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秾李夭桃 >

第60章

秾李夭桃-第60章

小说: 秾李夭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大娘子微微有些错愕,看着李小幺,停了半晌才说出话来:“月亭性子柔顺,虽说有时候糊涂了些,也不是全然不听人言。”
“姐姐,这一个家日子过得好不好,靠的不是男人,是女人!撑家的人,要那么柔顺做什么?一味柔顺再时不时犯点大糊涂小糊涂,这日子得过成什么样?”李小幺不客气的说道,范大娘子听得怔神了片刻,一时倒说不出话来,李小幺瞄着她转了话题:“姐姐,我来是想跟你商量商量这开源的事,咱们家的家底,都在帐上了,过了年,张家就出了孝,二槐哥和铁木就该成亲了,二槐哥还能凑和一阵子,铁木那宅子年里年外就得买好,这银子都倒空了也不够。”
“我那里还有些……”
“姐姐啊,坐吃山空!”李小幺打断了范大娘子的话,范大娘子忙陪笑道:“我知道,你说的是正理儿,你事多,我没敢打扰你,正想着明后天孙大娘子从庄子里回来,和她商量商量呢。”
“在汝城时,听王爷说,北平所费丝绸,十之七八贩自吴国,北平本地的织坊织不出吴国那样的精致时新花样,我想咱们不如开家小织坊试一试,这事有便宜处,若织出来的丝绸和那些大织坊出来的不差太多,我就能说服王爷采买咱们的东西,若织出来的东西不那么好,就做成笼被纱帐,本钱总能收回来,这是一,其二,姐姐也算半个懂行的,这丝线织机上,好歹能明白些,其三,也不会多长时候,张大姐她们就回来了,也不用外面找人,这织坊你和张大姐一起料理,范家几位嫂子婶子的,都能用一用。”李小幺一件件说着,范大娘子凝神仔细想了想,看着李小幺苦笑道:“这家里织几匹布做些针线,和织坊里大不一样,只怕难。”
“无妨,这事我去找王爷,请他帮忙寻几个好织工回来,那天在庄子里,我问过了,开平府周围桑树极多,也有人养蚕,姐姐你不知道,北方蚕生长时候长,出来的蚕丝质量比南边的好,今年先买些蚕丝试着织一织,明年一开春,就让庄子里孵蚕养蚕,咱们自己养蚕抽丝织布,这价钱上谁也比不过!”李小幺说得眼睛亮亮的兴奋起来:“这要是做好了,咱们李家这立家之本就算有了,姐姐是个仔细人,张大姐又能干,必定能做得好!”
范大娘子细细想着李小幺的话,这么一说,倒还真能试一试:“那好,咱们就试试,我看也别到外头再买院子置地方了,不如把前后院中间的那个月亮门封上,就把前院做织坊,反正明天你大哥他们就去营里了,家里空着也是空着。”
李小幺舒了口气,笑着说道:“这事你定就行,我明天去寻王爷去,寻织工的事,得赶紧才行,织工来了才好定织机什么的,还有丝线,这事回头我让狗子去打听,寻一家便宜的先定些过来。”李小幺和范大娘子商定了这事,心里轻松,脚下也轻快起来,和范大娘子告别出来,走了几步,犹豫了片刻,招手叫了个婆子过来问了,往东院后头的小花园里寻范先生说闲话打发时候去了。
李小幺端着杯茶,摇着摇椅,和范先生闲闲的说着话:“……先生,我看了好些书,那些人都说什么亡国之恨,救万姓于倒悬,我就不明白了,他们难道不明白,这亡了国,有恨又倒悬的,不过是那些宗室王公,转眼间,从云端跌入人间,自然痛苦之极,可对万姓来说,不过换了皇帝,谁做皇帝,都是皇帝,有什么分别?改朝换代之际,倒还是政令最清明之际,他们有什么好倒悬的?你说说,这些文人是明知这些还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还是真不知柴米油盐,不知万姓为何物?”
范先生尴尬的咳了几声,李小幺忙转头解释道:“先生,我可没说你!”范先生正尴尬着又笑出了声:“我知道!你说这不知柴米油盐,倒是实情,一来做学问这事辛苦非常,不倾全力专注于此,难有所成,二来,读书的人自命清贵,这柴米油盐之事,连听都不屑听之,读书人说话,直提银子的几乎没有,不知世情艰难的居多,当初我一时冲动,带着老弱妇幼就跺脚离家,上了山才后怕的汗透衣背,唉!”
“先生还算好的。”李小幺中肯的评价道,范先生笑着点了点头,李小幺歪头看着他:“那先生自己料理过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过没有?”
“那倒没有,我虽家贫,还不至于此,真贫到这一步能中举的,可是少之又少,有一个都是难得的天资聪慧。”范先生哈哈笑着答道,李小幺呼了口气,摇着摇椅感叹道:“今天看到一份梁国被俘押过来的俘官名单,一长串,先生你说说这些人,要殉节,国亡之日就好殉了,要从善如流,也早该从了,这既不殉,又不从,耿着脖子谈忠贞有什么意思?”
范先生哭笑不得的看着李小幺,想了想才开口解释道:“这殉节要大勇气,从容就义难,要从龙,读书人,不就讲个气节么?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
李小幺转头看着他,想说话,又想到他的不入仕,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两人沉默了半晌,范先生看着李小幺,犹豫了片刻,低声说道:“王爷既将这样的文书拿给你看,这些事上,大约也能听听你的看法,若有机会,替这些人开解一二吧,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殉节鼓不足勇气,从龙弯不下腰,逢上亡国,时也运也命也,都是可怜人。”李小幺定定的看着范先生,范先生闭了闭眼睛,伤感的说道:“吴国若不自救,也脱不了这样的劫数。”
“嗯。”李小幺低声答应着:“王爷让我看这些东西,可从来没问过我什么事,若有机会自然替他们开脱,只怕没那个机会,那份折子是一个月前呈上去的了。”范先生闭着眼睛没再说话,李小幺沉默着摇着摇椅,眼睛远望着天上变幻不定的白云,想出了神。
未末时分,吕丰刚回来,和李小幺杂七杂八的说着打听到的事儿,还没说完,婆子就引着南宁进来,南宁满脸笑容见了礼:“五爷,吕爷,我们爷今晚想请两位到丰乐楼吃饭,给两位接风。”吕丰差点跳起来,急忙摆着手:“我病了!病的厉害!哪也去不了!”
李小幺转头看向屋角的滴漏,南宁忙笑着说道:“爷正忙着,说申正一刻到。”
“嗯,我也申正一刻到。”李小幺笑盈盈看着南宁说道,南宁面色如常,答应一声,转头看了眼还在不停摆手的吕丰,笑着告辞回去了。
吕丰拧着眉头,不满的看着李小幺抱怨道:“饭有什么好吃的?咱们都到了好几天了,这才想起来接风!接什么接?!一点诚意也没有!你也别去了!你想去哪里吃,明天我带你去!”李小幺看着他,半晌才慢吞吞的说道:“我就喜欢和你小师叔一起吃饭、逛街、说话儿,等会儿和大哥说一声,我出去吃饭了。”
吕丰怔神的眨了眨眼睛,李小幺也不理他,跳起来径直回去她的半亩园了,还有半个时辰,她是赶紧回洗个澡,挑身衣服去。
李小幺换了件藕色长衫,系了用那块花珀装饰的丝绦,打听了丰乐楼的远近方位,想了想,事上张狗子,扣着时辰从半亩园出来,一路不紧不慢的往丰乐楼过去。
丰乐楼远看如同富贵人家的宅院,离大门还有七八步远,南宁就迎出来,引着她从进了正门,转过影壁,沿着挂满欢快鸣叫着的各色鸟雀的抄手游廊,一路往院子深处行去。




第九十九章莲与藕
连转了几个弯,不远处一片大湖,湖中尚有晚开的荷花,一处精致暖阁,三面临水,南宁在暖阁门口站住,让着李小幺进了暖阁。
苏子诚已经在暖阁里了,正背着手看着湖里晚开的荷花,听到动静转过身,李小幺明朗的笑着长揖到半,直身打量着苏子诚,气色不那么好,阴郁里透着丝疲倦,李小幺心里生起丝疑惑,怎么回到这开平府,倒烦成累成这样了?这北平,不是握在他们兄弟手里么?大皇子苏子义主理内政,他主外战事,这回到开平府,应该轻轻松松,好好歇歇才是,照她听到的那些,这兄弟两个没什么不合的理由啊?唉,这不管什么事,一沾到皇家,那就统统没了常理!
没等苏子诚说话,李小幺也站到了窗前,满脸惊叹的看着湖里的荷花,低声赞叹道:“这个时候看到这么满湖的荷花,真是太好了!”苏子诚转头看着笑容明净如荷花的李小幺,嘴角露出丝笑意,转头看着荷花,没有说话,李小幺扶着窗棂,探出头看了看,转头问道:“荷下生藕,这荷花下面有没有藕?”
苏子诚被李小幺问怔了,他只观荷,这藕的事还真是不知道,呆了瞬间,转身看向侍立在旁的东平,东平上前半步,垂手答道:“回五爷,有藕。”
“那可是好东西!这个时候的藕,都是长老了的,挖出来做糯米藕吃再好不过,再淋上些糖桂花汁。”李小幺说的垂涎三尺,苏子诚手里的折扇停在半空,直看着李小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原来她看着荷花,想到的是糯米藕。
东平看向苏子诚,苏子诚抬了抬折扇,东平干脆的应诺一声,正要出去,李小幺又叫住他吩咐道:“糯米最好用泡好的,煮的时候就放糖桂花进去,出来趁热切片,稍稍淋上一点点糖桂花汁就行。”东平一一记下,垂手退了出去,苏子诚挑了挑眉梢说道:“这是太平府的吃法。”
“你去太平府的时候吃过?”李小幺仿佛随口问道,苏子诚‘嗯’了一声:“听说是吴宫里秋季时令小吃,宫眷们都喜欢吃这个。李小幺看着苏子诚,迟疑了片刻,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福宁公主的事,不是她该问的。
苏子诚用折扇指了指,示意李小幺坐下,自己也在上首坐了,李小幺端起自己面前的普茶喝了一口,仿佛想起什么,忙放下杯子,站起来郑重长揖到底,直起身子看着苏子诚谢道:“多谢你,城外的庄子极好,后面一片桑树林尤其难得,已经都安置好了,大哥他们准备明天一早启程去虎威军,范先生随行过去,管管文书,大哥他们文字上差些。”
“那就好,我交待过了,那片庄子就归在你们兄妹名下,这样赋税劳役就能免去,往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苏子诚笑着示意李小幺坐下,李小幺坐回去,几个青衣丫头轻悄无声的摆了七八样小吃点心上来,李小幺一样样仔细看过,转头看着苏子诚问道:“这丰乐楼是开平府最好的酒肆么?”
“嗯?就算是吧。”苏子诚看着李小幺,这话后头必定还有后话,李小幺出神的看着那七八样算是开胃的小吃食,自顾自掂起筷子,伸到碟子里才想起苏子诚,忙笑着让道:“别客气,别客气,吃吧。”
苏子诚‘噗’的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看着挨个尝着那几碟小吃的李小幺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我尝尝味道如何。”
“如何?”
“不如何,我要是在这开平府开家酒肆,生意肯定好!”李小幺放下筷子,看着苏子诚认真的说道,苏子诚收了折扇,惊讶的看着李小幺问道:“你精厨艺?”
“不精,也不会,我会吃,寻几个有灵性的大厨,我在旁边指点着就行了。”李小幺淡定的说道,苏子诚笑到一半,神情渐渐认真,看着李小幺说道:“开酒肆要投大本钱,开平府大酒肆六十几家,有八家是官营,丰乐楼是其一,你若愿意,不如挑一家指点一二,若是真好了,你拿红利就是。”
“跟那六十几家比,这八家官营酒肆生意如何?开平府生意最好的酒肆是哪家?”
“居中吧,生意最好的是东城长庆楼,是曹国公族里产业,如今的曹国公是曹贵妃长兄。”苏子诚说的很详尽,李小幺眨了眨眼睛,原来是曹国公家的产业,这曹国公家除了有个贵妃,还有个公主儿媳妇,曹国公嫡长子娶的就是苏子诚嫡亲的姐姐英惠公主苏玉如。李小幺看了看苏子诚,就是有本钱,这酒肆开起来也艰难,这六十几家,除了官营的八家,余下的,只怕家家都是有背景的。
“好,挑家生意最不好的吧。”李小幺干脆的答应道,苏子诚笑着点了点桌子:“就这丰乐楼,开平府的酒肆中,就数丰乐楼的院子屋舍最典雅幽静,这里最早是一位老王爷养老用的园子,开张到现在,生意一直没有大起色,从明天起,就交给你管着,一年为期,若生意有了起色,能比现在好三成就行,这多出来的红利里头,给你七成!”李小幺瞄着苏子诚,突然笑起来,一边笑着一边看着他问道:“这丰乐楼是你开的?”
“不是!这是官营,是我刚管户部那年开的。”苏子诚被李小幺笑的有些狼狈,也就这丫头敢跟他这么说话,她难道不知道,他是君,她是臣么?
“你喜欢这样的幽静典雅?这是酒肆,来寻欢作乐找热闹的地方,这么个幽静典雅法,酒肆生意肯定好不了!”李小幺不客气的说道,苏子诚呼了口气,恼怒的看着李小幺,李小幺停住话,看着青衣丫头们撤了小吃,端上热菜,专心的一样样看着摆了满桌的热菜,示意丫头端了只蟹酿橙放到自己面前,尝了一口,慢慢品了片刻,点头夸赞道:“味儿很正,这厨子不错。”说着,转头看着苏子诚让道:“吃啊,别客气,先吃这蟹酿橙,这个一定要趁热吃。”
苏子诚呼了口气,示意丫头取了橙子过来,刚吃了一口,李小幺一边吃着蟹,一边随意的问道:“你刚管户部那年?是哪年?那时候你多大?”苏子诚正吃着蟹,抬头盯了李小幺一眼没有答话,东宁咽了口口水,上前到李小幺身边,低低的说道:“五爷,食不言。”李小幺恍然大悟,连声赞同道:“你说对!美食当前,就该埋头苦吃,说话就太浪费了!”
苏子诚一口蟹呛在喉咙,连声咳嗽不停,李小幺一言不发的看着他,苏子诚漱了口,喝了两口茶,看着李小幺说道:“你是该好好学学规矩。”李小幺一言不发点了下头,挑着喜欢吃的,顾自吃自己的去了。
不大会儿,两人吃了饭,丫头小厮撤了碗碟,奉了茶上来,两人转到屋外檐廊下坐着,湖水几乎与檐廊相平,夕阳的余晖已经散尽,荷花荷叶中间,亮着盏盏灯光,四周静谧而安然,李小幺往后靠到椅背上,半晌没有说话,这里哪象酒肆,谁家的后花园还差不多。
“我管户部那年十四岁,大哥说要让我知道知道北平国的柴米油盐,就让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