他这一回来,我婆婆也是分走了不少注意力,倒是不再只盯着我了,我可松快不少。”就是平日里喝不下的补汤之类,也算是有人帮着喝了。
陶君兰见状忍不住笑着摇头:“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随后又问了几句陈赋的情况,这才罢了。
现在因还没正式册封行大礼,所以她去了陈家倒是也没闹出太大阵仗:不过众人来请安行礼却是少不了的。
待到打发了旁人,陶君兰便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待到以后进宫了,想来看你都不成了。就算想见见你,也是只能召你进宫去。偏宫里规矩又多。”
陶芯兰笑盈盈的;“只要去见姐姐,再远我也是舍得跑的。再说了,宫里怕什么?说白了规矩不就是人定的?将来姐姐想怎么,便是怎么样规矩就是了。”
陶芯兰这话颇有些狂妄的味道。
陶君兰却是舍不得斥责她,只提醒了一句:“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今儿来看看你,也是想着给你涨涨威势,好让你们府中那些人睁大眼睛看看,别想着欺负你,你可是有靠山的。”
说到最后,陶君兰自己都是忍不住笑了:“不过如今看来,却是我多虑了,以你的个性,谁能欺负了你?”
陶芯兰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过随后又道:“改日咱们一起去看看哥哥吧?以后你进宫了,想见哥哥可不容易了。”
女眷倒是方便,可是想要见男子,哪怕那是自己亲弟弟,却也不那么容易。除了重要宴会上,几乎陶君兰是不可能见到陶静平的。也不能请陶静平去后宫。
想到这个,陶君兰便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舍不得。之前一直盼着进宫,可是如今要进宫了,她才陡然觉得时间真是太匆忙了,许多事情也都很舍不得。
“不过,总归这是好事儿。”陶芯兰悄悄的和陶君兰咬耳朵:“姐姐以后可别太心软了。要我说,还是得寻个机会彻底扳倒了皇后才行。不然这么一尊大佛压着,做什么都不能称心如意,那可真是糟糕极了。”
陶君兰看了一眼陶芯兰一本正经的样子,轻轻拍了她一下:“好了,我难道还要你提醒?我心里有数,你别操心,好好养胎早日给我生个侄儿才好。”
陶芯兰嘟起嘴:“怎么都盼着我生儿子?万一生了女儿怎么办?”
“那也是我的侄女,谁敢嫌弃?”陶君兰故意板起脸来言道,不过这也不全是玩笑话就是了,她是真这么想的。有个太子妃姑妈,谁敢嫌弃?只怕以后只愁没法选夫婿,因为求亲的人太多了!
陶芯兰破涕为笑:“福清也说如果生了女儿也不会嫌弃。还算他识相。”
“姑娘也挺好。”陶君兰笑着道;“先开花后结果没什么不好。就是九公主那边,真生了女儿下一次再努力就是了,也不碍着什么的。姑娘也更和娘亲近一些。”
“嗯。”陶芯兰笑着点头。末了又悄悄问:“你上次不是说孔家来找你了?这么久了,难道他们也没动静了?”
提起孔家,陶君兰的面色冷了几分:“相信很快就会有动静了。”不管之前是孔家害怕惹火烧身还是怎么样而不肯听她的话,帮着陶家翻案。可是现在却是不同了,孔家这一次必然不会再坐得住。
“那姐姐你真打算放过他们?”陶芯兰皱着眉头轻声问,说实话,想起当年被孔家拒之门外,只得了一张退婚的信,她就恨不得让孔家人都去死,就是已经死去的孔玉辉,最好也是要再从坟墓里拉出来,挫骨扬灰!
陶君兰微微摇摇头:“自然不能轻易便宜了他们。只是,我却也不会胡乱动手脏了手,更留下别人拿捏埋汰我的话柄。当年,他们落井下石,如今自然就要承担上一个诬陷的罪过。我要让他们一家人都分开,这辈子都再团聚不得!”
虽说不是孔家害得陶家家破人亡,可是孔家却也是添砖加瓦,有一定因素的。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颠沛流离之苦,一家不得团圆之苦,他们却必须要尝尝的。
而且,活着远比死了更受罪,不是吗?
(当当当~月票加更到~有票票的童鞋,可不要在藏着啦~另外小提示,最近天气各种反复无常,大家一定注意身体,预防感冒哦~)

第一卷 第615章 进宫

对于王家的处罚,最后不过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了。皇帝念在旧情,到底没赶尽杀绝,却也是选了一个最让王家人没脸的法子:削爵。且收回了御赐的牌匾。
如今王家人身上,是彻底没了爵位这个优势了。只剩下了王家还尚在朝中的几个官员支撑着门面。
一夜之间,王家的门客都是散去了一大半。王家的情况已经是可以用凄凉萧条来形容。
王老爷,也就是昔日的镇国公这是真病了,且一病不起。据说连床也不能下了。
可皇帝只是派遣李邺过去慰问了一番,却是没有再多的表示。
皇后也是一病不起,据说日日梦到慧德太子,然后日夜哭泣。王夫人和王侧夫人则是身着素衣,跪在佛堂替皇后祈福,替太子诵经。
不过这些自然和陶君兰没什么关系。她如今正忙着整理收拾东西,准备着搬进宫里去。还有十天就要举行册封大典,而明日她们就要搬入宫中,她不忙就奇怪了。而接下来,她自然也是要忙得一塌糊涂的搬进宫去后,不仅要将人都安顿好了,更是要将收拾好的东西该拿出来的拿出来,该入库的入库。
而且,如今端亲王府里的人马也是不能全带过去的。带的几乎都是心腹和一些重要的人,至于以往本就无关紧要的,或是充入宫中当宫人,或者就干脆留下来看宅子。
沉香院里的人,跟着陶君兰去的则是明显多于其他几个侧室那儿。毕竟作为太子妃,陶君兰名下宫人的份额就要多上许多,自然不愁安置不下。
就是拴儿和明珠身边的人,陶君兰也是让一并跟着进宫去。孩子太小,若是换了人还不知道多不习惯呢,所以干脆一个也不换。
不仅是拴儿和明珠,果姐儿也是如此。
第二日一大早,端亲王府门口便是浩浩荡荡的出现了一个马车队。其中有搬东西的,有坐人的。繁杂喧闹。
陶君兰和李邺听着外头的动静,忍不住互相对视一笑。李邺伸手握住陶君兰的手,轻声道:“咱们又进宫去了。当年我做皇子的时候,就盼着能出宫松口气,如今却是偏又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宫去。你说可笑不可笑?”
陶君兰听出了李邺话里的感慨之意,当下微微一笑低声言道:“当初出宫,和如今进宫,可俨然不是一个处境了。当年是身不由己,而如今,却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总而言之,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又何须感慨?
“当日出宫之时并无人陪伴左右,颇有些萧索。”李邺看了一眼外头熟悉的街道:“当时我就想,若是你不曾出宫,肯留在我身边,纵是不能出宫,其实我也是愿意的。”
李邺这一番话,可谓是情深意切。
陶君兰微微有些歉然:“当年却是我钻了牛角尖。”的确,若是一开始就在一起的话,少走多少弯路?不过要说后悔,却也不尽然:当时的她,就是那样想的。而事实也证明,她当初的在意也的确是对的;没有哪一个女人,愿意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亲热生子,谈笑亲密。
“如果以后太后再提起进新人的事儿,你打算如何?”说起这方面的事儿,陶君兰到底还是没能够忍住,故作轻松地问了一句。
当然,心里是非常在意的。甚至于手心里微微都有些冒汗,背脊也忍不住挺直了几分。
李邺看了陶君兰一眼,本有心玩笑两句,不过看到陶君兰紧张的架势之后却是不舍得了。一本正经的保证道:“自然是要一口回绝的。当初那是没法子,如今既然自己能做主了。那自然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女色并非我所好,我也不是那等朝三暮四贪新鲜之人,所以你尽可放心。不会再有别人了。”
最后一句,却是郑重其事的保证了。
陶君兰一怔,意识到李邺大约是看穿了她的心思,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可要说不敢动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不过,越是感动,她便越是想问下去:“可太后的拒绝了,其他人的呢?以前是无可奈何,可是以后未必也不会有。那时候,又该怎么办?”
李邺当然知道陶君兰说的以后未必不会有是什么意思。做皇帝,也并不是就永远都能称心如意的。甚至,有时候利益的平衡,权力的集中和分散,只会让人更加头疼和为难。
“高祖能只有一个皇后,我为何不能?”最终,李邺只是如此言道。“高祖作为第一人,承担的压力自是最大的。我如今,好歹还有个先例可循照呢。”
顿了顿,李邺冷哼一声道:“再说了,自古权力就不是靠女人的腰带来拴住的。我若是能将他们都拿捏住,又何需利益联姻?”
李邺这话,倒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