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修道士 >

第40章

重生修道士-第40章

小说: 重生修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心恢复常态,脸上淡薄更加深厚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凡尘俗气,他对着太元躬身拜道:“多谢宫主费心为弟子度情劫!”
太元对明心的选择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虽然过程之中有过羁绊,她欣慰地低了低头,“果然是我教导出来的!”她此时心里虽欣慰,但她却觉得自己对人又失望一分,对情爱男子又看淡一分!
“不,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看着慕青发疯似的吼叫,太元心里也不好受,太元此次看似是在助明心,看似是在拆散他们,可是又有什么不能说成是在帮助慕青让她看清世间真正的东西,那些所谓的爱情有些人注定是得不到的!太元现在只能镇定,她冷言道:“你不相信,你有什么不相信的,不说明心从没真正爱过你,就算真正爱过又能怎么样,在长生与情爱之间最终也会选择长生!”
“不,不,我还是不相信,”慕青跪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城南那张书生整天对她妻子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的感情是最深的,若是他也选择长生,我就相信!”
“好,贫道就让你认清事实!”太元知道她现在很苛刻,很无情,但她只能这样,不管是对明心还是对慕青都好,让慕青死心免得她以后受到别人伤害!
作者有话要说:我有跑到邻居家上传的,我真想9到10时传!

第 80 章

度化慕青仁善传世
上次说到太元助明心度情劫;而上官慕青痴情坚信人间有真情,太元不忍其堕入情网,欲待他一看究竟!
太元一把抓住上官慕青的肩膀;在众人的眼中消失在花园之中;转瞬之间;她们便来到城南张府!
“进去之后你看到什么都不能对其他人说否则你知道贫道手段的!”慕青被太远这一番飞天遁地之术惊得早已不知所措;若不是心中有坚持早已跪地叩拜,哪敢违背太元所嘱,连忙点头称是。
太元散出神识,使其环绕周身,已神识隔住凡人目光,让凡人视之不见,她领着慕青走到府门前也不敲门,手中浮尘挥动几下,之间白光萦绕闪动太元与慕青透门而入,此术名为穿墙术,有道之士皆会使用不值一提!不过慕青却被她这番举动吓得不轻,至此她才知道自己与太元之间的差距,太元要想拆散她与明心可谓是轻而易举,而她却费如此口舌与之教导,可想而知太元轻易不会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她心中对太元的钦佩由此上升一阶。
无视小厮丫鬟,太元领着慕青如过无人之路般淡定地穿过,来到一间书房,张书生与其妻正红袖添香,郎书写,女研墨,两眼相对,情意深深,好一对人间至诚夫妻,真是羡煞旁人!慕青见此亦露出向往之色,眼神之间更加坚定,坚信自己的选择一定是对的!
太元见此恩爱夫妻也是心神一振,郎才女貌果真是一对璧人!也不知这对夫妻能否赢得考验!打心眼里,太元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考验,至少这还能让他相信凡人之间的情爱并非欲望与传宗接代那么简单,那么她或许也能对爱情充满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太元不相信爱情,而是她修道至今早已看透了爱情,人间情爱不过是权利与利益的牺牲品,而修真界情爱,从那私逃出来的男女中可以看出,不过是修为力量丹药法器功法的代名词!见此种种,太元虽没有爱过,但她却不屑于情爱,大道无处不在,情爱自然也在其中,领悟大道自然知晓情爱真谛又何须亲自试验!
一阵微风吹过,书房的大门砰地打开,太元叮嘱慕青道:“你隐匿在此观看即可!”慕青微微应了一声。
“长生大道无处寻,道在身边亦不在,若问大道如何修,普渡有缘真妙玄!”太元现出真身法相,身披五彩霞披,脚踏祥云,脑后功德光轮照耀诸空,手持如意宝莲,圣洁非常,不惹尘埃,那形象要多拉风有多拉风,要多唬人有多唬人!
禅意真言在书生耳旁回响,道道大道真意玄之又玄刹那间书生陷入无边大道,身心愉悦空灵至境,满身的快感充彻全身,以往的疑惑与迷茫从道中皆有所答,书生时而陷入至理名言之中,时而不如暖香美人之中,时而进入庙阁殿堂之中,以往所不能得的,所不敢想的,所不能做的,在道中皆能做到,欲望在无知与无畏中被无限放大。
太元感受到张生的情感思想略微皱了皱眉,微微叹了口气,心道又是毅力不坚之人,这考验连第一关都没过,不过这幻景慕青可看不到所以她还需把这戏演下去!
“张生,你与仙道有缘,吾遇度你成仙,你可愿意?”空灵圣洁的声音在书房中想起,张生瞬间从幻景中醒悟,见一天仙娘娘在前,连忙跪倒在地,叩首三遍,他从没想到这天大的好事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兴奋的脸都红了,道:“小生自是愿意,自是愿意!”
空冷的声音继续响起,“不过凡事有得必有失,你如仙门乃无上大机缘,需抛弃妻子与你妻子腹中胎儿,夫妻分离,情爱不在,归隐山林,方可享长生久视大道,从此无灾无劫,顺心如意,心想事成!你真可愿意!”
张生原本听到妻子竟然已经怀有身孕心中小小地高兴了一下,不过想到要成仙,就连想都不在想了,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心想事成上,抢着答道:“弟子愿意,弟子愿意从此抛弃妻儿,不在见他们一面!”
张生妻子知道相公有仙缘原本还未自家相公高兴,又听的仙人娘娘说自己已经怀有身孕欣喜异常,可接下来听到仙人说要抛弃妻儿,她自是了解自家相公的,他定不肯离开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说服他,让他和仙人离去,可她竟无半点挽留之意,一口答应,完全无视以前的情感,张生妻子瘫软在地,不哭也不闹只是静静地望着兴奋异常的张生。
慕青原本看着这对情比金坚的夫妻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可见张生不过略微愣了一下就满口答应,她大为失望,眼神无神,呆立一旁。
太元心生怒气,不觉对所谓的情爱更看淡一分,世间男子大都以事业利益为重,情爱只是排在第二第三位,当自身利益受损定会抛弃情爱选择利益,太元赢了,她本应为此而高兴,这说明她所想的是正确的,人间根本不存在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可是她一点都不高兴,反而有些失望。她声音更加清冷,语言更加空洞,毫无感情道:“贫道刚才一算,天意运转,命数已改,你之仙缘已尽!”
不用说那张生听此言顿时无声流泪起来,用几近哀求的语气对太元道:“仙子,您……您是不是算错了!”
太元闻言假装一怒道:“放肆,小小凡人竟敢妄言天意之错,难道你就不怕天罚!”
“小人知错,小人知错!”
看着张生从兴奋到失落颓废,又极尽丑态,太元心中说不出的快慰,嘴角不觉也微微上翘,又道:“不过贫道刚才又算了一算,你妻子腹中婴儿与仙道有缘,你需好好照料你之妻儿,成与不成皆看机缘!”
张生一听,虽还在未自己失去仙缘而伤感,这又听自家孩子有仙缘,不觉又喜上眉梢,可是又有些担心,小小翼翼地问道:“那天意是否还有变化?”
太元瞅了他一眼,道:“贫道只说他有仙缘成与不成看其造化,孩子满七岁你送其去妙玄观修道,他自有机缘!”
实际上太元此举实乃为张生妻考虑,张生妻已明白张生对其感情带有功利,可就算她知道又能怎么样,这是女子都已丈夫为天,她还得过日子生活不是,要说这两人之间的感情多少都有被太元破坏的成分,若无太元前来试探,说不定他们一辈子也这样’恩爱’;却是太元的到来打破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太元心中愧疚,只得说仙缘已转嫁到她孩子身上,所谓母凭子贵,想必张生将来定会好好待她,至于那还未出生的孩子太元只需和明心说一声果真有造化传他大道又有何不可!
京城街道上,太元与慕青毫无目的地走着,此时已至傍晚街上人烟稀少,慕青眼神无神,目光空洞,人的信仰一旦变得不再是信仰,那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那是一种孤独寂寞,失去人生的方向与目的的情感。
“你今后准备怎样?”太元关心道。
“能怎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凡事为自己多想就好了!”声音一点儿温度也无,完全是一副看淡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样子。
“看来你已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我祝你一生顺心如意!”太元说完便消失了。
此后慕青一直按自己所说的,‘凡事为自己多想‘的原则处事,没过几年她被招入宫中晋升为九嫔之一,随后几年唐皇遇刺身亡,太子接任,慕青又依靠自己的努力攀上太子,并且逐步高深最终成为皇后,母仪天下!不提。
京城小灵山迎仙宫大殿。
殿前太元坐于上位,仪态清灵,淡泊慈悲,两旁分别坐着明心与明月,明心下手坐着守易,底下坐着一排七到十五六岁的弟子,有从妙玄宫来的,有明心新收的,有童子,有执事,这些人都是对太元对妙玄宫忠心耿耿之人。
自太元从宰相府回来已有五日,这些天太元不是为这些人讲法讲经讲武,就是独自修炼,皇帝,宰相,高官,大儒名士,前来瞻仰,她都婉拒不见任何人,只安心悟道,或是掐算自己离开凡尘之日。而明心自经历过那事之后,更加沉稳淡然,处事云淡风轻,干净利落,为人慈悲心更甚,道心更坚,深得众弟子信服。
这日太元召集明心及其弟子,太元道:“先前贫道以往见过斋蘸科仪,戒律法规,祈福纳寿,超度亡灵,仁善之道等众多经文法事,今次贫道宣讲明心之道!尔等需静心听讲,能得多少全看尔等机缘!不可强求!”
众人除了明心明月守易之外,揭露出迷惘之色,这是因为太元除了这三人至今也为讲过真正大道,就连道德经,易经他们也从未看过,这倒不是太元藏艺,皆是因为刑然因看一眼清静经之后,灵力大增,此事一直在她脑海萦绕,让她始终不敢把真正大道经书讲解给众人传播给众生,她现今实力底下,难免有修士为了自身修为牺牲太元!道士们现今传阅的经典是明心记录太元十余年间的一言一行整理而成,名为《仁善经》,为当今唐国道士必读之经,被封为道德圣经!百姓间流传悟通此经能成仙了道!以后《仁善经》被广泛流传,亦有原是凡人的修士,或是一般修士无意之间翻阅过但都从未从其间悟出修仙法决,遂对凡间之书更是看不起!
以上种种皆是众人露出迷惑原因,不是众人意志薄弱实乃众人从未听过。说来这明心之道已非太元之根本大道,只不过是能够跟腱清醒自身,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会被俗欲困扰的经文,但是这已是太元讲过的最高深的经文,明心众人早就通晓,所以他们淡定非常。
太元言道:“众生悟道无法静心,总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或摇摆不定,或涎汗连连,或须于瞬间不能自持,何也!实乃人生有六贼,六贼萦于其身使其道心不坚,无法清心!何为六贼,乃眼,耳,鼻,舌,身,意,此六贼亦是上天困人的法宝,人欲超脱必先舍此六贼。有人问了,人若是没有了六贼那是不是就能超脱,譬如盲人等,这就是上天的高明之处,上天赐予人六贼,人们能感受到东西,味道等,人们欣然受之,而恰恰在人们接受的同时人们的问道之路更加艰难,既不被人怨骂,又能阻碍人超脱,考验人的毅力道心,你说天厉不厉害!”太元说到此笑了笑,有继续言道:“六贼为人的宝贵财富却也劫人之仙缘,费人之精气,以六贼为媒,众生缚于世故,故不能超脱。”
“六贼又为六情,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染着烦恼,从此与道长隔!欲除六识,唯有内观,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倾。固身及物,闭目思存,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具息。……”。
太元最后又说道:“贫道不是圣人,得此经之后,日日诵持,内观静心,明心见性,由而得之,千万道法,亿万法术,惟在心也!”
“千万道法,亿万法术,为在一心!千万道法,亿万法术,惟在一心!”明心喃喃道:“宫主若是以这话而言,那仙法道决皆是末道,可有可无?”
太元含笑而视,对于明心的聪慧甚为满意,道:“是啊,世人皆外求仙决,实不知仙决自在其心,心透则道降,万般术法皆从道来,道降了那成仙了道还不手到擒来。”
不是有人提问,太元一一答疑,约过半个时辰之后,太元整衣坐稳,慎言道:“此次是贫道最后一次说法,这次所说的内容乃本门最高深的东西,领悟多少全看各人福缘,此后尔等只可把此经传给尔等弟子不得外传。”
明心众人心中早就明了,到无多少挽留之意,底下人亦知太元是说一不二之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哀求而放弃决定遂也没有挽留,这一阵说下来,太元见众人都面无表情,自己好心里纳闷了,难道大家这么希望我不讲道?
太元又传音向全京城道:“贫道将闭关五十年,五十年之后贫道将为京城百姓讲道以还因果!以后唐国玄门一切大小事情皆由明心掌管!”
“明心上前听封!”
“弟子在!”
太元从袖中拿出一金色绸缎递与明月让其念读:“大圣大慈,大悲大愿,随世感应,至贤圣师,道德太元妙玄娘娘诏曰:明心童儿,学业有成,道学深厚,武艺精神,特此出师,掌管唐国玄门一切事物,封为清静弥罗,至真妙道,仁善明心真人!”
作者有话要说:凡人界还有最后一章,修真界的情节我要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各位有什么建议可以说一下,谢谢!

第 81 章

空间大道袖里乾坤
唐国京城;冬天来得快去的也快,窸窸窣窣的小雨滴沥沥地下着,天气也开始回温;小灵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山间小路上来上香拜神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道士或练武或讲经或宣善或卜卦;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稳而不乱!
迎仙宫一间静室中,太元盘腿而坐,手掐子午决放于丹田处,一拂尘静静地垂放于两侧,太元闭目而思已整整半个月余,一颗莲子悬于半空,散发出莹莹玄光,静室周围似有一层白白的薄膜笼罩,每有人误闯进来都会散发出层层涟漪,这涟漪轻而和缓只把人弹到一边却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