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抱琴 >

第5章

红楼之抱琴-第5章

小说: 红楼之抱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太医说到医术,稍稍有些兴奋,道:“府上的丫鬟也懂几分医理,知道鸭肉性寒,要先拿生姜煨了才好入粥。”
有了王太医的这几句话,抱琴的危机算是解除了,王夫人急忙亲手将她扶起,“好孩子,我知道你尽心,别动不动就跪了。”
因着王夫人亲自来扶,抱琴不敢托大,顺着便站了起来,又强调了一遍:“太太体恤下人,我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
抱琴脸上虽然淡淡的,有点受了委屈之后的小倔强,但是心里暗喜,除了这个,她还在贾珠那儿埋了个伏笔,今日她们在外间说话,贾珠也能听得一二,又或者王夫人日后去问,总之她要是翻不了身,这瘦了的十斤肉就算是白白丢了。

☆、第008章

现在的王夫人跟将来那个不问世事,表面上只知道吃斋念佛的王夫人还有好大的差距,现在在她心里排第一位的是她从小养到大,目前重病的大儿子贾珠,排第二的是明年就要去选秀的大闺女元春,至于日后的心尖尖宝玉,现在还是个刚刚五岁的小豆丁,养在祖母身边,每日只知道要抱抱,而且还只要丫鬟们抱。
这会,王夫人面前正站着她骨子里的天敌,大儿子贾珠的媳妇李纨。李纨低着头,手里绞着手帕,并不敢多说话。
王夫人一向是个冷静的人,上回是气急了才在下人面前训斥李纨,于是这回,她是一个个叫来问话的,李纨排在了最后一个。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王夫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搞出来的。
贾珠的过了明面的通房有四个,现在还都是通房,等到有了一儿半女就会被升成姨娘,里面两个是贾珠原来的丫鬟,还有两个是李纨从娘家带来的。
王夫人四个人都问过了,虽然两方人马说的稍有差距,但是加减平均一下,并不妨碍王夫人得出结论,更何况她还问了问她的宝贝儿子。
王夫人很久没说话了,于是李纨有点紧张。
儿媳妇是个实心眼,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跟她说话的时候就不能打机锋,也不能明里暗里讽刺暗示,得把话说明白了。王夫人很久没这么讲过话了,有点头疼。
“珠儿的身子骨是最重要的。”王夫人挑挑拣拣,先从这个开始了。
李纨点点头,没有异议。
“今儿我就明说了,抱琴是要将来是要陪着元春进宫的,现在照顾珠儿,不过权宜之计,你不用往心上去。”这就是说抱琴不会是贾珠的通房了,让她别多事。
不过这次李纨表示有意见了。
“太太,我们屋里不缺人使唤。”李纨低着头道,声音虽小,吐字却清楚。
“不缺人手珠儿的身子能成这个样子!”王夫人声音大了三分,“你们屋里没有一个人有抱琴上心,要不是!要不是……”王夫人重复了两次,努力将气压了下去。
那天她去看珠儿,珠儿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说着。
“抱琴是个好丫鬟,有她陪着妹妹进宫,太太也该放心了。”
“她恪守礼仪,并不与我多说话。”
“每日伺候我三餐都与我吃一样的东西,说这样大爷就不觉得自己是病人了。”
“饮食上十分细心,想吃什么稍稍一提,她就能大差不离的张罗过来。”
王夫人想着想着,气又上来了,她将茶盅重重往桌上一放,道:“抱琴那会还是大小姐的丫鬟,就能知道珠儿一日三餐吃了什么,连他中午的药吐了都知道,你呢!”
“你们屋里的人只知道太医交待饮食清淡,没一个想到我珠儿病了两个月也是要滋补的!”
“伺候珠儿吃饭的时候只说‘大爷生病了,现在只能吃这个’,一遍遍的咒着我的珠儿!”
说到这儿,李纨跪下了,“太太,我并不敢咒大爷!”
“你也知道这罪名你当不起!”王夫人一拍桌子,“你看看你,说是照顾着珠儿和兰儿两人,反而胖了,抱琴才伺候珠儿一月多,就瘦了一圈!”
“当日你母亲说你从小熟读《女四书》,《列女传》,也知道三从四德,怎么连这点道理都要人反反复复的说!”
“太太,我并不敢……”
王夫人看着跪在地上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嘤嘤哭泣的李纨有点厌烦,“下去吧,以后这事你少管。”
等到李纨踉跄着从前门出去,侧门里又转出一个人来。
竟是大小姐元春,按说没出嫁的姑娘是不能掺和到这种事情里的,但是元春要去的不是平常地方,后宫或者皇子的后院,没点手段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家里的这些事情,王夫人也不避着她,虽然可能跟后宫还有些差距,但是能学多少是多少,总不能让她两眼抓瞎去了,经过几次教训才成长起来。
更何况元春肩上还担着半个复兴荣府的重任,可不能半点城府也没有。
元春往王夫人身边一坐,将茶盅整整好,有点别扭道:“太太,要照这样来说,抱琴对哥哥……”
王夫人扭头看她一眼,“把你脸上的那副神情收起来。你担心什么,她要是真对你哥哥有了情谊,将来必会全心全意扶持你;她要是没有,就证明抱琴极有心机,有她在身边,你何愁大事不成。”
“那万一,将来她……”抱琴原本想说的是争宠,不过脸皮薄,最后换了个“不听话”这样的词说出来。
“她是奴籍,她爹妈兄弟都在我荣府里。”王夫人摸摸元春的脸,“好孩子,就算她将来能得盛宠,就凭她的出身,贵人到头了,还不是在你的拿捏之下。”
元春点点头,总算是有点放心了,又问:“那要不要给她些赏赐呢?”
“你想好了?”王夫人反问道。
“嗯,我想着先许她弟弟一个宝玉的伴读身份,横竖宝玉今年才六岁,上学也是在家学里。”还有句话没说,家学里的伴读,其实就是小厮,等到真真进了书院,那时候才需要从宗亲旁支里选个识字懂诗词的伴读。
“不错。”王夫人很是欣慰的看着元春,“许人以利,但又不是眼前利益,才好让人拼尽全力帮着你。”
“但是……”元春眼睛一转,“抱琴在哥哥那儿受了委屈,也不能一点奖励都没有。”
王夫人笑笑,“你看着办吧。”
于是晚上,抱琴收到了元春赏的两件首饰和王夫人赏的三盆菜。
抱琴想了想,将首饰收好,打算明天就先带一样,然后端着三盆菜回家了。元春跟王夫人的赏赐都有,证明这事儿是两人商量着来的,起因都是为了贾珠,王夫人能在明面上赏她菜,元春就只能以“首饰旧了不喜欢”这种理由赏她东西了。
元春哪儿有什么旧首饰呢,每年做两次新的,还把就金子拿去炸一炸,盒子里哪个不是锃光瓦亮的。
抱琴的哥哥并不在家,因为已经成年,天黑之后就不能在这边走动了,家里只有父母和弟弟两人,见她手里提着东西,都迎了上来。
“姐姐又给我带好吃的了?”说话的是抱琴的弟弟,梁小宝,今年才八岁,这算得还是虚岁,要按照抱琴自己的算法,她弟弟才六岁。
赵氏急忙接过抱琴手里的东西,道:“太太赏你的。”
抱琴点了点头,小宝欢叫一声:“又有好吃的了。”便第一个冲进房里坐下。
父亲梁丰嘴角一咧,笑着说:“二福真有福气。”
赵氏拍他一下,“别叫闺女小名,太太给赐了新名字。”
抱琴拉了拉母亲,道:“在家里,别让太太听去了就行。”
二福是抱琴早先的名字,她家里大哥叫大福,她叫二福,后来母亲生了老三,觉摸着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孩子了,但是总不能叫小福吧,听着怪不吉利的,于是换了个叫法叫小宝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将王夫人赏的三盆菜吃了个干干净净。等到小宝睡下,梁丰也去院子里抽烟了,赵氏这才问,“你又干什么了?”
“这啊,这是我硬生生饿了两个月的奖励。妈妈,好日子在后头呢。”

☆、第009章

王夫人的敲打十分管用,抱琴面前再没有偷偷摸摸又说的无比清楚的指桑骂槐了,贾珠院子里的几个通房都安生了下来。
李纨偶尔露一次面,架势摆得十足,抱琴倒也没往心里去,又不是没被为难过。再说了,李纨为难她又不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她现在不伺候李纨,将来就更不可能伺候她了,荣府里做主的怎么排也轮不到她,于是抱琴客客气气的说:“大奶奶说的是,我知道了。”,事后该干嘛干嘛。
因着王夫人隔三差五的就赏两盘菜下来,所以抱琴没再继续瘦下去,连带着小宝脸都圆了一圈。到腊月发月钱的时候,抱琴又大大的丰收了一回。
过年总得有个彩头,尤其是做了一年的小厮丫鬟们,就像是年终奖一样,主子们每年年底发的红包都能赶上两个月的月钱,当然这钱不是腊月就能到手的,得到三十的那天晚上去主子面前磕头才能领到个红封。
荣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有,对于下人来说,运气好的里面是个银锞子,最多不超过五两,要么是块碎银子,也就是不到一两。老太太赏儿女子孙的规格稍微高一些,赏孙子辈的都是元宝,大约五十两,赏儿子辈的是个小元宝,大约十两左右,上面还都刻着些吉祥话,比如万事大吉之类的。
还有些新制的铜钱,是预备在唱大戏的时候撒钱用的,听个响,吉利。
这么多赏银都是提前一月准备好的,今年这档子事王夫人交给了王熙凤去做,李纨还是因为要照顾贾珠和贾兰,只能在准备家宴上搭把手。
于是每次在院子里见到王熙凤或者平儿的时候,抱琴都能得一句,“姑娘大喜”。
第一次听见的时候抱琴还挑了挑眉,“大喜”,这是要给我说人家了么?不过随即看到平儿手上抱着的东西,她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同喜同喜。”笑着回了过去,可不是同喜么,平儿是王熙凤的左膀右臂,又是链二爷的通房,虽然不知道现在通了没,但是她有实权,得的东西比自己只多不少。还有王熙凤,她就更别提了,从小就知道银子好使,每年都能拿荣府的月钱翻出好几千两来。
琏二奶奶可从来不仗着身份为难下人,或者说不为难在主子面前得宠的下人,比如抱琴,或者老太太房里的鸳鸯。琏二奶奶事儿多,每天在院子里好几趟的来回,抱琴事儿也不少,元春、贾珠、王夫人,这三处是每日必去的。贾琏的院子跟贾珠的院子共用一道围墙,王夫人又是两人每天必见的,所以经常遇见就不以为怪了。
王熙凤叫她姑娘,抱琴尊称她一声二奶奶,来回几次,这不就熟了。
“姑娘得了赏钱可别忘了请我这个忙碌人吃酒。”王熙凤指指平儿怀里抱着的东西,道:“姑娘今年可是独一份。”
抱琴笑着打趣道:“二奶奶还能看上我们这点子东西?”
王熙凤努嘴,指向王夫人的院子里,“好姑娘,你得的比太太院子里的那个还要多呢。”
说完这两句,也就差不多了,王熙凤故意买个关子,领着平儿走了。抱琴在后面远远来了一句,“回头我给二奶奶磕头去,二奶奶可别忘了给我赏钱。”
“小贪财鬼!”王熙凤回头笑道。
具体有多少银子,抱琴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已经可以小小的盼望一下了,王夫人院子里有二老爷的两个姨娘,还有赵姨娘生的一儿一女,姨娘算半个主子,赏钱都是五两,赵姨娘生儿子那年过年被赏了十两,至于探春和贾环,一般都是五十两。
抱琴心里咚咚两下,跳的比往常要快,要是五十两,这将来赎身的钱就能攒够小一半了。不过想想也知道不可能,那是赏主子的,所以十两还是能期待一下的。
荣府今年的家宴算是抱琴见过的规格最大的一次了,一来元春明年就选秀了,她们这样的人家再加上元春自身条件之好,是没有选不上的。二来嘛,抱琴想着贾珠已经算是病入膏肓了,王夫人心里可能也隐隐约约有点预感,不管是冲喜还是想让他见见家人,总之是有点这方面的意思在里面的。
王嬷嬷过了这个年就要走了,她也没什么可教的了,剩下的都靠各人的领悟了,本来课程就只有半天了,现在更是空闲了,元春每天教宝玉识字作诗,用王嬷嬷的话说,“要培养优美轻灵的气质”,连带着抱琴也受了不少熏陶。
“听说你在教你弟弟识字?”元春突然问道。
抱琴点了点头,“我想着多认几个字,将来总是有好处的。再者明年我就要跟小姐……”剩下的话不用明说了,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元春收到了抱琴的忠心,表示很是满意,她伸手摸摸宝玉的头,换来他一个笑脸。“明年宝玉就要去家学了,身边还缺个书童。”
抱琴眼睛一亮,“谢大小姐!”那家学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里面鱼龙混杂,老师不管是,里面还有个贪图王熙凤美色,将来被害死的贾瑞,还有那个呆霸王薛蟠,还有据说生的比宝玉还要婀娜多姿,颇有女儿姿态的秦钟也会去,掀起一道血雨腥风。
不过后面的话元春没有任何途径知道,于是她温温柔柔的回了抱琴一个笑脸,“我总不会亏待你的。”
抱琴感激的脸都红了。
“姐姐,我写完了。”宝玉放下笔,将手上抄完的字帖递给元春,趁着元春检查的功夫,宝玉又扭头看着抱琴,“好姐姐,昨天的那个点心很好吃,还有吗?”
抱琴转身去拿点心盒子了,哄小孩子什么的,太容易了。这个年纪的宝玉,还没开窍,一半的心思都在吃上,每天头顶着“想吃点心想吃蒸酥酪”之类的话在抱琴面前晃,真是是送到手的肥鸭子。
等到宝玉吃完点心,抱琴蹲下来温温柔柔的拿帕子给他擦点心渣子,收获未来的混世魔王的笑脸一个,外加一句:“抱琴真好。”
快过年了,王夫人虽说分了一小半事情到王熙凤手上,但还是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因为今年还有个大任务,要带着元春观摩讲解。当然元春要去的地方的规矩跟荣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所谓技多不压身,规矩虽不一样,但是大道理都是相同的,所以抱琴空闲下来了。
抱琴曾经想过为什么不带着身边的大丫鬟一起去学,不过只略想想她就明白了。荣府大概只想要个会听话的丫鬟,至于这个丫鬟会不会自己思考问题,这还真不重要,或许不会最好,这样将来就是元春说什么她做什么,一点威胁都没有。
这个念头抱琴只过了遍脑子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元春跟着王夫人,抱琴也在一个个观察荣府里的老老少少,每天脑筋转得飞快,将来她要去的也是个吃人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