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 >

第10章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第10章

小说: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士相比,他们拥有那些人所不具备的侦查技巧和办案经验,而且虽然不敢吹嘘具有火眼金睛,但至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个个都目光锐利,不仅能够发现厂保卫处已经发现了的物证痕迹,而且一定能够发现他们不曾发现的东西。
他们采用的战术是,以案发现场也就是那座公厕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仔细搜索凶手可能停留过的每一个地方和可能遗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这实际上不过是警方惯常采用的作法。
凛冽的寒风卷起漫天的扬尘,刺激着他们的双眼,但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
第一起凶案现场,也就是何赛姣遇袭案现场的勘查工作,由王熙荣负责。
当他们赶到案发现场时,不禁象清钢总厂保卫处一样摇头叹息。
尽管他们事先已经从总厂保卫处那里了解到了现场遭到了破坏,但眼前的情景仍不免令他们吃惊。现场凌乱不堪,目光所及,尽是杂乱无章的脚印和尘土,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少分析可做了。
可他们毕竟是专业侦探,自然有专业侦探的能耐。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去找什么。
他们暗自庆幸受害人何赛娇曾经受伤流血。这种想法虽然有点儿缺乏同情心,但在犯罪现场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她的不幸确实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现新线索的机会。
从现场情况来看,脚印、指纹之类的痕迹显然已遭到破坏而难以提取,但相比之下,血迹却由于具有较强的固定性,一旦干燥后,往往能保持很长时间不易被破坏变动;此外,血迹是伴随着损伤,同时也是伴随着受伤者的活动而留下的,因而它能够客观地记录犯罪现场中受害人出血时的活动情况,是案发现场中极具侦查价值的痕迹物证之一。
所以,那就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他们并没有一下就进入厕所四处乱转,而是在入口处蹲下身来,面对这个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的空间,在脑海中构建案发过程----凶手的进入与退出路线、凶手袭击被害者、被害者的反抗、双方的厮打和移动等等,他们的目光随着脑海中的画面缓缓移动。
厕所的光线虽然比较暗,但并没给他们的勘查活动造成多大的障碍。
在入口处的地面和墙面上,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擦拭状血迹。这种血迹往往带有凶手的指纹,因而备受现场勘验人员的青睐。他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喷溅型或抛甩状血迹。这类血迹分布范围广,既无法伪造也不容易清除,往往揭示了凶手的行凶过程,所以也为警方所喜爱。
在数对目光雷达般交叉扫描之下,他们终于有了发现。
透过尘土和杂物,他们在厕所中央和靠近入口的地面上,发现了几处深褐色的污渍,很像是干涸的血滴。
“不过这是女厕所,那些褐色污渍也可能是……”鉴识科的技术员梅申自言自语地把脑子里正在思考的问题大声说了出来,却突然发现王熙荣正冷冷地瞪着自己,其他人也用眼角的余光斜睨着自己。他们的眼神告诉他,他们不仅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且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于是便老老实实地闭上了嘴。
梅申是个怀疑论者,对任何事都要以怀疑的眼光推究一番。对于他经手的“物质痕迹”(他认为只有经过分析鉴定,被证明确实与案件有关之后,才能称之为物证,而在此之前只能称之为“物质痕迹”或“东西”),只要不是他亲自从现场提取的,都要被他严加盘问:首先盘问取样部位及获取方式;接着追究运送途中的保管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受到了污染;然后是对鉴定方式进行反复研究,确定何种方式能够既不破坏检材又能够获取最多的信息;最后又对自己的方案大加怀疑,患得患失……
他的这种行为方式,令刑警们对他又爱又恨。恨的是当刑警们心急火燎、急切地想要得到鉴定结果之际,他却对自己纠缠不休,盘问个没完;别人着急等待结果之时,他却因为拿不定主意把大好的时光都给耽搁了。爱的是往往当大多数人都感到悲观绝望、一筹莫展之时,他却能出乎意料地给你带来希望。不过恨的时候还是多过爱的时候。
此刻他怀疑一切的本性使他怀疑那些深褐色污渍也许是经*血,但事后一想,那种东西绝不可能出现在厕所中央和入口的地上。他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住口了!
为了掩饰尴尬,他连忙用他的物证鉴识知识来转移方向。
他指着那些深褐色的污渍说道:“这些污渍的形状都呈感叹号状,如果它们是血滴的话,这种形状揭示了那是在运动过程中滴落的,表明血源处于运动之中。惊叹号的拉长方向指示了血源的运动方向,它们的凌乱不一,说明血源在无规则移动。”
王熙荣微微点着头,“根据被害人何赛娇的证词,凶手并没有使用刀具之类的凶器,所以如果这些污渍确实是血滴的话,那么,血滴不可能是从刀具之类的凶器上滴落的,而应该就是从受伤的人身上滴落的。不管这人是谁,都表明受伤者在四处移动,血滴随着她(或他)身子的移动而四处滴落。”
民警们向外继续追踪深褐色污渍。
厕所的出口是一条煤渣铺就的简易小路,与厕所西面的纵二路相连。小路两侧长着一丛丛叶子宽大的野草,在右侧的草叶上发现了一处深褐色污渍,它的颜色和形状对于现场经验十分丰富的民警一眼便可认出那是什么。
“这应该是干涸的血滴!”一位民警激动地叫道。
这回就连爱挑剔的梅申都没有提出异议。
接着,在小路尽头的纵二路上,又发现了两处类似的深褐色污渍。
这些污渍也都呈感叹号状,而且形状更加细长,表明污渍源的运动速度比在厕所中更快。
再往前,便追踪不到任何深褐色污渍了。
根据何赛姣的叙述及其受伤情况,民警们认为,厕所内、外的深褐色污渍,很可能都是从她那被凶手砸破的鼻子里流淌出来的血。这也反过来证明,她有关与凶手搏斗的证词大体上是可信的。
他们对每一处血滴都拍了照、取了样。
按何赛姣的说法,她跑出厕所后没有看见凶手。当她沿着纵二路狂奔回家时,也没有看见路上有什么可疑人物。
因为何赛姣是一位差劲的证人,逻辑混乱,且常常词不达意,所以民警们在把她的证词作为推理依据时格外谨慎。他们不得不从多个方面对案情进行分析判断。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何赛姣说不清自己是在凶手逃走后多长时间才冲出厕所的,因此凶手有可能因离开厕所的时间早、逃跑速度快(如果他有车的话,速度将更快),与何赛娇拉开了较长的距离。而何赛姣由于处在与凶手搏斗的亢奋和受伤后的歇斯底里中,再加上披头散发,视线受阻挡,根本没有注意到前方是否有可疑人物。所以不能排除凶手是沿着纵二路逃跑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警方可能根本追踪不到什么线索。因为案发至今已三个月有余,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号人和大大小小的车辆来往于这条路上,加上四处飘散、无孔不入的粉尘,如果有什么痕迹的话,也都被破坏或湮灭掉了。
第二种情况是,何赛姣所言属实,而且她冲出厕所的时间距离凶手逃跑的时间,并不足以令凶手从她的视线中消失,那么凶手就不是沿着纵二路,而是沿着另一条路线逃跑的。从四周的环境和地形判断,这另一条逃跑路线,很可能是沿着厕所背面向西逃窜。
“任何基于恐吓目的的行凶,都是有组织犯罪,凶手在实施犯罪前,必定要做周密的计划,而后有步骤地实施。他不会像激情罪犯一样见人就杀,更不可能直愣愣地站在大马路上等着受害人出现,或者沿着大马路来来回回蹬着自行车寻找受害人。他肯定要选择一处藏身地点,寻找下手的机会。”王熙荣沉思道。
那么,这个地点会在哪里呢?********************************************************题外话:收藏上10,章节上10,乐府弄个小奖励——多更一章。诸位看官知道,侦探小说一般为中、短篇,如果写成长篇的话,内容一定啰啰嗦嗦臃肿不堪,百分之九十九是作者反复卖弄技巧骗字数,其实聪明的读者早就明白了凶手是谁。而作者的功力与否,在于读者是在前十章就发觉了真凶,还是在作品中段察觉。乐府这本小说初稿时100万字,几易其稿,浓缩成约莫50万,真是不敢多更,怕心急的看官囫囵吞枣一下浏览过去,吃了人参果仍不知其味。这样吧,正文虽然不多,但查阅的资料却有500多万字,我以奖励的形式发在作品相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观。最后,推荐居然才0票,希望大家能多赠点推荐,谢谢。


第十二章 凶案现场勘察(二)
更新时间20121211 12:56:29  字数:3112

 极目四望,厕所西面的那片长满茅草和灌木的荒地,最有可能成为凶手的藏身之所。那里的茅草高度都有一米多高,有些甚至高达两米,东一蓬西一蓬的,在黑暗中难以发现有人藏身其间。
此外,这片荒草地的边缘距离女厕所入口仅三、四米,在合适的方位上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厕所入口处的一切动静。
“我如果是凶手,就会选择那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作为藏身之所,选择厕所背面的地带作为逃跑路线。”民警李立华眯着眼,指着众人目光所向的那片地带说道。
“好,我们就从厕所西面和背面的地带下手,寻找凶手的踪迹。”王熙荣点头道。
民警们一拐到女厕所背面,泥地上一条三、四十公分宽的痕迹带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煤渣向厕所北面仅铺到厕所的边线,边线以外均为自然裸露的泥地。那条痕迹带是表面泥土被扰动、破坏造成的,依稀可辨认出其中有一些残存的模糊鞋印,像是有人边走路边用鞋底刮擦自己的鞋印造成的。
“显然有人在企图掩盖自己的踪迹。除了凶手,没有人会这么煞费苦心!”望着这片痕迹带王熙荣语气肯定地说道。
他让李立华带着一部分人去追踪那条痕迹,自己带着三位民警寻找凶手可能的藏身地点。
他把梅申留给李立华。倒不是因为嫌他喋喋不休地烦人,而是因为梅申一向做事细心,希望他能够对目光敏锐但稍显浮躁的李立华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别一个劲儿光顾着往前赶,仔细留神脚下,先看清楚是否有可疑的痕迹再出脚。破坏了痕迹我饶不了你们!”他进一步叮嘱道,并意味深长地望了梅申一眼。
梅申立刻心领神会地轻轻点了下头。
王熙荣没有急匆匆领着手下往草丛里窜,而是像先前那样蹲下身来仔细查看地面。
荒草地与厕所之间是一片三、四米宽的泥地,土壤比较松软,一脚踏上,下陷深度可达一公分以上。泥地上稀稀拉拉长着一些枯黄低矮的野草,如果足迹落在草上,便难以发现其痕迹。但是在黑暗之中,你不可能恰巧每一步都踏在那些草上。如果凶手确实将这里作为藏身之所的话,就应该会在荒草地与厕所之间的地带留下足迹。
他们首先要找的就是这样的痕迹。
“你们看,那儿有一枚脚印!”民警吴立中指着厕所边缘的地面喊道。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他们看到在厕所边缘有一处模糊的印痕,像是前脚掌印。
“这儿还有一枚!”另一位民警王志强也发现了一枚类似的印痕,离他们站立的地方仅六、七十公分。
接着,他们在草地边缘发现了第三处印痕。
这三处印痕虽然模糊,但却可以识别出是鞋印,全都是前脚掌印,似乎此人在掂着脚走路,或者在奔跑。这三枚脚印脚尖全都朝向厕所,显然是不明人物向厕所移动时留下的。
“测量一下步距。”王熙荣吩咐道。
浑身上下塞满家当的高鹏拿出钢卷尺在泥地上测量开了,王志强在一旁帮忙。测量结果表明,每两枚鞋印之间的距离均在一百三十公分以上,平均一百三十一公分,较一般人的步距要大。
王熙荣身高一米七十二公分,正常行走时步距为七十一至七十二公分之间。其他几位民警身高跟他差不多,步距基本上均在六十八至七十一公分之间。
“这位不明人物身高很可能比我高。不过,如果此人是在奔跑之中,步距会比正常情况下大。”王熙荣沉思道。
他在一旁没有印痕的泥地上以奔跑的姿态跨了两三步,没等他吩咐,高鹏便拉开卷尺测量了他留下的步距,得到的数据是一百二一十公分左右。
“看样子,这位可疑人物的身高确实比我要高。”王熙荣望着那些脚印自言自语道。
虽然这些足印十分模糊,也许不足以进行分析比对,可他们还是用粉笔将其标示出来并进行拍照记录。
他们判断凶手可能用于藏身的那片荒草地上覆盖着茅草和灌木,视野受到了限制。贸然前进,有可能破坏线索。所以王熙荣他们站在位于草地边缘的那枚足印旁,环顾四周的地形地物。
从凶手的角度考虑,其藏身之处的遮蔽物应有足够的规模,能满足其隐蔽的需要,同时又能清楚地观察到女厕所的入口。此外,还应能观察到纵二路的情况,因为对于凶手而言,那里的风险最大。
经评估,满足上述条件的地点有四处,他们决定从最靠近女厕所入口,且处在那三枚脚印连线上的地点入手。
这片荒草地上的土壤比外面更加松软,有些根本就是浮土,一脚踏上去,下陷深度甚至可达三、四公分。所以王熙荣跟他的手下不敢贸然出脚。他们像先前那样蹲在草地边缘,用目力仔细搜索那里的地面。
运气不错,他们果然发现了一枚深陷的足印!
绕着这枚足印向他们判定的凶手藏身地点前进,又发现了一枚足印。由于土壤太松散,这些足印都遭到了塌落的浮土所破坏,好在还没有完全被毁坏。
他们在脚印旁一一插上树枝做标记,高鹏取出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下那些足迹。
在他们认为很可能是凶手藏身地点附近的一丛茅草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凌乱的足印。这些足印相互重叠、覆盖,而且陷入土壤中的深度均比较深,显然是有人在此站立过。
他们继续用目光搜索,不久便发现了散布在这蓬草丛四周的烟头,大多已陷入了浮土中。
高鹏用镊子将烟头一一装入物证袋。总共有四枚,都被吸得很短,但其中有两枚还看的到商标,都是大前门牌香烟。这种牌子的香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