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负负吟 >

第7章

负负吟-第7章

小说: 负负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虹台大恨,觉得父亲直是不通情理,又觉得岌岌乎危哉,以老父这等固执,搞不好自己一日考不取功名,就一日不许自己娶妻快活,绝色娇妻要是拖到二十、三十才成亲,风光也少了大半,有何乐趣?这么一想,倒闷头发狠,努力读了几个月的书,每天磨练八股时文,写出厚厚一叠课窗稿,舅父批点之后,又送给父亲审阅。太常用了三天工夫,慢条斯理看毕了,微微颔首,却下了一个评语:“努力可嘉,火候尚欠。我看你也不是不能读书,只是缺乏灵悟,导致文字板滞,不够清通。月仪的天分都比你强些。”
  
  前面的训话,虹台有备而听,倒也没觉得什么,最后一句却是意外,不觉脱口道:“月仪?他才学几天文字,就说比我强?”沈太常道:“正因为他没学过几天文字,才看出天分聪颖,品质不凡。你学了十年八股,至今连起承转合都做不巧妙,他连正经开蒙都不曾,现今已经会做很好的破题,岂是容易?”
  
  虹台满心不爽,第二天在叶家书房就寻书童质问:“你几时也学起做八股时文?谁教你的?”月仪道:“不是老爷吩咐说,舅老爷出题,公子做一篇,我也得陪做一篇么?我原本半句也不会做,开手几篇的规则还是公子教的,公子忘了?舅老爷也点拨了几句。”虹台稍微气平,要过他的文稿看了看,说道:“也不过有几句稍微漂亮齐整些,整体哪里及我?老爷为了激我上进,真是什么话都说来气人。”拣出其中文法不通、四六不正的几篇肆意批驳了一顿,这才心气舒畅,于是道:“用了这几个月的功,好不累人,好久都不曾闲散开心!你今晚三更,到我房里来睡。”
  
  他平时是这般颐指气使惯的,以书童为娈童也是吴中风俗,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妥,只是要避严父耳目,才约半夜。谁知道月仪红着脸,头一遭回绝主人:“老爷说了,不许我去公子房中过夜,否则立即撵我出府,还要赏公子一顿家法。”沈虹台哼了一声:“半夜三更,他又不知道,你只管来。”月仪道:“老爷晚上都拘我在他屋里练字,三更是不放出院落的。”
  
  虹台大惊失色:“岂有此理!我只道他是个最正气的人,难道在京里也学了些老不正经的勾当,却来抢我的书童?太无耻了!”月仪顿时双膝跪倒,辩道:“老爷确实是正气的人,万万没有……公子说的勾当。老爷只是说我从小没有正式练过书法,笔锋不正,需要下一番苦功纠正,因此上每晚限定我练三百个大字,小的每晚不到三更开外,是写不完的。公子不信,有逐日临的碑帖为证……并无工夫做别的事体。”
  
  虹台反而笑了起来:“罢罢,有也罢无也罢,难道我做儿子的还捉老子的奸!再说床头的娈童不是妻妾,又不算他扒灰,你急着分辩什么?”月仪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只道:“老爷委实没有做任何事,小人的清白不足惜,公子要是这般寻思老爷……就大错特错了。”
  
  虹台微微冷笑,道:“没有就没有,你哭什么?你也有清白可言?”将文卷都撇在桌上,指使道:“你出去把门口侍候的都打发了,再拴了门窗。舅父今日出门拜客,一时半晌不会归来,正好闲耍。”月仪知晓他的意思,不禁迟疑:“舅老爷是公子的丈人,万一被他晓得,更是不好……”虹台皱眉道:“晓得就晓得,难道他还为这事,不将女儿嫁给我?他们要大家脸面,赖婚的名声是断断不敢应承的!”看见书童兀自不动,恼得一把将他拉过来,直接推到书案上,说道:“夜里不成,白天总许我开心罢!你不害羞,我也不怕被外头叶家下人听见。”
  
  他生的其实有一半像母亲,只有发怒的时候,两道斜飞的剑眉皱拢来,薄薄的唇角添了冷笑,才有几分沈太常的怕人威严。月仪呼吸都要凝滞,不敢不遵从使唤,爬下去先打发了外面守门侍候的叶家仆人,再关门闭户,乖乖的任公子宰割。重新躺回案上的时候,看见虹台一手扯着领子,俊美的脸庞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居高临下斜睨自己,一时间心头小鹿乱撞,忽然想起四个字,不知道是什么书上看来,却是“意乱情迷”。
  




13

13、虹台月之三 。。。 
 
 
  意乱情迷的事不能常常做,久了就会惑溺,却也不能常常不做,缺了就会想念。沈虹台自从被严父拘管,睡书童犹如偷嘴打饥荒,见缝插针殊为不易,因为做的少,于是念的深,导致连脾气也舍不得过分发作,迁延日久,猛然醒悟:“我是太包容了,惯得这小厮都爬到我头上来了,这还了得!”
  
  其实所谓“爬到头上”,也不过就是月仪跟着自己读书,渐渐受到长辈赏识。沈太常一贯喜欢夸别人家孩子,激自己家儿子,对月仪的赞语虽多,虹台还可以当作耳边风,偏生叶孝廉一向佩服妹夫学问,居然也亦步亦趋赞扬起月仪来。本来虹台在叶家书房念书,自己独自占据着大书案,月仪只摆了一张小桌子在窗下听孝廉讲书、做自己功课。后来因为太常和孝廉越来越赞赏他,教他读的书籍逐渐增多,小桌子放不下,换了张稍小的书案在虹台下首。再过一阵,小书案也不够使了,沈家索性送了一张白木面的大案来,和虹台居然面对面同学。虹台好生郁闷,却因为是父亲主张,不敢反对,心内终究以和书童对案为耻,每日看着月仪低眉顺眼,都要无端生出别扭来。
  
  这时候离太常致仕还乡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月仪到沈家也整整一年了,身量渐高,眉眼里的稚气也褪了几分。陪读生涯毕竟不用辛苦劳作,养育优厚,盈盈三五还二八的年纪,饱满鲜嫩有如初压枝的青桃,虽未熟透,却招惹得人总想扳折来尝一口鲜。因此虹台虽然各种别扭,冲着这秀色可餐,到底也忍耐几分,真正大怒的时候,却是月仪向叶孝廉请假,去县里考童生试的那回:“反了天了!一个奴仆,也敢冒充良人,去考童生?尊卑颠倒,纲常紊乱,这还了得!”
  
  他自觉满是道理,怒冲冲去找父亲诉说,谁知道平日最讲究纲常的沈太常只是一笑:“是我递帖子让他去考的。我已经给他落了奴籍,如今就是良人,你不知道?”虹台道:“落了奴籍也是做过奴才的人,怎么能混迹在衣冠队里!”沈太常道:“都是一般父精母血十月怀胎生出来的人,怎么就天生该有尊卑,合是奴才?”
  
  虹台知道老父的善心一发作,那就是无可救药,无可奈何,只得说道:“万一他侥幸考中,岂非还要与我一道考学做生员?人人都知道他是我的书童,这下子却一道戴起方巾来,孩儿丢不起这脸面。”沈太常道:“你等他能被录了童生再说。考学的事我自有处。”
  
  童生的试卷录取得快,不几日就发出榜来,月仪果然中了,沈太常也践言正式处分此事,召集全家人口,宣布决定:“月仪这孩子也是好人家出身,又是天分聪明,不忍埋没。我已经给他脱籍从良,如今告了家庙,正式收养他为螟蛉之子。从此之后,我沈家就是两个儿子,不是一个了。”
  
  沈家众人面面相觑,却因老爷素来说一不二,无人敢有异议,只有虹台气急败坏,一股劲反对:“父亲,这事如何做得!我怎么能和这等……做兄弟?”沈太常道:“有何不可?”虹台道:“跟书童称兄弟,岂非吃人笑话不过?再说……他也是有父母双亲的,老爷实在要发善心,教他家里领回去重新做良民就是了,为什么定要收养在我家!”沈太常道:“我也唤了他家人问过,他家实是贫困,即使给他家领回去,也无法继续读书举业,糟蹋了好苗子。”虹台急道:“为什么定要他读书举业,和我并列!”太常板起脸道:“一个聪明孩子,不教他读书上进,难道白白作践了?和你并列又有什么辱没?总比做你的童仆,迟早被你走邪路上手,毁了一生的好。”
  
  虹台有苦难言,心道:“我早就上手无数次,毁也毁得久了。”但是走邪路的事都是瞒着父亲做的,畏惧太常家法严厉,打死不能承认,只好捏着鼻子吃黄连,转头去找援兵,向舅父以及沈氏族中之人诉说,只盼有人能劝谏父亲取消这荒唐决定。谁知道叶孝廉反过来劝他:“贤婿,这事大喜!你自幼孤弱,并无兄弟姊妹,如今太常公也是一片苦心,为你添一个兄弟扶助你家业,那孩子也是能成大器的,必定不亏负你沈氏!不瞒你说,这事也是我撺掇做成的,家下小女懂事,断然不会嫌弃夫家多了兄弟,要分家产,你放心便是。”虹台气得几乎要吐血,道:“舅父便如此说,我沈氏家族也不能应允这等出丑的!”叶孝廉笑道:“太常公人品学问,合族敬仰,这事只有众口一词说好,怎么会出丑?贤婿想得左了。”
  
  虹台怄得内伤,还不敢在父亲面前明目张胆赌气发作。到了沈太常正式收养月仪为螟蛉子的那天,也是择定的给虹台加冠的日子,他想眼不见为净都不成,只能勉勉强强被父亲逼去家庙。当着合族的人见月仪拜了祖宗拜养父,又拜遍全族长辈,从此改姓为沈,去掉名字中的“月”,单名一个“仪”字,虹台自己大名单讳一个“作”字,字“则成”,沈仪就取字“天成”,俨然雁行排列,棣棠相连。
  
  月仪拜遍长辈之后,便来拜见兄长。虹台平日受过他无数磕头,此刻哪里拉得下脸回礼,却被父亲教训道:“此后你们就是兄弟,兄弟大礼相拜,怎生安然受了?”虹台简直要哭,只好下礼,和月仪对面平磕了头,互相改了称呼,心内一片哀嚎:“完了,父亲只知道收书童为养子,我却是和娈童做兄弟!以后还要同去考试应举,一辈子摆脱不得……就算别人不知,我心里也是膈应不过,怎么消得这耻辱?”
  
  然而不为人知的耻辱,也只好内心不自在,到底颜面无伤,事实无碍。这一年沈虹台格外发愤,不待月仪举业进步,自己抢先中了院试,做了府学生员。月仪隔一年才同样考中,进的却是县学。从此吴江县人人称善,都道沈家二子瑶琳并美,兰桂联芳。
  
  月仪中秀才这一年,是正德十五年庚辰。沈家长子沈作则成二十岁,次子沈仪天成十六岁,沈太常看着这一对佳秀子弟,老怀欣悦,只道人生圆满,莫此为甚,林泉之乐,都在天伦。岂知次年春暮夏初,忽来消息:“正德皇爷驾崩了,朝中迎立兴王世子入继大统,改元嘉靖。新皇即位,拨乱反正,诏许正德年间,在京内外大小官员人等,有忠直谏诤、因言忤旨,自陈致仕养病而去的,酌情起复原职。”
  




14

14、虹台月之四 。。。 
 
 
  沈太常要复职回京,第一个喜坏了大公子虹台,被父亲严厉管教了几年,终于又一次奉送老爷上京,自己落得当家作主了。更喜的是沈太常道两个儿子都大了,也应该见一番世面,于是携二子同舟上京,带他们游览北国风光,拜会同僚朋友。沈虹台从来生长锦绣江南郡,如今才领略富贵帝王乡,看皇城巍峨,睹百官威仪,不由得肃然起敬,油然羡鱼。沈太常趁热打铁教导:“明年壬午,就是乡试年,你们兄弟要去留都应考,盼望‘两枝仙桂一时芳’,早日连捷入京,不要辜负我苦心教导。”
  
  虹台第一次不觉得老父说教烦人,自己心内攒着志气,拜别了父亲还乡。父亲这番话句句打中心眼,只有一句不服,在回乡的船中就冷嘲热讽对月仪发作了出来:“什么‘两枝仙桂一时芳’,难道还要我和你同榜?你有这本事,我还没这面子!”
  
  他自从和月仪兄弟相称以来,一直心气不服,当着父亲的面持兄弟之礼,背地里还是轻蔑如旧。好在月仪素来羞怯安静,对兄长只是一片恭顺,当面不会同父亲告状诉苦,背后也不会和哥哥顶撞回嘴,听了虹台的话,只道:“父亲引的是小杜诗句,‘两枝仙桂’云云,原指双试连捷,两榜登科,并非说要二人同榜。兄长多心了。”虹台道:“哼,卖弄你熟悉诗赋?我也不是还要你串通作弊,才能背诵《赤壁赋》的时节。”这句话说完,自己先笑了,当晚兄弟同寝。
  
  大约沈太常收养月仪的唯一好处,就是不再防范虹台对月仪有邪念,太常是忠厚君子的想法,说道:“都叙了兄弟之伦,名分已正,哪有以手足作龙阳,做这般没天理的禽兽勾当?”却不知被窝里的人伦,从来会化为禽兽本能,虹台脾气不小,天理却不多,既然没了禁令,白天要在父亲面前做出个兄弟情深,黑夜自然也要在榻上叙个手足敦伦。
  
  这时候沈虹台二十一岁,被父亲以功名相期许,拘管着尚未娶妻纳妾,正是血气方刚精力有余的年纪,月仪十七岁,也不再是前几年懵懂青涩情窦未开的童子。关系尴尬,一丝也不影响枕席胶漆。就连回到家里,也以一起发愤读书应试为名,不再去舅父家听教,兄弟俩日夜厮守在一起。到了次年八月,秋闱将开,虹台虽然不乐意和月仪同考,却到底不能不带他一道,上留都去应乡试。
  
  乡试是科举功名的第一道关,合省举子聚集来考,规模自非秀才科考可比,何况南直隶应天府又是全国科举最盛的地区,留都贡院地面云集着无数考生,随便砸一块石头下去没准就砸中几个将来的状元、榜眼,千百生员中厮杀出血路非是容易的事。虹台毕竟头一遭走这条路,感到这紧张氛围,连杂念都不敢生了,虽然住在秦淮风月之地,却没了花月心肠,老老实实和月仪各住一间,战战兢兢入场考了试。三场考毕,举子们都精疲力竭,一丝两气,各自窝在下处等发榜。
  
  中举人的报捷,规模比之中秀才不可同日而语,从开榜前夜就开始守候,抄一名出来,就飞马报一名,一名新举人少说也有三起报捷的赶来要喜钱,吵闹得半个南京城都是嚷嚷声。虹台这夜哪里睡着得,和下处一堆应试举子秉烛待旦,竖起耳朵听外面喧闹,只盼即刻报到自己,患得患失,忽喜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