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女维稳手札by浅酌1992 >

第70章

嫡女维稳手札by浅酌1992-第70章

小说: 嫡女维稳手札by浅酌199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瑾装作对眼前两位的明争暗斗视而不见。她对所有人都是亲切、和蔼,倒让想要争个尖儿的吴氏和钱氏,无从下手。
一时开了席,萧瑾被众人簇拥着到了上首的座位,萧瑾推辞再三,让不过才告了罪坐下。
各色的山珍野味,萧瑾见过的没见过的菜品如同流水似的摆上了桌子,钱氏和吴氏一左一右的在萧瑾身边,十分殷勤的介绍、替她布菜。
“夫人且尝尝这道奶汤锅子鱼!”吴氏殷殷的给萧瑾盛了一碗,笑道“十分的鲜,夫人且试试!”
萧瑾笑着接了过来。
钱氏不敢落后,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光是这样喝酒吃菜并没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也附庸风雅,行个令才好!”她望着萧瑾讨好的道“夫人定是有好令的,我们只是胡乱凑热闹罢了!”
众人纷纷跟着附和。
作者有话要说:很抱歉今天发得这么晚,因为查了成绩,没有进面试,各种的低落,卡文了。而且可能有错字之类的,先发上来,明天捉虫。跟等着的小伙伴说声对不起。明天会尽早存好稿。

、第109章

萧瑾微微一笑;并没有立刻接话。
她的目光再一次不着痕迹的转到了存在感微弱的李氏身上,只见李氏的脸色有些发白,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在这样逢高踩低的宴席上,腼腆的李氏想来定然讨不到好。
李氏……石校尉……西南……
萧瑾心底似乎有个声音在提醒着她。
从见到李氏的那一刻起,就有种奇怪的感觉。而搜刮遍脑海中的记忆,却并无这样一个人的存在。若说相似之处;也只有在这样的聚会中身体原主和李氏一样的不受欢迎、总是被欺负。
萧瑾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这么个缘由:是身体原主残存的意识同情心大发;想要帮和她有同样处境的李氏?
拉李氏一把并不是什么难事;萧瑾在心中叹了口气,看着李氏如此纤纤弱质在一群如狼似虎的女人映衬下,越发显得瑟缩可怜。就当是日行一善了!
“这道汤十分鲜;凉了就可惜了!”萧瑾笑盈盈的道“依我看不如先用过了饭,到花厅上行个令才有趣儿。”说着萧微微侧过头看着钱氏笑道“钱姐姐不会嫌我们叨扰了罢?”
显然萧瑾这一声“钱姐姐”让钱氏听了分外受用,她满面红光的点头不迭。众人也都笑着称好,萧瑾看到李氏像是松了口气的表情,不过随后她眼中还是闪过一抹瑟缩。
毕竟萧瑾的提议是推后而不是取消。
宴席还在热热闹闹的继续,吴氏和钱氏都使劲浑身解数,不是夸自家女儿擅女红、就是夸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后来又隐约想把话题引到亲事上。
“仿佛只一转眼才到我腰间的小丫头都长这么大了!”吴氏故作伤感,轻叹道“真真是岁月不饶人。”
萧瑾听了她前面的一大通铺垫,早就猜出了她想说自家女儿的亲事,只是不好直接开口。萧瑾乐得装糊涂,她附和道“婉娘正是花骨朵儿一般娇艳的年纪,让人看着就喜欢!吴姐姐好福气!”
吴氏笑了几声,却是神色间染上一抹焦急。她一直都想引着萧瑾问婉娘的亲事,哪知道萧瑾不肯多说一句。
没有办法,她给自己下手边的周氏使了个眼色,周氏会意的点头,笑着开口接话。“婉娘今年已经十三了罢,也该到了议亲的年纪!”
“可不是,我家将军直说还早些,且现下又没有合适的!”吴氏好容易给自己铺好了台阶,忙道“我为这事可是日夜焦心!”
听着二人一唱一和说的热闹,钱氏眼中闪过一抹不忿。她们也做的太明显了,公然在萧瑾面前讨论起女儿的亲事来!难不成还想着个自己女儿攀上京中世家?
萧瑾听了觉得好笑。她们还真想让自己给她们的女儿说亲事?或者是觉得她能以五品文官女儿的身份嫁到超品爵位的定国公府,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不成?
虽然默默的腹诽着,萧瑾的脸上还是带着盈盈的笑意道“是该好好选个人家!”
“夫人您在京中见多识广,认识的人又多,可有合适的人家给婉娘说和说和?”这位周氏估计是吴氏的“死党”,给吴氏做起说客来倒是十分卖力。
周氏的话一出口,席面上的人神色各异。
细想来,她的话确实有些僭越了。才和萧瑾第一次见面,便说出了这样急切的话。不过吴氏却等不得,为女儿谋个好前程,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萧瑾看起来又是这样的温和、平易近人。故此还没等萧瑾开口,吴氏便殷殷笑道“如果能得夫人青眼,便是我们婉娘的福气了!”
好像她有儿子等着娶媳妇儿似的。萧瑾自己在心中吐槽,把女儿推销给她,她去哪里找合适的人家?可是她也清楚,她不能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直接说,和这些人结下梁子对她和楚天舒没有半点好处。
萧瑾脸上笑容不改,轻轻巧巧的接过了话。“吴姐姐可折煞我了,我年轻不经事,于这些上倒不是十分清楚!”看到吴氏神色微变,萧瑾言笑晏晏的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是和几家侯府、国公府的奶奶们略有些交情罢了。”
原本吴氏听到萧瑾的上一句是已经灰了心,以为没有希望,可萧瑾的后一句话却让她重新兴奋起来。京中的世家遍地,随便能嫁入哪一家都是婉娘的福气!
“夫人过谦了!”吴氏眼中的殷切更胜,“夫人给婉娘随便说个人家,便是她的福气了!”
听了吴氏的话,钱氏的嘴角又撇了撇。她倒是什么话都好意思说出来!
“小姐们都是娇客,这事可轻率不得。”萧瑾摇了摇头,随即道“既是吴姐姐托了我,我也不好拒绝。等张将军回京述职时,便带着婉娘来国公府做客罢!”
“虽不能有十成的把握,但把婉娘引荐给各家奶奶们,倒也不是难事!”
萧瑾的话音未落,吴氏眼中的激动之色更甚。而一时间席上嫉妒的目光也纷纷看向了吴氏,钱氏妒恨之余也不由懊恼,如果当初是她先开口,或许机会就是梅娘的了!
眼前众人的神色都收入萧瑾的眼底。这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罢了,楚天舒什么时候能回京都未可知,而且就算是她真给介绍了,也并不是就往说亲上头去。京中世家的亲戚关系盘根错节,同根连气的。那些世家未必能看上没什么家世的媳妇。
当然她自己就是个意外,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就被定国公夫妇看上。
吴氏激动之下便叫在另一席的女儿过来敬酒。钱氏已经落后一步了,这是也一叠声的把自己女儿叫来。
于是另开了一席的几位小姐们便都敬酒,看着面前一张张如花般娇嫩的年轻面容和白嫩的手中捧着的酒杯,萧瑾只觉得一阵头痛。前世她滴酒不沾不说,她自从穿过来以后,也很少喝!
好在钱氏顾忌着萧瑾是京中来的,席上所备的不过都是果酒,喝了虽有醉意却并显得不上头。萧瑾虽然不善饮酒,却又不能厚此薄彼,只得都喝了。
不过片刻,萧瑾的脸上被晕染出淡淡的绯红。
萧瑾感觉有些晕乎乎的,才散了席,便让茜草扶着她去了净房。
见萧瑾离开,带着女儿的都把自己的女儿叫到身边,仔细的叮嘱她们要在萧瑾面前一会儿好好展示自己才是。
萧瑾把替她们引路的小丫鬟打发走了,一时只剩下她和茜草二人。
“夫人。”茜草见萧瑾脸上微红,知道她有些醉了,忙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瓶子,倒出了两粒青色的药丸。“是解酒的,夫人您含着就好。”
萧瑾点了点头,放在舌下含了,果然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她看向茜草目光中就带出了一抹赞许。
“咱们昨儿说的那个故事,就是那状元郎的,你还记得吗?”
茜草脆生生的道“奴婢记得。”
“一会儿咱们回去后,你悄悄把这个故事告诉石校尉夫人的丫鬟,就说一会儿行令时,可以讲这个。”萧瑾叮嘱道“只一点,别被人给发现了!”
茜草虽然眼中闪过一抹疑惑,却还是干脆的答应下来。
这时已经有钱氏派来的丫鬟来寻她们,萧瑾没再多说什么,便扶着茜草回去了。吴氏等人围着萧瑾说话,茜草便觑了个空,从萧瑾身边离开了。
等到花厅的长桌旁坐满了人时,李氏眼神闪烁的偷偷摸摸总想往萧瑾处看。
想来茜草已经把事情办成了!
“离除夕也近了,不如咱们就行个春喜上眉梢的令!梅花到了谁手中不拘讲个笑话、故事,再或者做首诗,表演些什么都好!”萧瑾再一次被推上主位,笑盈盈的开口。
“夫人这主意极妙,又雅俗共赏又喜庆对时节!”钱氏忙不迭的附和。
一时传令的梅花、小鼓等物都搬了上来,钱氏兴致勃勃的把梅花递到了萧瑾手上。萧瑾没有拒绝,笑着接了。她心中很清楚,自己是第一个说的跑不掉了。
果然,梅花传到了她手上,鼓声便住了。
萧瑾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轮到了我,我便讲个故事罢!”
为了给李氏开个头,她只好舍弃了自己曾在《笑林广记》上看到的那短又有趣味的笑话,胡乱讲了个原先浣月跟她说过的故事,虽然无甚趣味,没人敢不给她面子。
萧瑾原以为接下来会是婉娘或梅娘,毕竟吴氏和钱氏都想要在她展示自己女儿。不知道是哪里失误了,竟马上就轮到了李氏。
虽然她算是有了准备,可李氏还是立刻脸涨得通红。
钱氏也没了往日要捉弄她的心思,见李氏啜喏着说不出话来,她露出了一抹不耐。“石夫人若是不想说的话,便重新传罢!”
听了她的话,李氏的脸更是红透了,她尴尬的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隐约求助的目光一下子投到了萧瑾身上。
萧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微笑道“钱姐姐这话就差了,即使令传到了石夫人手上,便该石夫人说。莫非钱姐姐觉得这么个传法实在无趣?”
钱氏自然不能说萧瑾定的规矩有问题,她讪讪的笑着坐了下来。
萧瑾冲着李氏鼓励的一笑,“石夫人看着是个文静有风仪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定然有好故事呢!”
众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李氏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刚刚抽了一个多小时……有木有办法准时发文了,趁着抽好这一秒赶紧发上来。

、第110章

李氏手心早就攥出了冷汗;她感觉自己的舌尖似乎都在打颤儿。往日她没有少被钱氏等人捉弄;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对上萧瑾信任的笑容,她的心中蓦然有了勇气。
“那我便说个故事。”李氏端庄娴静的脸上透出一抹恬淡的笑容;如同一朵悠然绽放的水莲。
“约莫在前朝的江南一带,有个贫苦人家生下一个女儿;从小就生得如花似玉,貌美倾城……”李氏想着方才那个跟在楚夫人身边那个伶俐的小丫鬟,给她细细讲过的故事;虽然开头普通,但结局确实出乎人意料。
“……从小被卖给了镇里的地主家,地主的儿子读书她研磨,很是一段红袖添香的……”
还没等李氏的话音落下;便听见钱氏略带尖刻的笑声,“这姑娘还真真是小门小户的出身没见识,不谨守本分好好服侍人,倒和那公子哥眉来眼去,理论那公子哥儿也是个不长进的纨绔子弟罢!我家的姑娘们,就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事!”
李氏又一次涨红了脸,不过这一次她却没有再被钱氏一味欺负而不还口,她神色坚定道“刘夫人且先听完故事,再来评判罢!”
“我觉得就很好!”萧瑾笑盈盈的开口道“不过是个故事罢了,钱姐姐何必较真儿?哪段戏里没有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皇上钦点的南云班的戏本子,就有许多!难不成是我记错了?”
萧瑾把皇上搬了出来,钱氏如果继续争辩下去,便是犯上的罪名。看着钱氏吃瘪的模样,萧瑾心中大快,果然无限拔高才是正道。
同样痛快的人还有李氏。从来没有人为她出过头,从来没有人站在她的一边,萧瑾今日的做法,让她觉得心中暖暖的。她也下定了决心,更要讲好这个故事,不能让萧瑾失望!
“那公子书读得好,不过二十岁过了会试,进京赶考。他临行前在渡桥边许诺,等他金榜题名时,便迎娶她回家。”
趁着李氏停顿的空隙,吴氏便不冷不热的暗讽道“又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无非是两个结果。一是那公子确实娶了那姑娘,自然大圆满,却显得假了!再不就是他娶了什么皇上的公主、相府的小姐,为了荣华富贵忘了那一段前缘!”
在场的人都点头,深以为然。这是所有话本子都逃不出的结局。
萧瑾在心中暗叹一声,若是真这样,她还会费尽心力把这个故事告诉李氏在她们面前讲出来?
李氏摇了摇头,她声音带着从容不迫的韵味,娓娓道来“……众人都道那公子变了心,村中也流传着他娶了公主。那姑娘不信,在渡桥边苦等了十八年后,最后郁郁而终。”李氏的话音未落,众人便已经都换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又是俗套,就看她怎样出人意表。
“再说那公子。”李氏眼中没有鄙夷,却隐约闪动着水光。“他确实被困京中十八载,却是被皇上软禁了起来,只因为他不肯娶公主。皇上为了皇家,整整关了他十八年。十八年后终于放他回乡,没人能再认出他,可是他再也寻不到当日的姑娘。”
虽然故事单薄,李氏讲出来的也远没有茜草那般活灵活现,但胜在新奇,以情动人。
一时间桌上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声音,忽然钱氏犹自不甘心的道“皇上怎么可能软禁他十八年,那公主的颜面呢?而且那公子的家人竟也都不知道么……”
“钱姐姐,何必计较这么多?”萧瑾一副“认真你就输了”的表情,她微笑道“不过是个故事罢了!”
看在场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还是把这个故事听进去的人多,而她们看向李氏的表情,也有了改变。萧瑾翘起了嘴角,算是为了身体原主过去的遭遇,她只能帮到这里了。
鼓点声再一次响起时,接到梅花的人便都是意料之中的。婉娘、梅娘是其中表演才艺的佼佼者。婉娘献了一段舞,婀娜的身姿翩翩宛若优雅的蝶,梅娘弹得一手好琴,一曲梅花弄婉转动听。
“钱姐姐、吴姐姐都这样有福气!”敲打了二人之后,萧瑾又十分客气的道“如花似玉的两个姑娘,又是这样的才艺双馨!”
二人脸上都露出了喜不自禁的表情,显然是忘记了方才的不快。
今日的宴席总算得以完满的结束,萧瑾满脸温婉的笑容,在马车的帘子放下来那一刻,瞬间消失不见。这样的宴席,着实没什么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