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

第22章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22章

小说: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正和门客清谈,就听大管家赖大来报:“老爷,门外来了今科进士杨氏兄弟,说是来拜访老爷和大老爷。”
贾政心中不由得十分奇怪,暗暗想着自己虽然是工部员外郎,但和杨家兄弟并无来往,且以自己的资历杨氏兄弟也没有必要来投靠自己,但也不敢怠慢,忙命赖大:“使人去请大老爷来。”说毕,整整衣衫,就往荣喜堂正厅而去,不多时贾赦也到了。
杨氏兄弟生得是丰神俊朗、长身玉立,见了贾赦、贾政二人,便低头行礼,口称世翁。
贾赦与贾政心中纳罕,忙回礼不迭,请了两人入内坐下。
贾赦就是个生性喜爱吃喝玩乐的主儿,对上进什么的是一窍不通,也没打算在科举上头耗费时间,因此,见了二人,并无什么异样。
贾政见二人形貌出众,又是这样年轻有才,一时也不知道心中到底是何滋味。
他年轻的时候千辛万苦的考了数次,可惜都是名落孙山,只得安慰自己说不是自己文才不行,而是天下士子太多,自己本已出身富贵,若是再轻易中举,岂不是令贫寒学子无晋身之道?然而面前的杨氏兄弟二人,生得如此排场,言谈举止又合乎规矩,偏又同时中举,尤其是那个杨守礼,今岁不过才将将二十岁罢了,听闻是每考必中的,如今又是二甲出身。当真是让人嫉妒地不行。一时又想着不知二人是否婚配,若是没有,倒是上好的联姻人选,仔细一想,家中却并无适龄女孩相配,白白错过两个上好的女婿人选,不免心中失落。
贾赦与贾政便夸赞二人如此年轻就中了进士,一时又问:“恕我放肆了,只是不知二位与家下有和亲戚?”
杨守正笑道:“小侄是令亲巡盐御史林公的外甥。进京赶考之时,家母就命小侄二人来府上拜访世翁,只是身无功名,不好来见。”
贾政一听二人是林如海的外甥,猛然间想起当时贾敏与林如海议亲的时候,似乎是听说林如海有个庶出的妹妹的。想来这二人就是林如海那庶出妹妹的儿子了,一时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忙说道:“前几日只听说出了兄弟同榜进士,再也想不到竟是我们的亲戚。世人都说外甥随舅,果不其然,当年你们舅舅是一甲探花,如今你们兄弟也是不遑多让,同榜中了进士,你们舅舅还不知道多么高兴呢。”
贾赦也连声附和,极口称赞杨氏兄弟二人。
杨守正、杨守礼说话得体,贾政又素来喜爱和读书人打交道,如今听闻二人是自己的晚辈,又见二人对自己毕恭毕敬,心中得意,看二人愈发顺眼,先前的那几分嫉妒之心不觉也烟消云散了,不免高谈阔论起来。
幸而杨氏兄弟被杨桂凡教导的好,虽然心里不大瞧得上贾赦与贾政两人只会空发议论,但言谈之家却是丝毫也不流露,倒是让贾赦与贾政颇为欢喜,几乎要将二人引以为忘年知己了。
杨氏兄弟前来,可不是为了见见贾赦、贾政,听二人说些没营养的废话,而是为了看林黛玉,在容忍了许久之后,终于趁着贾政停顿的时间,寻得一个机会,一脸真挚地开口:“小侄是晚辈,还未见过府上老太君,正该向老太君请安才是。”
贾政说:“难为你们有心了。”说着就叫人往贾母那里传话,稍等片刻便亲自带着二人往内院去了。
贾母和王夫人等正说得热闹,就听人来报信:“今科同榜进士杨大爷和杨二爷来给老太太和两位太太请安。”
贾母忙问道:“他们是外姓男子,即便是来家拜访,也只该和老爷、大老爷说,怎么要来见我们?”
“听说,杨家的二位爷是咱们林姑老爷的外甥。”
贾母喜道:“怪道这二人如此出色,原来是林家的外甥。我正愁着黛玉也没个别的亲戚,这可好了。”
林黛玉听了,自然是高兴的很,暗暗想着,父亲若是知道杨家表兄科考得意,只怕也是欢喜的紧。
王熙凤、潘金莲等人不便见外姓男子,便起身往屏风后面去了。
杨氏兄弟进来便给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行礼请安,一丝规矩都不错的。
二人生得又好,又会说话,贾母见了,心中愈发欢喜,拉着兄弟二人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
邢夫人和王夫人自然也少不得夸赞兄弟二人年少成才。
林黛玉见到两位表兄,自然也是欢喜不已。
等到上头选派了官职,却是杨守正入了翰林院充任庶吉士,杨守礼被派往山东某县去当知县去了。
杨守正打发人回陕西报信,杨桂凡与林溪得知杨守礼入了翰林院皆是十分欢喜。
翰林院虽说清苦,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本朝凡是入阁的大学士几乎都是翰林院出身。杨守正本身沉稳,书读得通透,又通庶务,若是机缘好,将来前程大有可为。
林溪是个明白人,且杨桂凡虽然家族不显,本人确实通达,能够做到布政使一职,在为杨守正选妻的时候,自然要充分考虑到杨守正是嫡长子,将来要承继家业,必定要为他选个合适的女子为妻。林溪往常与任上官眷来往的时候,就留心过此事,看中了时任咸阳知府的长女郑氏。杨家诚心求娶,郑知府也觉得杨家家风甚好,杨守正前程可期,将女儿许给他必然不会辱没了女儿,心下也很愿意,两家便定了婚事。
杨守正立身正,郑氏有是个聪明人,过得也是和和美美,成亲不过二年,郑氏便给杨守正生了个女儿。郑氏先前还担心婆婆和丈夫不喜女儿,心中不安。谁知林溪因为自己没有女儿,对小姑娘十分稀罕,对孙女儿疼得活像眼珠子一般,便是杨守正对女儿也是十分疼爱,杨桂凡亲自为孙女儿取名杨乐安,家里人称之为安姐儿。
杨守礼说的亲事却是杨桂凡的同年大理寺吴鹤鸣的女儿吴氏,还未成亲。林溪便一边打发人将杨守正的妻子郑氏送来京城,一边给杨守礼操办婚事,成亲后送杨守礼赴任山东。
郑氏和婆婆丈夫处的好,有意好上加好,她是个聪明人,知道婆婆心疼娘家侄女儿,且她在京城也是举目无亲,便时常带着女儿安姐儿来荣国府探望林黛玉。此举当然也赢得了林溪和杨守正的欢喜。
安姐儿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正是活泼可爱招人疼的时候,偏她又生得粉雕玉琢,可爱非常,小嘴儿又甜,不提林黛玉是她的表姑姑,就是潘金莲等人也十分喜爱她。
有了安姐儿这个小帮手,郑氏家教好,为人也十分来得,几人和郑氏相谈甚欢,自此便和杨家常来常往。
作者有话要说:


、暗行事逆袭滴翠亭

转眼之间,便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依照规矩,这一日一过,便到了夏天,花神就要退位,因此,女孩子们便要给花神饯行。
贾府女孩子多,又都闲着无事,自然更是讲究这些。
潘金莲还未起床,就听贾惜春来找她,在外间和司棋说话。
便叫了绣橘服侍自己起身洗漱梳妆,一起到外面玩耍去了,就见大观园里的树上、花上都用彩线系了许多东西,风一吹来,满园里便绣带飘飖,倒是颇为好看。
过了没多久,就见李纨、贾探春也来了,王熙凤还带着她的女儿巧姐儿。
巧姐儿长得玉雪可爱,口齿又伶俐,见了几人,便给几人请安:“大伯母、二姑姑、三姑姑、四姑姑好。”
几人都喜爱她,便逗她:“大妞妞好。”
因巧姐儿并不认生,潘金莲便过去将她从奶妈怀里接过来,抱着她去看花上系着的彩带,乐得巧姐儿直拍巴掌。
王熙凤故意说道:“这丫头,见了她姑姑,眼里就没我这个亲娘了。”
李纨大笑,便逗巧姐儿:“姑姑和娘,谁更疼你?你和谁亲?”
巧姐儿搂着潘金莲的脖子说:“都亲。”
李纨便继续问:“这倒奇了,都亲,你怎么见了姑姑就不让你娘抱了?”
巧姐儿说:“我和姑姑见得少呀。”
李纨便拿了指头,点了点巧姐儿的额头:“真是个鬼灵精的小丫头。”
一时薛宝钗也来了,还是孤身一人来的,连个小丫鬟也没带。她是时时处处都要盯着林黛玉,好找出纰漏,予以攻击的,看了一圈没见到林黛玉,便问:“林妹妹还没到?”
潘金莲笑说:“并没有见到她。”
薛宝钗便说:“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了众人,自己走了。到了滴翠亭却听见林小红和坠儿讲些贾芸的事情。
薛宝钗听了,便知道是里头有一个是林小红,是贾宝玉房里最为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东西。其父母是贾家的管事之一——林之孝两口子,也是有几分面子的。生怕林小红发现自己得知了她的秘密,回去向林之孝两口子说自己的坏话,对自己不利,便想着要将事情都按到林黛玉头上才好,反正林黛玉目无下尘,是不会和人辩驳这些事情的。
薛宝钗想到这里,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滴翠亭内的林小红和坠儿两个听见外面有人,想必已经听到自己说的话来,未出嫁的丫鬟哪里能够满嘴说些外姓男子的事情?若是被人知道了,只怕立即就会撵了自己出去,到时候不但饭碗没了,就是爹娘都要受到连累,阖家大小都抬不起头来。因此,一时之间便都吓得呆住了。
薛宝钗见状心中好笑,故意问她们两个:“原来是你们两个,我且问你们,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
坠儿心中惴惴不安,陪着笑,道:“回薛姑娘的话,奴婢们不曾见过林姑娘。”
薛宝钗心说,我当然知道你们见过林黛玉,我就是故意问的,嘴上却说着:“我刚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用手拨弄水玩耍的。我想着要悄悄的吓唬吓唬她,就往这边走过来,谁知道我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
她心里知道林黛玉并不在这里,进来找一找也不过做个样子罢了,便只是看了一看,就抽身往外走了,嘴里还说着:“一定是又钻在山洞里去了。这颦儿丫头如此淘气,活该遇见蛇,咬她一口才好呢。”
薛宝钗心里好笑,林黛玉,这件事可是实打实地落到你头上去了,这林小红牙尖嘴利,又是家生子,看你怎么办。既能够将自己洗脱干净,又将脏水尽数泼到对手头上,薛宝钗很是为自己能顾在短时间之内相出这么一个法子而心中得意,脚下走得越发快了。
却说,潘金莲素来知道薛宝钗嘴甜面慈、心狠手辣,冲着宝二奶奶的名分来的,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林黛玉不安好心。见她自告奋勇地去找林黛玉,连个丫鬟都不带,便担心她又给林黛玉下绊子,便抱了巧姐儿,让自己的丫鬟绣橘抄了近路去潇湘馆那里找林黛玉去了。
绣橘知道潘金莲的意思,便径自往潇湘馆去了。见贾宝玉也在潇湘馆,便只说姑娘们都在一处玩耍,让两人也快些去,丝毫也不提薛宝钗孤身一人来找林黛玉的事情。林黛玉见了绣橘,知道潘金莲等人都在等着她们一块玩耍,便和贾宝玉一起去找几人了。
这边,贾惜春还正和潘金莲说悄悄话:“看薛家姐姐那做派,千金小姐哪里有这样孤身一人满园子乱窜的,连个小丫鬟都不带。”
潘金莲笑道:“你知道什么,人家愿意这样,我们难道还要给人家讲讲闺阁女儿的规矩?”
贾惜春想了一想,拍手道:“我猜呀,薛家定是没有给她请过教引嬷嬷的,你看她来的时候,就只带了个小丫鬟叫什么黄金莺的,从来也没见过她身边有过嬷嬷跟着。”
潘金莲笑道:“也许人家就是这样教女孩子的。”便岔开话题,逗巧姐儿说话。
这巧姐儿也是机灵,听潘金莲和贾惜春两人说话,便只是自己看着树上用花瓣柳枝编成的轿马,并不吵闹。
潘金莲见她如此招人喜爱,越发疼爱她,便抱了她这边看看那边看看,逗得巧姐儿笑逐颜开,越发和她亲近。
王熙凤见潘金莲逗弄巧姐儿,对潘金莲却是起了几分好感,便笑道:“巧姐儿沉呢,你仔细一会儿胳膊疼。”
潘金莲笑道:“我稀罕她呢,就是抱疼了胳膊,心里也是高兴。”
那巧姐儿便勾着潘金莲的脖子,小脸儿贴着潘金莲的脸,说:“我也稀罕姑姑呢。”
看得几人都哈哈大笑。
不多时,就见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朝这边来了,王熙凤就问:“怎么你们两个一块来的?”
贾宝玉说:“我担心林妹妹不好走动,去叫了她来。”
林黛玉含笑点头,见巧姐儿也在,便也上前来逗弄她。
偏巧姐儿也不认生,见林黛玉生得好看,便甜甜地冲着她笑,还伸手让她抱。
林黛玉便将她接了过来。
潘金莲故作生气:“这小丫头,见了漂亮姑姑就不要我这蠢笨的姑姑了。”
倒是惹得几个人都笑了。
因林黛玉身子弱,王熙凤恐怕她抱不动,便只让她略抱了抱,便仍将巧姐儿交由她奶娘抱着。
潘金莲见薛宝钗说着去找林黛玉,这去了半天,连林黛玉都来了,她却不见踪影,不定又是搞出什么事端来,心中好奇薛宝钗的行踪,便问了沿路的小丫鬟,和林黛玉几个沿着薛宝钗的路线便去了。
薛宝钗这边刚过去,林小红和坠儿两个正说林黛玉的尖刻,担忧林黛玉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别人听,就见潘金莲等人来了,便给几人行礼。
潘金莲远远看见刚才薛宝钗和两人说话,便故意过来问两人:“看见薛姑娘没有?”
林小红答道:“刚刚看见薛姑娘过去。”说着,就指了指薛宝钗走的方向,她看见林黛玉和潘金莲一路,便说,“薛姑娘说找林姑娘呢。”
潘金莲笑着说:“这可是胡说了,林姑娘自来便是和我们几个一路的。哪里落了单了?”说着,便和几人一路走了。
林小红听了,只觉得晴天霹雳。
坠儿见她呆呆地站着,便伸手推推她,问:“林姑娘和二姑娘几个一路呢,怎么薛姑娘反倒说她是来找林姑娘的,还说林姑娘一个人躲在这里听我们说话?”
林小红咬着牙说道:“定是薛姑娘自己听见了我们说话,怕我们记恨,便将事情都推到林姑娘头上去。好个薛姑娘,打量我们都是傻子呢?”
坠儿问:“你不是刚才还说薛姑娘为人宽厚,被她听见也不碍事呀。”
林小红说:“我也是听人说的,说薛姑娘如何大方稳重,待人也好。今日见了,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林小红和坠儿两个记恨薛宝钗不提。这林小红此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