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本科生 >

第131章

崇祯本科生-第131章

小说: 崇祯本科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科考的是明算,就是数学。一般的学子大约还是度过《九章算经》这样的书的。朱由检出题当然不会太简单,毕竟这是最高等级的国考。同时他也不会出的太难,整一点高数出来,只怕一个能看懂的人都没有。这个时候,牛顿才两岁而已。

    朱由检选择了后世初中一年级的数学题来出题,比如:小数,平方根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等。试题可以说非常的简单。

    可惜,他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这些读书人的数学水平了,这些理工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只学了一年多就会的试题,在这里难倒了一众的考生。

    朱由检甚至看到许多考生交白卷,整张卷子上面一个字没写。

    到了格物这一科,朱由检就更是不报希望了,这部分题可以说更简单,就是一些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哪怕是有心人在世面上找一下理工学院基础班的课本,稍微学习一下都能得高分的试题,全场考生有八成交了白卷。

    整整有一万多名考生啊,八成交了白卷,朱由检的心是哇凉哇凉的。

    三场考试下来,朱由检直接宣布不用殿试了,他对殿试根本就不报多大的希望,要想让他看着一帮子考生在皇宫大殿里用八股写经义,他估计得疯。

    朱由检明白一个事实,大明的教育是太注重经义了。

    经义有没有有?肯定是有用的。

    经义是什么?其实很多人都会以为经义就是迂腐的说教。其实也不是,经义其实就是哲学和社会学,他是一种纯理论的探讨行为的学问。

    如果让所有的人都去学哲学,当然是偏科了。儒家就是希望让全天下的人都在自己设定的哲学范围内达到统一,即所谓的大同。

    让学哲学的人去当官,去当一切的领导者。这非常的理想化。

第225章 学子闹事() 
阅卷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尤其是明数和格物两科,朱由检几乎找不到能帮忙阅卷的人。

    大明开国以后,对数学的研究几乎是停歇不前甚至对比前代还有所下滑。后来连倭国都根据宋元数学遗产发展出了微积分,但是大明近三百年,能成为数学大家的却寥寥几人。

    大明,“偏科”的太过畸形了!

    实在是无奈,朱由检只好把宋应星兄弟招回了南京,好歹这两人也算是知名人士,朝臣也说不出反对的理由。

    如果朱由检去调理工学院的优秀学生帮忙阅卷,只怕又会是一场无妄的口水战。

    凑一凑,勉强凑够了五六个人,朱由检自己都亲自加入了阅卷之中。

    好在这两科的试卷审阅难度不大,大片大片的白卷不说,胡说八道的还占有一大堆。这种简单的题目本身答案也很简单,不像文科那样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最后,朱由检他们从一万多考生中总算是挑选出了五百人左右的试卷,这些人属于能认真答题,且多少还能对几题的“人才”。

    这一次的皇榜不直接公示考中者的名单,而是公示每一位考生在每一科中的成绩,再公布综合成绩的名次。整个皇榜有礼部签发,足足贴了太庙门前一整条街,甚为壮观。

    经文和进士中名列前茅的名单里,有九成人居然都进不了综合成绩的前一百人名单中。真正综合成绩前一百名单的人里,大部分是一些文科成绩在中游的学子。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前三名。第一名就是金圣叹;第二名是郑成功。

    郑成功就不用说了,他本身比较有才,加上钱谦益这个老师,文科成绩不算差。又跟在朱由检身边混了几个月,受到新学的影响很大,理科对他来讲几乎是小儿科,他的格物和明算两科都是满分。

    怪才金圣叹就让人意外了,这家伙的明算和格物成绩虽然没有得满分,但是成绩也是很高的。一个痴迷于预测术的人,能不懂点数学和格物?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明经和策论分数也非常高,因为他用的是白话文答题,由朱由检亲自审阅的试卷。

    第三名是黄道周的一名学生,属于在朱由检的皇帝办公室里打过几个月下手的储备人才。

    获得最大丰收的就是黄道周了,这一次他有三十多名学生直接参加考试,几乎全部榜上有名。

    “这不公平,中榜的人全是跟主考和副主考有关联的人。”

    看榜的学子立刻就有人质疑起来,因为主考官是钱谦益,副主考就是黄道周,这样的榜单,不是摆明了让人家不信任嘛。

    “走,咱们到礼部找钱谦益说理去,如果不给我们一个交代,我们就找皇上说理去。”

    有人带头一喊,所有的学子立刻闹了起来,黑压压的人群直接涌向了正阳门,这其中有学子,更多的是看热闹的百姓。

    南京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热闹,读书人闹事,历来都是大明朝廷的头等大事。

    巡城司的巡丁以及各衙门的捕快谁也不敢阻拦,全都自动给人群让道。读书人的地位,可不是他们这等末流小吏们能牵扯的。

    这就等于是直接显示了江南各阶层的等级划分一个缩影,读书人领导着普通百姓,彻底掌控着整个社会。

    走在最前面的几位,就是刘宗周的学生。因为明经和进士两科,刘宗周的学生们考得最好。

    抛去钱谦益关系中的那两个怪胎,这一场争斗也可以说是二周之间的较量。这些学子明着是去找钱谦益的,实际上是等于让钱谦益把黄道周给拽出来。

    在刘宗周的学生们看来,黄道周此人已经彻底的投靠了朱由检,与前朝的阉党无疑。

    “你们要干什么?”学子大军从太庙门前出发,绕过江南贡院,准备向正阳门进发,走到半路上被一个人拦了下来。

    领头的一看是黄宗羲,还是给了几分面子,停了下来。

    “黄宗羲,我念你我是同门,今日就不跟你计较,别以为你当了太子的走狗就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这在大明是一个非常不礼貌的事情,相当于后世骂人了。尤其是这些以圣人之徒自居的读书人,更是好面子。

    “你们听我说,这次考试是皇上审的卷子,跟主考官没有关系。”黄宗羲极力劝说着,因为他的确是亲眼看到朱由检审卷的辛苦。

    科举这么大的事情,朱由检当然不会放弃让太子学习的机会。所以,黄宗羲也有幸跟着一起参观了整个阅卷审卷的流程及现场。

    “你黄宗羲装什么好人啊,跟他们有没有关系用得着你跑出来证明?滚一边去。”领头的一把推开黄宗羲,看都不看他一眼就继续带着人群走了。

    黄宗羲站在原地,任由着无数的年轻人从身边经过,撞击着他的身躯,他有一种无力感。

    最近两个月来,黄宗羲和老师刘宗周的关系越来越僵。一方面刘宗周想要利用他探听朝廷的事情,尤其是关于朱由检的行踪和意图;另一方面又嫉妒这个学生在太子府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连朱由检都额外看中。

    孤立,黄宗羲感到自己在原来的师门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呆子,你再这样站着,他们都敢从你身上踩过去。”方怡一把拽过黄宗羲,把他拉到街边,有些心疼中带着埋怨地说。

    “方姑娘,男女授受不亲,请你自重。”黄宗羲没有心情跟方怡纠缠,他已经摆脱过方怡多次了。

    “你当谁稀罕跟着你似的。”方怡愤怒了,她觉得自己一个大姑娘倒追黄宗羲,反被对方一直疏远,这真是丢脸到家了。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黄宗羲黑着脸。

    “干什么?”方怡脸一红还以为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想捅破这层窗户纸。

    “你不就是想用美人计来打探我们东林的消息嘛!”黄宗羲脱口而出。

    “啪!”黄宗羲的脸上出现了五道明显的手指印。

    “你就是个混蛋。”方怡说完扭头就跑了。

    学子们这边刚刚走了一半,整个六部衙门全都知道了,所有的官吏们都挤到各衙门的门口,伸长了脖子朝礼部那边瞅。

    东城兵马司的皇城侍卫们一队队的开出洪武门,整齐的列队在正阳门前。坐在礼部大堂里的钱谦益虽然看起来很端正,其实他的双腿已经在发抖,头发根儿里已经渗出了汗水。

    朱由检这边当然也收到了消息,但是朱由检好像并没有着急,而是问了一下钱谦益在干什么。

    “钱大人躲在礼部不敢出门。”纪彪是这样回答的。

    “那就让他们闹一闹,只要不出乱子就好。”朱由检说完继续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这是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这个甩手皇上秉承着之前大明皇上的遗风,把兵权和财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的事物尽量派下去做,自己只负责发出命令。

    他只要在南京,都会重点去解决理工学院各项目组、教学部以及理论技术部的一些疑难问题,并加以指导。如此这样才能快速的提高攀登科技树的效率。

    正阳门外的广场上,几万人都汇聚到了这里,人群里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让身处后宫的陈圆圆都能听到。

    “小玉,你派人去把柳夫人接到后宫来暂避。”陈圆圆虽然之前和柳如是交情一般,但是最近半年两人走得还是很近,算是朋友了。

    “娘娘,直接接到后宫,会不会不方便?”小玉撇了撇嘴,这皇宫大内毕竟有太多忌讳。

    “皇上又不住这里,没事的。”陈圆圆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没什么大碍。反正前面已经有消息说钱谦益都躲在礼部不敢出门了,那柳如是来皇帝躲避风头也是可以的。

    小玉派人去钱府接人,而钱府里已经来了一位客人,正在陪着柳如是,客人就是李香君。

    李香君正殷勤的劝解着柳如是,让柳如是莫名的感动

第226章 事态扩大() 
钱谦益躲在礼部不敢出门,朱由检又没有表态,整个事件一下子激烈起来,紧接着就有一些复社领袖们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学子的正义诉求。

    在复社一些大佬的鼓动之下,正阳门外的人群越聚越多,甚至达到了几万人的规模,而且还在聚集。

    看看天色已晚,朝廷方面依旧没有给出任何表示。一些学子有些心灰意冷,表示要离去。但是复社的几个大佬并不甘心,他们提出要坚守正阳门,直到朝廷给出答复为止。

    这一下让一些人仿佛看到了希望。年轻人总有一种冲动的激情,尤其是在大势的推动下,会有一种莫名的膨胀心理。

    对抗朝廷,这是多么大的事情,或者说他们以前只听说过。譬如当年的东林六君子,这种事在年轻人听了,立刻会热血沸腾,至于事实如何,没人去想。就像在后世你进了迪吧,在音乐的渲染下,很难不扭动两下一样。

    朝廷的六部就在洪武门里面,堵住了正阳门就等于堵住了整个朝廷的各部门正常的办公。

    “哗!”一大半的学子们都兴奋了起来,仿佛他们要参与一场多么大的战斗一样。

    最近半年,大明打的仗很多,一次比一次让人热血沸腾,可是这都跟读书人没有关系。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关联的事件,怎么能不让他们兴奋。

    静坐,历来是文化人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在这天夜里,在复社的推动下,整个正阳门外的大街中央,全是静坐的学子。

    这一场因为对考试不公的质疑诉求演变成了读书人对朝廷的抗议。而且达到了直接对抗的程度。

    当天晚上,那位表示支持学子的盐商直接出钱包下了秦淮河边的几座有名的酒楼,雇请南京城最好的庖厨制作了精美的吃食,请秦淮河里年轻的姑娘们亲自送餐并一个个的递到学子的手上。

    柳如是当然没有住进皇宫,而是陪着钱谦益在礼部的一个偏房里守了一夜。其中,李香君非要跟着一起去,还说了一大堆有情有义的话。

    陈圆圆是个体贴的人,在她的安排下,宫里派了几个太监,专门到礼部伺候他们的起居。至于其他的官员们,则只能从偏门进出皇城,正常上班。

    “如是,你怕吗?”钱谦益看着柳如是忙来忙去的身影,有点伤感。

    从万历三十八年,他二十八岁就以探花身份进入官场,一直不顺甚至闲赋多年。到了六十多岁了,才终于参与到了朝廷政治的核心位置。

    或者说,是大明京城的陷落才给了他重新登上官位的机会。他如何舍得放弃?

    真以为他会像左光斗一样做什么匡扶朝政的名臣?不,钱谦益不是这样想的,他只想获得一个高位,而且现在的朝廷内也没有魏忠贤这样的权臣存在。

    要说当下的朝政里,唯一还跟东林过不去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朱由检。

    东林人是敢跟魏忠贤斗,但是钱谦益舍得豁出去跟朱由检斗吗?这是一个选择题。作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不是没有想过。

    是回到外面的东林人中去,还是站到朱由检一边,钱谦益在这个夜晚思考了很久。

    “牧斋,你我夫妻,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柳如是含情一笑,年轻的女子媚态展露,无人见之不动情。

    “还记得成婚当晚我说过的话吗?我爱你乌的发,白的肉。”钱谦益微微一笑,看了看小厢房里没有外人,轻轻的靠在柳如是的身边说。

    “当然记得。妾身只爱你白的发,乌的肉。”柳如是被撩拨的有些热燥。

    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李香君正竖起耳朵焦急的倾听着远处的喧闹之声,她的心里也被激情点燃,随着外面那些学子们一起舞动。

    李香君一直相信,读过书的才子们是无所不能的,就像她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只是被朝廷不公平对待了而已。

    三人各有心事之时,就在不远的正阳门外,热闹还在继续上演,一群群的妙龄女子们吹拉弹唱,正在为学子们即兴表演。

    城外的情景经过有心人的描述直接成为了第二天复兴报脱销的根源,那些煽动性的话语,香艳的场景,让整个南京城都轰动开来。

    据后来有人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