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抗日年代之刘婉 >

第20章

重生抗日年代之刘婉-第20章

小说: 重生抗日年代之刘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清的,上次我去他家给大娘送东西,碰见那小寡妇没搭理她,那小寡妇的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哗的流。虎子哥还冲我吼让我别欺负她。真是把我冤死了,我连句话都没说呢。”

提到这件事儿,二丫就生气,她也算是跟虎娃子一起长大的,为了这点儿芝麻大小的事儿,张虎子那混蛋竟然骂他。当时她的脸就沉下来了,一句话都没说,狠狠地瞪了那小寡妇跟虎子一眼,气冲冲的就走了。

“虎子娘这以后的日子,可有的磨了,我看着小寡妇可不是省油的灯,才几天就把虎子拿捏的紧紧地。虎子那个白眼狼,把那个小寡妇当个宝贝蛋似的抱在怀里,不就是肚子里有颗蛋吗,只要是母鸡,就会抱窝。”二丫娘也是义愤填膺,刘婉看着她那副样子总算知道,二丫的脾气遗传自谁了。

其实对虎娃子的拎不清程度,刘婉也挺震惊的,这段日子以来,虎子家没有一天不吵架的,虎娃子娘本来是一个十分爽利的农村妇人,不过短短的三个月人就苍老了很多,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

虎娃子在她眼里本来是一个挺憨厚的农村娃子,虽然对他无感,但是也不讨厌。现在为了一个女人就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的,爹娘都不得安生,刘婉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眼神还不行啊。也不得不感叹这小百花的战斗力可真是强悍。

最后还是看天快黑了,几个人才停止了这些闲话,等回过神来,刘婉才发现他竟然跟张大娘他们说这些家长里短说了一下午,难道这是她进入更年期的标志吗

 第42章

荠菜猪肉馅儿的饺子;味道鲜美的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进肚子去。八个人把满满的四大盖帘饺子吃了个一干二净,就这二丫的小弟还嚷嚷着没吃够。不过被二丫娘一巴掌拍在脑袋上,武力镇压了。

二丫的小弟名叫张大河,是个机灵鬼。用二丫娘的话来说,恐怕一家子的脑子全长到他身上了。其实说来也是奇怪;二丫的大哥、二哥包括二丫都没有那么多的小心眼,他们爹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就大河是个鬼精灵。刘婉跟大河相处的也不错,又因为他年纪小;说是把他当弟弟看也不为过,平时什么好东西都给他留一些。

见大河被他娘打了一巴掌,十分可怜的缩在屋里的角落里;一边装委屈一边高喊老佛爷饶命;一屋子人逗得哈哈大笑,刘婉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不过看他那副可怜的样子,到底没忍住又给他下了一碗鸡汤面。

刘婉爱吃面条,尤其是用高汤做的汤面。因此家里的高汤是一直准备着的,面条也是提前擀好晾干的,做碗鸡汤面方便的很,只需要把汤烧开了放些面条进去,在放些小青菜就好了,既美味又方便。一大碗面条,被大河呼噜呼噜的就吃下了肚,这次是真吃饱了,看着他撑得都弯不下腰了。

二丫娘对这个脸皮厚的儿子都没有办法了,他们老张家可没这样又馋又滑溜的娃子,老张家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老实本分的。的亏二丫娘不知道基因突变这个词,不然一定会说儿子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了。

吃饱了饭,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众人也就不在耽搁各回各家了。乡村的晚上寂静的很,刘婉半躺在空间的躺椅上,手里拿着本历史书静静地翻看。现在是1941年,还有四年抗战就结束了,这四年她可以暂时待在张家庄,但是以后怎么办,她还没想好。抗战结束后一直到文革结束三十年内国内暂时是不会有安生日子过得。摆在她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她可以一直待在张家庄过她的安稳日子,另一条就是抗战胜利后出国。前生在美国待过两年而且据她所知这具身体的哥哥刘清扬也在美国,但是她对美国的确不怎么喜欢,或许找到刘清扬之后,她可以去巴黎定居,浪漫之都嘛!

越想越愁,索性把手里那本世界历史扔到一边,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离抗战结束还早的很呢。

刘婉在这发愁,张大壮也在愁。自从上次鬼子袭击独立团司令部以来,独立团元气大伤,这段日子一直在休养生息。当然平时也没怎么闲着,等他的伤稍微好一些,能下地走路了,张卫国便给他了安排工作。独立团的指挥部几乎全被毁了,虽然团里的建制一直不怎么健全,半年前政委还被周卫国给挤兑走了。但是张卫国手底下的警卫排和加强排全是独立团的宝贝疙瘩,每个人手上都有有真本事的,一百多人现在加上张卫国才剩下了十一个,张卫国吃人的心都有了。

张大壮心里也十分难受,他手底下的兵都是他一点儿一点儿练出来的,不说别的光是子弹就废了不少。现在把团部重新建起来,说的容易,人从哪去找。武器从哪去找。独立团的两个营长跟张卫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从他们手底下要人,还是要好手,难啊

就在这时候,张卫国还给他抛下了一颗威力十分巨大的炸弹。因为这两年鬼子逐渐把火力集中到八路军的敌后战场,给八路军带来了极大地伤亡和损失。现在的战士基本上都是新兵,当初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可没多少了。众所周知,新兵和老兵在战场上那可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八路军整体素质逐年下降,中央决定从各个队伍中抽调一批营连级干部,到延安大学学习,为期两年。

独立团有三个名额,但是独立团刚刚受到具创,两个营的营长是不能走的,因此一营和二营分别选了两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连长,剩余的一个名额张卫国留给了张大壮。

谁都知道这延安学习是什么意思,两年后学成回来,最起码也能升两级。就张大壮起码也得是个营级干部了。但是张大壮有些犹豫,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自从加入部队之后,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了,正规军校毕业的,比他这样泥腿子出身的要能打的多。小日本为什么能在中国横行无忌,除了武器先进,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军事素养的确比中*人高。

他的确想去延安进修,如果是在两个月前团长提起这件事,他一定会毫无负担的同意,但是现在整个独立团团部都毁了,团长到现在还瘸着半条腿,如果就这么走了,他真有些不放心。

张大壮虽然一向少言寡语的,但是心思单纯的很,张卫国一猜就能猜出他在想什么。待了几天看他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最终决定还是跟他谈谈。

“来,大壮呀,坐这。”张卫国因为伤还没好,一直就在旅部医院养伤。

张卫国观察了一下坐在身边的张大壮,比起以前来,张大壮要瘦了不少,不过人看着要严肃了很多,整个人看着就像一把刚开过刃的宝刀。

“你小子犹豫什么,老子把这名额留给你,你当是容易的呀。要不是看你真是个打仗的料子,老子也不会把这机会留给你。”张卫国看着他紧皱的眉头说道“怎么,舍不得走,想找小鬼子报仇。你小子一撅腚,老子就知道你要放什么屁。是,你是打枪好,但是这样你能打多少个鬼子。你再是无敌神枪手,也没有三头六臂呀,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只能干看着兄弟们流血牺牲。”

张卫国的话一下子说中张大壮的心里,虽然参加革命也将近四年了。但是对革命对牺牲真没有这么大的触动。前两年是新兵蛋子,上面团长让往哪打就往哪打。后来升了排长虽然也有伤亡,但是还从没吃过这么大的亏。现在眼看着手下的兄弟死的一干二净,真是让他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谁都是这样过来的,当初老子才当团长的时候,也吃过小鬼子的大亏。手下的兵都快打光了。那时候都恨不得跟小鬼子同归于尽了。还是李政委打醒了我。为兵为将不一样呀。大壮,你小子天生是个打仗的料子,学习两年从延安回来,最起码也能是个营长。老子等着你,回来还来独立团,咱们一起打鬼子。”

“团长,我走了,警卫排和加强排怎么办”张卫国说了这么一番感性的话,张大壮基本已经定下要去延安的心了,但是对只剩下十个伤兵的团部还是不放心。

“滚犊子的,没了你张大壮我独立团还不过了咋地,你赶紧的给我滚蛋,如果在延安不好好学,看着老子回来怎么削你。”张卫国见他说了这么一番感性的话,张大壮还是磨磨唧唧的,当下便火了,原型又暴露了出来。

张大壮看团长原型毕露了,不得不苦笑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有受虐体质,刚才那样感性的团长他看着别扭,现在团长这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的样子他才感觉正常了。

“滚吧,老子累了,你也回去歇歇,过不了半个月就该走了,赶紧的把身上的伤养好了,去了延安可别给咱独立团,给我张卫国丢人。”说完合上眼睛假装休息不说话了。

张大壮也没再说话,敬了个礼便出去了。

既然决定要去延安,就趁着还在,得把手上的事情赶快处理好,而且还得给家里的爹娘去封信,这一去两年恐怕他娘又该伤心了。不过幸亏还有刘婉和两位老人家作伴,要不然爹娘实在是太孤单了。

张大壮有时候想是不是该听老娘的话,娶房媳妇,给老张家留条根,爹娘起码也有个伴儿,但是一想他这脑袋跟别在裤腰带上似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性命,便打消了这个想法。不能害了人家好好地姑娘。

接下来几天张大壮一直在忙碌,想在多替独立团干点儿事,在他们临走之前,旅部给他们团重新派了政委和参谋长,张卫国把二牛提为了警卫排的代理排长。警卫排也从下面的两个营重新抽调了士兵,一切都往正规的方向走。虽然张卫国对旅部给他派政委和参谋长十分不满意,但是他一个伤兵,也不能去旅部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半个月后,张大壮和386旅的十几个人一起出发,启程去延安。这时候张卫国已经扔了拐杖开始缓缓地走路了,独立团警卫排也开始了每天紧锣密鼓的训练。张大壮安了心,怀着希望去了延安。

 第43章

张大壮他们一路去延安路上的艰难暂且不提;却说张大娘收到张大壮托人捎回来的信;却是背着人狠狠地哭了一场,以前虽然儿子也不在身边;但是起码知道他离家不远。但现在去了延安,她都没有听过这个地方;一去两年,这兵荒马乱的谁知道还回不回的来。如果有个万一,恐怕连个尸首都见不到。

虽然张大娘是背着人的;但是刘婉怎么会看不出来张大娘的不对劲儿。心里越发庆幸前段时间张大壮受伤的消息被她瞒得死死。小吴和小胡拿了大批量的药走,她就意识到不对了,后来才知道独立团几乎整个团部都毁了;甚至团长都差点儿牺牲。张大壮和二牛都受了伤,她还特地托小吴拿了些补身体的东西过去。

如果张大娘知道儿子差点儿丢了命;恐怕张大壮走的就不能这么轻松了,估计张大娘哭死也得把儿子留下。张大娘不知道延安对儿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刘婉是熟知后世历史的,张大壮去延安学习她倒是觉得不错。现在的革命将领大多是泥腿子出身,系统的学过两年,对以后可是有很大的好处。

不过很快张大娘就没有时间伤心了,一年一度的夏收到了。满地的小麦金灿灿的,饱满的麦穗压得小麦弯了腰,乡亲们都乐开了花,好几年没有过这样的丰收了。今年老天爷给脸,风调雨顺的,收成格外好。尤其是跟刘婉相熟的几家,都是从刘婉家换的麦种,比小麦的亩产量别人家多不少呢。

虽然小麦丰收让人很是喜悦,但是收麦子可是一个十分辛苦的活计。这时候没有收割机,所有的麦穗都是乡亲们一镰刀一镰刀割得,然后在全靠人工脱麦粒。饶是刘婉已经皮糙肉厚了不少,但是她的手还是一会儿就被磨出了血泡。最后还是张大娘看不下去了,把她和二丫赶去绑麦秆,才算轻松了些。

刘婉记得她小时候家乡已经有了收割机,但是有一些小片的地收割机也进不去,那时候爷爷奶奶就拿着镰刀割了麦子,然后扎成捆儿,放在路上轧,调皮的小孩子还会在上面跑来跑去。现在的场景跟那时候也差不多了,只是一小片地,变成了大片大片的农田。

张大娘家、二丫家和刘婉家三家的地一直就是一块儿收,劳力不多但是地却不少,不过张大娘老夫妻和二丫一家子都能干,跟乡亲们比一点儿也没有落后。后来更是加了两个壮劳力,小吴和小胡因为跟刘婉相处的不错,所以跟张家人也算熟悉,又因为小吴同志的某些小心思,麦收的第三天,两个人就出现在张家人的队伍里。

加上两个人,速度明显增加了不少,旁边地里干活的村长家大婶子见两人在地里忙活,还打趣他俩“小胡小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你两家的地呢,看这累的满头是汗,快歇歇,你没看见河娃子还在歇着吗?你二婶子是惯会使唤人的,放着自家儿子不使,就使唤你俩。”

俩人哪能听不出这是村长家大婶子在打趣他俩,自从来了张家村,小吴和小胡没少被打趣,一开始俩人害臊还总是红脸,但是后来时间长了,也就淡定了。小胡面不改色,小吴还能嬉皮笑脸的回两句“大娘,我们这可不是白干的,这两天没少跟着婶子们蹭吃蹭喝,恐怕干的这点儿还不够我们吃的呢,要是你不嫌我俩能吃,下午我俩就去您家地里帮忙。”

“呦,这可不行,大娘家人多,可搁不住你俩吃。”村长家张大婶子也是个好热闹的继续跟他逗趣,小吴听了做出一副好可惜的样子逗得人哈哈大笑。

众人玩的热闹,张大娘偷偷的捅捅二丫娘,冲她挤挤眼睛,二丫娘也笑笑这段时间观察下来,她发现这小吴真是一个不错的后生,挺招人喜欢的。不过吃过一次亏,这次她还得再考察考察才能做决定。

夏收时间紧张,趁着天儿好,乡亲们都赶着干活,生怕一不小心来场雨,这一年的盼头就毁了。因此一般都是天儿一亮就赶早出门,一直等到天黑再回去。因此一般中午都是在地里凑合点儿,拿些玉米饼子和窝窝头什么的就咸菜吃,但是因为活重又热,吃这些根本吃不下多少,大河总是嚷饿。后来小吴和小胡来了人手轻松了很多,刘婉和二丫就趁着中午的时候回家做些饭送到地里来。

午饭做的也简单,是刘婉发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