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外交 >

第74章

大外交-第74章

小说: 大外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为美、苏可能在全球和解中以欧洲的代价去达成协议之前兆。
11月6日,艾登和摩勒决定必须对美国压力让步的同一天,阿登纳凑巧在巴黎作客。根据法国外交部长皮诺( Christian Pineau)的说法,阿登纳表示:
“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将是你复仇之路。”
这个声明反映出日后法、德政策的思考方向,最高潮就是戴高乐在1963年与阿登纳签订友好磋商条约。
英国也跟法国一样检讨分析,认识到本身的相对弱势,但却选择了不同的政策做法。英国不采取欧洲团结的做法,却选择永远追随美国的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做法。苏伊士事件之前,英国早就认识到它必须仰赖美国,只不过继续以大国姿态行事罢了。苏伊士事件之后,英国诠释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就是对于基本上在华府制定的政策,争取最大影响力。
苏伊士危机事件最致命的影响,发生在苏联方面。距“日内瓦精神”还不到一年,苏联就渗透人中东,也在匈牙利敉平起义,甚至威胁要以导弹攻击西欧。从头到尾,国际舆论抨击的矛头都集中在英、法身上,苏联在匈牙利更大的暴行至多只受到表面象征性的谴责而已。
赫鲁晓夫的意识形态与个性特质,使他认定美国的做法是出于软弱无能,而非基于高尚原则。原本只是暂时由捷克出面贩售武器给埃及,却变成苏联的重大战略突破,还使得大西洋同盟分裂,并使得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讨价还价力量而倒向莫斯科。赫鲁晓夫意气风发,顾盼自雄,进而大搞对抗动作,先以1958年柏林事件发出最后通牒,但是1961年则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上大受羞辱。
虽然惨痛代价不小,苏伊士运河危机事件却象征着美国挑起世界领导的重担之开始。美国总算喘一口气,可以借苏伊士事件与一向大搞现实政治、势力均衡的盟国斩断关联。但是现实世界里,美国也不能如此纯真。苏伊士事件变成美国介入环球权力赛场的第一个起点,它的第一课就是权力真空永远会被填补上,主要问题不是填补这个真空,而是由谁来填补权力真空。英国和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历史地位被占夺后,美国发现中东地区势力均衡的责任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美国肩膀上。
1956年11月29日,美国政府赞誉巴基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领袖新近召开的巴格达条约高峰会议,宣称:
“对(该条约)会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威胁,美国将予以最严重的检视。”
这乃是美国将承担起防卫巴格达条约会员国责任的外交辞令,这个角色也正是英国已经无力承担的角色。
1958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咨请国会批准一项对中东的经援、军援和防共侵略的三合一政策,日后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1月10日,艾森豪威尔在国情咨文里更进一步宣称美国决心保卫整个自由世界:
  “第一,美国的重大利益遍布全球,涵盖东西两半球及各大洲。
第二,我们与自由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共同利益。
第三,利益相倚需要尊重所有人的权利与和平。”
美国想和欧洲保持距离,却使自身必须担负起保护全世界每个地区每个自由国家(意即非共产国家)的责任。虽然苏伊士危机中,美国仍试图通过联合国处理发展中世界均势的混乱问题,两年之内美军却已在黎巴嫩登陆执行艾森豪威尔主义。10年之后,美国却必须独自被纠缠在越南,大部分盟国则以苏伊士危机时美国自己写就的剧本做脚本,回避介入越战。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战后国际关系改变
1956年同时发生两件事,彻底改变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模式。苏伊士危机结束了西方盟国的天真,此后,西方盟国再也不能全然相信自己声称利益相契合这套话。与此同步,血腥弹压匈牙利起义也显示出,苏联在必要时不惜以武力去维持其势力范围,解放之语乃是空话。此后再无疑问,冷战将拖延下去,将剧烈对峙,两军将隔着欧洲中央分界线互相戒备,久久不能了结。
匈牙利的反抗苏联霸权,出自掺杂在一起的三大爆炸性因素:俄罗斯传统上的帝国主义,苏维埃的意识形态,以及匈牙利人强烈的民族主义。匈牙利可以说是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世代相传的扩张主义的受害者之一。历史上,与其接壤的邻国一旦打算采取真正独立政策时,俄罗斯皆一贯加以压制;这种作风延续到后冷战时期。但是,通常这都会肇致俄罗斯陷人大麻烦。敉平独立运动之后,俄罗斯势必在邻国维持驻军,耗费不赀,因而消耗国库却未必有助俄罗斯的安全。凯南曾说:“沙皇政府事实上是因为笨拙地蚕食吞并其欧洲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却又无力加以消化才亡了国。”
共产党统治的苏联也重蹈覆辙。斯大林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沙皇政府丢失的所有领土,全都收复,又借由红军占领,扶植成立苏维埃式政府而在东欧建立卫星附庸国家。沙皇时期的帝制统治已经相当复杂,在共产党统治下,这些附庸国人民除了外国控制外,还要承受经济制度之剥削,可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苏维埃式的中央计划制,经长期实践被证明让人无法容忍,即使在苏联本身亦难以落实,在附庸国家中,它一开始就带来灾祸。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捷克的生活水平可与瑞士媲美。战后,它被拉低到与整个共产阵营一样灰涩、单调、乏善可陈。波兰的工业基础与意大利相若,资源则更胜一筹,但是却沦落到与东欧国家一起均贫的地步。东德把共产制度视为无法与西德分享经济福祉的唯一障碍。东欧每个国家人民都认为,他们牺牲自我的福祉,成全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苏联霸权作为。
在苏联境内,共产主义可以本土的事物出现,在东欧国家它却毋庸置疑是强制加诸身上的事物,并且古老的国家传统也被它束缚住了。即使完全掌握了警察、大众传播媒体以及教育体系,附庸国家的共产党却自觉像是被围困的少数族群。列宁曾经撰文说,布尔什维克党人如果要遵循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政策,将它们加诸邻国身上,将是愚蠢之举,但是在斯大林逝世之时,共产主义统治和专制沙皇统治的最大差别是,斯大林事实上更加残暴不仁。最后,苏联的政策也遭遇到早先困扰俄罗斯的同样问题:为了强化苏联的安全而共产化的东欧,消耗太多资源和高层的注意,以至于负担的意味大过战略利益的意味。
斯大林相信唯有由莫斯科全面、强悍地管制,才能把东欧附庸国家慑服。1948年,东欧唯一一位大体上凭借自己的努力而掌权的共产党统治者铁托,公然表明贝尔格莱德将不受莫斯科节制,走自己的路线。斯大林把南斯拉夫逐出共产情报局( inform)作为报复。斯大林预期他会迅速下台,不料铁托却在西方民主国家援助下熬过来;这些西方国家暂时搁置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反而恢复以旧式的均势考虑做出此一决定。
斯大林对铁托施行独立路线的反应是,恢复他强调纪律的旧办法,在所有的附庸国家搞公审,几乎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全都被他假司法之名义谋害灭除。就和前一个十年在莫斯科的整肃活动一样,这些人之中很少人真正搞反对运动。他们可以说全都是忠诚的共产党人,替苏联在其国家搞共产统治当工具,譬如捷克的斯兰斯基( Rudolf Slansky)、匈牙利的拉伊克(Laszlo Rajk)、保加利亚的柯斯托夫( Traicho Kostov)和波兰的哥穆尔卡(Wladyslaw Gomulku)。其中只有哥穆尔卡逃过一劫,没有丧生。这些人在其民众心目中都是莫斯科的工具,仍然难逃遭清算的命运,使得共产主义制度道德破产,即使少数还相信共产主义宣传的人士也不禁动摇起来。
斯大林的继承人又不敢搞这个暴君玩的镇压手段,更对是否允许苏维埃阵营里出现异端思想意见分歧。他们陷在相互矛盾的两种恐惧之中:一则是若在东欧搞镇压生怕会阻碍了亟需与西方纾缓紧张关系的动作;一则又怕若是卫星附庸国自由化,或许会导致整个共产帝国倾覆。(不过,1953年他们却没有因为担忧西方的反应,就不派坦克到东德敉平乱事。)1955年,他们决定只要东欧附庸国领导层安分地拥护共产主义,就算有民族主义思想也就罢了;他们也与铁托修好,以示新作风。1955年5月,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访问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刻意求好。然而,就跟往后每次试图改革一样,自由化必定会打开反共闸门。
赫鲁晓夫1956年2月在苏共第二十届党代表大会上演说,披露斯大林种种罪行之后,共产主义的声誉江河日下。南斯拉夫却是例外,它转而以民族主义为诉求。很快地就显现出,斯大林认为铁托主义对苏联是一大威胁,看法正确。卫星附庸国家的领袖遇上了大矛盾,想要取得民众支持,他们就必须抬出民族主义,必须以波兰、捷克或匈牙利的共产党员姿态出现,不能唯唯诺诺当克里姆林宫的傀儡。赫鲁晓夫访问贝尔格莱德以后,克里姆林宫对东欧附庸国家政权的掌控,越来越受到压力。
从头到尾,美国基本上采取消极态度。遏制理论的中心前提是,
让时间自己来拖得由东欧自己解放,不必正面去向苏联挑战。1952年
美国总统大选时,杜勒斯在《生活》上发表一篇“大胆政策”的文
章,批评这种政策太消极。杜勒斯认为,东欧国家(他称之为“被俘
国家”)已接近绝望,“因为代表自由力量的传统领袖美国,似乎专心
致志于‘遏制’和‘僵持’政策”。他呼吁美国“昭告公众,它希望
解放能出现”。
但是在实务运作上,何谓“解放”?杜勒斯太精研苏联事务,以致毫不怀疑苏联必会扑灭任何动乱。杜勒斯撰文时,毕竟斯大林还健在。因此杜勒斯明明白白反对“鼓励一系列血腥起义和报复”。杜勒斯说,他的主义是,美国的宣传和其他非军事措施鼓动以铁托模式“和平地脱离莫斯科”。
艾奇逊在铁托与莫斯科分手后支持他,是出于现实政治考虑,杜勒斯基本上拥护同一政策,则以称之为“解放”的普遍理想主义出发。在实务上,杜勒斯提出解放理论乃是企图在不增加美国风险的情况下,增加莫斯科巩固其征服成绩的成本。杜勒斯鼓励的是铁托主义,并非民主政治,他跟艾奇逊想法的差异只不过修辞上的小差异罢了。
杜勒斯的批评者指责他有解放东欧的想法,不过他实际上从未公开表达。但是,他也没有去更正这种说法。杜勒斯一直是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自由电台(Radio Liberty)等机构的主要支持者,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东欧保持自由的原则存活,并且鼓舞民众伺机起义。自由欧洲电台的手法一点也不婉转含蓄。理论上,它的论调并不是官方立场,它支持的“解放”只是字义上那么具有好战味道。不幸的是,美国政府财务支持的机构发出的论调是“个人观点”或“官方立场”,其间区别何在,东欧自由斗士极难理解。
波兰和匈牙利的棘手问题
因此,几乎就在民主国家为苏伊士危机焦头烂额之际,苏联也在波兰和匈牙利这两个主要附庸国碰上棘手问题。
波兰先出事。6月间工业城市波兹南发生暴动,遭到镇压,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0月间,在过去斯大林整肃中幸免的若干波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头头,决定采取波兰民族主义路线。1951年被整肃垮台的哥穆尔卡,被邀复出担任波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并于1956年10月13日第一次出席政治局会议。1949年起就任波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且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罗科索夫斯基( Konstantin Rokossovsky)元帅,遭到罢黜,结束苏联监管波兰这羞辱的一页纪录。波兰共产党发表一篇声明称,波兰今后将以“民族之路走上社会主义”;以波兰人炽热的民族主义感情和漠不关心社会主义来看,这份声明怎能让莫斯科放心?克里姆林官思考了一阵子,是否要军事干预,苏联坦克开始向主要城市推进;赫鲁晓夫也在苏共政治局委员卡冈诺维奇、米高扬和莫洛托夫的陪同下,于10月19日飞抵华沙。
波兰领袖并未被唬住,他们照会这位苏共总书记:他们一行不会被当做党对党的会谈,因此不会被请到共产党中央党部晤谈。苏联代表们被安置在国宾招待所贝维德宫( Belvedered Palace)下揭。
赫鲁晓夫在最后关头退却了。10月20日,苏军奉令退回他们的基地。10月22日,赫鲁晓夫支持哥穆尔卡出任波共的总书记,以交换波共新领导班子答应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波兰仍留在华沙公约组织里。表面的正式形式上,苏联的防卫体系维持住完整之局,实际上,一旦与西方爆发战争,波兰军队的可靠度就得仔细思量了。
苏联退让、允许波兰的民族共产主义出头,部分原因是一旦出兵弹压,必会遭到波兰3000多万人民的反抗,而且历史上波兰人抵拒俄罗斯侵凌和苏联残暴的勇气、意愿更是历历如绘。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克里姆林官在此同时也在匈牙利面临了更大的考验。
匈牙利人口900万,跟邻国一样经历苏联的侵凌压迫。20世纪40年代起,它就由正统斯大林派的拉科西( Matyas Rakosi)高压统治。20世纪30年代拉科西陷身布达佩斯监狱时,斯大林以沙皇军队1849年虏获的一面匈牙利国旗奉还给匈牙利,救他出狱。战后,拉科西随着红军回国,建立起连斯大林都自叹弗如的残暴统治体系,让许多匈牙利人痛悔当年不该放虎归山。
1953年柏林暴动平息后不久,拉科西的气数亦尽。他被召到莫斯科,贝利亚以无法比拟的斯大林式暴虐口吻告诉他,虽然匈牙利曾经被各种不同民族统治过,却从来没出过犹太人的国王,今天苏联高层领导也不能容许犹太人出头称王。取代拉科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