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106章

凤鸣宫阙-第106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君兰红着脸点头,声音低不可闻:“这几日都不曾睡踏实了。”陡然换了床,又换了地方,身边还没有李邺陪伴,她是真的处处不习惯。白日还好,夜里怎么也睡不踏实。
“那我陪你睡会儿?”李邺问了一声,却不等陶君兰回答,便是一把将她抱起往床榻边上走去。随后又亲自替陶君兰除去了鞋和外衣,这才搂着陶君兰躺下了。
闻着李邺身上熟悉的味道,陶君兰倒是还真有些困倦起来,渐渐的合上眼,竟是还真睡了过去。
李邺看着陶君兰睡得香甜的样子,倒是一阵哑然——他说的睡会儿,可不仅仅是睡觉这么简单。结果……当然陶君兰这般,他也不可能又去折腾什么,当下只得捏着鼻子认了,颇有些不甘心的也合上了眼睛。
结果两人这么一睡,倒是错过了午膳。
陶君兰几乎是被饿醒的。叫醒了李邺,二人一人吃了一碗鸡汤面,陶君兰便是提议去刘氏那儿请安。
李邺本有些不同意,可是拗不过陶君兰,只得应了。不过想着怕刘氏不痛快,倒是没强跟着去。自从刘氏见红之后,李邺多少还是有点儿顾虑着刘氏了。毕竟不管怎么说,孩子还是要紧的。虽然李邺自己不肯承认这一点,可是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是已经说明了一切。
陶君兰自是看在眼里,心里多少有些怅然若失,却也很快就李邺真的能做到绝情,那才是让她觉得害怕呢。李邺如此,不恰好说明了他心中的温和和重情?
去了刘氏那儿,刘氏仍是卧床不起的。只是面色到底是在精心调养下好看了些。
“皇后娘娘身子如何?”刘氏客气的问了一声。陶君兰自然也是客气的回答:“娘娘身子康健,气色也不错,就是因了康王府上那福薄的孩子有些悲痛。”
刘氏这下倒是真的有些感兴趣了,“康王妃那孩子,果真是生下来就没气了?”
陶君兰有些讶然刘氏的在意,不过仍是点点头:“的确如此。至少皇后是这么说的。”
刘氏面色有些不大好,末了好半晌才又问:“那剩下的那一个呢?如何了?”
陶君兰瞧着刘氏的面色,小心翼翼的答道:“听说倒是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身子有些虚弱罢了。料想仔细调养着,将来问题也不大。”
刘氏听了这话,像是松了一口气,连神色也是松缓下来;“那就好。”
陶君兰不由得有些纳闷:怎么的刘氏竟是如此关心康王妃的孩子?顿了顿目光不经意从刘氏腹上扫过的时候,倒是有点儿恍然了:想必都是孕妇,刘氏的胎像又不稳当,推己及人,便是不由自主的多关心了一些吧?
接着又寒暄了几句,不多时古玉芝也过来了。见了陶君兰倒是有些意外:“侧妃回来了?”
陶君兰微微一笑:“今儿回来的;
。”
古玉芝便是看了一眼刘氏,随后笑着提议:“今儿王妃的气色也不错,不如晚上我和侧妃留在这儿陪王妃用饭?”
刘氏笑了一声,声音略显得有些冷和尖锐:“罢了,我这里一股子药味,有何必埋汰你们?而且王爷怕是也等着侧妃去陪呢。我就不留侧妃了。”
陶俊啦顿时一阵尴尬——刘氏这意思,已是明显至极了。可她又不能够辩解什么,当下除了尴尬的装作什么都没听出来之外,倒是还真不好说什么。而且,她也的确是不想留在这里用饭:不合胃口不说,看着刘氏这样,她还能吃下什么?她又何苦这般的折磨折腾自己?
古玉芝也有些尴尬,站在原地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倒是最后刘氏自己反应过来,遮掩一笑缓和了语气:“好了,也别都在我这里了。都散了吧。”
古玉芝忙笑道:“我还有事儿要问问王妃您的意思呢。”
陶君兰便是识趣的退了出去。红螺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陶君兰的面色,倒是有些佩服:刘氏这话,谁听了也是不痛快的,也只有陶君兰这般不和她计较不说,还能如此云淡风轻。
陶君兰自是觉察了红螺的面色,当下一笑,低声解释一句:“何必计较呢?我占着王爷,她们说几句难听的话也没什么。”占了好处还要张扬,那才是让人不齿的。
红螺呆了呆,倒是被陶君兰这番话给说愣住了。半晌后她也是释然了:倒还真这么一回事儿。既然占着好处了,又何必再和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的人计较?
回去沉香院的路上,陶君兰却是碰见了静灵。静灵提着一竹篮的莲蓬,裙摆微有些湿意,袖子也挽得高高的,看那架势,倒是刚从湖里出来一半。两人迎头碰上,均是一愣。
“你回来了?”静灵一时诧异,倒是忘了行礼。
陶君兰也不介意,只看了一眼静灵手里的篮子:“嗯,回来了。你刚下湖摘莲蓬去了?怎么亲自去了?裙子都弄湿了。这几日天气凉了,赶紧回去换了吧。”这话倒是真的好心好意,全然没有别的意思。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陶君兰的善意,静灵倒是难得的没有尖酸刻薄,反而也是难得的温和,伸手将篮子递到了陶君兰跟前:“你也挑几个回去吃吧。我记得王爷也挺喜欢新鲜莲子的。”
陶君兰想了想,笑着邀请静灵:“那不如你换了衣裳亲自送过来吧。晚上在我那儿用饭。”
静灵惊讶的看住了陶君兰,半晌却是摇头回绝了:“罢了,还是你带回去吧。我一会儿还有事儿。”说着便是将篮子直接塞进了陶君兰的怀里,径直走了。
篮子湿漉漉的,还有些滴水。陶君兰下意识的接过来,浑然也没注意到自己的裙子被弄脏了,只看着静灵的背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红螺见陶君兰浑然不觉的样子,忙将篮子抢过来拎着,皱眉道:“侧妃也忒不注意了!回头王爷瞧见了,少不得又要罚我了。就是嬷嬷那儿,我也蒙混不过去。”心中更是觉得静灵是个没规矩的,倒是越发不喜起来。;
第一卷 第172章 娘家

回了沉香院的时候,丁嬷嬷瞧见了红螺手里的那一篮子莲蓬,倒是有些惊奇的问了一声:“这莲蓬哪里来的?莫不是府里荷花池里摘的?”顿了顿又瞧见陶君兰裙子上湿润的痕迹,又顾不得莲蓬了,忙让青枣先服侍陶君兰换衣裳。
红螺便是趁这个时间将方才的事情与丁嬷嬷说了。
丁嬷嬷又训斥了红螺一回:“以后再这样,你就该先一步将篮子接过来。这次也就罢了,下次若还这么着,定不饶你。”
红螺也是委屈:“谁知道静灵姨娘那样没规矩……”
丁嬷嬷心里也是忍不住念叨了一番。后头和青姑姑说起的时候,青姑姑只悠悠的说了一句:“她是个心高气傲的。只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过,这样的人反而好相处些,至少不会憋出什么大坏水来。”
丁嬷嬷闻言摇头,又皱眉:“府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可瞧着却是越来越不大省心了。再不好好管着,只怕就要出幺蛾子了。”
青姑姑冷笑一声:“横竖咱们只看紧了沉香院就是了。别的地方,也是手没那么长。”管家的权力在刘氏那儿,操心也是白操心。
而陶君兰也将这事儿同李邺说了,又道:“毕竟跟了你多年的,也多给些体面。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既然收了她,也别太让人难受了。她也是个可怜的。”今儿瞧着静灵那背影,她都是忍不住的有些心酸。
李邺倒是答应得爽快:“要给体面也是容易。”多过去坐坐,表现稍微亲热些,自然也就有体面了。最关键的是,也不影响什么。
新鲜的莲蓬带着一股天然的清香,又嫩,吃起来让人有些欲罢不能的。陶君兰剥了几颗就忍不住抱怨:“莲子好吃是好吃,可就是太难剥了。”
李邺便是任劳任怨的剥了莲子用碟子装了,放在陶君兰跟前,满含了笑意和宠溺。
陶君兰一颗颗的捻起来吃,除了满口莲子的清香之外,倒是又吃出了别样味道。不由笑道:“端王爷剥出来的,味道果是不同的。”
李邺却是不信,笑道:“你喂我一颗尝尝。”
陶君兰便是捻了一颗放进李邺嘴里。结果李邺摇头晃脑的品尝许久后,却是一本正经道:“是不同。”可顿了顿之后又坏笑的看着陶君兰道:“美人喂的果是格外香甜些。”
陶君兰哭笑不得,白了李邺一眼:“越发没个正经了。我看等孩子生下来了,你是不是还敢这么着;。”说起这个,她倒是想起了正经起来,掰着指头算了算,倒是自己都有些惊讶了:“如今我已经六个多月的身孕,王妃七个多月快要满八个月了。再有两个月,咱们府上就要添丁了。日子过得真快。”
被陶君兰这么一说,李邺也顿时觉得时间过得快,当下也是有些感慨。想了想便道:“刘氏那头不必操心,她自己早已经准备好了。倒是你,要不要现在就去寻了可靠的产婆和奶妈?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的,也怕找不到满意的。”
陶君兰想了想,倒是也觉得的确如此,便道:“是该慢慢寻摸着了。”
李邺将此事直接揽下:“那回头让周意去办这个事儿。”
八个多月的身孕,即便是躺在那儿,也是高高的凸起着。尤其是刘氏清瘦,越发显得腹部大得触目惊心。陶君兰每次去请安,倒是都有点儿不敢看了。
许是久躺的缘故,刘氏的面色一直都显得十分苍白,几乎是透明没了血色,以至于皮肤底下的青筋一根根看起来格外分明。这次怀孕,简直就像是耗费了刘氏大半的精血一般。
不过刘氏抚着肚子的时候,神情却是格外的温柔和专注。
因为怀孕的艰难,如今管家的事情,倒是几乎都由古玉芝全权做主了。不过,古玉芝到底是女官出身,管家也的确是一把好手就是了。古玉芝对刘氏始终十分尊敬,事无巨细,总是要问过刘氏的,即便是刘氏每次都没有那个精神,仍是让她自己做主。可古玉芝依旧如此,绝不更改。陶君兰看着都觉得繁琐。
也不知是不是怀孕辛苦,刘氏的脾气似乎也越发的暴躁起来。
有一次,刘氏的母亲上门来探望,陶君兰寻思着也该过去见礼,便是换了衣裳慢慢去了。结果刚进了院子,就听见屋里有一声清晰的瓷器碎裂声,接着就是刘氏唤人的声音。几个丫头手忙脚乱的进去了许久,这才又渐渐平静下来。
等到陶君兰进屋的时候,刘氏的神色还兀自有些余怒未消的样子,而刘夫人则是坐在床边,虽然强自平静,可却也不难看出眼角还有些发红,显是哭过了。
见情况不对,陶君兰自然也没敢多留,见了礼便是退出来了。
当天刘夫人竟是连在王府用饭也不曾,便是匆匆回去了。不过回去的时候,据说是带了两个大包袱走的。因了这事儿,府里少不得又传言了一阵子:说是刘家没落,每次来王府,都是为了打秋风的。
陶君兰觉得,这事儿也不见得是空穴来风。刘夫人每次过来,衣裳都不是什么时新的样式花色,多半都是旧年的。又一次,还穿的是府里春日分给各院的松花绿纹缎。这东西因是进贡,外头也买不到,所以肯定是刘氏给出去的。
一转眼到了重阳节,因李邺要进宫,而刘氏又要养胎,所以筵席上便是只有府里以陶君兰为首的几个女人。
因也没有别人在,所以自然谁也没觉得拘谨,不仅备了酒和席面,更是请了一个戏班子来热闹。
也不知是谁提起了刘氏,说着说着竟是说起了刘夫人。
红蕖向来是个嘴巴厉害又不自制的,登时一句话便是冒了出来:“有什么可得意的?她再要强,也架不住娘家不给长脸啊;。”接着又压低了几分声音,颇有些神秘道:“你们猜上次刘夫人来做什么的?是她的亲妹妹要出嫁了,办不出来嫁妆,让她帮着想办法!”
谁也没听过这样的话,登时倒是都有些走神了。红蕖这话,未免太过惊奇了些。要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纵然有娘家艰难的少不得帮补一二,可也断然没有妹妹出嫁要姐姐帮着办嫁妆的道理。若是真的的话,倒是也不怪刘氏那般恼怒了。
红蕖见众人都听住了,便是又笑着说下去:“还有刘大人,听说前些日子得了一个美妾,花费了不少银子。刘夫人不肯给,两夫妻闹起来,险些没打起来。最后还是王妃送了些东西回去,这才平息了。”
红蕖说得详细笃定,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红蕖怎么知道的?
不过陶君兰却是觉得红蕖越说越是不像了,当下便是咳嗽一声,缓缓言道:“好了,都是些小道消息,也不知真假,还是别说了。”若是这些话让刘氏知晓了,也不知道心里会不痛快成什么样。刘氏怀孕已经不容易了,别再气坏了,那就是她们几个的不是了。
古玉芝也笑着打圆场:“清流之家,若真富得流油倒是让人觉得奇怪了。不过,哪里又有这么不堪了?这话可不能再传了。”
红蕖悻悻住口,掩饰般的夹了一个螃蟹来吃。
重阳节自是少不得赏菊的。王府里也摆了不少的菊花,有普通的,也有名贵稀有的。陶君兰怀孕精神短,也不想拘住众人陪着自己呆坐,便是笑着让众人各自寻乐子。
红蕖和桃枝两人走了,静灵心不在焉的也没起身,倒是古玉芝犹豫了一下,起身了却又坐了下来。且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陶君兰有些不耐,便是干脆不去主动询问,只当没瞧见。横竖古玉芝想说,不问她也肯定会说。
可古玉芝却是频频看向静灵,似乎并不愿意当着静灵的面儿说。这要是平常情况下,再怎么着静灵也肯定不会再留下来了。可偏偏静灵一直低头不知道想什么,心不在焉的也根本就没觉察古玉芝的异样,所以自是稳坐泰山。
最终,古玉芝迟疑着开口:“前两日我得了两盆紫菊,侧妃可有兴趣与我一道共赏?”
陶君兰看了古玉芝一眼,笑道:“罢了,我却是懒怠动弹。我记得这里放了两盆绿菊,不如去瞧瞧。”
古玉芝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些许笑意:“绿菊却是比紫菊更稀罕了。”一面说着话,一面古玉芝便是来扶陶君兰。
红螺却是抢先一步扶住了古玉芝,微微一笑:“哪里能老烦古姨娘?还是奴婢来吧。”当然这倒不是怕累了古玉芝,而是不放心。
古玉芝看了红螺一眼,到底没再坚持。
一路行至廊下,陶君兰便是笑道:“古姨娘你有什么话,便是说罢。这里也没人会听见了。”懒得饶关子,干脆就直接来个开门见山。
古玉芝看了一眼陶君兰,也是微微一笑:“侧妃不如猜猜看,我想说什么?”;
第一卷 第173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