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南河镇 >

第34章

南河镇-第34章

小说: 南河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神仙用左手拇指的第一关节,在佘有志张开的虎口里一量,捏在他右手中的银针,便顺势沿着他左手拇指的指尖,准确无误地捻进了佘有志的合谷穴。“哎哟!好麻。”随着全身一阵痉挛,佘有志在嚎叫了一声后,却立马不再呻唤了。当佘有志按照吩咐张开嘴巴时,老神仙左手的食指,又准确地压在了他耳前凸起的疙瘩上,当佘有志按吩咐又合上嘴巴时,刚才那个凸起的疙瘩,随即又凹下为一个深坑,与此同时,老神仙的第二枚银针,又刺进了他的下关穴。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老神仙又在佘有志的颊车穴上补加了一针。颊车穴在腮帮上,特点是咬牙时凸起,松开时凹下。
佘有志的牙,不痛了;涎水,也不流了。站在一旁的戴维,也看得呆住了。
“两位,里边请。”在陈德润的又一次招呼声中,戴维这才回过神来。早就听说中国的针灸有手到病除的神奇效果,他原来还有些不大相信,以为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虚。这个意外的收获,使戴维大喜过望的同时,还萌生出一个新的想法来。
“戴维对先生编写的教材,很感兴趣。他们教会在各地所办的学校,也想使用先生的教材,因此专程前来跟先生商洽。”客房里分宾主坐定后,邹大人对陈德润说。
“对!先生编写的教材,很有新意。我想将它译成英文,并推荐给我们的大不列颠民族,相信一定会深受欢迎。”说汉语时,戴维的吐字略显僵硬,因此听起来多少有些别扭,却还不失流利。
“这有啥好商量的?戴维先生既然如此看重,拿去用就是了。”陈德润坦诚地说。
“不不不!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说用就用呢?要用就得付酬,请先生开个价。”戴维说。
“开个价,书上不是有定价么?”陈德润笑了笑又接着说:“一两本书能值几个钱?就算是送给先生的。”他暗想:这个洋先生,也太小量我们中国人了。中国人可不是吝啬鬼,守财奴!
“不不不!未经作者许可,未付酬金而随便使用他人的作品,在我们那里属侵权行为,是犯法的。犯法的事我可不做。”戴维一本正经地说。
“侵权,犯法。”不但陈德润吃惊了,就连邹大人,也吃惊了。
“是的,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违犯了《版权法》,是要受处罚并加倍赔偿的。”戴维认真地说。
“依先生所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转》和《西游记》,这些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作品,中间多次再版,都属于侵权行为,又属于违法行为?都要给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和吴承恩等,加倍地赔偿的了?”陈德润风趣地问道。
“还有孔子、孟子、李白、杜甫等。细算起来,咱们后人可就赔得倾家荡产了。”邹大人的话则更加幽默。
“是的,他们是有些亏。因为人们当时还不知道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们是吃了时代的亏。为此吃亏的,又何止一二?从贵国的蔡伦到沈括,从我国的莎士比亚到牛顿,都吃了这个亏。我们英国在二百年前就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可惜包括贵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直到现在还没有这部法律。”戴维惋惜地说。
“知识产权,知识还有产权?”陈德润惊讶地说。
“贵国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对后者,邹大人似乎更感兴趣。
“当然有。知识也是财富嘛。有些人为此奋斗终生,有的人甚至为之献身,他们给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己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但终生穷困潦倒,而且人格也得不到尊重。若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就能鼓励人们,特别是鼓励那些文化人从事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并把自己的成果及时的公之于众,使其尽快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贵国的医学很神奇,民间又有很多偏方,验方,却被深藏不露而成为‘秘方’,并且只传男不传女,甚至失传,其原因就是因他们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我估计刚才那个老先生的手里,就捏着不少的秘方和验方。”戴维越说越激动。他的话在陈德润和邹大人的感觉中,不再像刚才那么别扭了,甚至变得亲切起来。
“哦,原来如此。。。。。。”博学的陈德润,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贫乏。
“唉,啥时候,咱们才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邹大人竟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
“会有的。不但中国会有,全世界都会有的。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有知识的人应当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戴维的口气非常肯定。说着他从西服的口袋里摸出了一张银票,并重新将话引入正题说:“看来陈先生不便开口,这八千两银子先生权且收起,不够了以后再说。”说着,戴维将那张银票放在了陈德润的面前。
“书你尽管用。银子就不必了。我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说着,陈德润又将银票推了回去。
“戴维得先生宝书,正愁无以为报,若能为先生效绵薄之力,自是求之不得。我等相见恨晚,先生有话尽管直言,不必见外。”戴维诚恳地说。
“实不相瞒,我这儿正缺英文教员,不知先生能否屈尊帮忙?”陈德润试探道。
“这有何难?英语乃戴维的母语,正如关中土语所言,‘瓜,是出在自家的园里的’。今能与先生共事,戴维实感荣幸。”戴维的爽快出人意料,陈德润更是喜出望外,于是说:“有先生相助,胜过纹银万两。只是先生远在渭北,陈某此请,未免有些强人所难。”戴维却说:“什么强人所难?这叫雪里送炭。用关中的土话说,叫做‘瞌睡刚一来,就有人给送枕头’。”见陈德润不解的样子,戴维接着解释道:“方才亲眼目睹了那个老先生的妙手神针,戴维正有心讨教,却正愁难以启齿,不想先生竟赐此良机,如若不弃,我就搬过来住,以便随时聆听老先生的教诲。”
“一言为定!”陈德润高兴地说。
“驷马难追!”戴维更是兴奋不已。
“中西合璧,各得其所。巧,实在是太巧了。天下竟有如此巧事!”邹大人更是感慨万千。




 第十一章周大人屈尊授课 洋

“我最迟后天赶到。”说着,戴维便要起身告辞。“先生且慢。”说着,陈德润一把将那张银票,又塞进了戴维的口袋:“先生解我燃眉之急,陈某感激犹恐不及,又怎好收先生的银子。”戴维又将银票掏出来扔在了茶几上,说:“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这钱先生如果不收,这书,戴维也就不敢用了。”说完后戴维转身就走,陈德润又拿起银票赶上去硬往戴维的口袋里塞,却被戴维左塞左挡右塞右挡,急忙塞不进去。两个人几乎都红了脸。“那好,这钱我权且收下。以后发薪水,你可莫要推辞。我们也是豇豆一行,茄子一行。”陈德润无可奈何地说。“好,薪水你交给扎针的那位老先生,就算是我给他老人家交的学费。”戴维一边走一边说。“好个戴维!将他薪水交给我的岳父,岳父他老人家能收么?再说,老泰山就孙兰玉这么一个女儿,即便是他收了,这钱在转来转去后,还不又转回来了?”陈德润心里想着,嘴里正待分辩,却被邹大人劝住了:“好了好了,你俩就别再过来过去的了。该收的,你就收;该发的,你就发。亲兄弟明算账嘛!”
翌日上午,除邹大人跟戴维外,包括王志奇和邓玉昆在内的三十六名教员,全部按时到会。在一大堆文人中,一身戎装又正襟危坐的王志奇和邓玉昆犹鹤立鸡群,格外的引人注目。这些先生们虽然大都彼此相识,但这么多人欢聚一堂,却尚属首例,因此免不了要互相寒暄一番。一阵嘘寒问暖后,他们又议论纷纷,互相打听着询问着猜测着这两个赳赳武夫的来龙和去脉。
按程序,全员会上应由郭福寿代表懂事会首先讲话。为此郭福寿整整熬煎了一天。陈德润虽然答应帮忙,但他一直忙于迎来送往难以分身,等送走戴维跟邹大人后,他这才刁空帮郭福寿草拟了一个提纲。看着这个干巴巴的提纲,郭福寿却连一句话也添不进去,逼得陈德润又不得不连夜给他写讲稿。拿到讲稿后,郭福寿翻来覆去地又是念又是背,几乎折腾了一宿。直到黎明前,他感到背得差不多了,这才和衣窝在炕上迷糊了一阵。
枣核解板——只几锯(句)。陈德润写给郭福寿的讲稿,已简要得不能在简要了。会前,郭福寿又把讲稿默诵了一遍,但到了关键时刻,他的脑子里却还是一片空白。讲稿上的字,不住地在郭福寿的眼前跳动着。凭记忆,他勉强地宣布了董事会的组成,但人员的分工,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脸被憋得通红,失急中,郭福寿用脚连连地碰着陈德润,向他求救。
陈德润却不慌也不忙,他先帮着郭福寿宣布了董事会的人员分工,接着又把大家所不熟悉的王志奇跟邓玉昆分别作了介绍。
“哦,原来是陆军学堂的。”
“不对,好像是武备学堂的。”
“都对又都不对。一个是陆军学堂的,一个是武备学堂的。”
“还要开军体课?军体课是啥课,咋没听说过。”
见底下议论纷纷秩序有些混乱,陈德润顺手拿出一样东西问道:“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吗?”闻言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他的手上,底下竟一时变得鸦雀无声。陈德润手里高举着的,只不过是轻飘飘的几张纸,但纸上那个比斧背还要大的猩红色关防大印,却给众人以沉甸甸的感觉。包括董事会的所有成员在内,大家都面面相觑着,竟没一个能说出个咪咪猫来。在焦急的期待中,陈德润终于揭开了谜底:“这是一张地契,上面的三十亩地,是县里拨给咱们的。”大家还没从惊讶中反应过来,陈德润又拿出了两张纸说:“这里还有两张银票。这一千两是新任知县大人托人所赠,是他的俸银而非公款;这八千两是一个英国朋友所赠。共计纹银九千两。”
“南河镇这一阵,咋净出稀罕事?下面给县太爷送银子的,倒是不少;县太爷给下面的送银子,可从来没听说过。”
“是啊,只听说洋人要咱们给他们赔银子,谁听说过洋人给咱们送银子?”
“今年的粮款,比往年少了许多,收缴时,佘有志也没以前那么凶了。”
“渭河水,前一向陡然变清了,这世道是不是要。。。。。。听说渭河的水只要一变清,世道就会跟着变。”
见会场上秩序大乱,陈德润又大声说道:“更新鲜的事还在后头,不想听咧就此散会。”闻言众人一时都傻了眼,没一个肯离开,会场又奇迹般地静了下来。好一阵子后,陈德润这才又接着说:“知道办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人!是人才,是教员,是在座的诸位,而不是钱。”众人都郑重地点着头,会场里静得似乎连呼吸都没有了。陈德润又接着说:“县里送地契送银票的邹大人,跟那位送银票的英国朋友戴维,跟大家一样也是我们学堂的教员。他们一个教《格致》,一个教《英语》,这比黄金白银,要值钱得多!”他的话刚落点,底下立即报以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没想到陈山长竟这样的看重人,看重教员,看重自己,众人不觉鼻子一酸,眼圈也跟着红了,肩膀上更是沉甸甸的。直到孙兰玉把主任教员和科任教员等有关事宜一一安排完毕,陈德润大声宣布散会时,众人这才回过了神。
在关中的教育史上,南河实业学堂是第一个有政府官员屈尊当教员,又有外籍教师授课的新型学堂。




 第十二章西安省天翻地覆 阳

在包谷卖线扬花,杂七杂八的豆类也开始结荚,三峪河两岸的树叶又一次涂金的时候,南河实业学堂迎来了自己的首批学生。其中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附近,而高年级除由外地转回的本地学生外,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
在老神仙的指点下,伙计相公们已经把济世堂重新布局完毕。右首那一面墙已经被全部腾开,供戴维使用,写有“病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须辨证施治”的条幅,已跟左首写有“药有君臣佐使膏丹丸散,可因情致宜”的条幅,并排地挂在了一起。新的招牌也已经做好,只要戴维一到,马上就可悬挂出去。可是左等右等,戴维却没个影形。
下午,一辆满载的马车,突然停在了济世堂的门口。还以为是戴维到了,赶忙迎出来看时,老神仙却不禁大失所望。看到货主还在渗血的胳膊,老神仙顿时又明白了过来:来人是求医问药的患者,而不救死扶伤的医生。急忙打开伤者用绸布包裹着的伤口时,老神仙不觉又大吃了一惊,他见过跌伤的,摔伤的,烫伤的,被砖头瓦块砸伤的,以及被疯狗野兽甚至毒蛇咬伤的等各种各样的伤口,惟独没见过今天这样的伤口。问及时,伙计这才操着闽浙一带那蛮里蛮气方言,简单地述说了他们的遭遇。他的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吃力,老神仙却还是大致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他一边给伤者清洗、敷药、包扎,一边一会哦一会噢地应对着,心里却萌生出某种不详的预感来。
几个远道而来的客商,是凌晨时分赶到省城的。原本想进城打尖、歇脚,谁知快到城门口时,城内却突然间枪声大作。情知不妙,在急忙调头离开时,却已有人中了流弹。多亏有绸布包子跟茶叶箱子作为遮挡,人畜总算还不至于丢了性命。一路上他们不敢久留,直到南河镇这才惊魂稍定。
又有一辆满载着的牛车,也停在了济世堂门口的不远处。望着已经被子弹打得跟蜂窝似的茶叶箱,心事重重的老神仙一时竟没注意到这辆牛车。当戴维突然出现在面前时,老神仙这才惊醒了过来,急忙上前打招呼时,却发现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一个金发女郎。戴维指着金发女郎向老神仙介绍说:“这是我的助手,也是我的夫人。用中国话说应该叫做‘贱内’,是不久前刚从英国来的。”听说是戴维的夫人,老神仙客气地向她点了点头。戴维又指着老神仙对他的夫人说:“这位就是我给你说过的那个神医。”金发女郎说了声:“Oh!MyGod!”后,便张开双臂就要去拥抱老神仙。老神仙又大吃了一惊,并地连连退避着。。。。。。多亏戴维拦住了她说:“别这样,亲爱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