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农家小调 >

第100章

农家小调-第100章

小说: 农家小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抿着老嘴,“嗯,老爷。我老头子嘴碎,你别往心里去,我这茬就是想到了,老爷你原先总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杨二爷看着他,哼哼了两声,“生事儿勿进。熟事儿勿离,老王,你还记得清楚么。”
王掌柜笑笑了一声。给自个儿寻了一把椅子坐下。
“老爷,我记得,以前你在咱这老铺子的时候,只要是接到不熟悉的单子,总是这么念叨。完了就把单子推掉了,也不管人家出多少银子。”
杨二爷听了。嘴上没笑,可眼里已经有了笑意,他说叨了。
“这俩句儿是我爷爷以前说叨了,那意思就是,你自个儿不熟悉的东西别沾边……”
王掌柜接茬说叨,“自个儿熟悉的东西,别给忘了,哎呦,也不知道以前那些大户,是咋想出来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他们那些单子,搁谁铺子里都造不来的。”
杨二爷似乎也想起啥了,他哼哼笑了俩声,然后看向王掌柜,沉着嗓子说了。
“老王,你心里想着啥我都知道,而老爷我的性子你也清楚,所以,别给自个儿找不痛快了。”
王掌柜瞧着是说不通了,这老爷要是决定了的事儿,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他这也就再没说叨啥了。
可这王掌柜也是老伙计了,杨二爷瞅着也耐着性子给说叨了,“老王,你记着,这木行以外的事儿,我杨二不好说的太满,可就在咱这一行里,我还不至于会看走眼!”
“哎,老爷说的是……”王掌柜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倒是嘀咕了一句,这搓衣板子是木头造的,当然是在咱这一行里了。
杨二爷想想又说了,“老王,我让你叫个伙计盯着那个楚家作坊,这事儿你办的怎么样了?”
王掌柜说了,“老爷,你放心,那几个小子见天的搁哪块盯着哩,他们连人家中午吃的啥都知道哩。”
杨二爷沉着脸,“我拿银子给他们,让他们不干活,可不是为了要知道楚家作坊中午吃了啥的!”
“那是,那是,”王掌柜笑着应了一声,“老爷,这都怨我,您交代下让那几个小子做的事儿,都写到账本后面了,刚我一打岔,老爷你还没看到哩。”
杨二爷看着王掌柜一眼,沉下脸,重新拿起账本,翻到最后面细细的看着。
王掌柜在一旁说叨着,这帐是他做的,他记得比谁都清楚,“六月初开始,头天拉进去三车料子,没有出货……直到初五拉出去一车,八十七块板子……初七拉进去三车料子,初九出了一百五十块板子,这就是一车半……”
杨二爷翻过一页,王掌柜接茬说,“十一拉进去五车料子,到了十二就出了两车板子,十三拉进去……”
杨二爷听着呵呵笑了两声,把账本合上,开口让王掌柜不用再说下去了。
王掌柜问叨,“咋了,老爷?我这说的有啥不对的么?”
杨二爷摆摆手,指着账本说了,“老王,这后面的帐是你记得,你咋就寻不出个四五六呢,还会担心咱把这小小的一块板子捣腾不起来?”
王掌柜疑惑的看了看杨二爷,拿过账本翻看了几下,“老爷,这……我老头子还真是没看出个啥来。”
杨二爷摇了摇头,指着王掌柜,“老王啊老王,你真是越过越回去了,你瞅瞅这账面上写的,一开始那楚家作坊在月初的时候,先是拉进去三车料子,但搁了三四天才造出一车板子来。”
王掌柜点了点头,“哦,老爷说的是,看来那俩口子,一开始出了不少次品哩。”
杨二爷一笑,又说了,“老王你再往下看,在这随后的日子里,这楚家作坊差不离是隔两天就进次料子,而且这次品还出的少了,到了最后,几乎就是天天都进料子,天天都有板子出了。”
王掌柜听着,又看了一下账本,这楚家作坊在后面的半个月里,确实是像老爷说的一样,可这有能说明啥哩。
杨二爷许是看出王掌柜的心思,他说了,“老王,你起初不想我捣腾这个搓衣板子,无非就是怕我给弄砸锅了。”
“哎呦,老爷,我哪敢啊……”
“行了老王,咱都是老伙计了,啥话都能摆上桌面来说的。”
“这个,嘿嘿,老爷,真是啥事儿都瞒不过你啊。”
“哼,老王,今儿我还就告诉你了,这板子我是造定了。”
“老、老爷,你这是……”
“老王,你不用担心,你也不想想,这楚家作坊里招的伙计,全都是在镇子里打散工的,他们除了有些蛮力,那是一点手艺都没有,可你瞧瞧,他们作坊在这一半个月里,出货的量是越来越多,虽说一开始糟践了不少料子,三车料子就造出了八十来个板子,可到了后头,他们一车料子,差不离就能造出一车板子了,出的次品也是越来越少了,老王,你知道这里头有啥猫腻么?”
王掌柜听着杨二爷这话,想想说了,“老爷,您是说,造这劳什子,用不了啥手艺么?”
杨二爷可是笑了,他没给王掌柜一个准话,只是说了,“他们那些打散工的泥腿子,学个两三天的,都能跑到咱眼皮子底下赚钱来,那咱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儿,随便动动手指头,不就像在大街上捡银子一样了么?”
换句话说就是,楚家作坊里那些没手艺的人,都能把搓衣板子造出来买卖,那对他们木行里的师傅们来说,要造出一个板子来,那不就跟玩似的么。
王掌柜寻思着,立马笑叨了,“哎,老爷,听你这么一说啊,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杨二爷沉着嗓子说了,“老王,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王掌柜应了一声,“哎,老爷您放心,早先你吩咐下的话,我都记着哩,一会儿我就到作坊里,把剩下的活盯着伙计们赶出来,完了就腾地方造板子。”
杨二爷一摆手,说了,“老王,你回头下去问问那几个盯着楚家作坊的伙计,问他们有没有看到,那些来墩板子的都是些什么地方的人儿?”
王掌柜老谋深算的一笑,“老爷,这事儿不用您吩咐了,我早先就打发一个伙计起马馆那边守着,那些外地的客商来咱镇子里趸货,都会在那边聚着,那小子机灵着哩,一早给您探听出来。”
杨二爷这会才松懈了一下,出了口气,“哎,现在的买卖是越来也难做了,我这才走了几天,镇子里就奔出个楚家作坊,也不知道是娘咧谁家的。”
王掌柜寻思着说了,“老爷,我听那几个伙计们说,这楚家作坊是一对小俩口开的,他俩是打下阳村来的,到咱镇子里……还,还不到俩来月。”
“哼,这些乡巴佬儿,就会拿些不起眼的乡下小玩意儿唬人,也不知道那些来趸货的都是抽了什么疯,硬是瞧着他们那些板子好……”
杨二爷眯了眯眼儿,想着是楚家作坊是下阳村的人儿开的,他嗤笑了一声,“不过,这些个乡巴佬儿遇上我,他们的买卖,算是做到头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下雨天,看笑话
今儿一大早,秀娘瞅着凉爽些,就提前把铺面开起来了,等了一会,那些伙计们就陆续的到了后院,准备上工了。
可他们这刚把木料摆上,要倒持着造板子的时候,这天,倒是一下子就阴下来了。
起初后院的伙计们没当一回事,想着就跟昨天一样,只是下两滴雨就完事了,本来这些天日头大的很,把人闷的不成,心想着下点雨解解热,可没成想,这倒是狗咬尿泡,空欢喜一场。
不过,他们忙活着还没说叨上两句话哩,这雨忽的就下来了。
好在地上还没铺满雨点子的时候,楚戈就喊着大伙赶紧动弹,把木料啥的搬到屋里,要不这雨下大了,那一院子的木料就湿透,虽说木头打湿了没什么,搁日头底下晒一晒就成了,可这不就耽误事儿了么。
秀娘在铺子里瞅着,这雨下的一会小一会大的,根本就没有要停的意思,她琢磨着今天后院是出不了多少板子的了,只能靠着前柜买卖几个。
她和楚戈商量了一下,就让伙计们窝在后院的屋子里歇着,等着过上一俩个时辰雨停了,能造多少板子算多少吧,反正这下雨天的,那些客商也不会冒雨过来趸货的。
秀娘瞅着作坊里也没啥事了,想着趁这个空闲,她赶好算算明细账,看看这俩月里,到底是赚了多少。
她来到柜前,让那几个伙计把账本给她,然后交代他们看好铺面,拿着账本,还有一个算盘就上了二楼。
她走上楼梯的时候,瞅了手里的算盘一眼,不觉的笑了笑。哎,现在还真成买卖人儿了,连算盘都会敲了,这要是搁着以前,她只会胡乱拨算珠,只是为了听个响儿罢了。
秀娘摸出一把钥匙,把二楼的门打开,可这会儿天阴着有些暗,她就寻摸着点了盏油灯,放到了窗户边的木桌上。拉过一旁的椅子坐了下来。
她把算盘摆在自个儿跟前,翻开了账本,再从桌上的抽屉里拿出一根细小的炭笔。好着边算边记下来么……
“吧嗒吧嗒……吧嗒吧嗒……”
这茬外面的雨水珠子,不知何时已经变得大滴了,落在屋顶上那声儿也不小哩。
秀娘听着这雨声,抿了抿嘴笑了笑,她刚才查了帐了。想着自个儿早些天和楚戈说叨的那个法子,给铺子里的伙计们给双份的工钱,让他们加班加点的干活,这招看起来还是挺好使的。
现在作坊里的伙计把板子造的多了,柜上的出货量也跟着上去了,这才几天啊。账面上的银子就翻了一番哩,这样的话,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可以落地了。
想着早先那些客商来到铺子里。每个人要的搓衣板子都特别的多,因为他们这些客商都是外乡来的,所以每回来到镇子里,都尽可能的多弄些板子,或是带上一些别的杂货。这样凑成满满的一车,搭上路费拉回去买卖。划算。
可是原先,她作坊里的那些伙计,每回造的板子就那么些,干完手头上的活就不动弹了,这样作坊里出的板子根本就不够买卖的么,她只能让楚戈和那些客商说说,给每人先分上一些,让他们先趸回去买卖好了。
可就这样,有些客商还是不满意,他们要的量大,瞧着她的作坊拿不出来,就不大想和她做买卖了,他们常年在外头跑的性子急,直着就对楚戈说了,要去找一个大作坊,好一次多要些板子。
哎,不过好着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作坊里的那些伙计们拿着双份的工钱,干的时间长些,到晚掌灯了才歇工,他们也就没没有再唠唠叨叨的怨气声天。
不过,作坊里的那些个伙计虽说不错,可就是有些滑头,他们是拿着双份的工钱,但是干起活来就懒散多了,每回拉着木料过来,那些伙计还是那样做工,也不说是手脚快些,麻利些好着多造些板子出来。
秀娘估摸着他们是这样想的,反正干多干少,一天做到头了,都是拿双份的工钱,他们要那么卖力气干啥哩。
这事儿楚戈最是清楚了,他虽说是掌柜的,可他一天到晚的就跟伙计们待在一块,一块在后院里顶着日头造板子,就这一点,那些伙计们还是挺服气楚戈的。
也是因为这个,楚戈才看出这些伙计的小心思的,可这直愣子也不说出口,只是喊着让那些伙计干一天停一天,那些伙计们的工钱也就跟着涨一天停一天的。
差不离让楚戈拾掇了三两吃的,他们心里也就知道了,只有东家的买卖好了,他们才能每天都拿双份工钱,所以才耐下性子,卖力干活了。
“叩叩叩……”
“秀娘姐,秀娘姐,你在么?”
“哎,来了,等等。”
秀娘听到楼下有人喊她,好像是王二家的婆姨,她先是应了一声,把账本啥的放到抽屉里就起身出去了。
她一开门就看见王二家的婆姨站在楼梯上,就问了,“王家妹子,咋了?”
王二家的婆姨说了,“秀娘姐,掌柜的在铺子外面,正喊你过去哩。”
秀娘一愣,去铺子?楚戈让她去铺子干啥?
她寻思着应了一声,把二楼的门关上,和王二家的婆姨一起下楼了,她顺口问着,“王家妹子,我家楚戈干啥喊我过去?”
王二家的婆姨拿着个油纸伞,说了,“我也不清楚,秀娘姐,只是瞅着咱铺子外面好像有人儿送木料板子过来了。”
秀娘听了一顿,“什么,这大下雨天儿的,送啥木料啊,那他们有找东西把咱的料子盖上么?”还有,这送木料板子过来,咋不走后门,到跑到前门来了?
王二家的婆姨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刚我才从后院过来,还没看清楚啥哩,掌柜的就让我来喊你了。”
“哎,秀娘姐,你说也真是的,那些人昨个儿就应该把料子送过来么,他们明明知道这个月份是天天滴雨的……”
秀娘瞅着她笑了笑,没有多想,只是顺口说了,“妹子,这也不能怪人家么,你不都说了,这个月份是天天下雨的,今天送咋了,昨天送又咋了,还不是一样么。”
王二家的婆姨说叨着和秀娘下了楼梯,正要出去,可听着秀娘的话了,她抿了抿嘴,有些气不过的说了。
“秀娘姐,你不知道,你和掌柜的才来镇子几天啊,咱们这可是怪的很,虽说这个月份是雨季,可咱们镇子这块啊,那下雨就是隔天阴,隔天下的,那些给咱们送料子的都是镇子里的人儿,他们能不清楚么,再着说了,昨个儿天阴着,又凉快又不闷气,他们干啥不送来哩,非得拖到今儿个送!”
秀娘听着她的话,走没几步,脚下忽的一顿,她有些木讷的说了,“对啊,他们干啥非得今儿送来咧。”
这时外面的雨是小了些了,她俩走到了铺子门口,王二家的婆姨就把油纸伞撑起来了,遮着自个儿和秀娘往前走去。
可她往前走了两步,发现秀娘站在了门口的石阶上,又立马回来把伞打在秀娘头上,“哎,秀娘姐,你咋了?”
几滴雨滴到秀娘的眼角,她这一怔回过神来,看着王二家的婆姨一眼,“没、没啥……”
秀娘瞅着前头,在后街的小道上,楚戈正打着伞,带着俩伙计站在门口,她说叨着让王二家的婆姨到屋里去避避雨,自个儿拿着伞就过去了。
“哎呦,我说小掌柜的,是你们这要的木板子,我才给送过来的,咱早先不也给你送过几次么,咋这会儿了你这么磨叽哩,麻溜溜的让你铺子里的伙计搬进去不就完事儿了么!”
一个披着蓑衣的中年男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叉着腰的对楚戈大声的嚷嚷着。
楚戈自个儿打着伞,先让俩伙计站到铺子里去,这会儿铺子门口要是杵着这么多人,也不好看不是么。
那俩伙计瞅了瞅,听话的站到一边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