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青崖白鹿记 >

第3章

青崖白鹿记-第3章

小说: 青崖白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瑄三人把船摇了出来,向荷塘深处划去,大家一言不发。

    晚饭后,沈瑄和璎璎拿出祭祀的粽子,用彩线穿了,一只只投入湖中。虽然自幼移居此岛,故乡楚地端午祭屈夫子的旧俗,沈瑄兄妹从来记得清清楚楚。每年祭完,又总不免一番思乡之情。夜色沉沉,湖上晚风挟着水草清气扑面而来。璎璎忽然说把乐秀宁做的莲茎钏儿忘在船里了,沈瑄便回湖岸边去找。

    小船系在芦苇丛边一截树根上,沈瑄探着身取出了钏儿,刚要转身,蓦地看见船舷上挂了一片黑纱。

    沈

 第一章 清歌如梦水如空 (2)

    瑄心里一惊,旋即走入水中,轻轻拉过那黑纱,又顺势往前探去,摸到一只细腻冰凉的手。他更不迟疑,慢慢地把那人从芦苇丛里拉了出来,抱到岸上放下来。一袭黑衣,正是荷塘中的那个女子。

    星光淡淡,照着她脸色苍白。沈瑄摸她手腕,微微的还有一缕沉脉,急忙抱起她向茅屋奔去。

    乐秀宁和璎璎一阵忙碌,为那女子换了衣裳,放在床上。沈瑄煎好一服药给她灌下,她却仍是昏迷不醒。众人此时方看见她的面容,原来竟是个清雅绝俗的少女,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只见她双目紧闭着,长长的睫毛覆在毫无血色的面颊上,令人不能不心生怜意。

    “她睡过一晚,明日就会醒来。”沈瑄道。

    乐秀宁皱着眉道:“这小姑娘是什么人?小小年纪,功夫竟如此之高。”

    沈瑄当然不知道。桌上放着少女的长剑,剑鞘很旧了,样式古朴。沈瑄轻轻抽出长剑,只觉剑体轻盈剔透,寒光隐隐逼人,分明是一把宝剑。剑柄上刻着两个古篆:“清绝”。

    乐秀宁忽道:“我看那几个青衣人,跟那天棋社里害死我爹的……倒像是一伙的。”她回到自己房中,取来那只翠绿的绢帕,层层打开,里面除了那日在湖边尸体上拔下的那四枚金针,还有害了她父亲的那根黑针。三人注视一会儿,沈瑄道:“阿秀姐姐,你曾告诉我这金针是天台派的致命暗器绣骨神针。而那天杀害舅舅的人,也说他们用的这黑铁针是绣骨针。那么总有一边的人,并不真是天台派的。”

    乐秀宁轻道:“嗯,我也在猜测这一点。”

    沈瑄又道:“其实那天要了乐叔叔性命的,还是那一掌。掌印不深,但却含有一种厉害的剧毒,后来我翻遍了各种医书也不知此掌的来由,也找不到这毒的解法。……而这根黑针,虽然厉害,却也只是一时凝住人血脉,运功破解之后会寒毒攻心,但一两个时辰内也不会致命的,比起着金针来,可就差得远。”

    乐秀宁道:“所以,我的杀父仇人,很可能只是冒充天台派,是么?”

    沈瑄点点头。

    乐秀宁叹道:“可他们又是什么人?”她望了望床上昏迷的少女,“也许她知道。”

    可是三天过去了,那少女仍然昏迷不醒。她身上没有伤痕,沈瑄便疑心还是那天被铁链击伤了头,于是分开她的长发细细检查起来。乐秀宁见了便道:“你还道她那时真是被打伤了么?那也不过是诱敌脱身之计。想来那飞刀之人,必是十分了得,她不想纠缠便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沈瑄不禁苦笑,心想真是的,倘若那少女被击中,当时就要昏过去的,怎会到了这里。忽然,在乌黑的发丝之中,他看见一丝纤细的淡紫色的草茎,心中一动,急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乐秀宁望了一眼道:“是水草吧?那晚给她更衣时,她的头发里缠了不知多少,连脖子上都是。我给她梳了半天……”

    沈瑄已然奔了出去,湖边的岩石上,还挂着几缕那晚弃下的水草。沈瑄拣起一片草叶,沉吟片刻,脱下长袍,用衣带缚住口鼻,跳入湖中,一忽儿沉入水底,不见了踪影。

    一顿饭的功夫,沈瑄才从湖中出来,手里擎着一段紫色水草。璎璎见了,不觉惊呼:“难道这是孟婆柳?”

    原来,沈氏兄妹自幼就听附近的渔民讲过,这葫芦湾深水里,有一种极厉害的紫色水草,叫“孟婆柳”。服食之人,可以将往事故人忘得干干净净。后来沈瑄读医书,也读到这种毒草,学名“相忘草”,可致人昏迷,重者一睡不醒,纵然醒过来,也会失了记忆。迄今这种怪毒无药可解。本来沈瑄和璎璎在此住了十多年,也从未真的见过孟婆柳。这少女却不知怎的,看来被水下一大丛孟婆柳缠住以至溺水,又吸进了一些,于是就不省人事了。

    沈瑄又为她灌下一碗醒神的药汤,却也自知于事无补。众人都望着帐中沉睡的人影,心想不知她吞下了多少可怕的孟婆柳,中毒到底有多深。这样美丽的少女,倘若真的就此长眠,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夜色深沉,沈瑄仍是睡不着,走到草厅里点起一盏孤灯,抚起琴来。总是心中抑郁,一曲又一曲,浑然忘了时辰境地。弹着弹着,忽然又变成了那日在湖上听到的洞箫曲,恍若重入明月芦花,一弦一声,历历在耳,竟然将那日的曲调一毫不差地全弹了出来。

    曲终韵散,心中犹自一片空旷清凉,忽然听见背后一声幽幽的叹息。

    沈瑄回过头去,只见一个飘飘然的玄衣人影从门边过来,走到灯下。那人一双明澈的眼睛正凝望着他,如谷底清泉一泓,幽深不可测。沈瑄不觉心中一震,竟一个字也说不出。

    那人道:“我梦中听见你弹这曲子,就起来看看。你是谁?”

    沈瑄这才明白过来,这正是那个昏迷的少女,竟被自己的琴声唤醒。不觉欢道:“你终于醒了。”

    少女道:“我睡了很多天么?这又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在这里?”

    沈瑄道:“这是葫芦湾,在下的寒舍,你四天前在湖上落水被救到这里来。”

    少女道:“葫芦湾……落水……”不解地摇摇头,“我不知道。”

    沈瑄有些紧张:“姑娘贵姓?”

    少女眼神一片茫然:“姓什么?我……我不知道。”沉吟半晌,仍是摇着头,“我怎么会不知道?”

    沈瑄的心顿时冰凉:她真的失去记忆了。

    只见那少女满脸惶惑,浑身颤栗起来,喃喃道:“真的不记得了……我是谁……怎么可能……”

    沈瑄不忍,忙道:“没有关系,你睡了这样久才醒过来,自然不太清醒。明日便会好的。”

    少女咬着嘴唇,立在那里不知所措。沈瑄心想,若让她回去睡,只怕又醒不过来,犹豫片刻便道:“我弹琴给你听好吗?”少女听见,便低下头,在椅子上坐下来。

    沈瑄揉了揉弦,静默一会儿,仍是弹起刚才那支箫曲来。可是心神总也宁静不下来,弹了一半便戛然而止,再也接不下去。忽然身后箫声悠然响起,清幽无限,续着断曲吹了下去,与那日湖上的调子分毫不差,只是隐然又有凄凉的意味。那少女静静地坐在那里,低吹一只洞箫。月光如水,泻在她的垂肩长发上。

    “原来那湖上的人就是她啊……”

    那只洞箫箫身碧绿,上面斑斑点点,居然是用湘妃竹做的。古来制箫多用紫竹,从未见过用湘竹做的,何况吴越之地也没有湘竹生长。那少女的口音却又分明是台州人。沈瑄寻思着,忽然看见箫身上隐隐有字迹,依稀是个离字。

    “难道你叫离儿?”

    那少女淡淡一笑。那其实只是一首诗,诗句被摩挲已久,早就模糊了,仅辨认出四个字“离”、“泪”、“去”、“时”。

    离儿从此便留在小岛上,与璎璎和乐秀宁住在一处。她自醒来之后,身体便已恢复了,神志亦清醒如常,甚至武功也一毫没有丧失。她有时在芦苇丛上练习轻功剑术,看得那三人赞不绝口,她也只是轻轻一笑。但是从前的事情,她却仍是一点也没有记起来。幸而岛上的日子恬淡平静,离儿又不过是个少年心性,过去想不想得起来,似乎也无关紧要。四人都以兄弟姐妹相称,每日一同起居,却也其乐融融。

    沈瑄从未放弃过要治离儿的病。他翻遍了洞中的医书,又下了几次水,采来一大堆孟婆柳,试着配了十几味药,仍是一点也不见效。自从离儿来到之后,乐秀宁便不再教沈瑄武功了。沈瑄知道她自忖不及离儿武功高强,不愿卖弄,便也不以为意。离儿箫技精湛,意蕴悠远,浑出天然。可是她竟然并不懂乐律。沈瑄便依着七弦琴,教她五音十二律。离儿不日就学会了看着工尺谱弹奏。她自爱听琴,便要向沈瑄学习琴技。沈瑄欣然答允,二人每日晚饭后就在草厅内教习。桐庐附近的桐君山上盛产梧桐,沈瑄进山采来一段上好的桐木,为离儿做了一只短琴。离儿根基甚好,一两日内就弹得一曲《小重山》,指法虽然嫩稚,却也飘飘摇摇,另有一番意蕴。

    如此过得一段日子,花朝月夜,相安无事。只是沈瑄始终找不到孟婆柳的解药,离儿的病终究治不好。每当念及于此,沈瑄心中便是绵绵怅然。

 第二章 少年心事九秋蓬

    梧桐叶落,天下知秋。

    这日,葫芦湾上的人忙忙碌碌,张灯结彩,璎璎要出阁了。乐秀宁和离儿一早起来,为璎璎梳洗妆扮,挽上髻子,穿上大红吉服。乐秀宁找来胭脂给璎璎化妆,转眼一个清秀的小女孩就变得美艳如花。沈瑄又清点了一遍璎璎的箱笼,就走到湖岸边上等待陈睿笈迎亲的船。

    湖水如烟,波澜不惊。一艘大船从天水之间远远地飞过来,转眼就到了跟前,大船上又放下一只小舟。沈瑄正在诧异,只见那小舟竟识得路径,在芦苇荡中灵巧地穿过来,一会儿到了岸边。船上跳下几个人,一径向沈瑄走过来。为首一个三十来岁的人,向沈瑄打了个拱便道:“请问小哥,小神医他老人家,可是仙居此处?”

    沈瑄未免有些发窘,只好答道:“在下就是沈瑄。”

    那几个人一脸愕然,把沈瑄上下打量一番。为首的人旋即说:“想不到先生如此年轻,当真少年才俊,令人钦佩。请先生这就随我们上船。”

    沈瑄诧异问:“为什么?”

    那人道:“我们是桐庐何府,家主人得了重病,命在旦夕,请先生救治。”

    沈瑄彬彬有礼道:“这可不巧,今日家中有要事,走不了。各位还是另请高明吧。”看见那几人脸色大变,又道:“要不然,我明日就去府上问脉如何?”

    “明日!”边上的一个人大声道,“小主人还等得到明日吗?”

    说着就上来拉沈瑄,沈瑄一惊,连忙用乐秀宁教的招式格开。那人却也不弱,还未拆上四五招,沈瑄就被那人制住了。为首那人忙说:“不可冒犯了沈先生。”回头又道:“沈先生,请你还是无论如何跟我们走一遭,一定重重有谢。”

    沈瑄一看,那几个人早已把自己团团围住,看来走脱不得了。自来未见过如此蛮横的求医者,沈瑄心中不免一股怒气上冲:“我偏不去便怎样?”

    那人无奈地说:“那也只好委屈一下……”

    话还没讲完,只见一阵剑光闪动,那几个人顿时被逼开几步,沈瑄趁机退开。原来是离儿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给他解了围。离儿微笑道:“你们这样请沈大夫去看病,就不怕沈大夫去了给你们家主人开一剂毒药?这几个人我还是先打发走吧,不然一会儿迎亲的船来了,多煞风景。”

    那人一时急得汗流满面,竟双膝跪倒在地,向沈瑄拜道:“沈先生,请你无论如何去救我家小主人性命!医乃仁者之术,你不能见死不救呀!”

    一时间,那几人都拜倒在地上,作揖磕头。沈瑄见状,登时心软了。乐秀宁走过来道:“师弟,还是叫他们快去别处求医吧。”

    沈瑄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人命关天,也耽误不得。我这就去吧。阿秀姐姐,离儿,这边事情,只好有劳你们了。”

    乐秀宁听罢,不禁皱起眉来,却欲言又止。沈瑄叹声气走向小舟,那几个人又朝他拜倒称谢。离儿忽问:“你们是钱塘府来的,为何说是桐庐人?”

    为首那人一怔,连忙说:“我们是客居此地。”

    离儿正要再问,小舟却解开缆绳,飞也似的划了出去。沈瑄回头看见离儿立在岸上,望着自己,小舟一转,她便消失在芦苇丛后面。

    大船顺着富春江飞驶而下,澄江如练,游鱼若星。两岸青山如画,猿声清啸不绝于耳。沈瑄立在船头,也不与那几人搭话,只是饱览山川秀色。这一船人举止不俗,且似乎个个身怀武功绝技,可对沈瑄却也毕恭毕敬,实在猜不出什么来头。沈瑄也懒得去想。为首那人自称是总管,名叫徐栊。

    不到一个时辰,船靠桐庐。徐栊把沈瑄送上一乘青布小轿,匆匆启程。奇怪的是,轿子没有进桐庐城,却向城外山间走去。小轿在山林小路上飞也似的穿过,也不知走了多远。来到一所山间别墅前。进得门去,里面也不过是青瓦白墙,竹篱茅舍,像是隐者清修之地。外面看似俭朴,实则处处巧妙安排,匠心独运,根本不是寻常财主人家的手笔。

    穿过月亮门,是一个小花园,花园尽处是一间小屋。徐栊把沈瑄引入屋中,向一张挂着云纱帐子的大床道:“公子,属下请来一个大夫给公子看看伤。”

    无人回答。

    徐栊回头道:“先生,小主人睡了,请您过去瞧瞧。”

    沈瑄撩开帐子一看,床上躺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容貌说不出的秀美清雅。只是眉宇印堂间,赫然是一股黑气。

    “中毒了?”沈瑄问道。

    徐栊道:“三日前,被一条毒蛇咬的。”

    沈瑄道:“是丐帮的金环蛇吧?他们自有解药,何不寻了来?”

    徐栊叹道:“哎,若能寻得来,也不劳您大驾了。”

    沈瑄轻轻翻过少年的身子,察看他颈后蛇咬的伤痕。伤口极深,已变作紫黑色,却仍在往外渗血。沈瑄又问:“原来你们给他吸过毒液,却仍是无效?”

    徐栊道:“我们众人费了多少力气,只是小主人中毒实在太深,一条蛇的毒液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