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65章

大清弊主-第65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的最厉害的泉州、漳州、福宁一带,只见他在椅子上一欠身,说道:“督台大人,泉、漳二府及福宁一州自去年就旱情严峻,皇上截留三十万石漕粮赈济此一带被灾之民,而福建其它各府,同样灾情严峻,今年春旱尤为厉害,下官等四周巡查,不敢稍存懈怠,万未料及,受赈济的一带反而挑头闹事,并且迅延长开来,实乃出乎下官意料。
    前任督台,自去年十一月便即解任,浙江本是鱼米之乡,去年又是丰年,下官等欲从浙江借调米粮,奈何浙江巡抚百般推脱,下官等亦是无能为力。”
    范时崇一听,这黄秉中竟然倒打一耙,含沙射影的指责自己到任太迟,没起到协调闽、浙两省的责任,心里立时就警惕起来,这黄秉中去年由福建布政使升任巡抚,在福建已经呆了五年,可谓根基深厚,他若是成心挑起督抚之争,自己此立足未稳,可是大为不妙,倒不若借此机会好好整合一下福建的官员。
    想到这里,范时崇神情肃然的说道:“诸位与本督皆是朝廷命官,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坐视福建半省糜烂?饥民暴*所之揭贴,本督亦曾看过,直指地方官吏侵吞赈济钱粮,地方富户大豪囤聚居奇,针对此条,本督以为,对福建西南各府饥民暴*该剿、抚并用,剿,本督已命福建提督蓝理派兵前往征剿。抚,望在座诸位与本督同心协力,征调粮草运往西南各府……”
    泉州府,福建6路提督府。
    提督蓝理闻报泉、漳二州及福宁三州皆反,不由怔了半天。蓝理是福建漳浦人,畲族,自幼习武,英勇过人,康熙朝有名的‘破腹将军’,在征台时,屡立战功,累功升至提督,他自小就不曾读过,性情豪爽,粗犷率直,其儿蓝国定却是依附太子。
    蓝理早就收到其子的密信,要他对泉州、漳州、福宁一带的饥民采取放任的态度,这要求对他来说,不过是抬抬手而已,他只管军事,不管民事,只需不造反,就跟他没一丝关系,更何况他对豪族大户历来反感,地方官吏贪腐赈济钱粮的事他亦有耳闻,自是乐的看热闹。
    他亦是万没料到形势会如此急转直下,泉州的永春、德化两县一扯旗放炮杀官造反,会如此迅的延长开来,仅仅不过五天时间,泉州、漳州及福宁州已是反旗四竖,而且开始向龙岩、延平、汀州三府延长,从贼人数已是号称十万之众。
    他也是老军务了,反贼势力展的如此迅,要说这背后没有得力人手组织、策划,打死他也不相信,不过事已至此,他除了暗自腹诽几句,也没其他办法,只得尽起本部三万兵马,兵分三路前往征剿,同时给康熙上了份折子呈报细致情况,不管造反是什么原因,这么大的声势,他这个坐镇泉州的福建6路提督是逃不了干系的,不积极主动一点,这个提督怕是当到头了。
    范时崇的手令传来时,蓝理已经率领三万人马进入安南州了,他只让师爷回了短短一句话,“所过之地,寸草皆无,望督台大人保证兵马粮草。”
    广东与福建紧接,潮州府更是紧临福建漳州,漳州府这一造反,把潮州知府吓了个半死,一边以八百里加急向广州巡抚呈报,请求派兵进驻,一边严令各县严密注视福建叛民的动向。
    胤祯回到澳门后,却没闲着,先去查看了下那艘二级战列舰,蒙特多号损伤不是很大,贾士度又是有心奉承,调派了所有好手维修,估计再有三天就能够出海,这让胤祯心情大好。
    回到澳门海关的临时驻地,胤祯就开始不断的写信,康熙在三月初出上谕着北方各地做好抗旱准备的邸报,胤祯到广州已经看到了,康熙虽然未给他密信,但细想之后他觉得还是得尽一份力,既能救民于水火,也能多获一份圣眷,何乐而不为?银子没了再赚就是。
    胤祯先就给江海关、浙海关、上海沙船协会下令,着北上沙船一概只准装运粮食,天津海关以高于市价二成的价格敞开收购,并通知‘四大恒’保证天津海关的现银和银票流量。
    稍想了想,他觉得此次大旱对在北方推行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是个大好机会,农学院虽然还未开院,不过这些东西能够先试着推行,也算是为农学院积累经验。
    此时,黄河以北都还未开始大力推行这三种高产作物,种子还是个大问题,默想顷刻,他才派出亲卫先到广州去搜买这几种农物的种子,又给施世驃写了封信,叫他搜集三种农作物,玉米、番薯在沿海都种了不少年了,但马铃薯他来了后还未吃过,不知道传过来了没?所以特地交待施世驃不妨去台湾看看,荷兰人在台湾多年,应该已经传到了台湾。
    之后他才给康熙写密折,细致汇报了被刺杀的情形,并把缴获的弓、箭一并送了去,这么大的事是不可能瞒住康熙的,然后才通报运粮一事,而后,胤祯又提及气候异常,人口稠密区要严防瘟疫,稍后,他才提及旱灾之后推广三种农作物的事情,最后是请求在澳门设立海防同知衙门,以加强对澳门及澳门外海的管理。
    检查妥当之后,他才将命令、信件、密折一并用快船出。
    三月三十日,胤祯就收到了广东巡抚满丕转过来的私信,其中言及闭城大索三日,皆一无所得,甚是惶恐云云,他不由好笑,这家伙只怕根本就是做做样子,这些官油子对这种案子,躲都来不及,还会尽心去查?倒是信后提及福建造反的消息,让胤祯楞了半晌,在康熙朝还有这么大一次农民起义?咋就没听说过?是原本就有,还是自己来了改变的?本王好象跟福建没啥关系。闹就闹,既然没听闻过,估计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再说,这事也没他插手的余地,胤祯沉思顷刻就把这事放在了一边。
    四月初二,胤祯乘坐修理一新的蒙特多号返回上海,这艘二级战列舰,回到上海就将面临肢解的命运,他也懒的费神去改名字。
    第133章祈雨
    京城。
    整个三月,北方是滴雨未下,不少河溪断流,池塘干枯,各地官府都开始举行大小规模不一的祈雨活动。
    康熙亦未例外,在宫中祷雨,不茹荤者十数日月初六,钦天监监正纪利安奏报,近日或有小雨,康熙闻言大喜,立即下旨,明日举行雩祭,即圜丘求雨。
    四月初七黎明时分,康熙身着祭服,前导仪仗,后随陪官,由天坛斋宫乘辇至圜丘坛。
    康熙在祭坛的第一层上帝位前,先上三柱香,再奉上三瓣香,然后依次到列圣配位前上香,回到第二层拜位,行三跪九拜礼,众官也随之跪叩。第二项,将玉帛奉上,奠玉帛。第三项,将祭祀用肉奉上。第四项,行初献礼:皇帝升坛诣上帝位前,跪献爵,放在正中位置,然后所有人俱跪,司祝官站在坛中心,跪读写给上帝的祝文,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礼……。
    康熙一向视农耕为国之根本,然华北却是十年九旱,在这靠天吃饭的年代,祈雨也成了康熙每年必修之功课。
    回到养心殿,雨没来,胤祯的密折却到了。
    仅仅只看了个开头,康熙便觉的心颤手摇,竟然有二百余手执利刃弓矢的亡命之徒在广州城焚街刺杀胤祯骨肉相残他脑中立时就冒出了这四个字,“一群畜生”他恨恨的嘀咕了句,开始在殿里的踱步,到底是谁?太子?老八?老三不可能,老四?也不可能,太子?没理由,老十四从八党分出来,他应该最高兴,怎会这时候去杀老十四?难道是老八?因为老十四的背叛?
    康熙回身望了一眼随同密折送来的两把青海弓,眼睛悄然一眯,这青海弓没个三、五年的锻炼可是拿不出手的,老八有这份心计和隐忍能力,公推太子时也不会这么快就跳出来了,难道还有人躲在暗中?可为什么单单对老十四下手,这群孽障,老大的例子还活生生的摆在哪里,他们难道就没有丝毫敬畏之心?
    他越想越是烦闷,太子,是由他一手调教了三十多年,现在也是蠢蠢欲动,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三、老十四竟没一盏是省油的灯,太子这事还没完,又闹出一起兄弟相残的丑剧,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太子的问题了,该怎么压制这些个不安份的不孝子?
    沉默半晌,康熙仍不得要领,只得先放下这问题,又坐回去细细看密折,看到胤祯从两江调粮走海路到天津,禁不住轻叹一声,所有人都只看到漕运,却未及想到海运同样能够调粮,这老十四的眼光还真是别具一格,当初放他出京,现在看来是非常的正确。
    仅仅通过这一件事,他就将海关、沙船协会、‘四大恒’
    的作用挥到了极致,这倒是开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如果行的通,以后两广、闽浙、两江的赋税、漕粮倒都能够走海运,如此能减轻不少漕运的压力,平日里还真没看出,老十四鼓捣的这些个东西,紧急时还能够派上这样的用场,竟然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待看到胤祯言及预早预防瘟疫,他不由悄然颌,这问题是该及早预防。随后看到推广三种高产农作物,康熙倒是犹豫了,玉米、番薯在江南沿海一带有少量种植,产量颇为喜人,他也曾耳闻,但这东西能够作为主食?再说北方的气候、土壤皆与江南悬殊,这些作物能在北方推广?今年春旱本就导致受灾严峻,万一推广不见效果以至是失败,今年的压力可就大了。
    信的未尾,胤祯才提及在澳门设立海防同知,康熙不仅暗笑,老十四在防备西洋人这方面,比所有大臣都要激进,也不知道他这种忧患意识从何而来的。
    这时,就听李德全轻声道:“恭喜皇上,下雨了。”
    熙一喜,兴奋的望了窗外一眼,果然,外面已下起了丝丝细雨,他不由起身走到门口,一个多月未见雨了,虽然是小雨,也能振奋人心。
    康熙正自兴奋,眼角却瞟到萧永藻正冒着小雨慢慢而来,看他步履慢慢的样子,可不象是什么好事,他不由扫兴的回到御案后坐下,萧永藻已是一溜小跑着进来,很稳重的见过礼之后,他才双手呈上一份八百里加急文,“禀皇上,福建泉州、漳州及福宁一州,饥民暴动,现已延长龙岩、延平、汀州三府,福建已是半省糜烂。”
    康熙闻言不由一楞,竟然是福建暴动,这段时间他不断是留意山东、山西,他暗暗咬了咬牙齿,好手段,连朕都瞒过了,突然他眉头一皱,沉声道:“怎么回事,泉漳二州及福宁一州,去年朕就截留了三十万漕粮赈济被灾之民,饥民如何会暴动?”
    萧永藻重重的叩了个头,才道,“回皇上,饥民暴动前曾广揭贴,说地方官员侵吞赈济钱粮,并与豪族大户暗相勾结、囤聚居奇、借机兼并田地。”
    “好胆”康熙咬牙冷笑道:“朕以宽为政,竟养出了一帮猪狗不如的官员,连赈灾钱粮,他们也敢伸手。”顿了一下,他才森然问道;“那些个地方官员呢?”
    见康熙动怒,萧永藻连声道:“奴才该死,皇上息怒,那些地方官员都已经被暴动的饥民杀死。”
    “便宜他们了。”康熙说了一句,便低头翻看奏折,这是两份奏折,一份是闽浙总督范时崇上的,一份是福建提督蓝理上的,蓝理已经兵分三路进剿,而范时崇又提出剿、抚并用,康熙翻看之后却是默然不语。
    福建本就地瘠民贫,兼之民风强悍,此次祸乱,从贼人数更是高达十万之众,已是极难平息,朝廷不知要为此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萧永藻原本以为康熙在看到奏折后会有雷霆之怒,却不料竟然是悄无声息,不由大着胆子觑了一眼。
    却见康熙仰着脸沉思,不由赶紧的低下头来,康熙沉吟半晌却转了话题,“恂郡王胤祯已经着海船从海路运粮至天津海关,你着户部安排人手去接收,一应明细帐目与海关戡合清楚,但凡敢有侵吞赈灾钱粮的,灭族抄家,绝不轻饶。”
    “喳,奴才出宫便去户部交待。”萧永藻忙叩头回道,心里却是好奇,胤祯这次不知道又捐了多少?
    康熙已是接着道:“各地受灾情况,统计结果可曾出来?”
    第134章各有盘算
    萧永藻身为上房大臣,今春旱情又是如此严峻,料知康熙迟早必有一问,这方面早就做足了功课,闻言便从容回道:“冬小麦拔节、灌浆均在春季,今年春旱来得早,陕西、山西、河南、直隶的冬小麦基本是保不住了,若是持续旱下去,很可能颗粒无收。”
    康熙不置可否的低“唔”了一声,随口问道:“五月之后才能解除旱情,宜种何物?”
    怎么问起这事来了?萧永藻不由颇感诧异,这主子一生重视农耕,这些问题早就烂熟于心,何须相问?稍稍犹豫他才慢慢说道:“回皇上,五月正是仲夏,雨水充足的话,粟谷、荞麦、高粱、豆类都适宜种植,粟谷、荞麦、高粱成熟时间都不长,入秋便能收一季,若是五月旱情能解,下半年口粮就有保障。”
    因为在试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件事上有些犹豫,康熙纯粹是下意识的有此一问,萧永藻的‘保障’二字倒是提示了他,既然胤祯在信中一再提及这三种农作物能高产抗旱,那就着他保障试种地区的口粮,他左右是不缺钱。
    黄河以北各省,初夏时节十年倒有九年旱,高产抗旱的农作物,实在让康熙心动,再说,胤祯闻知旱情便主动购粮北上,又广为搜罗种子,仅是这份忧国忧民之心便难能可贵,倒不如由着他,成则可喜,败亦无忧,何苦打击他积极性。
    思虑清楚,康熙才道:“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推荐在北方播种玉米、番薯、马铃薯三种农作物,上房跟户部好好合议一下,在北方各省,每府、县皆抽调一乡试行推种,不论土壤肥瘦,亦不论雨水多寡,都须兼顾,既是试种,着各县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农细心侍弄,严令地方官吏细心察看,收后必须照实详报。”
    “喳,奴才谨尊圣谕。”萧永藻恭谨的叩了个头,心里却是暗道,十四爷年青胡闹也就罢了,怎得皇上也跟着胡闹,这农作物已经沿袭了千年,岂是那么好改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听名字就知道十四爷是从西洋人那里弄来的?橘生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