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渌水依荷起微澜 >

第85章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85章

小说: 渌水依荷起微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这位也是略通文字的,直接将名姓、住址说了与她知,倒也便利的紧。顺势又拣了几处关键要点,细细解释与她听。一路上,时而并肩同坐观风景,时而一问一答,倒也过得飞快。

直到马车陆续驶入了庄子后,才见着已是一脸疲惫不堪的大房奶奶,这旁相扶而下表姑媳俩,皆是一愣。再看那旁一脸从容气度的太太王氏,显然在车中休息的尚算不错,至于与她同车而坐的魏氏何以这般模样,却不免叫人暗自摇头。

想来与太太同车,必得加倍提着精神才好。别看这一路都有大丫鬟三叶跟随在旁,可到底不比自己屋里惬意,万事都得瞧着太太的喜怒而行;就连说话也万不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是把这位大奶奶给憋屈坏了!

此刻落下地来,总算是安下心来咯。回程之时便再无顺行的外人了,自然得换个马车才好。与其对着端坐车内默默诵经的婆婆,反倒是与西厢房中的那位对坐言语,才更好些。

她却不知,太太这一路之上哪里是默诵经文,而是借着此番出游之际。有心磨一磨她的性子罢了。却着实将这魏氏累得够呛,自出城门后,便只觉得是坐立难安的很!

就连同车之中的大丫鬟,也是默不作声学着太太一般,将绣篮抱在腿上,打络子。看那一脸笃定的样子,若不是这马车之中不便做那女红针线,想必这丫鬟定会便直接改了手中的物件,才好。

然而此刻的情形,想来对于太太的良苦用心。这位仍是毫无察觉才对。一行用罢了无饭后,更只见这位是匆匆告辞而去,便已知其心中如何作想咯。

刚才车中商议之事。虽还不曾告知上座的太太,叶氏却是心安的很。一来,之前让二爷出面向太太讨了老余头一家子去,便引得府内不少人忍不住好奇心起,只是碍于主子之事。哪敢胡乱多嘴的。

既然下人们都不免好奇,身为主事之人的太太王氏,也必是略有思量才对。只等此行结束后,同二爷一并将手中两桩‘与人合作’的生意,细细言明当场也就是了。

反观,那旁表姑奶奶不免还有些许的惊喜之色。尚未退尽。毕竟借由此桩,一年累计下来,也定可为自己再添数十两不止。即便数额再无法提升一二。却架不住这等获益匪浅的小本生意,对自己的诱惑!

试问,自己一介失婚妇人,无需娘家依傍之下,又该如何寻觅能得如此收益的好买卖?此刻就算不能与姑母明言。却也掩饰不住其发自真心的感激之情。

待等转过天来,大奶奶魏氏的苦差事又是接踵而至。太太特意点明了让她一路同车,赶往位于广凉府郊的净台寺。低垂着脑袋,忍不住已是腹议连连。若不是此番正为了自己相公科试祈福,只怕这位没等车马在庄外停稳,便已旧疾复发了。

满是哀怨的爬上了马车,心中是愈发后悔起来,当初之时便应当学着他二婶一般,出言力劝大舅父家的那位与太太同坐。如今倒好自己成了苦在心头,无处可诉之人。忍不住挑开自己一侧的窗帘,再看了一眼送行之人的方向。

便只见,为首的表姑媳俩好似愈发亲近了起来。此刻正低声交谈着什么,面上的笑意比起方才来,也是丝毫未减,足可见即便没有太太在场,这二人也已彼此熟悉了。

若被那不明就里之人瞧见此般温馨场面,定以为这两位并非只是表亲,反倒更似嫡亲的姐妹一般,气氛是何其相容,看的人都挪不开眼去。默默将自己来路时的情景比照一二,更是忍不住长叹一声,果然还得及早打算才好,莫要等回程那日,仍需苦熬许久,才对!

打定了主意,自然不能坐以待毙,索性就把话说开了才好。不免略略抬起了头来,偷眼望向那旁仍如来路之时一般,微微阖目,默默靠坐车壁一旁的太太。

见其好似未有察觉,不免再扫了一眼,那头也是如出一辙,正抱着绣在门口坐下的大丫鬟,不觉是嘴角一瞥。便索性也学着这主仆二人一般,稍稍侧转过来,偏向一旁直接将身子倒在了车窗壁上,看向窗外发起呆来。

殊不知那旁看似假寐的太太,却已在心中暗暗点头,果然此番出行能将她这遇事不沉稳的性子,磨去三成也算值得了。想年内秋闱长子得以得中,不出年余便可顺利踏上仕途之路,倘若还是这般耐不住性子,必是万事不成!

联想到若蕴侄女即便与前夫和离后,回转娘家还能得其长嫂如此关爱,已是难得非常。漫说是外人闻得此桩,都不免惊叹不已,自己这个嫡亲的姑母,更是感慨连连。

有鉴于此,原本还想缓上一段的太太,却是再也坐不住了。须得在儿子出仕前,将这卢府下一任的主事太太,好生调教一番才是当务之急!于是,万事暂抛一旁,寻了个合适之由,便直接叮嘱了鲁妈妈在家好生看顾着。另有托了娘家大嫂,在此期间也帮着照拂一二。

外院之事,当可全权交由次子之手,自卢提举于旧年考功时得了个良中之评后,可见其管理事务之能,已是足够了。

说来此世的考功等级,不免也让早在前世之时,便已从那位爱常驻图书馆中的师姐口中略知一二。至少自唐以来,考功便可分为三等九级,其中确实不曾有过优、良这两字。

想来也必是那位早于夫妻二人到来的前朝女皇,因其习惯而改变至此,才对。无意间去了上上、上中、上下三级后,又多出了两个大等,便成如今的四等十二级,也被当朝沿用至今。

就此可见,卢家这位二爷的考功的确非比寻常,若按所处等级的比例而论,足在上等之列咯!

虽说其中有考功司的私心在。只因刚好解了年内宝钞提举司的燃眉之急,才得当今那位的赞叹之句,哪有不为其所动之理?但撇开这一桩,另有朝中言官进谏,而使得小面额宝钞的推广之事,也因此被提前了数年之久,更是万岁最为乐见之事。

由此考功司中的官员,自然是将户部一杆有关人等的考绩,略往上提了一提,原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正因这一切得以进行,从而整整将府库之存提高了一成余,如此立竿见影之奇效,可是万万抹杀不掉的。

不单是当今那位,特意寻来了算账的好手仅百之多,重又细细核算了一遍后,方才喜不自禁。就是身为户部侍郎,自己还在此一杆有关人等之中的尹侍郎,都不免惊叹万分!

“怎么可能,莫不是昔日那些好大喜功之辈,为博上峰之心,才故意夸大其词……即便是添上那许多小商户,恐怕也不能够吧?”于是乎,其府上无论是常在书房伺候之人也好,还是他家夫人也罢,都能时常听到这般地喃喃自语之声,由这位尹大人口中而出。

直到年末考绩上的那个醒目的优下之评,才让其实实在在地喜极而泣了一番。原先那许多怀才不遇之恨,终得彻底消散不见了。也正是如此,卢提举的那个本该分外亮眼的良中之评,也就此淹没在了诸多更为出彩的考绩之中了。

正因眼下,卢府这位二爷已然步入了上升之期,太太王氏才更为用心在大房这头上来。再联想到秋闱之事,须得让长子去了后顾之忧才好,即便此事虽赶来得及与老爷说起,想来却是再也耽误不得,于是先行动身而往,再由另一人快马送了家书前去,才是两全之事。

也如同,此时正结伴而行。取道直向表姑奶奶所购置的那片良田所在,驾车而去的两人于昨日就商量的一般,将此等互利双方之事稳妥落到实处。

眼下只等二奶奶的书信抵达京畿素面馆中,那小夫妻二人,便会应时赶来这旁晓庄,寻访这位表姑奶奶了。只不知,四合镇上的那位梁掌柜,会否因此而暗喜不已。

原本早已听出余大掌柜话外之音的他,想必既在为卢二爷得以留于京中而欢喜之际,却也不免有过忧虑。毕竟自家才得了如此一位颇能依傍之人,不想仅过短短三年之期,便只得无奈分道扬镳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520小说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尝收获(上)

 

 

果不其然,当京畿的余家办完喜事,便将此等好消息的传于了梁掌柜知晓后,乐得这位是当即便提及愿意再多出让一成的股份,与那位卢二爷家的亲戚。

听他这般一提,倒把这旁小夫妻俩征住了。要知道,如今他梁记行商专做应时买卖的名头,已是不比往日了。经过这三年薄利多销下来,单是慢慢累积下来的各地人脉,便已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也正是因此之故,才使得他每每都能掌握不少,先人一手的最新货源消息。对于商人而言,这便是挣取银子的最关键之处。更何况对于梁记这样,月余才跑上一回的小行商来讲,学者当初卢二爷那般提前将做好路线的规划,方能备不时之需。

毕竟,当初卢二爷给与自己的那份办货名录之中,可是还另有一份备用的。起初那会儿,自己还满不在乎,只道读书之人不免过于循规蹈矩了,但时日久长之后,他便渐渐瞧出了其中的好处来。

“说起那会儿来,我这脸上还有些挂不住!头回绕下来的确没遇上意外,才让我更是瞧不出那备用名录的厉害之处。却不想,等到第三回才行过了两个地界,便叫人傻了眼。”

瞥了眼,那旁的娘子不觉干笑了两声,才接着告诉起来:“那回可是多亏与我一道同去的余家大郎,这后生当初虽还有些面嫩,却是个敦厚实在的好性子。”

抬手指着那旁箱笼上,厚厚一摞好似账目的物件,已转了正色感慨道:“这一连两年入了京城,他卢二爷都还挂心着我这小地界的穷掌柜,前后让人又送了几回名录来。可见这名门大家的公子爷,也不全都是那般翻脸无情的。”

只见当家的禁不住又是一阵感叹,那旁的掌柜娘子又哪会不晓得他口中所提。必是那位知县老爷家的侄公子。酒宴之上是满口答应却不料,转过身来不过两日功夫,便将自家那桩所托之事,抛至脑后不见踪影咯!

事后,再婉转问起代为引荐那位的沈书办,不想也与自己是如出一辙,亦是忍不住连连摇头,苦笑不已。原来不单是自家吃了那位爱胡乱允诺的亏,即便是身为衙门中人的沈书办,也同样是苦不堪言。

只不过碍于知县老爷的颜面。谁都不敢在这位跟前吭声,只当花银子买个教训罢了。时日一久,再无人摆宴请托那位侄公子后。自然便瞒不过知县老爷了。没过半月余,那位嘴上没个把门的侄公子,也只得随了老家人一起,落寞回乡而去。

此后,众人才总算回过神来。想来这位知县也是念旧之人。若不然又怎么愿意,将其兄长家的侄儿领在身边照拂一二。估摸着,也是为了给侄儿一份差事,好让他早日熟悉衙门之事,才能解了兄长心中之憾。

毕竟那般地家境,能出他这么一个为官之人。已是不易。对于兄长之托又怎能漠视以待,所以在自己留任之后,便将家中的侄儿接了来此。谁料想。这位才初来乍到便已被眼前的一切,冲昏了头脑!

好在不曾吃罪有所依仗之人,才免得拖累了自己。却是留给不少毫无权势的小商户们,连连叹息之声,其中便有这四合镇上的梁掌柜与同样受累的引荐之人沈书办。

正是有鉴于此。梁掌柜夫妻俩才对远在京城之中的卢二爷,仍是心存感激之情。此番由卢家的余二掌柜亲自送来了好消息。更是让他夫妻二人,倍感欣慰。

为免当家的再提及那件糟心事,那旁的程氏也随之点了点头,便直接转过了话头,接着提醒道:“如此咱们与那卢二爷,还能借着住在京郊的那位亲戚联系一处,便是再好不过之事!”

被自家娘子这般一提,不免也是点头接到:“的确能与卢二爷联系一处,才是好事一桩。且不说眼下由这两头兼顾的余二掌柜,特意前来告诉,便可见卢家的那位亲戚必是亲近之人!”

“那是自然,想卢二爷本是官家出身,又早有功名傍身,若非身子骨弱于常人,想必也该寻个一官半职来做,才是他这般官家子弟的寻常之路吧。”却不免也为卢二爷惋惜非常。

倘若叫他们夫妻俩知晓了,如今这位一惯被人视作身体羸弱的官家子弟,却是早在旧年之时,已在户部认了八品的官职,不知这夫妻二人会被震惊当场,也是未尝可知之事哦!

毕竟,那年之所以有幸与卢二爷遇上,便是因其久病不愈,才无奈抱着姑且一试之心,转而来的这乡间静养病体的。就算不是那疑难重症,也定然不是那一般的大夫,便能药到病除的普通病痛。

想及卢府二爷,不免又将话题重新转回到了,此番才刚成亲的二掌柜身上。若说卢府这位东家,夫妻俩亦算得相熟二字,那对于二爷手下的余家父子俩,便愈发可称得是半个领路之人。

当初虽是得益于卢二爷的办货名录,但当差的余家大郎,却是因他梁掌柜从旁看顾一二,方能如此顺当。

又有谁知,这余家后生倒是个有福的。别看他,当初只是卢府中一老把式的儿子罢了,能不再同他老子一般,往后也只是个驾马拉车的命,已是没人敢低看于他。

如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三月里才办的喜事,所娶的闺女,这夫妻俩也都不陌生,正是卢府二奶奶身边的贴身大丫鬟,二爷名下的蔺老管事家的大孙女。

原先俗语就有‘宁娶大家婢,不要小家女’,用于这蔺兰的身上便愈发显得贴切的紧!

“要不怎么说,余家后生有福的很。这蔺管事家的孙女不但颜色好,人也聪明着哪,更别提打小跟着她主子也学会了写信、记账,就是比起一般秀才家的闺女来,也定是差不去哪里!”却由那旁的掌柜娘子先起的头,将心中感慨一股脑儿地道了出来,才觉自己是愈发羡慕起来。

不禁又是一叹道:“咱们家大郎若是再大两岁,刚好同二奶奶身边那个叫麦冬的丫鬟配成双,才是顶好……。”

不待她一声叹完,这旁已被梁掌柜生生打断:“怎么不成了,女大三抱金砖!再则说了,咱们家可比那老余头强上三倍不止,能与我家攀亲,可不得乐坏那庄子上的向管事哦!”

被当家的这一句打断,倒叫程氏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