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秾李夭桃 >

第57章

秾李夭桃-第57章

小说: 秾李夭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幺懒懒的歪在车上,离开平府没多少路程了,她这车走在了后面,前面的护卫们旌旗招展,簇拥着苏子诚,马步整齐的往开平府进发,车子跟着队伍,行的慢了,车上就没那么颠簸,李小幺掀起车帘透过绡纱看着外面出了半晌神,放下帘子,转头看着曲膝跪坐在车厢一角的紫藤,笑着示意着她:“到开平府还早呢,不用这么拘谨着,咱们说说话吧,这路上也没什么事情好做,怪闷气的。”
“是!”紫藤稍稍放松身子,笑着答应,李小幺递了个垫子给她:“你这么曲着,一会儿腿就麻了,哪,垫在后面,象我这样。”
“谢姑娘。”紫藤接过垫子,犹豫了片刻,放到了身后,将腿稍稍松开些,神情松驰不少,李小幺示意她倒杯茶递给自己,随意的说起了闲话:“你姓什么?老家哪一处的?”
“回姑娘话,姓宋,老家也是开平府的,奴婢是家生子儿,父母、祖上,都是苏家奴仆。”紫藤多解释了一句,李小幺暗暗赞叹一声,果然是个伶俐的,这话要谨慎些说。
“那淡月呢?也和你一样?”
“回姑娘话,淡月也是家生子儿,能进王府内府当差的,都是家生子儿。”紫藤笑着解释道,李小幺惊讶而好奇:“内府?王府内府外府怎么分的?嗯,咱们闲话聊天,别总是回姑娘话啊奴婢啊什么的。”
“嗯,好,跟别家的分法一样,二门以内是内府,二门以外是外院。”
“是内府侍候的人多,还是外院侍候的多?”
“这个,奴婢……我还真不知道。”
“你原来在歧王府里,谁来管你们?”
“苏叶姐姐是王府外书房的掌事丫头,我们都听她的。”
“那苏叶呢?听谁的?”
“听近爷的,几处书房,还有库房,都是近爷管的,其余的,都是如月姐姐管着,反正爷不在,府里也没什么人,其实也没什么事。”紫藤问一答十,李小幺怔怔的没听明白:“什么叫没什么人?你们不是人么?”
“不是!看姑娘说的!”紫藤掩嘴笑起来:“爷不在,府里就没了正经主子,下人们……是下人。”
“没有正经主子?那就是还有几个不那么正经的主子?”李小幺也跟着紫藤笑不可支,紫藤伸手接过李小幺手里的杯子:“主子们都正经!爷不在,府里其实就没有主子了,不过还有费嬷嬷、如月姐姐,疏影姐姐她们几个呢。”
“疏影是谁啊?费嬷嬷呢?”
“疏影也是爷身边的的大丫头,还有桃叶姐姐,费嬷嬷是爷的乳母,现在是府里的教引嬷嬷,专管我们规矩上的事。”
李小幺吐了吐舌头:“那费嬷嬷肯定凶得很!”
“费嬷嬷是先孝慈皇后的陪嫁丫头,连爷也很敬重她,嬷嬷严是严了些,不过从不冤枉好人,最公道不过。”
“那宁王府上呢?我听说宁王只有一个女儿?”
“嗯,今年九岁了,早就封了宁安郡主。”
“郡主长得好看吗?脾气好不好?”
“我就远远见过两三回,明晃晃的,好看,脾气……不大好。”紫藤含糊着不愿意多说,李小幺‘噢’了一声,瞄着紫藤为难中隐隐带出的那丝似有似无的厌恶,这位郡主,这脾气只怕相当不一般,那倒也是,这皇家第三代,就这么一个,脾气自然要大些。
“听说开平府的规矩和太平府差了很多,你们府上,还有宁王府上,好象奢侈得很,丫头们真多!”李小幺感慨道,紫藤笑起来:“我们府上不算奢侈,如月姐姐只有两个小丫头,就是费嬷嬷,也不过两个小丫头,一个婆子,宁王府上也不多,王妃身边也就八个大丫头,郡主身边侍候的人多些,不过郡主还小,又……丫头婆子多些,也是常理,我没去过太平府,不过看太平府过来的衣服首饰,可都比我们的奢华。”
李小幺心里飞过点点欢快跳跃的星光,笑容如花绽放,笑得紫藤眼花一般,心情也跟着欢快轻松起来,忍不住低声赞叹:“姑娘笑起来真好看!”李小幺心情飞扬,伸出手,轻快的弹了下紫藤的额头:“那是因为姑娘心情好啊!”
队伍前面已经迎上了接出来的兵部、礼部司官,停了一会儿,车子才重新缓缓启动,继续前行,李小幺往后挪了挪,透过后面的车窗看着骑在马上的大哥和水生哥等人,还有那些大车小车,要进开平府了,收收心思,得和大哥他们一起,把众人都安置好,这事可马虎不得。
进了城,南宁引着水岩过来,先到了李小幺车旁,笑着传着苏子诚的话:“爷说了,安置笔架山诸人的事,让水二爷统总。”李小幺忙端直起上身,郑重的躬身谢道:“多谢王爷!烦劳水二爷了。”
“哪里哪里!前些日子我就接过爷的书信,已经准备下了一处宅子,要不,先去看看宅子,王爷若觉得不好,咱们再另外挑去。”水岩话语间客气无比,南宁退后半步,告辞返回,李小幺看着他走远了,才转过头,看着水岩笑应道:“水二爷能看中的宅子,必定差不了,这宅子倒是小事,我们这些兄弟都是老实的庄户人家,有田种有活干,这心里才能踏实。”
“五爷放心,也准备下了,爷有处庄子,在开平府西门外七八里处,是这开平府难得的肥沃之地,今天先安顿下来,五爷若不累,明天就能带他们过去看地看房子。”水岩爽快的答道,李小幺笑得眼睛弯弯:“那就明天,安顿好他们,我和大哥才有心思理会别的事。”
“那是那是!”水岩扬声笑着应道,上了马,引着众人离了苏子诚的车队,沿着宽敞的街道,一路穿街过巷。
李小幺细细打量着街道两边,北平地广人稀,这开平府街道房舍也阔朗的很,连转了几条街,那街宽得都能并排走下两三辆自己这样的大车,街边的店铺房舍没有太平府那样突出的宽檐,墙壁屋顶看着也厚重不少,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不多,几乎看不到太平府街道上常见的奢华香车,骑着马、跟着随从小厮的倒不少,看来这开平府更盛行骑马而不是坐车。
街道两边,行人熙熙攘攘,店铺的生意好象家家都不错。车子又转了一个弯,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路两边是高高的围墙,远一点的还能看到围墙内浓密的树冠,这长长的一条街上只有两三户朱门,户户门前坐着七八个锦衣锦帽的门房,好奇而傲慢的打量着乱七八糟的车队,车子穿过这条街,转进条窄了许多的巷子,走了一射之地,在一处三开间大门前停下了。




第九十四章新家
大门前垂手站着七八个男女仆,水岩指着几个人介绍道:“我自作主张,先给几位买了几个粗使仆从,一时半会的,也好有个支应。”李宗梁等人忙拱手谢过,仆从跪头见了礼,引着众人进了院子。
和所有北平的院子一样,这个院子很宽敞,却很简朴,迎面是粉白的影壁,转过影壁,院子青砖漫地,靠墙有几棵粗大的银杏树,有两株密密麻麻结满了银杏果,青砖地上稀疏的落着些黄烂烂小扇子样的银杏叶和白果。
水岩仔细看着李小幺和李宗梁等人的神情,暗暗松了口气,笑着挥着折扇介绍道:“这处院子原是一个武官置的宅院,本来打算在开平府养老用的,住了大半年嫌没有跑马的地方,住不惯,又搬回了乡下,宅子就托经纪出让了,正好旁边有处比这小些的宅院,虽小,倒精致,正好一起接下,范先生一家人口少,住起来正好。”
“范家人口不少!他家……”李二槐先接上了话,魏水生推了他一把,堵回了他的话:“他家人口是不少,可跟咱们家一比就少了,你赶紧去侧门,看着人卸行李,先把行李堆一处,等定了各人住处再往屋里搬。”李二槐还想说话,李宗梁也跟着吩咐道:“水生说得对,你赶紧过去看看,还有范家的行李,直接拉到隔壁宅院,免得等会再搬来搬去。”李二槐痛快的答应一声,跟着个中年仆从往侧门转去。
水岩摇着折扇,看着李二槐转过月亮门,冲着李小幺和李宗梁等人拱了拱手告辞道:“我就不打扰各位安置歇息了,若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人到靖江侯府找我,明天大家歇一天,后天一早我再过来,陪几位到庄子上看看去,还有几位军中安置的事,不急,慢慢安顿就是。”
李宗梁忙客气的谢过,引着众人送水岩出了院门,看着他上马走远了,才转回院内。范大娘子轻轻拉了拉范先生的衣袖,范先生拍拍她的手,温和的说道:“一起看看,看好了再回去咱们那边也不迟。”李小幺转头看着范大娘子,往后退了半步,挽着她的胳膊,笑着说道:“姐姐别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先把这一处安置好了再说,你不管谁管?”范大娘子嗔怪的瞥了李小幺一眼,大大方方的跟着众人进了月亮门。
几个人跟着几个婆子的指引边走边看,月亮门后,是一处极宽敞的院子,五间正屋坐北朝南,左右各两间厢房,布置的有点象练武场,这原是武官的宅子,倒也正常,这就是正院了,五间正屋左右各有一个月洞门通往后面,后面是一处花草稀疏,一看就是疏于打理的小花园,穿过花园,经过一座垂花门,就算是进了内院,由垂花门起,一条曲折的游廊连到一间宽大的三进院子处,婆子指着院子介绍道:“院子里这间院子最大,因为座落在东边,原来叫东院。”
几个人进到院子里转了个圈出来,沿着游廊继续前行,东院后边偏西不远,是藕园,紧邻藕园的,是拙院,东院后面,是百草堂,再往后,就进了花园,花园倒不小,隐着几处楼台亭阁,靠近前院处,十几间小巧的屋舍组成一处院落,几个人进了院子,前后转了一圈,李小幺满意的宣布道:“这里好,我要这里!这一处有名字没有?”李小幺转头问道婆子,婆子忙回道:“回姑娘话,这一处原是做书斋用的,有个名字,叫静心斋。”
“静心斋?不好听,改一改,叫半亩园吧,看这院子,也就半亩大小。”李小幺自顾自给改了名字,范先生念了几声,笑着赞同道:“大巧若拙,这名字起得有意思,比静心斋好听。”
李小幺先定了住处,李宗梁等人商量了,几句话就定了各人的住处,李宗梁占了东院,魏水生选了藕院,李宗贵要了百草堂,剩下拙院给了李二槐,李小幺笑不可支,这拙院配二槐哥,真是什么人住什么地方。
几个婆子得了主子们的住处,忙过去侧门传了信,带着人搬东西,收拾东西去了,这要忙的事多不可数。
几个人出来,又到隔壁范家宅院看了一圈,这宅子是小了不少,一处五进的院子,后面一个极小的花园,范先生居了正院,范大娘子让着严二婶子和月亭母女先挑了住处,自已挑了处离父亲近的院子住下,严二婶子和月亭带着人收拾东西,范大娘子被李小幺挽着,又回到李宅,李宗梁和魏水生等人忙着搬东西,收拾各处,范大娘子和李小幺跟着婆子去看了厨房等处。
范大娘子理仆从婆子等家事,李宗贵和李二槐带人去采买粮食、油盐菜肉,李小幺跟在李宗梁和魏水生身后,和他们一起,将要归田务农的聚在一处,行李物品也不必拆卸,明天就启程去庄子看看去,愿意继续跟着他们兄妹的,安置到客房和家将居处,几十个人,一直忙到傍晚,才算稍稍安顿下来。
第二天又是一天忙碌,范大娘子一早就过来,如当家主母般处置府内诸事,李小幺一觉睡到日辰正过后,日上三杆还懒懒的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她的半亩园比哪一处收拾的都舒适干净,她的丫头多,范大娘子又处处紧着她这里。
紫藤侍候着李小幺换着衣服,笑着建议道:“五爷,咱们这一处离前面远,离大厨房更远,冬天若是五爷要个热汤热水的可不便当,我看咱们后园宽敞的很,要不,咱们在后面设个小厨房出来?也不用添人,海棠就行,五爷看呢?”
李小幺歪头盯着紫藤看了半晌,突兀的吩咐道:“从今天起,这半亩园由你统总,这里跟外头无关,一应银钱开支,你每月统总从我这里支取,小厨房的事我和范姐姐去说,不光我用汤水,你们日常也在这小厨房吃饭,每月所需柴米菜疏,我另行让人买了送进来。”
紫藤呆傻了片刻,抬头求援般看着淡月,淡月为难的轻轻摇了摇头,示意紫藤别再多说,紫藤咬着嘴唇沉默片刻,到底忍不住,低声说道:“五爷,这小厨房这么多人吃饭,至少得两三个婆子才行,还有浆洗上,也少不得人……”
李小幺回头瞄着紫藤,目光又转向淡月等人,半晌才长长的叹了口气:“这宅子里,上上下下一共五人婆子,都给咱们这院子也不够是不是?”紫藤张了张嘴,见李小幺脸色温和如常,想了想,干脆接着说道:“五爷,咱们府上就是再节俭,这厨房,茶房,帐设、针线,浆洗、花草、往来使役等等,总得有人才行。”李小幺无语的看着紫藤,她虽是奴婢,却是皇家的家生子儿,这份气度见识,唉!她的节俭和自己的节俭,差得简直是天渊之别,李小幺手肘支在梳妆台上,支着腮看着紫藤,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淡月看看紫藤,小心的打量着李小幺,上前半步,拉了拉紫藤,低声说道:“我们跟了五爷,就得依着五爷的规矩,你看看你,这都说的什么跟什么啊!”
“她没说错,你说得更对。”李小幺长叹了一口气:“要不,我把你们还回去算了,我真是养不起。”
“五爷恕罪!”淡月拉着紫藤跪在了地上,连连磕着头:“奴婢错了……”
李小幺忙上前拉起两人:“我没说你们错,起来说话,磕什么头啊!”淡月和紫藤顺势起来,李小幺想了想,干脆直说:“我是真养不起,你们这十几个人,一个月光月钱都得十几二十两银子,除了这个,还有日常用度,还有厨房、浆洗、针线上人什么着,我算着一个月百十两银子都不怎么够,就这样,还委屈了你们,我没有那么多银子,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李小幺话到一半,仿佛想起什么,垂头呆了片刻,突然转了主意,挥了挥手说道:“算了,就这样吧,这院子还是紫藤统总,先将就将就,你们照顾好自己就成了,先这样吧。”李小幺有些烦躁的说完,干脆站起来出了门,往前院去了。
李小幺先去寻了范大娘子,说了半亩园设个小厨房的事,才转去东院寻李宗梁去,刚到了院子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