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第139章

清穿之坐享其成-第139章

小说: 清穿之坐享其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对一夫一妻的坚持,比如对人命的尊重等等。
而这十年下来兰庭也确实跟胤禛关系极好,尤其是在四四恢复了记忆之后,两人可以说是已经交心了。
结果呢,现在看着从来没有过这样形态的胤禛,一口一个老八、八弟的称呼。
兰庭难免想歪了。
有道是酒后吐真言,难道说因为长时间的两人对持,所以两人早已经惺惺相惜了。
或者说两人本来就是暗中有情,结果因为逼迫不得的原因,所以雍正气不过,才给胤禩最后定了一个阿奇那的称号,就是因为老八实际上跟老九的关系好。
转眼之间,兰庭把现代曾经看到的小说内容全部都在脑子当中过了一遍,凡是四爷和八爷的各种关系版本都被兰庭拿出来一一审核,结果兰庭觉得怎么她越看就越觉得正确呢!
实际上不是兰庭多想,而是胤禛从来都是一个端方无比的人,今天的这个样子如果不是兰庭亲眼看到,她都不敢相信呢!
“爷,你真的喝多了,如果有事情要找八弟的话,我这就去叫他。”
兰庭这是试探胤禛。
“庭儿啊!”胤禛好像是才看到兰庭一样,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四四本来喝酒就是希望大醉一场,可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就是没有像往常一样,一喝醉就睡着了。
四四的酒品一向挺好,睡着了以后从来不东滚西滚的,而且没有梦话之类的,一般来讲就是一觉睡到清醒。
结果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是越喝越清醒,在高无庸去叫兰庭的时候,胤禛的神智还是非常清楚的。
只不过在兰庭到来的这一段时间里面,胤禛又喝了不少,就算他现在还有三分清醒,可是也已经有了七分的醉意。
结果兰庭过来的时候,碰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胤禛。
因为前世老八跟四四对战的时间太长了,结果今生雍正想到两个人能同流合污,咳咳,错了,是自己能把八贤王改成笑面虎,胤禛心中的这个得意就不用提了。
“爷,有什么事要找八弟吗?”
兰庭装着好心好意的样子问着胤禛,实际上兰庭在心里已经决定了,如果四四说出来的话不是她想听到的,那么以后胤禛的日子不好过了。
说白了一点,就是兰庭她吃醋了。
“庭儿啊,你知道吗,现在老八成了笑面虎,不再是八贤王了,而且胤禩将来肯定会在皇阿玛的治下跟爷一起干前世爷得罪人的那些事情,火耗归公、一体纳粮。”胤禛板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着,“不对还少了一个,是什么呢?”
胤禛歪着头想了半天,“对了,是摊丁入亩。”
“爷,想到这个就高兴啊!”
说着说着,胤禛居然开始手舞足蹈了起来。
看着刚刚四四的样子,兰庭觉得他怎么就那么的可爱呢!
整个一个憨态可掬啊!
不过胤禛的说法倒是让兰庭放下了心中的大石,看来四四八八想杀是有的,相爱嘛,还不至于。
兰庭理解了为什么胤禛这么兴奋了,一个前世的敌手,尤其是一个各方面都不输给雍正的敌手,最后雍正能赢的原因还是因为雍正是皇帝的身份,所以今生胤禛难免开心。
毕竟老八的八爷党成不了,当然他也不会是四爷党的一份子。
可是眼看着前世反对雍正诸多政策的老八老九,今生不得不乖乖的做他们原来不会做的事情,而且还是倾尽全力去做。
相信不管是谁,都会高兴的。
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兰庭就开始唾弃自己,怎么这么大的一个人了,居然因为一点点的事情,就胡思乱想的,风范都到什么地方去了。
“爷,知道你的本事大,相信后面不仅仅是八弟、九弟,就是十四弟你也会让他乖乖的跳坑的。”
对此兰庭是很有信心的。
“这是一定的。”
说着说着,胤禛好像是又明白了什么一样,“庭儿,你来了。”
“废话,我都到了半天了,不然你刚刚以为和你说了半天话的人是谁啊!”
兰庭暗中腹诽,可是口中还是说道,“爷,我去给你拿醒酒汤来!”
“我没有醉,真的!”
本来被兰庭扶着躺在榻上的胤禛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直接就把兰庭按在了身下,“爷真的没有醉,庭儿,真的……”
说着,四四俯身开始了他的美餐。
兰庭是万万没有想到,她本来是过来看四四到底是怎么了,结果却是被人连皮带骨都给啃了个干净。




、266晋江v章

看着趴在自己身上呼呼大睡的胤禛;兰庭有点无语,她不明白她是怎么到了现在这个样子的。
想来想去,兰庭也只能是把账记在了四四的身上。
只不过兰庭能不能找胤禛算,这是一个问题。
胤禛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的时间,醒过来以后觉得神清气爽;拜他现在精神力所赐,四四很快想起他都做了些什么;难得的是胤禛没有喝酒脸都红了。
“庭儿,昨天是我的不是;弄痛了你。”
兰庭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四四做深入的探讨。
“爷,八弟那边你有把握把他给拉过来吗?”
一听到这个话题,胤禛兴奋了。
“让胤禩完全成为我这一派不可能;可让他不得不跟着我走是可以做到的。”
兰庭点点头,表示理解了,就是同流合污嘛,这不难解释。
“庭儿,你本来也知道的,我是打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希望能奉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可中间两次都被于成龙劫胡了。”
说到这里,胤禛也很郁闷,他是一个当过皇帝的人,知道朝廷上动荡的事情一次不能过多,不然会影响安定的。
诚然,现在皇阿玛的位子可比他那个时候要稳得多,皇阿玛的威信也够高,可有些事情胤禛不敢做。
因为你做了,时机不对的话,就不是为大清着想了,而是添乱。
在康熙的眼中,就是不顾大局,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所以于成龙在胤禛前面的两次奏折,弄得胤禛不得不把要上凑的折子又收回来,整个打乱了四四所有的安排。
当然了于成龙的行事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这位大人弄得盐政和漕运干净了,让国库丰盈了不少。
盐政改革一年来,国库收入多了九百多万,漕运改制以后,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也多了两百多万,这样就是大清五分之一的进账,有了这笔钱,四四想,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后面他要做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有了银钱的保证了。
“爷,于大人是一个清廉如水的,现在他的清官之名,能臣之名已经是朝野共知了,估计于大人可能是要升官了吧!”
胤禛点了点头。
于成龙管理户部多年,可是职位却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的扒堤行为,造成了上万百姓流离失所。
他也曾经发誓了,不修成大堤,他绝不归乡。
这些年当中于成龙的功劳不小,清名尤盛,康熙几次提出要给他升官,最后都被于成龙拒绝了,因为他要凑银子。
因为这个借口,让所有的盐商差点没有气的吐血,早知道他们扬州盐商大家愿意用个两年的时间凑出来上千万的银钱来,对于他们不是难事,可是现在于大人这么一改,以后的收入那是锐减啊!
现在他终于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了,康熙跟于成龙长谈了一次,这次于成龙升任了户部尚书,二品大员。
不过国库还是归他看管,同时于成龙入内阁,凭借盐政和漕运的改制能力,于成龙有了进入内阁的资本,而且他现在俨然成了汉人当中的代表人物。
很多人都对他是又爱又恨,可又拿这位没有办法。
你说于大人清廉吧,东西他也收,只不过第二天就被送到国库了,你还要有个贿赂罪名。
一来二去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脾气,知道这位是急红了眼,钱财他就是一个管得严的,想要从他那里要钱,一个字,难。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哪里遭灾受难了,于成龙倒是颇为大方,不仅仅给你银子,还会派来不少的户部人员帮你干活,你就是想贪,也要全部买通才行啊。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大人一般派来的都是一些死脑子的人,至少很有一些他的风范。
弄的上下怨声载道,可是你骂吧,最后还要被老百姓仍臭鸡蛋之类的。
所以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赶紧让于成龙升官吧,只要调离了户部,调离京城,不要祸害全国了,去祸害某个省就行。
这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每个省份的力量了,最弱的一方就是大家希望于成龙去的地方。
“爷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合力帮着于成龙升官啊,这也是难得一见的景观。”
“这不是跟前朝海瑞一样嘛,只不过海瑞官衔低,让当地的士绅受不了了以后,被他们联合让海瑞升官,于大人这样,也就说明了一点,所有的人都不能抓到于大人的把柄,可惜他们上蹿下跳的,最后不是还没有成功嘛。”
“爷,本来听说好像是云贵总督,大家都希望于成龙去做,毕竟那里离京城最远,而且京城的利益集团也就那里的利益少,虽然有金银矿藏,不过这些都由八旗管理,于大人伸不了手。结果没有想到皇阿玛居然下了这么一道旨意。以后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胤禛很高兴,他现在觉得没有恢复记忆的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就是给于成龙服用了灵液。
有了这位汉人旗帜在前面开路,他做起事情来就要轻松的多了。
“爷,既然于大人还是管理国库,你是户部的掌部阿哥,那么火耗归公的事情……”
“这个功劳我不打算要,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爷都打算让于大人提出来,用现代的话说,这位已经能干到一定程度了,有些名声,爷我让给他。”
胤禛知道他是一个阿哥,有些名声还真的不能要,满人提出来和汉人提出来还真的是不一样。
“爷,于大人这些年护财已经成了习惯,估计只要稍稍的提出了火耗之事,相信于大人一定会有他的解决办法的。”
“这个不用你说了,于大人那里我早就透漏了。”
胤禛的两次折子都被于成龙打断了,最后四四一想,干脆我成全你得了,所以暗中胤禛引着于成龙注意了火耗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事情。
于成龙上凑了漕运没有三天的时间,就被人引着开始思考这两方面的事宜,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也决定对这两个方面建议,因为这样一来能省不少的钱财,同时纳粮当差,也能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这完全是一件好事啊!
为什么不上奏。
所以这样老于同志就掉进了胤禛设计的坑里。




、267晋江v章

于成龙看着自己费了不少心力写出来的奏折;很满意。
天色已晚,于成龙一个人在书房当中,打开窗户,眺望开去,一缕月光倾泼下来。
于成龙在独自思考着。
“我能以心照明月,这两本奏折上去;必定要引起天下轰动,可是如今的我命早已经不属于自身了;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我欠了天下万民那么多;只能今生以此身想报了。不管是谁让我想到的这个方面,我都要感谢他,因为这能让官员对百姓的逼迫减轻;也能让我的心理好受一点。”
老于同志虽然一向是清廉如水,可他也不是完全的书呆子,知道士林的分量,更加明白他这两个折子的重要性。
可他仍然是义无反顾了。
如果说换成是他没有扒掉堤坝,让洪水将万千百姓的家园淹没的话,可能于成龙就是想到了也不会上奏。
毕竟他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可是自从他待罪以来,整个人就变了,不敢说是无欲无求,反正他求的不再是清名,而是希望能让因为他丧命的众多百姓得到安息,他现在是完全抛弃了自己这个小家,全心全意的为国家着想。
“当差不好办,不过让他们去给更多的蒙童之类的教书,这是圣人之道,如果有人反对的话,那他就不配成为士林中的一员。老夫应该从哪里做起的,京城当中肯定不缺先生了,京郊当中,将几个休沐的日子凑一凑,老夫也去教书几天,算是老夫的当差。”
于成龙现在是无欲则刚,所以他既然上了折子,就表示他肯定会第一个做到。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好看了。
康熙面不改色的看着于成龙的奏折,仔细的听着他所说的种种。
“于成龙啊!于成龙,朕本来以为你的才干也就这么多了,没有想到经历了上次的劫难之后,几年的沉浮你居然能做出这么一翻文章来,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有了盐政和漕运增长的银子打底,这到是可以做。可这完全是得罪了整个士林的政策啊!”
康熙心中也在几番思考,可是他也明白,只要能实施,实际上对于整个大清来说是一件好事。
“皇上,圣人说过,有教无类,我们士林中人自然要做到这一点,当差,读书人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样,天下的蒙童有那么多,可以让他们在就近的村落当中,用纳粮的款项修建学堂,他们可以充当先生,从廪生到举人到进士,不需要占用每个人多少时间,根据品级可以定下当差的时间,纳粮的款项不仅仅可以修建学堂,还可以帮助鳏寡孤独,这也是德政一件,臣以为如果有人反对的话,那么他一定是士林当中的败类。”
得了,老于同志也学会腹黑了。
四四一听,暗中竖起了大拇指,“前世朕怎么就没有想过当差的分别呢,所有的人都认为是要修桥补路之类的,完全可以开辟一个新的行业嘛,读书人爱面子,给他们面子也就是了。”
这说起来跟四四和老于同志所处的地位有关。
胤禛那个时候是皇帝,自然一切都是从皇上这个角度去想。
而于成龙本来就是士林当中的一员,他就是再为百姓考虑,本身应有的骄傲是少不了的,所以既然胤禛已经让他把当差往教书这方面去想,那么只要思路一打开,于成龙自然可以做出一篇锦绣文章出来。
本来所有的朝臣听了以后,脸色都是灰白灰白的,一个个都在心里暗骂,你这个于成龙,你是吃饱了撑的,怎么什么闲事你都要管啊!
盐政、漕运,该得罪的你都得罪了,现在可好,你后面觉得原来得罪的不够,整个读书人你都要杠上,这次我看你要怎么说。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于成龙所说的当差,指的是这个。
结果原来太子太傅王大人,此人一向忠直,走上前对康熙说道。
“皇上,于大人所言甚是,如果这样一来,可以为你大清培养更多的人才,也是我们士林中人愿意做的。老臣不才,愿意在于大人之后,纳粮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