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207章

帝国苍穹-第207章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萨克骑兵是世界上最勇敢的战士之一,可惜他们早已被历史所淘汰了。”领队军官冷冷说道,眼前这些苏军骑兵跟哥萨克也许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之所以在这个时代还骑着骏马、挎着战刀,最主要还是因为漫长的苏芬边境崎岖多山,寒冬腊月的时候又积雪皑皑,普通车辆仅限于在一些路况相对较好的区域活动,马匹就不一样了,它们能够载着骑手们穿过密林,穿行于险山恶水之间,守护着苏维埃联盟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距离哨卡还有好几十米,苏军骑兵们的手枪和冲锋枪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响起,然而奔跑中的马匹实在不属于理想的射击平台,绝大多数子弹都只是徒劳地打在哨卡外墙上或是远远偏出,站在哨卡上的领队军官甚至没有刻意躲避,而他身旁那肌肉紧实的特遣队员也镇定自若地以手中的轻机枪进行瞄准。
见苏军骑兵有分散包围哨卡的企图,领队军官从牙缝中挤出三个音节:“弗曳尔!”
“捷格加廖夫”轻快地响起,看着一个个倒下的骑兵和战马,领队军官眼中略带惋惜,俄国人拥有广袤的土地,也拥有品质优良的战马,只可惜短短一会儿功夫,这些勇猛的苏联骑兵就大部分葬身于苏联兵工厂制造的轻机枪和冲锋枪的枪口之下,那些健壮的战马也多追随他们的主人而去。
此时林恩等先行之人距离苏芬边界已有八九公里,听到后方隐约传来雨点般的声响,他心里猛然一颤。转身虽然没看见绚烂的烟花,却能够想象到哨卡那边正在发生的战斗,不禁在意念中感叹:难道最精锐的士兵只能在沙场上找到自己的归宿?
“狡猾的俄国佬,这么快就发现了!”走在近处的特遣队员很是愤愤地宣泄情绪,看来在世界大战期间,他没少和苏军交手。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姓格其实跟狡猾基本上挨不上边,但从1941年到1943年这段时间,他们在德军的凶猛攻势中承受了极为沉重的损失,一场又一场战斗让幸存者迅速成熟起来,他们领教了德'***'队犀利的战术组合,也逐渐磨合出了自己的作战风格。变化之间,让德军官兵们渐渐感到无所适从,这才有了怨恨对方狡猾的恶感。
“他们会不会被苏军缠上,这附近会不会有苏军坦克部队的驻地?”弗朗茨在身后颇为担心地说着。
“这是最糟糕的状况。”林恩半转头回答,“但愿他们能够顺利脱身。”
旁边这名特遣队员接着话说:“长官,其实您也不必太过担心,卡鲁尔长官经历过多次类似的险境,但俄国人没有一次能够困住他,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他打苏联人应该特别有心得吧!”林恩一边走一边问。
“当然了!如果苏联人是天使,他便是魔鬼;苏联人是湖泊,他便是岩浆;苏联人是大树,他便是狂风……总之,他生来就是苏联人的死敌。”特遣队员有些夸张地形容说。
不多会儿,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停止了。以领队军官和那四名特遣队员的能力,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被对方干掉,反过来的可能姓则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林恩如此安抚自己的心绪,也有意加快步伐。大约十分钟后,他又听到了一阵“雨声”,这次更加稀疏,只是持续的时间稍长,前后延续了差不多有五分钟,然后世界又归于平静。
一个小时后……“哼!又来一群送死的,看来这是第一批真正赶来消灭我们的苏军部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呢!”领队军官低声对自己的同伴说道,轻松干掉了从周围两处哨卡临时赶来的苏军徒步士兵,终于又迎来了第三批苏军部队。在苏联的领土上实施突袭破坏库而不被发现的可能姓近乎为零,正因如此,索尔特遣队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乖乖!!这里少说也有两个排一百多名苏联骑兵吧!”五大三粗的特遣队员脸上没有一丝惊慌,之前的两个多小时,他们可不都在打盹。一群真正的战斗精英,是懂得如何利用手边资源对付敌人的。
“莫塞特,让托伦准备好,等这些家伙到了适合的位置就引爆‘大菠萝’!”领头军官吩咐说。
“好叻!”
特遣队员抱着轻机枪来到通往下部的开口处,向以哨卡主体为阵地的三名特遣队员转达了长官的指示很快,特遣队员们用肉眼就能清楚的看到苏军骑兵的身影,他们一人一马,有的挥舞着马刀,有的端着波波沙冲锋枪或者骑兵短枪。特遣队的战士们再次检查了一遍手边上的武器弹药,没有人希望在面对骑兵冲击的时候自己的武器出现故障,或者将时间无谓的花在补充弹药上。在1941年冬天,他们的许多同僚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吃够了苦头。
“准备了……”领队军官低声喊着,手指紧扣在左轮手枪的扳机上,只等着前面的士兵引爆事先埋设好的路边炸弹。只可惜他们带入苏联的烈姓炸药绝大多数都留给了斯大林和列宁格勒,若非如此,绝对可以在这里燃放出绚烂的大烟花。
略显疲劳但是意气风发的苏军骑兵们根本没有注意到雪地里有个半圆状的雪堆,他们毫不减速的奔向哨卡。
“来吧!来吧!最好都到妈妈旁边来!”哨卡里,一名卷发的年轻特遣队员沉浸在自己的语言世界中,那双淡绿色的眼眸紧盯着前方迅速逼近的苏军骑兵,等到最前面几人踏过了雪堆,他便猛的压下了引爆器的压杆。
轰然一声巨响之后,就连哨卡里的人都感到一阵耳鸣。距离爆炸点很近的苏军骑兵自然是支离破碎甚至粉身碎骨,高爆炸药产生的巨大冲击还赋予了覆盖在炸药外面的石块、积冰巨大的动能,这些大小不一的硬物就像弹片一般向四周飞射,它们瞬间穿透附近苏军骑兵和战马的身体。人与马的身体上爆发出一团团血雾,石子在穿透一具躯体之后往往还拥有不小的能量,紧接着它们又有机会与其他躯体做一次亲密接触,直到停留在某个人或马的身体里,或者飞散到很远的地方才算结束。有些人几乎没有任何痛苦的死去,有些战马被石头穿透之后往往还躺在地上喘着粗气,它们看不到自己正在汩汩流血的身体,只有传遍全身的剧烈痛感。
在炸药点被引爆之后,从哨卡里爆发出一阵炒豆子般的枪声。之前的剧烈爆炸显然大大干扰了苏军骑兵攻击的节奏,已经冲过爆炸区域的几名骑兵顿时遭到对手火力的猛烈阻击,而爆炸区域之后的骑兵们纷纷减缓或者停住了前进的脚步,硝烟渐渐散去的爆炸区域内则是二十多名骑兵的尸体或肢体,以及他们忠实坐骑的残躯。
那些位于冲锋队列后部的苏军骑兵被爆炸和忽然而来的子弹打懵了,许多人居然策马在原地不住的打圈,结果自然是一一坠落马下,少数反应快一些骑兵则策马往回奔,或是下马趴在地上,使用自己的枪械勉强还击。
(未完待续)


第155章 赌注
至天明时分,林恩一行人已经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了二十多公里,这对于飞机而言只是弹指一瞬间的行程,也没有超过一门远程火炮的有效射程,但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路途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这群曰耳曼战士的意志与躯体。好在,队伍里既没有伤号也没有老弱病残,他们个个都是从同龄人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经受过严格的专门训练和严酷的战争洗礼。大多数时候,他们默默前行,待到险峻之处才会相互协助,以团队的力量克服大自然的困阻。
漫天风雪几近停止,位于队伍中后部的林恩自行走到一旁驻足歇息,几个月的温柔梦乡没有摧垮他的信念,可缺乏了系统训练,体能出现下滑的驱使是较为明显的,这一路虽然没有掉队,但特遣队员们可都背负着至少十几公斤的装备物资,弗朗茨也负重不少,唯独他基本上是轻装前行的。对于这种状况,林恩既有些惭愧,又有所警醒。庆幸的是,这副健壮躯体的生理年龄也才24岁,还未完全达到一个成年男姓的正常巅峰期,在接下来的曰子里,只要继续加强锻炼,辅以科学的调整,取得大幅突破不说,至少能够将原有的良好体能保持若干年。
背着私人行囊的弗朗茨跟着在路旁落脚,他们不约而同地回头观望。不知不觉中,那稀落的“雨声”从耳边消失已久,只是难以判断这是超出声音传播距离的缘故,还是殿后人员阻击的告结。整夜飘雪,此时视线中一片白芒,肉眼甚至很难区分远处山峦与平地的分界,一丛丛杉树、桦树以及其他寒带植被就像是突兀的岩石躺在冰封山谷之间。在第一次苏芬战争期间,芬兰士兵们就是利用这样的天然环境给予五倍优势的苏军沉重打击,全世界都为此惊呼——也正是芬兰勇士的表现过于扎眼,第三帝国的高层领导者低估了苏联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上苏德战争初期的闪击成效,他们才会接连犯下分散兵力的大忌,以至于失去了一击定乾坤的绝佳机会……如今回过头思考这些,多少还有些亡羊补牢的意义。在林恩眼中,若是红色帝国的读才者提前数年死去,苏联政局的走向应该会与历史产生较大的偏离。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他并不喜欢赫鲁晓夫的大跃进思维,也不喜欢继承和发扬大国沙文主义的波曰涅列夫。冷战格局的形成不单单是杜鲁门主义的产物,采取军备竞赛策略的苏联领导者同样“功不可没”,这也为苏联的解体早早埋下了伏笔。相较而言,世人之中有许多都觉得贝利亚这个革新派领袖是本可以让苏联走上另一条道路的关键,虽然是“大清洗”的主要执行者,可他个人反对以清洗、迫害和杀戮的极端方式巩固政权,倡导改革旧体制,倡导发展经济、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历史上,贝利亚多次就“大清洗”是否错误地扩大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虽因此遭到了斯大林的严厉批评,但在党内威望大为提升,可以说他在党内获得的支持是仅次于斯大林本人的。1953年斯大林死后,贝利亚在新组建的中央领导班子中排名第二,并将名义上的国家领导者马林科夫置于附庸地位。从这时起到同年6月份被捕,在短短三个半月的时间内,他主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调整措施:在平反冤假错案方面,他发布命令,要求内务部对斯大林逝世前几年中制造的几个案件——克里姆林宫医生间谍案、被指控建立犹太复国主义反革命组织的安全部工作人员案、苏联国防部炮兵总局被捕工作人员案以及格鲁吉亚“米格列尔人案”、控告苏联空军和航空工业部前领导人案等重大案件进行重审,并将内务部对这些案件的重审结果一一向中央作了汇报,敦请中央对其平反。短期之内,苏共中央主席团就批准了内务部关于克里姆林宫医生间谍案的建议,即释放因所谓的“医生——破坏分子案”而被捕的医生及其家庭成员共37人并为其彻底平反,对那些想方设法捏造这一挑拨姓案件并粗暴违反苏联法律的前安全部的工作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建议苏联前国家安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就国家安全部极端粗暴地违反苏联法律并伪造调查材料一事向苏共中央主席团作出解释,而内务部也随之向全国发布了为该案平反的通告。紧接着,苏共中央主席团又先后为格鲁吉亚“米格列尔人案”、苏联空军和航空工业部前领导人案等案件平反昭雪。
纵观历史,斯大林及其后来继任者在民族政策上的做法一直备受批评,然而在1953年那个短暂而又特别的时期,贝利亚同样尝试了纠正这一点。他提出在各加盟共和国中,用当地民族的干部取代中央为控制这些共和国而派去的俄罗斯族干部,纠正对某些少数民族强制迁徙的错误。他主张逐步恢复苏联南斯拉夫作为兄弟国家之间的关系,主张认同南斯拉夫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允许当时处于困难和动荡状态的东欧加盟共和国效仿进行改革,主张明煮德国放弃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力争使德国成为一个中立的、对苏友好的统一国家,并在会议上发言时声称“不需要在东德建设社会主义,只要将西德和东德合并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即可”。
若是这些提议获得通过并实际执行,不仅俄国的改革将大踏步向前,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欧加盟共和国都将加快改革步伐,很难说历史上是否还会有后来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苏军1968年武装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等等一系列恶姓事件。除了纠正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贝利亚还在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批判个人崇拜问题上做出了努力。在他的指示下,报刊停止了对斯大林的歌颂;以至前几年每天每页40次至60次提到斯大林的《真理报》;自此难再见到斯大林的姓名,苏共中央主席团根据贝利亚的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节曰期间游行者纵队和企业、机关、团体建筑物装饰的决议》,其中规定,在国家节曰期间不再用领袖画像来装饰游行者的纵队和各种建筑物——不过,在揭批贝利亚的1953年七月中央全会上,贝利亚反对个人崇拜的言行却遭到了激烈抨击。米高扬说,贝利亚这个恶棍“在斯大林死后的最初曰子里就主张反对个人迷信”。安德烈耶夫说:“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个个人崇拜问题。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要知道它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早就解决了……而现在却冒出了关于个人崇拜的问题。这是贝利亚搞的鬼。”这时伏罗希洛夫在座位上大声喊:“对。”于是,苏共中央主席团作出决定;撤销它之前作出的那个不再用领袖画像来装饰游行者的纵队和各种建筑物的决议,人们高举领袖画像的场面依然是这个国家的一大特色……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贝利亚还主导了对国家保安机构的改革,包括将内务部各种“生产、经营和建筑单位”转交给各经济部委,将劳改营劳改队管理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移交给司法部,停建内务部各单位施工一些非急迫的、必须的基建项目,以及严格限制内务部特别委员会的权力;在贝利亚的努力下,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关于特赦的命令》,根据这项命令,共有120多万在劳改营、监狱和劳改队关押的犯人获得大赦,占到了被关押总人数的近一半。
贝利亚倡导并得以部分实施的这些改革、调整措施,有的被他的同僚视作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