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贵名媛 >

第134章

清贵名媛-第134章

小说: 清贵名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快到晌午,林氏又带了孩子们去食肆用午膳。
“娘亲,我想吃西瓜。”乐哥儿可怜兮兮地对着林氏道。
“好,娘亲这就派人去给你买西瓜。”林氏摸了摸乐哥儿的头,转头吩咐食肆中的伙计去办差。
“还是奴婢去吧。”芳草怕食肆中的伙计不仔细,平白无故地要林氏充当冤大头。
“多带两个人去。”林氏嘱咐道。
芳草应了连忙挑了两个小厮就匆匆而去,刚到了西瓜摊上,正仔细地挑选,就听见有人道:“这位姑娘,冒昧打扰。”
芳草回头一看,正是昨夜里那位灯笼摊子上的老者。天气晴好,阳光直射,芳草这才看清楚那老者的样貌。他花白的头发一丝不乱地梳成了髻,用一支木簪别着;一身干净的衣裳散布着星点的补丁;一双鞋倒是精致,做鞋的人想来手艺精湛。老者精神还不错,唯有脸上的皱纹格外的显眼。不过双手却还干净,没有一丝污垢。
“昨夜多谢姑娘相助,某无以为报,只有绘画的手艺还算是入得眼,您若不嫌弃就收下吧,权当作是某的一片心意。”那老者说的诚恳。
“不是我的功劳,无功不受禄,您还是把画拿回去吧,极品修真邪少全文阅读。”芳草拒绝。
那老者脸上闪过尴尬的神色,也不知该做什么,只是维持着双手持画的动作。走也不是,站也不是。
“你我非亲非故的,且昨夜相助的是我家主人。我不过是奉命行事,您送的东西我不能收。还有,您老人家怎么就这么巧拿着谢礼遇上我了呢!”芳草说着就付了西瓜钱,带着两个小寺走了,急匆匆地如一阵风。
“我就说您是白费功夫。怎么样!那姑娘鼻孔朝天,哪里看得上一幅唬瞧她那意思,好像我们还是那图谋不轨的,真是狗眼看人低。”说话的是个卖灯笼的少年,他慢悠悠地从巷子暗处走出来,对着老者道。
“不管怎么说人家帮了我们家。知恩图报才是正理。”那老者皱着眉头道。
“算了算了,那姑娘也不过就是个丫鬟,懂得什么。她有眼不识金镶玉。看不出这画的妙处,也是好事。”那少年喜滋滋的。
“我回去看摊子了,你也回家吧,帮着你妹妹干点活,让你娘好好歇歇。”老者有些沮丧。
“孩儿早就和周五说好了。要帮他走街串巷卖冰碗,卖的好了。还能拿一百个钱,不能回家帮妹妹了。且家里还有张妈妈帮着,想来也不缺我一个。现在紧要的是给妹妹好好置办一份嫁妆,卖冰碗这活计听着虽累,赚的也不少啊。”那少年笑着道。
冰碗就是消夏的饮品,每年酷热的夏季都有人走街串户去卖这种小吃。碎冰活着藕片,莲子,菱角和芡实四样掺杂一起,添上去皮的鲜核桃仁,鲜杏仁,甜瓜,蜜桃,再淋上上好的糖浆,用荷叶包成菱形,一份五文钱,可比新出来的糯米团子便宜多了。因此吃不起冻糕的人家,依旧还吃着这种古朴的消夏饮品。
“委屈你了。”老者听了儿子的话心里不舒坦,半晌才憋出这么一句来。儿子原也是天天读书,不为生计发愁的公子哥,这才几年,就为了家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累的早就没了那份金贵与傲气了。是他这个做爹的没本事,不能封妻荫子也就算了,却还连家都养不起,那几个孩子和老妻受罪。
“爹爹这是什么话,我们是一家人,哪里还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孩儿不是读书的料,你老人家也不是不知道,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不缺吃不缺穿就是幸事了。”那少年笑的灿烂。
“爹回去看摊子了。”那老者背过身偷偷流泪,并不想让儿子看到。
“怎么去了这么久。”林氏关切地问芳草。
“昨天夫人发了善心救了那灯笼摊子的主人,他今天拿了幅画来,说是感谢夫人的大恩,要奴婢收下。那种来历不明的东西奴婢不好收下,且奴婢与他非亲非故的,怎的就那么凑巧在西瓜摊子上碰着了。不是奴婢多心,只是这世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事小心些好。且夫人带着小姐少爷们,万一被什么人盯上,那就是无妄之灾了。”芳草神色严谨地道。
“你说的对,你办事很尽心。”林氏连忙道。
“这西瓜也是奴婢亲自切的,夫人和少爷们都尝尝看。”芳草服侍着主子们吃西瓜。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林氏也不敢再带着孩子们出寺庙,只在寺庙中烧香拜佛,顺便焚了自己和女儿抄写的佛经给未出世的孩子。又亲自参加了各位高僧主持的水路道场,为未出世的孩子消灾祈福。这段时间,徐寿曾带着人来过两次,拿着不少的荤腥,把孩子们接出寺外,在凉亭中大饱口福。
“都是老太爷让老奴带过来的,说是寺庙的吃食没油水,怕小姐少爷们受不了。”徐寿对着林氏道。
“祖父想的周到。”林氏笑着道。
“夫人也吃些,总这么茹素,身子也受不了啊。”徐寿自然知道林氏的新病,可也着实看着林氏这个样子不忍心,好看的小说:清宫熹妃传全文阅读。
“等回园子再说。”林氏推脱之后就让芳草贴身服侍着孩子们。
徐寿叹了口气到底是带着孩子们走了。
“小姐少爷们都慢些吃。”“老奴给鱼挑刺,小少爷再吃。”徐寿年岁大了,可依旧心细,他拿着牙箸给小姐少爷们夹菜。
“您老也歇歇,万事有我呢。”芳草劝道。
长时间的茹素果然众人都受不了了,别说是乐哥儿这种顿顿离不开肉的,就是像喜哥儿这般喜欢吃素的,也夹了不少肉丸子吃。欢哥儿就更不用说了,大口大口吃着剔过刺的鱼,中间都没有间歇。待吃过了大鱼大肉,几个孩子又慢悠悠地吃糯米团子配金银花茶。
“这是老太爷心想出来的口味,冻糕是蜂蜜味的,糯米皮是玫瑰味的,几位主子吃着可还好?”徐寿笑着问道。
“好吃。”喜哥儿道。
“这种新口味可是供不应求,老太爷不得已涨了价钱,否则客人非得在店门口大起来不可。”徐寿道。
“多少钱一份?”丽姐儿问道。
“三十文一份,带着茶汤。”徐寿道。
确实有些贵了。要知道一文钱一个包子,还是肉馅的;五文钱一升米,够一家五口人吃上两三天的了。
“那也供不应求?”丽姐儿又问。
“可不是!老太爷前些日子又让人每天多做些,一天卖个五六千份也照旧有人买不到。”徐寿笑着道。
“我听说别的酒楼也卖这种糯米团子,他们的生意还如从前那般差?”丽姐儿问。
“蜀香涨了价钱,且糯米团子供不应求,所以好多人也退而求其次了。不过老太爷说了,蜀香生意总是那么好容易被人嫉恨,莫不如就分杯羹给其他商家,有钱大家赚,和气生财。”徐寿道。
丽姐儿点点头,觉得曾祖父说的很对。
徐寿走了两天之后,林氏也打算带着孩子们打道回府,在寺庙住的久了,也不知道园子中如何了,总得回去看看才好。
林氏带着孩子们并着好多的丫鬟婆子往寺庙外走,刚要上车,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婆子,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女童,挎着篮子迎面而来。
“这位姑娘可是恩人?”那婆子声音柔和,举止文雅,与一身的粗布衣衫和蜡黄脸色极为不符。
“不知您是哪位?”芳草意识到那婆子是冲着她说话的,虽然胡言乱语听不明白却还是站了出来道。
那婆子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对着那纸看了不过一瞬,就笑着道:“姑娘就是恩人了,请接老婆子一拜。”那婆子说着就对芳草行了一礼。
“你到底是何人?”芳草蹙眉道。
“老婆子当家的和儿子曾卖过灯笼,那晚被几个痞子寻衅,听闻是姑娘相助。老婆子家中贫寒,唯有这幅画和一些针线还算拿得出手,还请姑娘拿着。”说着那婆子就将篮子塞给芳草,带着孩子就匆匆而去。
“追上去,把东西还给她们!”芳草对着身后的护院道。
“既然是别人的一番好意,你这又是何必。看着她们粗衣烂衫的,想来日子也过的不富裕。既然她们知恩图报,执意要送你东西,你就拿着吧。”林氏笑着道。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名家

“既然是别人的一番好意,你这又是何必。看着她们粗衣烂衫的,想来日子也过的不富裕。既然她们知恩图报,执意要送你东西,你就拿着吧。”林氏笑着道。
“夫人,奴婢是怕这其中有蹊跷。”芳草道。
“我知道你谨慎,可看那家人的样子也不像是什么恶人,想来也是正派人家。你要是不放心,把篮子的东西拿出来看看不就是了。你要还是不放心,就派人去打探打探,那家人是什么来历,也安了你的心。我们排场这么大,又在云岩寺逗留这么久,想来只要稍稍打听,就知道我们的来历,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林氏笑着拉着芳草的手道。
“是,奴婢知道了。”芳草谨慎起见,果然派了个小厮过去,服侍着林氏上了马车,在路上才仔细看了篮子里的东西。
“不过是些帕子,鞋垫等物,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花样儿不错,看着很奇特。”芳草将一件帕子给林氏看。
“这活计不错,和园子里的绣娘不相上下了。”林氏赞着道。
丽姐儿和三个弟弟也上前看热闹,觉得那帕子确实精致,无非是底子布料和绣线都不是上好的,落了下乘。
“夫人快看这幅唬”芳草脸色不好看。
“画怎么了!”林氏接过来仔细一看,既惊讶又欢喜。
“这难道是戴进先生的真迹!”林氏仔细看着那幅画的落款和印章,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文进,静庵”等字样。
丽姐儿扒着林氏的手,发现这是一幅春雨图。整幅画作清新雅致,一看就如身临其境一般,笔法精妙,是绝世的佳品。
“看那家人的样子就知道穷困交加。有名家的画作不拿去换米充饥,难不成还要送人,一定是赝品。”芳草道。
“是不是真迹那回去给老太爷看看就知道了。赝品也不过是那家人的一片心意,要是真迹就给重金买过来。毕竟是难得一见的,这样的画作着实不好寻。”林氏看起来很喜欢这幅唬
而一旁的丽姐儿则心里“突突”直跳。难不成林氏口中的戴进就是历史上因为画技精湛,被宫廷画院的同僚所忌恨,结果被小人进谗言,天子一怒要杀他,连夜剃度假扮僧人,乞讨回江南。隐姓埋名地逃命,最终穷困潦倒而死的那个名家戴进?丽姐儿又突然想到刚刚挎着篮子的婆子照着手中的一张纸来确认芳草,丽姐儿的心跳的更快了。前世的资料里可是显示那戴进因着有挑夫错拿了他的行李。当即画了那挑夫的肖像而找到行李的,难不成那个老者就是戴进?丽姐儿又想到了水灯和帕子上的别样花鸟,又掐指算了算如果按照历史的正常年代戴进的年岁,答案呼之欲出。真没想到,她居然亲眼目睹了一代名家的穷困潦倒。生活辛酸。
丽姐儿因着心里有事儿,因此没怎么和几个弟弟玩耍,只在一旁发呆。几个弟弟也见怪不怪,自己玩的不亦乐乎。林氏则仔细看着那幅图,心中已经认定是真迹,而芳草则直接将篮子中的绣活全部送给了随行的丫鬟婆子。估计那家人是怎么都不会收回那些绣活的。芳草也用不了那么多,就送了人,得一份人情。
弃车乘船。一家人很快就到了晨园。园子里老太爷不在,反倒是徐熹在。
“爷回来了,怎么不派人知会我!”林氏有些不满。
“是爷不让说的。爷还说夫人平时忙碌,好容易去虎丘纳凉,不让烦琐之事扫了夫人的兴致。”丹桂低眉顺眼地道。
林氏脸色微霁。不再说什么,而是安顿了孩子们之后就直接回了凝晖堂。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林氏顾不得换衣服洗漱。
徐熹正靠在美人榻上看书。听到妻子的声音,连忙笑着起身道:“昨天就回来了。”
“记得以后你回来一定要让我知道。”林氏对着徐熹道。
“下不为例。”徐熹笑着回答。
林氏笑着洗漱换了干净的衣衫和徐熹说话。林氏说园子里的琐事,酒楼的生意,近段日子得的分红;徐熹则说扬州的公务,盐商之间的矛盾,盐商与官员之间的关系,两人的样子很和谐。
“对了,有幅画给你看。”林氏将画拿出来给徐熹看。
徐熹展开画卷,从头看到尾,惊讶地道:“你从哪里得来的?”
林氏就把中元节那天晚上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贸然用了你的名声威势总是不好,你寻个空和府尹大人说一声,我备厚礼让你带着。”林氏道。
“这不是什么大事,知会一声就是了。倒是这幅画,可遇而不可求,你是捡到宝勒。”徐熹笑着道。
“还是等祖父回来,给老人家看看再说。”林氏笑着道。
“都听你的。”徐熹笑着道。
“孩子们都好吗?”徐熹接着问。
“你当爹的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林氏娇嗔。徐熹哈哈大笑。
“中秋前,我想带着你和孩子们去扬州看看,你觉得好不好?”徐熹搂着林氏的纤腰问。
“自然好啊。”林氏高兴的像个小女孩。
“你高兴就好。”徐熹哄着林氏道。林氏脸色一片绯红,心里却欢喜的紧。
到了晚间,徐老太爷红光满面地从蜀香酒楼回来,看样子心情很好。
“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徐老太爷感叹。
“都是祖父的福气。”徐熹和林氏异口同声。
徐老太爷笑着点点头。
“媳妇得了幅画,想请祖父看看。”林氏趁着徐老太爷高兴,笑着道。
“什么画?拿过来看看。”徐老太爷问道。
林氏赶忙让芳草把画拿上来,给徐老太爷看。徐老太爷很细致地看整幅画,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结束。
“好画,是真迹!”徐老太爷如获至宝。
“那就全作是媳妇的一片孝心,送给祖父了。”林氏笑着道。
“哪里得来的?”徐老太爷笑着问道。
于是林氏又说了一遍事情经过。
“既然已经派了人去打探,就准备些银两送过去吧。虽说是知恩图报,可这画作确实是太过贵重。能让整个宫廷画院里的画师们忌恨的名家之作,着实不多见。虽说也有不少风言风语说那戴进就在吴门之地,可到底已经是十多年的旧闻了。有了他的真笔画作,也算是我们的缘分了。”徐老太爷笑得开怀。
晚膳一家人坐的整整齐齐,好久没有的团圆让饭桌上的气氛陡然一新。
香煎白鱼,醉虾,银鱼羹,太白鸭,胭脂鹅脯,白斩鸡,蜜汁火方,金华火腿,茭白,鲜笋,藕片,毛豆…看着一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