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一枪封神 >

第32章

一枪封神-第32章

小说: 一枪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名,两万骑兵取得了歼敌三万,俘虏一万两千人的辉煌战绩。
斯坦丁帝国二十万大军,逃回国内的不过五万人残兵败将,刘章飞翼军深入敌境六百里,破城十余座,斯坦帝国军队望风而逃。若不是扬风怕他有什么闪失,刘章都要带兵打到斯坦丁帝国的都城了。最终斯坦丁帝国皇室跟秦赢签订停战协议,死亡沙海以西一百里的土地割让给秦国,赔偿秦国战争损失二百万两白银,换取秦国从斯坦丁帝国退兵。
一战拓疆百里,秦赢在秦国的声望如日中天。此时,原秦国大司徒尚凤鸣发出檄书,历数秦海弑父夺位、横征暴敛,谋害世子等十项大罪,号召秦国人民推翻暴政。同时,他宣布和蒙汉元帅拥立世子秦赢为新任秦王。
檄书伴随着寒风谷大捷的消息传出之后,在秦国内引起了强烈响应。夺取平凉关的秦海军队发生了哗变,军官们将忠于秦海的统领杀死,加入了拥立秦赢的阵营之中。
秦国各地军民纷纷反抗秦海的暴政,连咸阳城都发生了暴乱。随着扬风和秦赢的部队回师东进,咸阳城人心惶惶,很多秦国大臣偷偷的潜出咸阳,争先恐后的向秦赢投诚,秦海在众叛亲离之中点火**。
秦赢抵达咸阳之时,城门打开,城内百姓自发在街道两边列队迎接秦王赢到来。
天元历1811年10月,秦王赢继位,中兴王扬风代表大周皇室授予秦王晋封诏书,上面盖着鲜红的传国玉玺印章。


第四十九章 蛮族入侵
更新时间2012107 23:04:03  字数:3544

 扬风和秦赢跟斯坦丁帝国大战之际,中原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天元历1811年9月,齐国国师叶重楼遭到刺客刺杀,重伤不治身亡。齐王田荣亲政,废黜孙圣、笑问天和吴阳子等人官职,日月盟一系随着叶重楼的去世,被清洗出齐国政治中枢。
齐王田荣任命自己的老师范叔为国师,主动从齐楚边境撤军,献城十五座向楚国求和。楚阳王正在为如何应对齐国的军队而头疼,没想到齐国竟然主动认输了,楚阳王大喜,非但没有要田荣进献的十五座城池,反而将之前攻占的土地还给了齐国。
楚阳王自然不是慈善家,他曲意跟齐国交好,目的是为了对付更为强大的燕国。燕国在之前的战争中,有一只重要的部队始终没有动用,那就是镇守幽云边境,防御蛮族的幽州军团。幽州军团共十二万人,每一个士卒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强将,在燕国危难之际,幽州兵团南下加入了燕楚之战。
仅仅一半六万的幽州军团,便将楚国久负盛名的西军烈火军团十万人打得落花流水。燕国大军在幽州军团的突前带领下士气大振,五战五捷,将楚国联军四十多万人打得望风而逃。三十万燕军生生将战线从燕国境内推进到了楚国境内,收复失地的同时,攻占楚国领土八十多里。楚国军队一直退到太行山下才稳住阵脚,重新收拢兵马抵住燕国军队的进攻。
天元历1812年,齐楚签订盟约,齐国派出十三万军队加入楚国联军,共同讨伐燕国。燕国孤掌难鸣,燕王刘君一怒之下将幽州军剩余的六万部队悉数调出幽云战线,由燕太子丹率领迎战齐国军队。
同年三月,秦王赢和中兴王扬风缔结盟约,秦王派十万大军协助中兴王前往南越参与跟安胡王国的战斗。
同年五月,燕国军队和楚国联军在太行山下决战,双方共出动军队九十万人。战争进行了近一个月,最终人数只有对方一半的燕国军队战败后撤,六万幽云军团士卒全部战死沙场,撤回燕国的军队不足十万。楚国联军虽然战胜,但伤亡比燕国大得多,近六十万大军死伤大半,剩余的十几万部队,连追击的能力都没有。
太行山一战,中原各国精锐尽失,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1812年五月底,燕太子丹在沧州南击溃齐国十万大军,俘虏了对方主将葛云。燕太子丹令一万幽州军回师幽云防线,率领剩下的五万人马一路向东南挺进。齐王派出三批攻击二十万军队,全部被燕太子丹击溃。
1812年7月,燕太子丹攻陷济洛,齐王田荣仓皇逃往东都临淄;1812年8月,燕太子丹攻陷临淄,击杀齐王田荣,国师范叔,齐国王室尽数被诛杀。燕太子丹尤未停下前进的步伐,留一万军队守济洛,一万军队守临淄,率领两万多名士卒横扫齐国全境,誓要灭亡齐国。
就在燕太子丹在齐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清理齐国故旧势力之际,幽云防线陷落。一直骚扰边境的蛮族大军越过幽云防线杀入燕国境内。
天元历1812年10月,蛮族四十万大军趁中原各国乱战之际,攻陷北部天堑幽云山脉防线,第一次踏足中原大地。
10月22日,燕国国都陷落,燕王刘君被杀,燕国救援部队被蛮族大军击败。占领燕国都城之后,蛮族四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西路军十万向西进攻秦国,东路军十万向东进攻辽国,中路大军二十万直奔洛水而来,目标直指楚国都城大梁。
蛮族入侵的时候,扬风和南宫无惧刚刚接受了安胡王国的降书。扬风率领十五万大军赶到南越之后,见到了太平教南派领袖南宫无惧。南宫无惧是一位五十岁的老者,看上去很清瘦,脸色白皙,下额一缕山羊胡,穿着一件山民的普通衣服。若不是夜杜乔介绍,扬风怎么也不会想到带领着几万残兵跟安胡王国周旋了这么久的名将,竟然像一个山村老农般朴实无华。
安胡王国倾国而出,十多万人马想在中原混乱之际捞点好处。结果被南宫无惧用聊聊四万多人马生生拖在了边境山区不得存进。不是安胡王国不想前进,也不是他们打不过南宫无惧,是他们根本连人都找不到。他们曾经尝试过不管南宫无惧的人马,直接挺入南越腹地。但他们的人马刚刚离开边境,南宫无惧便出现了,四万多人集中攻击他们的补给线,或者强攻屯粮营地,或者在路上打埋伏。四万多人,时聚时散,让安胡王国的人马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保护他们的后勤营地和补给线。
当他们调集人马守卫补给线的时候,南宫无惧却领着人出现在他们的先锋部队处,凭借人数优势围杀他们,在他们的后援部队赶来之前,占完便宜就走,从不缠战。
如此一来,安胡帝国只能跟他四处交战,根本不敢甩开他们攻击南越腹地。边境的山地,成了双方交战的战场,安胡帝国多次想要围剿他们,甚至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将边境线上的村庄洗劫一空,连百姓全都赶出了这一区域,却依旧找不到南宫无惧的踪迹。能够围歼他们过千人的队伍,就已经是大胜仗了。
其实南宫无惧的日子过得一样很艰难,在山地中东躲西藏,就跟老鼠一样,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吃不饱肚子。劫掠安胡王国的补给,就是改善生活了。如果扬风再不来的话,到了冬季,南宫无惧也无法维持现有的局面了。
扬风大军一到,南宫无惧立马转入了反攻,不在在山林中跟对方捉迷藏,将四万多人集结起来,四处袭击安胡帝国的据点,而起打完之后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分散撤退,而是整体转移。
吃了两次亏的安胡王国将领,非但不恼怒,反而暗暗高兴,这些南越猴子终于不再跟他们捉迷藏了。经过十多天的准备,安胡王国的将领终于集结兵力将南宫无惧的队伍堵在了一个山谷里,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为王国打开进军中原的大门时,也走进了南宫无惧的陷阱。
南宫无惧的四万人纯粹是诱饵,而这个山谷正是为安胡王国准备的大坑,就等着他跳下来。安胡王国在包围了南宫无惧之后,也进入了扬风大军的包围之中。扬风和南宫无惧里外合击,一战俘虏了安胡帝国八万多人。
最终安胡王国的国王亲自到南越递交了降书,用每年一百万两白银,累计二十年的供奉,换回了自己的八万名士兵。
得到蛮族入侵的消息之后,扬风和南宫无惧等人召开了紧急会议,扬风代表大周皇朝封南宫无惧为平南王,命其率领十万秦国大军北上齐国支援燕太子丹。夜杜乔率领太平军镇守南越防线,以防安胡王国出尔反尔。扬风则和柯天赐等人率领白凤军、赤火军火速赶回白凤寨,跟陈平、尚凤鸣、李毅、刘章等人共商抗蛮计策。
蛮族四十万大军入侵中原,势如破竹的攻占了大片土地,燕国全境沦陷,燕国军队在何兴将军的带领下,且占且退,一直退到了太行山楚国联军的阵营前,十万军队只剩下三万多人。面对来势汹汹的蛮族,楚阳王也暂时抛却和燕国的恩怨,派兵接应何兴。
蛮族西路军一路西进,一直打到晋阳关,才被哥应雄挡了下来,封烈随后赶到,双方在晋阳关大战一场,谁也没有占到便宜,无法西进的蛮族开始在占领区劫掠资源,准备跟秦军打持久战。
东路军比西路军的战绩辉煌得多,在中原大战中耗光了国力的辽国,面对蛮族大军,只是稍作抵抗便一路溃退。蛮族东路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辽国全境。辽王林静在逃亡途中被蛮族追上击杀,大司马金汉庭在保卫辽都的战斗中战死城头。
中路二十万大军追击燕军至太行山下,中原联军集合所有兵力借助地势阻止了蛮族的步伐。然而,久战疲惫的联军,在蛮族的强攻之下,坚持了十余天,便不得不放弃防线撤退。这二十万军队,是中原各国的仅剩的战力,不能再太行山下耗光,不然的话,中原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了。
楚阳王跟各路将领商量之后,决定用空间换时间,中原各国人口众多,只要有时间,不难招募几十万军队。楚阳王作为当初挑起中原战乱的祸首,这个时候尽显人雄本色,楚国仅存的两万骑兵充当了断后的部队,给各国部队渡河争取了时间,最终两万部队活着渡过洛水的不足一千人。
中原联军在洛河南岸重新构建防线,凭借洛河天堑挡住了蛮族二十万大军的脚步。蛮族也就盲进,在洛河北岸扎下营寨,跟中原联军隔河对峙。
蛮族生活在幽云山脉以北的荒原上,那里气温较低,生存条件艰苦,蛮族人个个身高体壮,身材和力量普遍强于中原人。但由于生存条件差,他们的人口始终不多,一直保持在三四百万左右。
他们向往中原的繁荣和宜人的气候,曾经多次入侵中原。唐朝时,大唐名将霍振远率军远征荒原,差点将蛮族给灭了族。若不是霍将军英年早逝,恐怕现在他们已经不存在了。后来,唐朝衰败时,蛮族又来寇边,大唐皇帝便在幽云山脉建立了一道长达两千里的防线,用来抵御蛮族的侵袭。
蛮族中路和西路两路大军的攻势被遏制之后,东路军也终于停下了扩张的脚步,燕太子丹率领幽州军在德州跟蛮族大战三天,成功将蛮族大军挡在了德州以北。
随着冬季第一场雪的到来,蛮族大军停下了进攻的脚步,开始清点他们的收获。蛮族不是一个农耕民族,荒原也无田可耕,他们主要靠打猎维持生存。这一次在天师的带领下,趁中原空虚之际倾族而出,并没有想过能够占据中原这么多土地,只是想洗劫一番,让自己的族人过上几年好日子。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攻势如此顺利,竟然一举打下中原半数土地。尽管取得了这么大的战绩,他们依旧没有改变习性,打完仗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劫掠物资。一车车的粮食和布料被蛮族运往幽云山脉以北,这是他们的战利品,要让家里的族人享受他们的胜利果实。


第五十章 一枪封神(大结局)
更新时间2012108 10:26:51  字数:7852

 天元历1813年上元节,这个最重要的节日里,中原大地没有丝毫的喜庆气氛,北方蛮族的强势入侵,犹如一层层厚重的阴云,弥漫在中原大地的上空,压抑而沉闷。
襄樊城不过是一个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小县城,此时城内外人满为患,打着各国旗号的部队占据了城外方圆十里的地方。
蛮族入侵,中原联军一退再退,直到退过洛水,才依托洛水天险重新稳住阵脚,在洛水南岸重铸防线。
中原乱战,使得中原各国元气大伤,百战精兵十去其八,经过几个月的动员,才勉强凑起了一支四十万部队的联军。襄樊城是离联军指挥部最近的一座城池,位于洛水南岸十里处。
天元历1813年3月15日,楚阳王邀请各国首领会盟,共商抵抗蛮族之计。秦王赢、燕太子丹、南越丞相洪益明、平南王南宫无惧、中兴王扬风悉数应邀前来。面对中原千年不遇的危机,各藩王抛却成见,共抗强敌。
来是来了,鉴于楚阳王洛都会盟时的恶劣表现,各藩王都带来了自己的亲卫军队,这才使得襄樊城人满为患。其实现在的楚国,真的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一次洛都事变了,不过小心没坏处。
襄樊城的城主府里,各藩王全都到了,只差会议的号召者楚阳王。趁着楚阳王未到,各藩王相聚在一起聊着天,形成了鲜明的两大阵营。秦王赢、中兴王扬风、平南王南宫无惧和燕太子丹坐在了一起;洪益明和宋、卫、鲁、吴等国的国君坐在一起。
现在,扬风这边的阵营明显占据优势,他们这边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名先天高手护卫,而另一边除了洪益明外,那些小国的国君身边的护卫多是军伍出身,只有吴国国君的护卫达到了先天境界,其他人的护卫只有后天巅峰的实力。
扬风身边跟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红尘剑笑问天,日月盟在齐国失势之后,在笑问天和紫罗兰的建议下,日月盟众人集团投靠了中兴王扬风,当然,着里面不包括泰山的田雨蒙和叶飞凌。叶重楼死后,日月盟彻底分裂,外堂在孙圣和笑问天以及日月两位长老的带领下加入了扬风的阵营,内堂则被田雨蒙和叶飞凌控制。
秦王赢身边还是刀冢的两位刀位,两年不见,他们已经是洞玄巅峰的高手。燕太子丹身边你跟着的还是童冠虎,南宫无惧身边是太平教的一位高手。
“大哥,你说这次楚阳王举行会盟,到底什么想法?”
“还能什么想法,蛮族大举入侵,已经打到了楚国的门口,楚阳王现在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为了大周王朝,都得拼死一战。”
“咱们怎么办!?”
“当然是帮他打,虽然我也不怎么喜欢楚阳王这个人,但这个时候必须先把外患解决掉,至于他的事情,终归是大周国内部的事情,回头再解决也不迟!”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