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官场现形记 >

第122章

官场现形记-第122章

小说: 官场现形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第四天,领事也就到了。领事只因奉到了驻京本国公使的电报,叫他亲赴长沙,会审此案,所以坐了小轮船来的。地方官接着,自不得不按照条约以礼相待,预备公馆,请吃大菜。一切烦文不用细述。等到讲到了命案,单道台先同来的领事说:“我们中国湖南地方,百姓顶蛮,而且从前打‘长毛’全亏湖南人,都是些有本事的。他们为了这件事情,百姓动了公愤,一定也要把凶手打死,以为死者伸冤。兄弟听见这个信,急的了不得,马上禀了抚台,调了好几营的兵,昼夜保护,才得无事,不然,那凶手还能活到如今等贵领事来吗!”领事道:“这个条约上有的,本应该归我们自己惩办;倘若凶手被百姓打死了,我只问你们贵抚台要人。”
单道台道:“这个自然,不特此也,百姓听见贵领事要到此地,早已商量明白,打算一齐哄到领事公馆里,要求贵领事拿凶手当众杀给他们看。百姓既不动蛮,不能说百姓不是。他们动了公愤,就是地方官亦无可如何。不知贵领事到了这个时候是个怎么办法?”领事听了他这番话,一想:“现在我们势孤,倘真百姓闹起事来,也须防他一二。”但是面子上又不肯示人以弱,呆了一呆,说道:“贵道台如此说法。兄弟马上先打个电报给我们的驻京公使,叫他电回本国政府,赶快派几条兵轮上来。倘若百姓真要动蛮,那时敝国却也不能退让。”
单道台一听领事如此说法。亦就正言厉色的说道:“贵领事且不要如此说法。敝国同贵国的交谊,固然要顾;然而百姓起了公愤,就是敝国政府亦不能禁压他们,何况兄弟。以前是贵领事未到,百姓几次三番想要闹事,都是兄弟出去劝谕他们。又告诉他们听:“将来领事到来,自能秉公办理,尔等千万不可多事。”又告诉他们,贵领事今天初到这里,他们已聚了若干的人,想来问信,又是兄弟拿他们解散。若非兄弟出力,早已闹出事来,贵领事那里还能平平安安在这里谈天。就是打电报去调兵船,只怕远水亦救不得近火。如今各事且都丢开不讲,但说这个凶手,论他犯的罪名是‘故杀’,照敝国律例是要抵拟的。但不知贵领事此番前来,作何办理?”
领事道:“是‘故杀’不是‘故杀’,总得兄弟问过犯人一次,方能作准。就是‘故杀’,敝国亦无拟抵的罪名,大约不过监禁几个月罢了。”单道台道:“办的轻了,恐怕百姓不服。”领事道:“贵国的人口很多,贵国的新学家做起文章来或是演说起来,开口‘四万万同胞’,闭口‘四万万同胞’,打死一个小孩子值得什么,还怕少了百姓吗?”单道台一听领事说的话,明明奚落中国,有心还要驳他几句,回心一想:“彼此翻了脸,以后事情倒反难办。我横竖打定主意,两面做个好人。只要他见情于我,我又何苦同他做此空头冤家呢。”想罢,便微微一笑,暂别过领事,又回到王侍郎家里,把他见了领事,如何辩驳,如何要求,添了无数枝叶。不晓得的人听了都当真正是个好官,真能够回护百姓。后来大众问他:“到底办这外国人一个什么罪名?”单道台道:“这个还要磋磨起来看。”
单道台此时也深晓得领事与绅士两面的事不容合在一处的。但是面子上见了领事不能不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说百姓如何刁难,如何挟制;“如果不是我在里头弹压住他们,早晚他们一定闹点事情出来。”只要说得领事害怕,自然可望移船就岸。见了绅士,又做出一副慷慨激烈的样子,说道:“我们中国是弱到极点的了!兄弟实在气愤不过!如今我们还没有同他为难,听说他要把诸公名字开了清单,寄给他们本国驻京公使,说是这桩命案全是诸公鼓动百姓与他为难,拿个聚众罪名轻轻加在诸公身上。将来设有一长两短,百姓人多,他查不仔细,诸公是不得免的!”
几个绅士一听这话,起先是靠了大众公愤,故而敢与领事抵抗;如今听说要拿他们当作出头的人,早已一大半都打了退堂鼓了。反有许多不懂事的人,私底下去求单道台,求他想了个法子,不要把名字叫领事知道方好。因此几个周转,领事同绅士都拿单道台当做好人。
当下拿凶手问过两堂,定了一个监禁五年罪名。据领事说:照他本国律例,打死一个人,从来没有监禁到五个年头的,这是格外加重。抚台及单道台都没有话说。单道台还极力恭维领事,说他能顾大局,并不袒护自己百姓,好叫领事听了喜欢,及至他见了绅士,依旧是义形于色的说道:“虽然凶手定了监禁五年的罪名,照我心上,似乎觉得办的太轻,总要同他磋磨,还要加重,方足以平诸公之气!”这番话,他自己亦明晓得已定之案,决计加重不为,不过姑妄言之,好叫百姓说他一个“好”字。至于绅士,到了此时,一个个都想保全自己功名,倒反掉转头来劝自己的同乡说:“这位领事能够把凶手办到这步地位,已经是十二分了。况且有单某人在内,但凡可以替我们帮忙,替百姓出气的地方,也没有不竭办的。尔等千万不可多事!”百姓见绅士如此说法,大家谁肯多事。一天大事,瓦解冰销,竟弄成一个虎头蛇尾!
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心上也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见了抚台亦很替他说好话;至于绅衿一面,一直当他是回护百姓的,更不消说得了。自从出事之后,顶到如今,人人见他东奔西波,着实辛苦,官厅子上,有些同寅见了面,都恭维他“能者多劳”。单道台得意洋洋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所谓‘成竹在胸’,凡事有了把握,依着条理办去,总没有办不好的。”人家问他有甚么诀窍。他笑着说道:“此是不传之秘,诸公领悟不来,说了也属无益。”人家见他不肯说,也就不肯往下追问了。
又过了些时,领事因事情已完,辞行回去。地方官照例送行,不用细述。谁知这回事,当时领事只认定百姓果然要闹事,幸亏单道台一人之力,得以压服下来。当时在湖南虽隐忍不言,过后想想,心总不甘,于是全归咎于湖南绅衿。又说抚台不能镇压百姓,由着百姓聚众,人太软弱,不胜巡抚之任。至于几个为首的绅衿,开了单子,禀明驻京公使,请公使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诘责,定要办这几个人的罪名。又要把湖南巡抚换人。因此外国公使便向总理衙门又驳出一番交涉来。要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五十八回 大中丞受制顾问官 洋翰林见拒老前辈
且说驻京外国公使接到领事的禀帖,一想这事一定要争的,便先送了一个照会到总理衙门,叫这些总理各国事务大人们照办。列位看官是知道的:中国的大臣,都是熬资格出来的。等到顶子红了,官升足了,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还要起五更上朝,等到退朝下来,一天已过了半天,他的精神更磨的一点没有了。所以人人只存着一个省事的心:能够少一桩事,他就可多休息一回。倘在他精神委顿之后,就是要他多说一句话也是难的。而且人人又都存了一个心,事情弄好弄坏,都与我毫不相干,只求不在我手里弄坏的,我就可以告天罪了。
人人都存着这个念头,所以接到公使的照会,司员看了看,晓得是一件交涉重案,压不来的,马上拿了文书呈堂。无奈张大人看了摇摇头,王大人看了不则声,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司员请示:“怎么回复他?”诸位大人说:“请王爷的示。”第二天会见了王爷,谈到此事。王爷问:“诸位是什么意思?还是答应他,还是不答应他?怎么回复他才好?”诸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没有。王爷等了半天,见各位大人没有一句说话,又问下来道:“到底诸公有些什么高见?说出来大家亦可以商量商量。”张、王、李、赵四位大人被王爷这一逼,不能不说话了。张大人先开口道:“还是王爷有什么高见。一定不会差的。”王大人更报着自己的名字,说道:“某人识见有限,还是王爷历练的多,王爷吩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罢。”李大人道:“他二位说的话一些不错。”赵大人资格最浅,就是肚皮里有主意,也不敢多说话的,只随着大众说,应了一声“是”。王爷见谈了半天仍谈不出一毫道理来,于是摸出表来一看。张大人说本衙门有事,王大人说还要拜客,李、赵二位大人亦都要应酬,一齐说了声“明天再议”。送过王爷,各人登车而去。
过了两天,公使馆里没有来讨回信,王爷同他四位亦就没有再提此事。等到第三天,公使因为他们没有回复,又照会过来问信。他们还是不得主意。王爷同他们议了半天,无非“是是是”,“者者者”,闹了些过节儿,一点正经主意都没有。这天又是空过去,亦没有照复公使。等到第五天,公使生了气,说:“给你们照会,你们不理!”于是写了一封信来,订期明日三点钟亲自前来拜会,以便面商一切。诸位王爷、大人们,只得答应他,回他:“明天恭侯。”同外国人打交道是不可误时候的。说是三点钟来见,两点半钟各位王爷、大人都已到齐,一齐穿了补褂朝珠,在一间西式会客堂上等候。刚刚三点,公使到了。从王爷起,一个个同他拉手致敬,分宾坐下,照例奉过西式茶点。王爷先搭讪着同他攀谈道:“我们多天不见了。”分使还没有答腔,张大人忙接了一句道:“这一别可有一个多月了。”王大人道:“还是上个月会的。”李大人道:“多时不见,我们记挂贵公使的很。”赵大人道:“我们总得常常叙叙才好。”公使是懂得中国话的,他们五位都说客气话,少不得也谦逊了一句。王爷又道:“今天天气好啊。”张大人道:“没有下雨。”王大人道:“难得贵公使过来,天缘总算凑巧得的。”李大人道:“幸亏是好天。下起雨来,这京城地面可是有些不方便。”赵大人道:“我晓得贵公使馆里很有些精于天文的人,不是好天,贵公使亦不出来。”公使又问道:“前天有两件照会过来,贵亲王、贵大臣想都已见过的了,为什么没有回复?”王爷道:“就是湖南的事吗?”张大人亦说了一声:“湖南的事?”公使问:“怎么办法?”王爷咳嗽了声,四位大人亦都咳嗽了一声。公使又问:“怎么样?”王爷道“等我们查查看。”四位大人亦都说:“须得查明白了,再回复贵公使。”公使问:“几天方能查清?”王爷道:“行文到湖南,再等他声复到京,总得两个月。”四位大人齐说:“总得两个月。”公使道:“敝国早替贵国查明白了,实在巡抚过于软弱。一班绅衿架弄着百姓,几乎闹出‘拳匪’那乍的事来。我们彼此要好,所以特地关照一声。贵亲王、贵大臣似可无须再去查得,就请照办罢。”王爷又咳嗽了一声,各位大人亦都咳嗽了一声,但是也有吐痰的,也有不吐痰的。呆了半天,公使又追着问信。王爷说:“我们须得商量起来看。”四位大人齐说:“总得商量起来看。”公使听了,微微一笑。幸亏这位公使性气和平,也是晓得中国官场的习气是捱一天算一天,等到实在捱不过去,也只好随着他办。所以当时听了这班王爷、大人们的说话,也不过于迫胁他们,但道:“要等行文去查,那是等候不及。现在电报又不是不通,诸公马上打个电报去,两三天里头,还怕没有回电吗?”一句话把他们提醒了,一齐都说:“准其打电报地去问明白了,就给贵公使回音罢。”公使临走又说了一句:“三日之后,来听回音。”
等到送过公使,王爷说道:“这件事情,还是依他,还是不依他?倘若不依他,总得想个法子对付他才好。”四位大人当中,要算张大人资格最老,经手办的事亦顶多,忙出来拦住道:“王爷不晓得,我们同外国人打交道也不止一次了,从来没有驳过他的事情。那是万万拗不得的,只有顺着他办。”说完,又回头对王、李、赵三位大人道:“我们办交涉事办老了,这一点点决窍还不懂得。”王爷被他驳得无话可说,歇了半天,搭讪着说道:“这件事情,你们到底查明白了没有?”张大人道:“用不着。等到他们外国人来,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还要王爷操这个心吗。”其实公使来闹了半天,为了什么事,他们亦只晓得一个大略,是湖南出了一件人命交涉案件,公使不答应,说巡抚软弱,挟制政府里换人。究竟案中的详情,他们还是糊里糊涂一个个吃了“补心丹”,一齐把心补住,决不肯为了此事再操心的。当下又谈了一回,无非是商量把现在这位湖南巡抚调任别处,拣一个有机变的调做湖南巡抚。又是张大人出主意道:“我们调去的人,怕他们外国人不愿意,何如等他后天来讨回信时,探探他的口气?他说那个好,就派那一个去,省得将来同他们不对,又来同我们倒蛋。”王爷点头称“是”。大众亦就别去。
且说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听了外国公使的说话,心上虽不甘愿迁就他,却也不违拗他。等到第三天公使又来讨回信的时候,见了面拿他恭维了一泡。先时一个个手里都捏着一把汗。后来提到正事,王爷头一答应他:“准定把湖南巡抚换人。但是放那一个去,一时还斟酌不出这么一个对劲的。最好是同贵国人说得来的,以后办起交涉来,彼此有个商量,不至于再像这回事,弄得不讨好。”公使道:“是啊,现署山东巡抚的赖养仁赖抚台这人就很好。前任黄抚台很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姓赖的接了手,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做操场。贵亲王、贵大臣是晓得的,敝国在贵省地方造了铁路,不见得中国人不坐;载货搭客,原是彼此有益的事情。就是借地做操场,后来亦总要还的。不晓得前任黄某人为什么商量不通。赖抚台是开通极了,所以我们各国都欢喜他。以后贵政府都要用这种人,国家才会兴旺。现在据我们意思:贵亲王、贵大臣就奏明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