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乡土药神 >

第3章

乡土药神-第3章

小说: 乡土药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不会因为我得到锦囊的时候,它没有进入锦囊,不知道我是锦囊的主人?”
    “放出来遛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甘松的脑海中形成,说试就试,甘松再次回到石桌上盘坐,将意识沉浸到锦囊之中,拉开装腾蛇的格子,心中默念道:“给我出去。”
    “哗!”盒子里的腾蛇消失不见。
    甘松的意识赶紧退出锦囊,仔细一看,在自己面前盘旋着的不是腾蛇是什么?这时候的腾蛇,再次失去了它的可爱,而变成了身形庞大的凶猛神兽。
    嘴角还有动物的鲜血和皮毛。
    甘松有些害怕,害怕在锦囊外面的腾蛇不听自己的指挥。但看到腾蛇并没有攻击自己的意思,眼睛的蓝光也柔和很多,没有了刚才的凶狠。
    “我能不能指挥腾蛇?”又一个大胆的想法。
    “转一圈。”甘松对着腾蛇命令道。
    腾蛇果然按照甘松的命令,将蛇身绷直,在山洞里转了一圈。
    “好玩。”甘松开始命令腾蛇左转右转前进后退,在山洞里玩起了贪吃蛇的游戏,如果让人知道他居然把上古神兽这样玩耍,不知会笑死还是会气死?
    很快,腾蛇撞击形成的石屑被腾蛇的身体推到了四周的角落,而甘松带来的工具:药物急救箱、刀具、背兜等,则被推到了甘松的脚下。
    “哈哈。”甘松乐得笑不拢嘴,手臂、胸口也显得不再那么痛疼了。
    “砰!”一声震响传来,怎么回事?甘松仔细一看,原来是他自己光顾着去笑了,没有下达让腾蛇停止的命运,腾蛇直接撞到了石壁之上,转过蛇头可怜兮兮地看着甘松,不知是不是该继续前进?
    “算了,你回去吧。”
    腾蛇一高兴,再次打了个滚,身子一扭,在百草锦囊亮光的指引下,钻进了锦囊之中。
    看着地上的一堆从家里带出来的工具和采摘的药材,甘松想道:“能不能将这些东西放放锦囊之中?”想到就干,甘松试了一下,除了先前采摘的药物顺利进入锦囊相应的格子以外,其它的东西无法放入锦囊之中。
    看来,这锦囊取名“百草”,就只有药物才能进入其中。
    “锦囊是我一个人的秘密,该把它放在何处?”甘松想到网络小说上写的,锦囊能够随身消失,便在心里默念着“锦囊消失”四个字,锦囊果真不见了。甘松收拾好东西,走出洞穴,然后心里默念“锦囊出现”四个字,果然,锦囊出现在甘松的手中。
    哈哈,锦囊在手,天下我有!
第五章 闻药知病
    第五章闻药知病
    摸着月光照亮的路,走回药王村,已经是凌晨一点,几声狗吠持续响起,与周围的青蛙、蟋蟀叫声琴瑟相和,犹如天籁,更添幽静。Www;
    也是深夜,甘松却发现家里灯火通明,家门之外的墙上,竖立着一幅担架。担架旁边,几个壮实的农家汉蹲在地上,一边聊着天,一边抽着闷烟。
    晚上到家里诊病的病人并不多,一年就遇到那么两三次。
    无巧不巧,今天晚上遇到了。
    走进大堂,甘松看见一个急诊病人躺在木椅上,脸色苍白,一只手拿着手帕捂住嘴巴,不停地咳嗽着。病人马菊花五十来岁,村里人都称他为马嫂,像甘松这一辈的则称他马姨。
    “咳咳!”不停地咳嗽,马嫂的脸色由白转红。咳了一阵,马嫂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好受了一些,拿开手帕一看,手帖上沾染了浓痰,还有黑红黑红的血丝。
    “甘医生,求求你,救救我老婆,这么大年龄了,说咳血就咳血,这身子骨怎么受得了?”一个老实巴焦的农民紧皱着眉头,站在甘松父亲甘洪的面前,眼巴巴地望着正在把脉的甘洪,眉角和额头的皱纹显得更深。
    “甘医生,请你救救我妈吧。”马嫂的旁边,站着一个带着眼镜的少女,搀扶着马姨,身材有些消瘦,胸部却很大,穿着宽大的衣服,好像生怕别人发现似的。少女扶了扶眼镜,镜片后面显露出焦急的眼神。
    少女名叫谢霞,甘松的初中同班同学,高中校友。
    谢霞学习一向不错,高中成绩与甘松相差不大,有时候超过甘松,有时候又被甘松超过。因此,双方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都会说“甘松(谢霞)怎么怎么样?你应该多向他(她)学习。”
    为此,甘松与谢霞之间,彼此佩服又忌妒,很复杂的感情。
    甘松的父亲名叫甘洪,此时正沉着脸,坐在木椅的旁边,把三个指头搭在马嫂的手碗上,微闭着眼摇头晃脑,好像上课的时候打磕睡。良久,甘洪睁开了眼睛,对谢霞的父亲谢军道:“从中医的角度看,嫂子的病是血气上冲,影响肺部,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子,当无大碍。”
    说完,甘洪在纸上刷刷写上了药方,将药方递给甘松的母亲。
    “不用担心,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三剂大黄泻心汤就可以缓解。”
    听说这病并无大碍,马嫂一家人松了口气。
    “不过,马嫂的病光靠中医调理还不行,还得找大医院去查查,打打彩超,看看到底患了什么病?有可能……这病很好治,你们放心。”想到肺癌的可能,甘洪赶紧打住,话峰一转,把话题引回到“这病很好治”的命题上。
    “甘医生的医术我是相信的。”听说婆娘无碍,谢军露出笑容,满脸的皱纹都被笑弯了。
    “甘松,你到哪儿去了?这一天怎么没看到人影?”
    谢霞看到了刚刚露出个头的甘松,一脸的欣喜。
    甘松还来不及回答,谢霞便发现甘松包扎的手臂,眼中流露出关切:“你这娃子,到哪儿去惹事了,怎么手上受了伤?”
    甘洪抬起头,将鼻梁上的老花镜放下来,转头对谢军道:“真不叫人省心,你看你家谢霞,多文静,我家甘松也太调皮了,三天两头惹祸,给他擦屁股都忙不过来。哎,男娃子难管啊。”
    农村男娃子管得松、女娃子看得紧,就像田里的鸭子一样是放养大的。
    从初中开始,甘松很多时候半夜回家,有时候整夜不归,父母也不担心。
    “哪里。”谢军呵呵一笑,道:“你家松娃人聪明,又很成熟,哪像我家妮子,整一个没长大的小姑娘。我就看得起甘松的性格。”
    听到称赞的话,甘松觉得怪怪的。
    甘洪则正了正腰,头部微微抬起,眼帘充满笑意。
    听到甘松受伤,里屋甘松的母亲李梅冲了出来,拉起甘松的手,道:“孩子他爹,你快把松娃的纱布解开,看看感染没有,赶紧消消毒。你这孩子,真不叫人省心,三天两头受伤。”
    这倒不假,甘松的性格很要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学校里,受到欺负了都不肯低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
    “梅妹,你去给马嫂抓药,我看看松娃的手。”
    甘洪抓起甘松的手,捏了捏,没有骨折,再慢慢把甘松缠着的纱布解开,外面洁白,里面却渗透着一层层红色的鲜血。看着甘松的伤势,屋里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随着纱布的解开,沾在皮肤上的纱布撕扯着已经干疤的创口,甘松感觉到刺人的痛,但仍然强自忍着,不哼一声。
    纱布终于解开,甘松的手臂上露出了一道长长的伤口。此时,伤口已经合在了一起,缝针也没有了必要,但是,消毒是必须的。
    “怎么回事?”甘洪一边准备着酒精和碘酒,一边问道。
    甘松不可能告诉父亲自己被腾蛇所伤,扯谎道:“今天到山里采药,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下来,手臂划到了荆棘,被拉开了一条小口子。
    “这还是小口子,幸好你年轻,又懂得急救的方法,要不然,非到乡卫生院做手术不可,手上留下一条蜈蚣虫,有你后悔的。”
    甘洪用棉花签沾了酒精,紧紧地握住甘松的痛手,把酒精涂抹在甘松的伤口上。
    “丝!”甘松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肌肉一阵抽搐,但仍然咬紧牙关,硬是不喊一声。
    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酒精抹在上面,痛疼可想而知。
    谢霞看到甘松的表情,似乎受到了感染,好像甘松的疼痛传染到自己的手臂上,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手臂,眼里掉下了眼泪,赶紧用手帕将眼泪擦干。
    “你看你,人家松娃多坚强,酒精抹上去,硬是没吭一声,你却流了眼泪,咳咳,还要多向松娃学习学习。”马嫂打起精神,教育起自己的女儿。
    “那是,那是。”谢军赶紧附和道。
    接着,甘洪用另一根棉花签,沾了碘酒涂抹起来,碘酒性子温和,甘松只感觉到一阵清凉的感觉传遍整条手臂,本来有些痛得麻木的手臂又恢复了知觉。
    甘松动了动受伤手臂的手指头,疼痛减轻了许多。
    甘洪拿起消过毒的纱布,重新给甘松包扎起来。
    这时,李梅的药已经包好,递给马嫂。
    “这要多少钱?”马嫂看着包好的药,不敢接过来,生怕这药太贵买不起。
    李梅微微一笑,向马嫂抛了抛眼神,道:“都是一个村的,再说,这药的主要成分是大黄、黄连,都不管什么钱?乡里乡亲的,哪还好意思收你的钱。”
    “不行。”谢军从包里摸出二十块钱,递给李梅,道:“理是理,法是法,亲兄弟还明算帐呢。既然到这里瞧病,哪还有让你们倒贴的道理?”
    李梅和谢军相互推辞了一阵,还是收下了钱。
    药香从包扎纸中透了出来,甘松的脑海中浮现出药物的配方:“大黄一两、黄连二两,标准的大黄泻火汤。”
    “隔着包装纸,我为什么能够嗅到药材的味道?”
    甘松心中一惊,对母亲李梅道:“妈,把药方给我看看,好吗?”
    李梅将药方递给甘松。甘松一看,这药单子上,龙飞凤舞地写满了字,仔细一看,第一味药大黄,果然是一两,第二味药黄连,果然是二两。至于后面的那些字,完全是鬼画符,根本不认识。
    父亲开药方,甘松再熟悉不过了。为了让病人相信能够治好他们的病,药方通常会被写满,药名写得越多,患者就越放心。
    但写的是什么?只有清楚内幕的抓药者才能看得懂。
    其实,父亲开的这一个药单子,只有两味药,其他的鬼画符只是给病人一个安慰吧了。
    这算是一种心理疗法,还是草台医生的“潜规则”?
    “为什么我能够凭自己的鼻子准确判断出药物及其剂量?”
    马姨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甘松赶紧走过去,拍了拍马姨的背。
    突然,马姨的气息钻入自己鼻孔之中,甘松感觉到,自己的肺部一阵燥热,喉中有浓痰,支气管传来一阵阵酸麻刺痛的感觉,甘松背转身咳了咳,想把喉里的浓痰咳出来,轻轻一咳,甘松才发现,自己的喉咙里轻爽无比,并没有浓痰。
    这是怎么回事?
第六章 蛇蜕熏
    第六章蛇蜕熏
    马姨的气息钻入自己鼻孔之中,甘松感觉到,自己的肺部一阵燥热,喉中有浓痰,支气管传来一阵阵酸麻刺痛的感觉,甘松背转身咳了咳,想把喉里的浓痰咳出来,轻轻一咳,甘松才发现,自己的喉咙里轻爽无比,并没有浓痰。
    这是怎么回事?
    甘松拿起放在马姨旁边凳子上的药,轻轻把包装打开,药物的香味冲进甘松的鼻中。
    一种特殊的感觉传来,甘松感受到了大黄和黄连的药香好似化成一股气流,向肺部和喉咙冲去,片刻之后,肺部和喉咙不舒服的感觉一松,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这两味药的配伍是基本正确的。”
    一个奇怪的念头在甘松的脑海中响起,甘松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这么肯定。
    但是,即使用这两味药,仍然不能彻底治好马姨的咳病,只能让病情得到缓解而已。
    一幅图画在甘松的脑中展开,图画旁边写着“茅根”二字,下面还有具体的用法,与两种药的搭配、份量。
    甘松掩饰住心中的惊诧,对马姨道:“马姨,我建议平时没事的时候,拿茅根来嚼一嚼。”
    “什么是茅根?”马嫂问道。
    “就是狗尾巴草的根部。”
    “你懂个屁。”甘洪对着甘松吼了一声,道:“我行医几十年,该用什么药还不知道?用你来补充,滚一边去!”
    甘松摇摇头,退到一边,不再插话。
    马嫂一家人千恩万谢,外面抽烟的男子把马嫂放在担架上,抬了回去。
    回到木楼,甘松迟迟不能入睡。
    “为什么我能嗅到药材的药性?为什么能嗅到马姨的病情?为什么能在身体里面感应到病理?为什么能模拟出药物发挥作用的过程?这是否与我的奇遇有关?……”
    渐渐地,甘松意识越来越模糊,沉入了深度睡眠之中。
    一天惊心动魄的经历,甘松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清晨,山里起了薄薄的雾气,甘松六点半便清醒了过来,这也是长期读高中养成的习惯,六点半起床,七点准时上早自习。
    在后院的坝子上做了一套五禽戏,甘松觉得神清气爽,昨日的疲劳已经完全恢复了。
    吃过早餐,马姨和谢霞又过来了。
    “甘医生,你真是太神了。昨晚上煎了那幅药吃了后,肺和喉咙清凉清凉的,精神好了起来,咳出来的血丝也少了些,我也可以走走路活动活动了。”马嫂一进门便嚷开了,昨天她说话还细声细气的,时而带着咳声,一点精神也没以有,今天的嗓门大了许多。
    甘洪一笑,充满成就感:“把昨晚上那幅药,三煎之后,再来抓两幅,病就可以断根了。”
    “甘伯伯,谢谢。”看到坐在旁边的甘松,谢霞脸色有些微红。
    再次千恩万谢,马嫂素性将两幅药都抓齐了,才高兴地离开。
    “等一等。”甘松追了出去,叫做谢霞,马姨脸上闪现出理解的表情,道:“妮子,你陪甘松聊聊天,我先回去了。”
    “什么事?”谢霞脸上红晕更胜,羞得低下了头。
    甘松脑中全是茅根的形象,并没有注意到谢霞表情的变化,道:“你回去叮嘱马姨,平时没事的时候一定要把茅根嚼一嚼,不然,马姨的病很容易复发的,如果发展成慢性病,那就糟糕了。”
    “我会的。”谢霞声音有如蚊虫。
    “我回去了。”
    “你要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