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02章

隋末逐鹿记-第202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畅射出的那支箭比声音传播的速度还要快,当他听见声音时,箭已经贯穿了他的大脑,如此而已!
    何亮的亲卫瞧见了这一幕,他没有丝毫犹疑,挥刀在自己的颈项上一勒,顿时,血光飞溅,那面何字大旗随他一起,摔倒在地,溅起了大量灰尘。
    他的那匹战马围着他的尸体兜了两圈,然后,长嘶一声,扬蹄远去。
    通道中的官兵纷纷跳下战马,大哭出声,放弃了抵抗,通道中的高畅军也不以为甚,并没有痛下杀手,只是举着武器,默默地收缴那些投降官兵的武器。
    高畅放下长弓,就像做了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他调转视线,目光投降七里井方向,那里才是敌我双方的主战场。
    王琮并不知道何亮战死的消息,但是,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好上一些,在他心中,充满了沮丧,自责的情绪。
    不管是多么小心,终于还是中了对方的计!
    只能怪自己,若非自己心有贪念,想要一战功成,就不会上对方这个圈套,只要自己坚守河间城,自然立于不败之地,也就不会像现在一般,眼看就要一败涂地。
    对高畅这个敌手,自己已经是非常重视了,然而,还是把对方看轻了啊!
    看样子,宇文世家在高畅治下搞的那些小动作,姓高的也心知肚明,只是为了将自己引出河间来,他才任由动乱发生,置之不理,使自己对局势产生了误判。
    因为自己无法做到对手那般心狠,为了胜利,敢于舍弃,自然也不会想到这是对手故意露出的破绽,为的是让自己误以为对手已经走投无路,这才率领大军出城追击。
    看来,如果范愿不是对手布下的暗棋,现在恐怕也凶多吉少了吧?
    为了把自己引到虎头渡来,这个对手耍了不少花招,故意将他的一些军队置于死地,最终使自己消除了仅有的一点怀疑,从这方面来说,自己的失败也是想当然的,毕竟,自己做不到像对手那样心狠,不仅对敌人心狠,对自己人也同样如此!
    对手这样做,是为了全歼自己的主力大军吧?然后趁势再去攻打河间城!不过,本方虽然败局已定,对手的目的也不见得能达到。
    第三集 第二十五章 战河间(九)
     更新时间:2008…9…4 15:07:52 本章字数:4038
    看来,目前的局势自然是对本方不利,只是,要想反然不可能,但是要做到壮士断腕,舍身脱逃却并非没有一点可能,现在是酉时初,再过小半个时辰,天色就会暗下来,一旦入夜,脱身也就容易了!
    在这个时代,若是事先没有一点准备的话,夜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最终只能形成混战,不知我,也不知敌,乱成一锅粥,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只要是良将,都不会选择夜战的,那相当于拱手将本方的优势送出去。
    所以,王琮坚信,只要本方的阵型再支撑小半个时辰,就算损失惨重,他也能率领一部分残兵安然脱身,返回河间。
    王琮勒住马缰,使得坐骑停止了奔跑,这时,他已经纵马来到了一个小土坡上,在他眼前两里地远的地方,他的一万大军正在连绵三里左右的阵线上和高畅军纠缠,在土坡的后面,则是三千被他用来作为预备队的精兵。
    他眯着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前方战场。
    在那三里长的战线上,敌我双方一共动用了三万兵力,如此多的将士,在如此狭小的战线上厮杀,那声势显得尤为惊人。
    喊杀声,惨嚎声,呻吟声,士卒奔跑的声音,弓弦拉动声,武器相格的声音,在原野上空随风飘荡,两里地的距离根本算不得什么,非常清晰地传到王琮的耳边。
    王琮的坐骑有些不安地打了个响鼻,向前迈了两小步。
    王琮在第二线安排了本部的精兵,第一线在高畅军的冲杀之下,很快就崩溃了,就像被阳光所融化的雪团,如今,高畅部已经突入到王琮部的第二线,在那里,王琮部已经转攻为守了,竭力抵抗着高畅军的冲击,虽然,在高畅军的猛攻下,第二线的部队也在节节败退,然而,一时之间,高畅军也无法冲垮本方的阵型。
    如果战局就一直像这样发展下去,王琮坚守到入夜,然后再率领残部逃回河间城的计划多半能够实行,但是,高畅军的攻击并非如此简单就能应付的。
    在高畅军两翼施行突击的骑兵队是王琮最为担忧的心腹大患。
    王琮部的主力骑兵作为前锋已经陷入了高畅军的包围之中,如今,只有预备队里还有一千精骑,而在现阶段,骑兵也只有骑兵才能对付。
    面对高畅部骑兵的冲击,王琮部的两翼垮得比他想象中的要快,那些步卒根本无法阻击对方骑兵的冲击,一旦两翼崩溃,骑兵再向中路冲击,那么,大部队的溃散也就在所难免了。
    于是,一个难题摆在了王琮面前。
    现在,王琮有两个选择。
    第一:将作为预备队的一千精骑分为两部,将其派出去增援本方的两翼,不求杀敌,只求能阻击敌方骑兵的冲击,只要拖到天黑就好了,只要天黑下来之后,大军的阵型还没有溃散,脱身就不算难事。
    只是,其中有一个问题,若是那一千精骑无法抵挡敌军的突击,那该怎么办呢?作为骑兵,速度远比步卒要快,那一千骑兵是王琮最后的砝码,就算局势怎么糟糕,他也可以利用那一千精骑的保护逃回河间,若是那一千骑兵也损耗在这次阻敌之中,他能不能逃回河间城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第二:当机立断,舍弃目前正在鏖战的中军,率领身后的三千预备队脱离战场,往河间城逃去,从河间城到白石渡头,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一路上,他又派了大量斥候侦查,敌军不可能安排有伏兵,所以,只要中军稍微阻止一下敌军,他完全有机会率领三千残部返回河间,有了这三千人,加上河间城的留守部队,他仍然有信心坚守河间。
    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病,要将一万大军就这样舍弃,需要的不仅仅是壮士断腕的决心,毕竟,若是坚持下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多带一些部队回去,带回河间城的士卒越多,守住河间城的机会就越大,何况,一旦他率领后军脱离战场,中军的下场就可想而知,被主将抛弃了的部队还能继续抵抗吗?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进还是退,这是一个问题?
    瞧见两翼的敌方骑兵的冲击速度越来越快,王琮不再犹豫,他挥了挥手中的令旗,果断命令仅存的一千骑兵向本方两翼驰去,进行增援,并且,将那两千步兵也派了出去,这个时候,不能再有什么保留了,若是在入夜时能抵挡住敌方的攻势,保持目前的态势,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能,那么,一切休提。
    一句话,不成功就成仁!
    王琮觉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心跳声也越来越大,就像一千匹战马从心上疾驰而过一般,绕是他自认为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在投下了所有赌注的这个时候,也感到了紧张,他握紧手中的马鞭,直勾勾地望着前方的战场。
    如今,在他身旁,只剩下了一百多名亲卫。
    与此同时,运河上。
    一个浪花打了过来,张忠志来不及闭嘴,吃了好大一口水,他牢牢地抱紧手中的浮木,他的耳朵灌满了水,即便如此,那些溺水
    惨呼声仍然在他耳边清楚地回荡,那是世界上唯一的
    得救了!
    当脚尖接触到实地的时候,他的心一阵狂喜。
    “救救我!张大哥!”
    有人在身后哀号,他没有回头,努力地向河岸走去,就是这短短的几步,也耗尽了他所有的气力。
    “救我!”
    后面那个声音继续传来,盖过了所有的哀号声,确定自己已经站在实地上后,张忠志回过头,望向到处都是落水士卒的河面。
    在距离他十来步的地方,吴炯正在水中挣扎着,时沉时浮,一旦头探出河面,就发出求救之声,他的目光始终瞧着张忠志的方向,充满了绝望。
    他距离河岸只有短短的十几步,只要再向前游一段距离,就能逃离升天,然而,这短短的几步距离对他来说就像天堑一般,难以靠拢。
    眼看着吴炯随着河水往下游流去,离岸越来越远,张忠志内心一片冰凉,他想救他,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手中的浮木朝水中的吴炯推去,至于吴炯是否能活下去,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水面上到处都是垂死挣扎的同伴,敌军的战船在水面上游弋,战船上不时射下箭矢来,每当河面上响起一声惨嚎,战船上就会爆发一阵狂笑。
    张忠志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离开水面的,也不知道是怎么离开水面的,当他恢复神智,发现自己正在两个士卒的夹持之下远离河岸,朝陆地跑去。
    这时,他才回过神来。
    本来,他是在沿着浮桥亡命向南岸跑去,浮桥被敌军战船顺流放下来的擂木撞断之后,他就掉落了水中,落水之际,他抓住了一根浮木,现在,却阴差阳错地被河流冲回了北岸。
    “士兵!拿起你的武器!准备战斗!”
    张忠志掉头四顾,在他身前,一个白衣神官正在声嘶力竭地对他大吼着,在他四周,都是和他一般从水中逃生的人,现在,他们身处在一个离河岸不远的高地上。
    在河岸上,因为遇见敌军船队的突然袭击,浮桥被撞断了而引起的骚乱已经平息了下来,四处都是白衣神官和身披重甲的军法司士卒,骚乱的士卒被临时分成几个部分,他们排成队列,紧张地注视着运河河面。
    在那里,敌军的船队正准备抢滩登陆。
    封云飞站在船头上,高声大喊。
    “擂鼓!”
    顿时,鼓声雷动,响彻运河两岸,在鼓声的催促下,游弋在运河的船队缓缓向北岸靠来。
    王琮对封云飞所率领的水军要求不多,第一当然是要破坏高畅军在运河上搭建的浮桥,断其后路,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再率领水军靠岸登陆,更近一步来对高畅军形成威慑,使其在恐慌之下唯有选择投降。
    第一个任务封云飞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对于陆路上发生的一切他一无所知,所以,他并没有悠闲地率领船队在运河上游弋,而是选择了登陆作战。
    在他看来,敌军既然已经溃不成军,自己只要一率军登陆,敌军多半会不战而降,这样一个莫大的功劳,自然不能拱手让人。
    高雅贤站立在一个土坡上,河面上发生的一切清楚地映入他的眼帘。
    当封云飞的船队耀武扬威地在运河上游弋,不停射杀本方落水的士卒时,高雅贤面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用力地攥紧拳头,默默忍耐着。
    对于高畅的诱敌之计,他也是赞同的,要想攻下河间城,一定的牺牲是必要的,虽然他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当他看见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士卒溺水而亡,或死于敌人箭下时,他仍然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当封云飞率领船队向岸边靠拢,准备登陆之时,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握紧拳头,高声吼道。
    “命令投石车准备战斗!”
    传令兵向前一步,站在高坡上,他手中拿着一支红色的小旗,小旗变直立为平指,鼓手有节奏的鼓声响起。
    在河岸上生长的一片树林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去掉绿叶树枝的掩盖后,几十架投石车平排在河岸上,散发着狰狞的杀气。
    投石车的指挥官仔细地观察着河面上船队的距离,他手中同样有一把小红旗,红旗在他手中像一个小精灵一般上下舞动,在旗语的指挥下,投石车在工兵的努力下,将攻击距离校正到了最佳。
    “放!”
    指挥官轻喝一声,在他身侧的大鼓发出一声巨响,随后淹没在石块划破空气呼啸而去的声音中。
    几十个石弹黑压压的一片,划破暮霭笼罩的天穹,朝运河中的船队飞驰而去。
    第三集 第二十六章 战河间(十)
     更新时间:2008…9…4 15:07:52 本章字数:5132
    ”
    对面的敌将大吼一声,他的身子微微后仰,身下的战马跃马奔腾,他左手拉着马缰,稳定着自己在马上的身体,右手握着马槊,槊杆笔直向前,槊尖闪着寒光,闪电一般向着苏定方扎了过来,夹杂着凛冽的寒风。
    苏定方双腿紧夹马腹,在疾驰的马背上,身形依然稳如磐石,他紧紧地盯着前方高速向自己迎来的敌将,连对面敌将脸上那道两寸来长的刀疤,因为大吼而露出的大黄牙也历历在目,敌将的槊尖在他眼里由小变大,槊尖激起的寒风刺激着他的眼睑,他的眼睛依然一眨不眨地大睁着,不曾有丝毫的闪烁。
    他的双手横持狼牙棒,二十来斤重由镔铁所制的狼牙棒在他手中就如灯草一般轻盈。
    苏定方的身体在马上微微侧了一下身,狼牙棒的棒尾轻轻往上一挑,准确地迎上了敌将手中急刺过来的马槊,正好击中槊尖后一尺左右的地方,发出一声轻响,就像打在一条毒蛇的七寸一般,敌将的马槊无力地滑向了一边,贴着苏定方的身子刺入他身后的空气中。
    疾驰的战马迎面交错而过。
    从两匹战马中间穿过的疾风打得两人的脸生疼。
    马槊刺空了之后,敌将的身子身不由己地向前探去,伏在了战马的长颈上。
    苏定方手中地狼牙棒划了一个漂亮的弧线。他单手持着棒尾,随着呼的一声,狼牙棒的棒头砸在了伏在战马上与自己交错而过的敌将后背上。
    “噗!”
    那人口吐鲜血,翻身下马,随即陷入了奔腾的马群之中,眼见不活了!
    苏定方手中的狼牙棒在击中敌将的后背之后,闪电般地反弹而回,在空中再次划过一道漂亮地弧线。砸在了迎面而来的第二骑敌将的脸上,将那人戴着头盔的脑袋砸得稀巴烂,那人无声无息地向后跌倒,临死之前,由于他紧握缰绳,使得他的坐骑发出一声悲嘶。高扬前蹄而立,挡住了身后的那些同伴。
    苏定方并没有调整马速,只是左腿微微使了使力,身下地坐骑心领神会,稍微调整了一下方向,从那匹立起来的战马身边疾驰而过,冲入了敌阵之中。
    在苏定方的身后,数百骑犹如龙卷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