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28章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28章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好的永远喜欢呢?说好的长大了要娶她当新娘呢?
说多了都是泪啊。
李小胖如今在这偌大的国公府里毫无依仗,一直以来视若父母的叔叔和婶母,又因为她的缘故横插一手,让李小胖对他们产生了提防和厌恶。而她现在既是李锐的长辈,又是整个国公府里地位最高之人,小孩子最是敏感,多番因素,终是让李锐对她产生了极大的依赖。
这跟聪明的宠物会分辨家中谁才是说话算数的,极力讨好一样。虽然李小胖内心绝对没有这么势利,大约也没有想的这么深过,可是人的潜意识是无法控制的,不知不觉间,李锐已经渐渐变成了这样。
顾卿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他极度迷茫,拿自己当成精神的支柱,倒是有利于他心理的正常成长,可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向来是一个从父母长辈身边渐渐“剥离”的过程,李锐如今对她过度依赖,待她真的去了的时候,打击会变得更大,也会更加一蹶不振,这就不是顾卿想要看到的了。
如今她这具身体已经五十六七,这个年代医疗条件这么差,随便一场小病都会因为没有抗生素而死掉。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她是否能好好活到七十而不瘫痪在床还是个问题。
“又是孩子话,奶奶总有一天是要去的。这世上,即使是你的父母、子女,或放手让你自立,或你要推他离开怀抱,总有一天也都要离开你,只有你的发妻会一辈子永远陪着你。你若真的喜欢奶奶,奶奶在的时候多多尽孝就是了。”
“呸呸呸,奶奶怎么能咒自己!”李锐从幼年开始,在短短时间内就经历了父丧母亡,府里擎天柱一样的爷爷也病逝了,小小的内心竟是从此对死亡有了极大的恐惧。
顾卿想要帮他的,就是让他能够正视死亡。
“这不是诅咒。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理应顺其自然。只要能够问心无愧的回首自己活着时度过的每一天,死亡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顾卿冷静地说着,“奶奶我并不懂许多大道理,但古人的经典中肯定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感悟,你可以和你的两个师父讨论一番。”
至于你会不会给你两个师父忽悠的连门都找不到,那奶奶我就真的不得而知啦!
一个“扳指”引发的人生感悟似乎还历历在目,皇宫里派出来的天使却马上就要进府。
可怜顾卿一大早梳妆整齐,穿了命妇诰服,领了家中儿子媳妇并两个孙子盛装在门口等了一个多时辰,直等的两眼昏花双腿发软,才等来这群姗姗来迟的“天使”。
天使啊天使,为什么你不长翅膀快点从天上飞过来,却要骑着矮脚马慢慢走呢?
当顾卿见到那位明显不是太监的礼官,慢悠悠地跟着仪仗踱到公府的仪门前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宫里来传的口谕,叫公府准备清早接旨,这都日上三竿,眼见着要中午了,他们才来。
这群“天使”是掐着点来蹭饭的吗?
顾卿为了接赏赐,特地翻过了老太太的记忆,这老太太跟着丈夫儿子接旨接赏接过大小十几回,也算是经验丰富,但朝廷特地颁给她的赏赐,除了刚开府时候封国公夫人的诰命以外,这还是第一次。
顾卿弯着身恭迎礼官,这群礼官人人有须,绝不是宦官。
这大楚不似她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大概是年年征战,男丁珍贵的缘故,宫里的太监多半还是前朝那些老人。也有一些是实在过不下去的孩子,或者一生下来就天阉被送到专门的宫司的孩子,每年新进的太监没有几个。从小入宫的,数量不多,宦官们往往也得不到重用,只做些跑腿和粗使的差事。
但凡颁旨、赏赐,来的大部分是宫中太府寺的礼官。专门为皇帝跑腿的这群礼官,官袍大都是靛蓝色,只有主管才是红色。他们头戴双翅帽,身佩宫廷出入的金牌,一眼就能辨认。
顾卿先前还担心要和电视剧里似的,接个东西还要向太监下跪,好在这大楚的开国皇帝脑子正常,没这么折辱功臣。
邱老太君作为两朝的老封君,已故老国公的遗孀,亲自出来接旨,即使是“天使”,也不敢受了她的全礼,只微微侧着身子避开,以示尊敬。
一位中年礼官拿出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信国公府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父子两代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尔今日信国公太夫人邱氏以一老妇人之身,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视军中兵士若自家儿孙,以……”
顾卿听得两眼发晕,迷迷糊糊都不知道这个封赏的圣旨到底说的些什么,只盼的接完圣之后,让她两个乖乖孙子给她好好解释解释。
这是她在古代接的第一份圣旨,如果连人家说什么都不知道,也太吃亏了!
那礼官依然一丝不苟地念着:
“……阖府精于武备,心系社稷,赐予奖赏理宜然也。兹特授信国公李茂领兵部武备一事,盼卿显体国之忠,威振夷狄。今邱氏所作之玦,赐名‘邱氏射玦’,嘉尔冠荣,永锡天宠……”
“妾身领旨。”
等那礼官念完圣旨,顾卿迷迷糊糊的上前躬身双手接了旨,李茂连忙再伸出双手从母亲手中接了恩旨,奉与早就放置好的香案上,点上一炷香,顾卿带着全府上下面对圣旨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此旨才算接得了。
那些礼官们平安顺利的完成了使命,也均松了一口气。
为首那宣旨之人笑着和李茂说道:
“国公莫以为我们几个早上偷懒,混到此时才来。实是圣上对府上恩隆,我们走到内宫门口,陛下又将我们招了回去,再将赏赐厚了一倍,待我们走到丽正门,慈明殿又来了懿旨,太后也赏了恩赐下来,我们来回折返,竟错过了吉时,还请府上勿怪。”
古人讲究吉日吉时,错过吉时,总是不美。但错过吉时的原因是因为一桩天大的好事,哪里会有人缺心眼到责怪的道理,没看到李茂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吗?
“不敢怪罪,倒是累的天使辛劳了,国公府上下感激不尽。”
这些礼官都是天子近臣,颁完圣旨和恩赏还要回宫去复命的,自是要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那礼官也不想得罪现在正红发紫的信国公李茂,见李茂表情从容,这才点了点头,又继续对后面道。
“信国公一品国夫人邱氏接赏!”
“妾身在。”
“邱氏孝敬勤俭,贞静淑懿,笃生哲嗣,大义可嘉,潜德宜表,御赐‘金缕翠鸾荣华加身翟冠’一顶,缨络垂旒女官冕一顶,蟒袍玉带两条,‘邱氏射玦’御笔亲提匾额一块,金三千两,宫缎九匹,内造七色射玦一套……”
“奉太后懿旨,赐国夫人邱氏……赐嫡孙李锐……赐嫡孙李铭……赐方氏……”
皇上和太后的赏赐,光是报各种物件的名字就少说用了一刻多钟,待后面抬着赏赐的礼官用铺着黄绸的托盘和箱子一件件把赏赐奉上过目的时候,信国公府一家老小少不得又要跪又要拜,又要谢恩又要做出感激涕零的样子,真是把人累了个半死。
看李茂和方氏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再看李锐和李铭也是与有荣焉,小胸脯小肚子挺得多高,顾卿深深的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代沟”恐怕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她除了对这古代帝王搞的“面子工程”和“个人崇拜”生出了烦躁以外,半点也没有生出感动或是骄傲这样的情绪。
这一场封赏盛事直浩浩荡荡进行到午时过后,才算完全结束。
若是现代,上级领导派专员下来出差,接待的单位怎么也是要管吃管住,有的甚至还要安排些“特色节目”。这里的礼官却似乎清廉的很,差事办完,跨马就要回宫。
顾卿一直瞪大着眼睛注意着,却没看到如电视剧里那样“公公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或者“钦差一路辛苦了这是一点小意思”这种公然收1贿受1贿的恶场面。
那礼官甚至和李茂连肢体接触都没有。
清官啊!顾卿对这些没有“潜规则”的礼官送上了敬佩的眼神。
而后府里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圣旨和一些封赏得造过册后送到家庙供上,非祭祀之日开家庙还要重新祝祭一番。小胖和小呆也得了太后的赏赐,小胖得了一把名叫“秋泓”的长剑,小呆是一套名家的文房四宝,两个孩子都很高兴。
前一阵子过年时的热闹尚未散尽,这事一出风头,府里又开始热闹起来。
李茂新领了修整军队装备的差事,这差事涉及兵部、户部、工部三部,有些军队的仪仗等物还涉及到礼部,这差事是熟悉六部最好的办法,比李茂刚入朝时到处应酬有用的多。
皇帝怕李茂不通庶务,还特地拨了几个翰林院精通兵事的学士协助他,短时间里倒没出什么纰漏。若无例外,这几人以后就是李茂的人马。这李茂水涨船高,几部里涉及军备的属官们纷纷上门拜访,李茂每天应接不暇,倒让想要赶紧“造人”的方氏生出了些不满来。
想要拜访庆贺邱老太君的帖子自是也不少,“夫人外交”古今中外皆有它重要的作用。无奈顾卿是穿来的异类,不但不喜欢应酬,更是连如何应酬都一窍不通,除了接了方氏的娘家女眷和李锐舅母的贺礼,又见了见以外,其他人都用“身体抱恙”挡了。
晋国公府上也递了帖子,邱老太君能“抱病”不去,方氏要是也不当一回事那就是狂妄自大了。帖子约定的那条,方氏亲自带着回礼去了晋国公府上道歉,她婆母身体不好,早就不出来应酬了,老晋国公的母亲现在还健在,年已八十,辈分还在邱老太君之上,方氏被她留下来见过了晋国公府上诸位女眷,回来时春风满面。
信国公府站起来了,从上到下都仿佛重新焕发了当年的光彩。二月里买进来的下人也在细细调1教着,听说有几个特别懂事,怕是要不了一年就能被送进后院伺候。方氏只觉这一段时间万事都顺,万事都好,连晚上睡觉都恨不得大笑三声再睡才好。
只是眼见得李锐越来越瘦,她这么些年辛苦养出的痴肥都渐渐消失了,李锐眉目间已经有了俊秀的影子,方氏有些烦躁。但一想自家相公现在得了圣上重用,再过几年,上个折子立了她的嫡长子李铭为世子,也就是时间早晚的事,竟觉得一直在心里视作毒刺的侄儿李锐也变得顺眼了起来。
铭儿最近的功课得了她父亲的盛赞,在她娘家府上大大的出脸。而李锐还在擎苍院里学着射箭和骑马,似乎是觉得书现在读已经晚了,准备走府里老国公的路子,连四书五经也是跳着去读的。
现在学什么都晚了!
一个月后,北园,持云院内。
五日一休沐的李锐准备在北园窝上一天。
奶奶送了他一件有意思的东西,他刚刚学会,一有时间就恨不得赖在持云院里不出去。
“决斗!”
“杀,杀!”
“杀!”
“杀,杀!”顾卿得意的看着可怜的吕布被自己的黄月英给决斗掉最后一滴血,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奶奶,你明明是黄月英,为什么抓一手杀!”李锐不甘的看着顾卿得意的表情,气急败坏地拍着桌子。杀神吕布给黄月英一手杀突突死了,真是死都不能瞑目啊!
刚刚两人都是最后一血,他拿的是吕布,手上只剩一杀一决斗,原想着祖母手上四张牌不可能全是杀,果断先出了决斗,结果顾卿手捏四杀,轻松完虐吕布。
“奶奶运气好,运气好……嘿嘿,原想着一手烂牌肯定是要死了,谁知道你不直接砍我,跑来决斗。”顾卿丢掉手上的黄月英,拍了拍李锐的手,“好了,别垂头丧气了,下回不要轻敌就是了。”
没错。他们正在玩“三国杀”。
顾卿自上次承诺过李锐,会送他一件独一无二的礼物以后,就在琢磨到底送什么好。
她阴谋诡计不行,宅斗宫斗更是战斗力负五的渣渣,可是说到带小孩子玩游戏什么的,那可以说是个中翘楚。
她穿的这个世界条件有限,太前卫的东西又怕惊世骇俗,李锐是大孩子了,再玩什么水枪滑梯的未免有些幼稚,最好是能寓教于乐的那种东西才好。
顾卿犹豫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把这套风靡后世的桌上游戏给做了出来。


、第36章 惊为天人

做这个“三国杀”;顾卿不是随便乱来的。这个世界虽然风土、版图皆与她的时代不同,但前半段历史却是一样的,只是在顾卿熟悉的晋朝到宋代的这段时间截然不同。前世的晋朝遭遇五胡乱华,后来分崩离析,这边却出了个坚忍雄才的英主,先是肃清朝堂;后来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终将胡人抵御在国门之外。
正是因为晋朝以后该有的草原文化没有融入中原文化;世家风气又延续了许多年;在往后延续了几百年后,这里的风俗和人文和她熟悉的差了很多;在这平行世界的历史中又出现了好多个拐点;最后竟是连顾卿也看不懂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但根据顾卿从雕弓楼翻看的史书来推算;这时据晋朝大约有七百年,应该是她所在那个时代南宋初年的样子,科技和文化也大体和那个时代齐平。
这里自然也有《三国志》。只是《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还没有问世,也没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顾卿将后世的“三国杀”复制出来,还是有着风险的。
“奶奶,为什么人物就这么几张,而且画面这里全是空着的?”李锐指着光秃秃的人物卡,上面只写着“黄月英”三个大字,以及技能、生命值之类重要的东西。
还能为什么?因为我不会画画啊!
“这只是为了让你了解玩法而先做出来的样式,并不是整套牌。武将和文臣的卡奶奶还在做……”
顾卿(内心):‘还在回忆……。’
“上面的留白是特意留着待你完善的。”
顾卿(内心):‘……奶奶画不来。’
顾卿摆出一副“我这么做自由道理”的样子来,“你爷爷当年十分推崇蜀志、吴志和魏志三书,经常说与我听,也常在纸上推演,与我同顽,我这才熟识。只是我毕竟是妇人,这虽是游戏之作,我却不能胡来。这些人物的肖像和性格注释,还待你细细翻书,重新填补才是。”
‘才怪!她能记得基本包的内容,以及人物的技能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吗?要她把所有诠释的文字都写出来,还要配上图上了色,她是神仙吗?
她又不是美术生!
“原来是爷爷想的。”李锐恍然大悟道,“那军中为什么没有流传呢?我也没见过叔父玩过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