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439章

红警大中华1985-第439章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战场上的僵持对于北约来说就是一个噩耗,因为在僵持的过程中,中国空军在不断地摧残着欧洲国家的军事潜力和工业能力。

战争造成的麻烦不止这些,中东的石油已经完全控制在了中国人的手中,北约一方的主要能源产地变成了墨西哥湾、加拿大和北海石油,显然这些油气资源是没办法满足需求的,尤其是欧洲面临着如此激烈的战争,还有几亿的人口需要使用能源,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一个月战争后,其燃油已经像是二战般遇到了巨大困难。

中国人轰炸了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使得德国的石油储备骤减。北海石油出产量也不是那么充足的,即便全部供应德国,也是捉襟见肘。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因为燃油不足,德国装甲旅进展缓慢,跟不上战术要求的情况,而后方德国居民的燃油已经开始限量供应了,使得德国居民怨声载道。

美国的情况也绝对没有比德国好太多,美国拥有更加庞大的军事部队需求燃油。而且美军还在全世界都有军力部署,对于燃油的输送要求也不小。暂时美国本土的燃油储备不成问题,但是近些日子来,美国运输到日本的油轮,已经多次遭到中国潜艇的袭击。美国对中国本土的轰炸计划一拖再拖,其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很难保证战争爆发后,能有足够的燃油进行作战。从这一点上,日本还拖累了美国,因为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和无能源国家,对于燃油的消耗巨大。

印度洋和南海航线的断绝,使得日本的主要商贸只能横跨太平洋,从美国输入足够的各种资源,而且这些海运还受中国潜艇部队的威胁。美国第七舰队也受此影响十分巨大,补给品和武器的输送成了难题。

欧洲和美洲的大西洋航线还基本畅通,中国虽然在这里也有潜艇活动,但总算没有在西太平洋那么猖獗。但战争对很多欧洲国家的经济打击是巨大的,欧洲国家对贸易的依赖度很高,特别很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中国,敌对之后一下子失掉了这些贸易,使得他们很难过,成千上万的人失业,而且西方人没有什么存款习惯,直接就是过不下去了。

北约方面针对这个情况,超脱军事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包括内部免税,提供便利条件,甚至进行物资配给等,希望以更加内部的经济贸易来弥补这些国家的经济损失,从而能够支持北约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而美国人也是有坏心思的,他们希望这种内部经济计划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就像是上合经济体中最大只的中国获利最丰,美国也将受利于这个内部经济体。

当然,为了战争能够进行下去,美国人需要进一步打通航线,获取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症戒不掉也得戒了,因为短时间内美国人自己也看不到能够重回中东的可能。不过世界上还是有其他地方产油的,比如说南美,比如说几内亚湾。

查韦斯这个反美斗士跟中国走得很近,可以敲打一下,尼日利亚有中国的海外基地,也是有借口的。如果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石油能够控制起来,对于北约而言,能够极大的缓解失去中东石油带来的石油紧缺现象。

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再这样仓促的开辟新的战场,现在美军的战斗已经有些首尾难顾,从非洲西海岸、南美再进行战争,美国人真的可能不用被中国人击败,自己就把自己给搞倒了。

 第689章 利比亚

促使美国不得不开辟新战场的事件来自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莫名其妙地宣布加入上合阵营。这场战争爆发之初,北非几个国家都是出于中立状态的,特别是几个产油国,借着这个机会也是大发利市。不过随后埃及还是加入了上合一方,帮助上合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从而极大削弱了美军的战略影响力。

卡扎菲的“投诚”,对于齐一鸣来说都是相当奇怪的一件事。利比亚石油卖得好好的,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卖给西方石油了,而是用自己并不怎么宽裕的家当,扯起了上合的大旗,要求加入上合一方。

更加让上合理事会哭笑不得的是,卡扎菲的投诚之前没有跟他们打招呼,所谓地加入上合,仅仅是他自己自说自话,而没有得到上合理事会的批准。不仅如此,卡扎菲还在讲话中表示,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都不应该继续再为了经济利益而保持中立,西方建立的邪恶国际秩序已经到了崩塌的时候,大家应该踊跃加入到正义的一方,开创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阿尔及利亚等国应该先从停止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开始做起。

虽然几个北非国家都没有表态,但是这一下却是打在了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国的痛脚上,本来他们的能源来源地已经相当有限了,要是再让利比亚闹上这么一出,可能欧洲盟军的坦克真的不会有柴油烧了,而美军的飞机也可能根本飞不到中国去了。

现在的国际油价已经变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仍挂着国际油价名头的油价,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和其他中立国的油价,另一个则是上合成员国的内部价。前者早已飚破120美元一桶,而后者却只有180新人民币一桶,折合美元仅45块。自然,因为战争,新人民币和美元的汇兑暂时停止了,中国在战争开始后已经持续了多轮自己割肉式地抛售手持的美债,再加上美元跟石油挂钩力度暴跌,所以美元贬值非常严重。然而这种贬值也体现不太出来,因为新人民币和美元的官方汇兑已经不存在。

一方面,北约因为石油已经快拔光了自己的头发,而另一方面,上合坐拥西伯利亚、南海、中东几大油气田,而且中国还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和世界上最大的四川页岩气油田。更别提,中国已经在全体推动聚变电气化社会,对石油的依赖度远没有美国和欧洲那么的高。甚至,中国都已经在开发电驱动的主战坦克,甚至还打算给无人机配备电池。

利比亚投诚上合,不管上合接不接,本身已经是让美国和北约窘迫的能源安全环境雪上加霜了,以至于小布什毫不犹豫地提出对卡扎菲进行惩戒性战争,确保北非石油仍旧能够运送给欧洲和美国。

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是十分支持美国的,甚至法国的外籍军团已经整备待发,准备跟意大利和西班牙军队,外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军,一同进入利比亚,将卡扎菲打成筛子,并获取利比亚的石油。

拉姆斯菲尔德还认为:“占领利比亚不仅会打击那些蠢蠢欲动想要加入到我们反方向的国家的歪心思,而且保护了我们重要的石油来源,对于阿尔及利亚等国,也是一种监视和控制。更加有意义的是,我们将获取对埃及的威胁窗口,如果时机和力量都对的话,我们可以进军埃及,在得到埃及石油的同时,也是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的航道。中东的窗口再度对我们打开了,而印度洋的窗口也再度为我们打开了。”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北约不顾欧洲战场的局势已经越来越严峻,双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执意开辟了北非战场。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北约对利比亚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轰炸,法国外籍兵团和美军海军陆战队成功登陆的黎波里,占领了这座著名的利比亚城市。

卡扎菲一面号召他的军队反抗侵略者,一面则厚颜以“上合盟友”的身份向上合理事会请求支援。本着能让北约不爽就是上合的爽这样的理念,上合理事会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卡扎菲的投诚,并且组织埃及和苏丹两国部队,协同一部紧急抵达的中国红警快反部队,进入利比亚,协助卡扎菲反击北约盟军。

相对欧洲和太平洋战区的大场面,北非战场烈度相对要低一些,中国仅派有一个歼击师,配合沙特和埃及的空军力量对抗美法意西四国盟军的空军力量。地面部队的较量上,北约四国统共兵力不超过十万人,利比亚、埃及、苏丹和中国的陆军兵力则也仅有12万人左右。

在北非进行的战争,其机械化程度也是最高的,无论北约还是上合,都派出了最重装的部队,沙漠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这些战争机器的运转。美军为了有效抗衡中国强劲的99式,特地为北约盟军统一提供了美国通用最新型号m1a3主战坦克。该型主战坦克其实在各项性能上仍旧与99a6、99a7型号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已经不那么大了,在战争中开始出现互有胜负的情况。特别是上合联军装备的vt1型坦克比m1a3还是差点的,vt4才能有效抗衡,所以装甲作战上,并未出现中国pla预想中的一边倒,反而出现了比较焦灼的战局。

利比亚战场上,上合和北约进行了对一些城市和据点的反复争夺,双方同时出动了比较大规模的装甲兵,也有数量不少的陆航进行掩护,北约方面控制了利比亚西北侧沿海的一些城市之后,再度深入利比亚夺取石油产区的行动就受到了上合联军的阻挠。双方围绕着几个大油田进行了多次战斗,互有胜负,而且相互间都有一定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北约意欲继续增兵,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没有看到印度或者南非战场的那种本方崩溃的局面,盟军打得还算有声有色,但是这时候另一件事阻碍了他们增兵利比亚的行动。

 第690章 华裔士兵

内森·林是一个21岁的美国青年,他是华裔第三代移民,民国时期他的祖父就在抗战前期来到了美国,林家的家境一直不好,直到他父亲那一代经过一番努力才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内森生下来对于自己的华裔属性其实概念并不深,他成长的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风潮已经平息下来,歧视开始在北美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尽管或多或少都感受得到一些来自他人的冷眼,但喜欢吃汉堡,不怎么会用筷子的内森,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美国人,跟中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

为了获得美军给予退役士兵的助学金以上大学,对于军队没有什么概念的内森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只不过他还没有训练多久,战争就爆发了。战争爆发之初他很害怕,他厌恶战争,而且在战斗技能上全队倒数,同时也害怕死亡,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所在的单位并没有派遣到海外执行任务,直到2002年的夏秋,他才被派遣到北非利比亚,与法军、意军和西军共同协作,意图推翻卡扎菲。

刚刚走上战场,内森还是很惊恐的,不过北非战场的激烈程度并不高,双方也只不过是进行简单的反复争夺,都没有打硬仗的想法,所以各自都没有出现什么特别大的损失。内森在战场上也就是坐在装甲车里冲冲,出来后胡乱放些枪,最后上面的人看看风头是继续冲还是后退,周而复始。

这样一来,内森也大体安定了一些,不过惊慌的气氛过去了,兵营里渐渐的放松下来,一些其他的东西又开始困扰了内森。

在中午的兵营就餐中,内森端着餐盘来到盛饭的美军军士跟前,这是一个身高六英尺多高胖黑人,他看了一眼瘦小的内森,带着戏谑地说道:“小东西,你确定你应该在这里吃饭么?你也许应该去班加西吃!”

上合联军在利比亚的大本营就设在班加西,而北约的主要据点则在的黎波里,这名黑人讽刺内森应该去班加西,意思就是内森种族上是中国人,不是美国应该信任的。

内森脸色涨得通红,而他身旁的战友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反而吃吃发笑,将内森当成了笑柄。食堂不远的地方就是一名监督的美**官,但是这个军官明明看到了这里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丝毫制止的心思,反而就像是看一场马戏一样地看着这一切。

“我不是中国人,我出生在美国,我的国籍是美国,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爱美国,我跟中国没有丁点的关系!”内森大声的吼叫道,但是却并没有镇住别人。

他的同袍却嘲笑他道:“在战场上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谁知道你会不会直接抛下我们,装成中**队,反过头来攻击我们?”这种论调显然是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的,而且蛮不讲理,但是却是很多人对内森·林不信任和歧视的写照。

内森颤抖地说道:“我都几乎不会说中文,而且我怎么看也不像是中国人啊!”很多华人移民在移民北美数代之后在体貌上会发生一定变化,皮肤会变得更加暗淡,眼睛也变得更小一些,内森·林就是这个样子的。

那个黑人军士却嘲笑道:“对我们来说,你怎么看都像是中国人!”对于外种族人的长相,大多数人都有着轻微脸盲的现象,就像是中国人分老外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除非比较习惯于看老外的形貌特征才能记得住。

内森气愤地将空的餐盘摔在了地上,跑出了餐厅,也没有阻拦他,独自一人返回到了宿舍。坐在自己的床铺上啃着美军派发的军用口粮当成零食,内森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和消火,他能够感觉出自己对自己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如果带上战场,可能导致的会是自己的身亡。

“也许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能够让他们刮目相看,证明我自己!”内森很快将负面的情绪转化为了自己正面的心理思想,他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战斗英雄,要在战场上狠狠地教训中国人,证实自己是一个爱国的美国人,而不是一个不可信任的家伙。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宿舍来了一个跟他一样是亚裔黄种人面孔的家伙,名叫五十铃的日裔美国士兵。因为两人都是亚裔,所以平时更亲近一些,五十铃过去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说道:“不要生气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话有些道理。”

内森生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床铺,说道:“有什么道理,我们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在爱国心上,他们不一定比我更强。”

五十铃有些懊恼地说道:“我明明是日本人,还受到影响了呢,他们三番五次叫我chink,哦,伙计,没有冒犯的意思。”

内森懊恼地使劲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说道:“我想在中国那边八成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

五十铃笑道:“怎么,你难道还真想投降到中国那边去吗?”

内森大声道:“这怎么可能,我是一名尽忠职守的美利坚战士,我忠诚于星条旗和美国人民,中国跟我没有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