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105章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105章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婉,你不该恨任何人,你该恨的是那些人啊!”
方氏感觉内心一片空荡。脸颊被泪水沾湿的地方,如同刀割般的刺痛着。她茫然地流着泪,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流泪。
她摸着自己的肚子,抖动着嘴唇,怯怯地问道:“是真的有孩子?不是皇后和娘联手骗所有人的?”
李茂重重地点着头。
方氏顿时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了个干净,一下子瘫倒在了丈夫的身上。
“我……我到底做了什么!”
李茂抱着自己的妻子,看着她沉沉睡去了。
他从宫里回来,没有洗漱,没有换过衣服,一身灰尘,满脸风霜。可是他就这样抱着自己的妻子,一点也不想松开。
自己智谋不足,眼界不够,从小就听不懂父亲和兄长议论的那些事情。他妻子是长姐,被教养成相夫教子的女子,没经历过大事,能嫁给他,也全是看家中已经有了个世妇,只能再添一个勋贵出身的女子。
他们夫妻都是庸人,若是像堂伯一家那般,生活在荆南老家,安心做一对富贵夫妻,这辈子也会和和美美,过着夫唱妇随的好日子。
可偏偏是他们继承了爵位。
这便如老牛拉车,若车子太重,那牛只会活生生累死。
若是太平的公府,他妻子管家的本事也是有的,安心做个国公夫人就是。可是就在今天,他才知道府里到底有多少的鬼蜮之处。
大嫂、一直撺掇妻子作恶的刘嬷嬷、那个不知道身份的梅红、那晚的男人、以及放在偏院中的巫蛊……
若是外人,又如何能得知那公府大公子的生辰八字!
他这次遇险,已经得知了自己诸多不足,父亲生前对他“资质平庸”的评价,有时候真的让他无比丧气,又满腔不甘。
没有人教过他啊!没有人教过他到底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兄长有晋国公,父亲有先皇,他们在没有出人头地之前,都曾遇见过自己的伯乐。就算他只是一匹驽马,他现在已经努力在往前跑了……
可他刚刚站起来,却猛然发现身下的是一滩泥沼,拉着他不能向前。
妻子变成这样,他是有罪的。
他不能让妻子放心倚靠,还妄自揣测妻子那夜必定做了什么,甚至以为瞒到天荒地老,就不会伤害到任何人。
岂料伤害早就已经造成,再也不能回头了。
大嫂究竟是什么身份?想要对付公府的又是什么人?
他们是不是发现信国公府又要站起来了,所以才急着跳出来,又趁在他不在家的时候下手,想直接毁了信国公府?
敌人来自于哪里?和那谋反之人又有没有关系?
还有张家……
方家……
他究竟能相信谁?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各种折磨中,不能再相信任何人。是不是有一天,他也会变成这个样子,被他们杀上无数遍,连这个叫做“李茂”的自己都不再是了?
若此刻急流勇退……
李茂环抱着自己的妻子,彻夜未眠。
李铭昨日和兄长聊到半夜,连父亲何时回来都不知道。早上下人来报,说是父亲先去了持云院,然后急匆匆的回了锦绣院,担心的立刻就来了锦绣院。
他到了院里,却见四绣守在屋外的角房内,卧房的门窗也紧紧闭着,吓得连忙敲门。
李茂一夜没睡,听见外面有人敲门,怕吵醒沉睡着的妻子,连忙披衣起身,打开了门。
“什么事?”李茂看见是儿子,努力扯出一个笑容来,“是铭儿啊,你母亲睡着了,有事下午再来吧。”
李铭推开了父亲,径直跑到床前,看到娘亲确实睡得很沉,没有受过什么打击的样子,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李茂见儿子的样子,犹豫着问道:“你母亲的事,你知道了?”
李铭点了点头。
“祖母什么事都不瞒着我们的。娘亲她,她做了错事……”李铭哽咽着说,“父亲能不能只把娘关起来,不要休她?也不要气她?她是想让我继承这个位子,大不了我不要了,我还给哥哥就是。”
“不光是这个位子的事。”李茂心里也不好受,摸了摸儿子的头。“爹不怪你娘,爹也不会休了她。爹只会有你娘这一个嫡妻。至于这个爵位……”
“我们一家欠你哥哥良多,是该还债的时候了。”
卧床中,熟睡着的方氏,默默地滑下了一滴眼泪。
李茂拉着儿子的手,让他在外间等候。他心中有事,虽然身体极度疲累,精神却在亢奋着,无法让他入眠。
他娘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才会开始频繁的做些动作。他娘连李铭一个孩子都不瞒着所有的事,他们信国公府如今如临深渊,难道他还要瞒着什么?
将妻子放在这锦绣院里,何尝又不是一种保护?
他得好好谈谈,和所有人都谈一谈。
李铭、李锐,他们总有一天都要长大。他父亲当年没有教过他如何应付这些,他又一直被兄长所庇护,从来没有独立过,如今他这般懊悔,总不能今后也让自己的儿子、侄子尝到这种滋味。
李锐在这次汾州之事中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资质,他为何不能做一次伯乐?!
“老爷老爷,外面有人要求见您!”李茂的长随从二门外跑了进来,一脸惊诧莫名地说:“是吴相公和陈相公!”
这长随从小跟着李茂,对府里的老人都十分清楚。
李茂一听长随所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相公和陈相公?那不是府里当年的客卿,父亲和兄长的幕僚之首吗?
他爹还非常严厉地和他提醒过,他心性不够坚定,做事又不够果决,才能不能服众,留着这些人只是祸害。他当时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没有生过其他想法。他从来都不曾忤逆过父亲的意见,当时他爹已经病入膏肓,怎么能在这种事上让他焦心。
所以失望遗憾虽然也有,他也只能当做自己是和这些人没有缘分。他想着只要自己好好守着这国公府,幕僚什么的,总会再有的。
等到了他出了孝,才知道客卿易找,幕僚也容易得,可是有才又有德,自己敢用,又能提供别人想要的东西的,实在是难上加难。
李茂赶紧回屋穿上合适的衣服,连洗漱都不用了,束上发巾就往外走。
此时这两个人来,必定不是来叙旧的。
李茂奔到了前厅,看见果真是那两张熟悉的面孔,一时之间心中一片茫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吴玉舟见这李茂还是如年轻时那般迷迷糊糊的样子,忍不住笑着开口道:“信国公,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李茂惊喜交集,一声轻唤:“吴先生!陈先生!多年不见,两位风采依旧如前。”
这两人说是客卿,年纪其实已经可以做他的长辈。他爹当年救了不少人,这两位就是其一,一直辅佐着父亲和兄长处理各种事宜。
他们父亲去世,这两位也向他辞别时,他当时真是有一种大厦将倾之感。
“信国公见我们如此欣喜,我们心中也十分安慰啊。”陈轶微笑着看着李茂,他明显是匆匆赶来的样子,他们能得到这样的重视,自然也是满面红光。
陈轶和吴玉舟二人对视一眼,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来。
“此物我们保管了数年,还以为需要再过许多年才能送与你手。想不到你果真不愧为老国公的孩子,只重出朝堂两年,就获得了如此成就。”陈轶笑着说。
“我知你有许多疑问,这信,你拆开一看便知。”
李茂看着并无署名的信封,撕开一看,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这熟悉的字迹……
“吾儿李茂:
看见你爹的信,是不是吓了一跳?我想我死了以后,等你丁忧出来,一定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头,甚至躲在被子里偷偷骂我偏心,从小不教你多些东西。”
“我想你大概不适合朝堂,呆两天就会心灰意冷,不再出仕。等新皇一见你不是可用的人,也就放弃你了。如此,你便可安心做个富贵闲人。”
“可我转念又一想,老子的儿子,说不定也和老子一样,越是逆境越能奋进。我当年和你兄长自以为聪明,竖了许多敌人,怕是现在给你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想一想,还是在死之前提前给你做些安排比较好……”
李茂抓着信,连吹口气都怕这信给他自己弄坏了。
他明明已过而立之年,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当年垂髫之时,睁着眼睛只能着看爹笑骂他。
“爹……”
他手持着信函,在两位先生面前泣不成声……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老国公的信当然是文言文,但是为了利于大家的阅读,我就自动翻译成大白话了。
众人:滚!明明是你写不了文言文!

、第93章 先生可怕

吴玉舟和陈轶曾经想象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
这位从小被李国公和李蒙呵护着长大的孩子;在突然收到父亲的这封信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也许会大笑;也许会大悲;也许会喜忧参半。
而李茂确实是哭了。
他们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但他们也曾想象过;若他们收到了死去的父亲数年前留下的信函,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所以当李茂难掩心中情感,忍不住泪流的时候,他们只能稍微将脸转向墙壁;将时间留给这对隔着生死在对话的父子。
李茂用袖口擦掉了眼泪;眼泪若掉到信上;只会脏污掉信函。
他接着往下看去。
“吴玉舟和陈轶两人,和我是莫逆之交;又无家室,孑然一身,可以信任。你兄长昔日的那些幕僚,我已经安排好了他们的去处,或为官,或经商,各有前途。若你从此寂寂无名,这些人的前途就是我送给他们的去路;若你有心奋进,他们将是你的助力。你若要用他们,可让吴、陈两位先生替你联络。若他们无心助你,也不必勉强。你有吴、陈二人,胜过许多幕僚。”
“大孙儿李锐从小定亲的陆家,乃是吴中大族,自陆元皓接替你兄长成了新的翰林院掌院,陛下一直疑他,不肯重用,怕是要终老在翰林院里。但此人爱才,不拘门第,不爱攀附权贵,也不喜俗物,是个有趣的人。不过,你和他不是一路人,(他怕也看不上你)你不必想着交好与他,顺其自然即可。翰林院众多翰林,是陛下为新皇所备,你可结交,这些人总是要外任为官的,你无需忌讳。”
“你大嫂张静,乃是先皇之人。当年我交出兵权后,陛下曾与我坦白。昔日我军权过盛,他的想法,我也能理解。此事我知,你兄长也知,我们既无心争权夺势,自然也不用担心被发现什么。我只叹当年情分,竟在这些小事里被磨得干干净净。”
“只是你大嫂竟然投湖自尽,事情越发怪异,怕是其中有所隐情。张府不可信,切莫交往太深。我已没有心力再细究这些事,现在脑子也是清楚一时糊涂一时,这件事,索性就留给后人了。李锐若能成才,你可把这一切告知与他,让他自己去探寻此事;若他不能成才,你便等他成年后为他请个封赏,让他移府别居。”
“我昔年镇压了岐阳王之乱,岐阳王有一幼子,被岐阳王旧部拼死救出,怕是会留下祸根,伺机报复;世族势力过大,相互勾结,日后也恐会酿成祸患。但世族处事之道,在于平衡,你若压制,他们反倒会更为团结。世族之祸,可借世族之手平息,你须谨记。”
“你若缺钱,和小时候一般,找你娘要吧。我留下了不少金银财宝,都在你娘的私库里(记得别花完了)。我已在家乡置了不少祭田,若是你实在无法力挽狂澜,不妨让子孙都回荆南老家,有良田傍身,亦可度日。”
“最后,老子死了,你兄长也死了,只留你一个。我老李家这一支能不能开花结果,全看你一人了。若是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情,先得留下多多的儿子再去,要是你让我断子绝孙,我在地下也和你没完! 父李硕 绝笔。”
李茂看完这封信,又哭又笑,几不能语。
他危险的事情已经做了好几桩,儿子没留下几个,老婆和她腹中的孩子差点都死了。侄子被自己害的几乎成了废人,母亲被他养坏的侄子顶撞,先是昏迷不醒,后来差点绝食而亡。
他跌跌撞撞一路走来,除了运气好,竟看不出自己有哪一点像是父亲或兄长。
他小心翼翼的收起信函,贴身放好,躬身和两位先生道:
“父亲的信件,我已经见了。日后还要麻烦两位先生不吝赐教,多多教导与我。”
他说的字字都是肺腑之言,他实在太缺人了。
“不敢不敢,国公爷做的很好,国公爷这样不温不火,其实正是上乘之道。我们深受老国公大恩,您有这般成就,我们也很高兴。”吴玉舟不敢受礼,微微避让,又说道:“我当年离开信国公府后,买下了平康里的一家青楼,名唤云梦阁。若是国公爷要找我,可派人前去。”
李茂微微一愣。
青楼?
陈轶见李茂的脸色微变,大笑着摇头道:“老国公本是想让他在京城里开酒楼的,结果吴老儿想着青楼楚馆之中传递消息最快,他又好色,便买了一家青楼,小心经营。只是李老国公去后没多久先皇也去了,国丧期间禁止饮酒作乐,平康里日子十分萧条,他那云梦阁又是第一流的妓馆,全靠着官宦富商营生,这一下子,把他打击的不行……”
“非也,我并非好色,而是好美。这是极大的区别……”吴玉舟一本正经的解释,“而且我开青楼,既然是为了培养可用之人,能不让她们接客,自然忠心更高,你不懂这其中的玄妙……”
“噗!”陈轶狂笑,“这种玄妙,我还是不要知道才好。”
“你当然不知道,你又不喜欢女人!”
“两位先生,还是这么诙谐……”李茂见又两位昔日的客卿又拌起了嘴,忍不住有擦擦冷汗的冲动。
开……开青楼?
云梦阁是平康里最大的妓馆,而且许多姑娘卖艺不卖身,当家的明明是叫做“流云”的妇人,他虽没有去过平康里,可也听闻过她的艳名,什么时候成了吴先生开的了?
“闲话休提。我离开信国公府后,开了一家书院,专门教授寒门子弟。此事你应该知晓。”陈轶收起笑容,平静地说着。
李茂点了点头。陈轶的“行知书院”在京城中很有名气,陈轶认识许多人,他开书院,讲课的先生都是现成的,也接济了不少学子。
因为陈轶是从他府里出去的,他一直关注着“行知书院”,期望他走的越来越好。
“能这么快再投奔到公府门下,实在是太好不过了。”陈轶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说:“我那书院人数越来越多,快要入不敷出了。当年我从老国公那里所得的投资,如今已经用的七七八八。国公爷,此番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