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本科生 >

第128章

崇祯本科生-第128章

小说: 崇祯本科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楞着干什么。赶紧收拾东西跑啊!”李率泰一惊,立刻明白了,大明的皇帝敢在海州城,海州就不止五千人。而且还会有远远不断的援军赶过来。

    其实海州哪有那么多兵,张煌言带着五千守军打头阵,钱氏兄弟带着一万徐州军跟在后面护卫着朱由检的龙旗,再之后就全是海州城的百姓了。

    打仗的时候,经常会有守军丢下百姓自己跑路的。百姓只要看到军队朝哪撤,就会跟着一起跑,军队的消息总是最新的,这是所有人自保的办法。

    哗啦一下,全城的百姓都跟着军队冲出了北门,乌央乌央一大片,远远超过了三万,最后出城的是一大帮子小脚老太太,而且还都拽着才会走路的小孙子拼命的跑。

    一万五守军就这样撵着三万后金军,一直追过了新沐河,后金兵全都不要命的朝北跑去。

    八旗兵自然是跑的最快的,人家有马啊。可是山东过来的地方军就没那么幸运,他们直接被掩杀了一路。

    等到他们跑到安东卫的时候,还以为这里有船接应呢,原本他们就是在这里上的船,可是现在海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最终有五千人就挤在海边被俘虏了,其他的后金兵跟着八旗兵跑去了临沂。

    “皇上,臣来迟了。”郑成功一身铠甲,低头抱拳半跪在朱由检的跟前。

    “啥也别说了,海州之战你是第一功。明日朕坐你的大海船,一起回南京。”朱由检兴奋的一把拽起郑成功,亲密的像兄弟一样。

第220章 摄政王心中的柔情与纯真() 
大金国的摄政王多尔衮对于海州的失败没有发火,他只是静静的沉默,再沉默。

    这是绝无仅有的态度。至少了解多尔衮的人很久没有看到他表现出如此的态度了,大伙记得上一次看到多尔衮带着这种精神面貌的时候,黄台吉还没死。

    多尔衮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已经倒下的大明朝又重新站了起来,就算还没有站直,至少已经不再趴下了。

    一路顺风顺水的大金,怎么就折戟沉沙在了大河以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对手还是那个对手,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就连大明朝的军队,还是那些人,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

    被李自成撵得躲在江北舔伤的残兵败将,是怎么让大金军一败再败的?一切似乎又已经改变

    紫禁城的夜晚显得鬼魅魍魉,各种建筑的黑影分割着灰蓝色的夜空,各种权力利益的争斗似乎都躲在黑影之中。

    在慈宁宫前的长台阶上,就有一个黑影一直坐在哪很长时间了。

    大玉儿拿着一件薄披风,轻轻的盖在多尔衮的背上。

    多尔衮已经在殿外的台阶上坐了大半夜了,一直动都没动。

    “布木布泰,我觉得好难哦。”多尔衮用两只胳膊强撑着肩膀,再用肩膀盯着脖子,他感觉自己的头似乎非常重。

    大玉儿轻轻的坐到多尔衮的身边,再轻轻的扒拉着他的头,让他靠到自己的肩膀上,然后用手掌轻柔的拍着多尔衮的脑袋。

    “感觉累了,我可以陪着你一起看星星。”

    大玉儿本来想说几句劝解的话的,转头又一想,劝解他什么呢?他心里肯定知道他做的这一切都成全了她的儿子福临。

    既然如此,她如果说劝解的话反而显得自己过于工于心计,这不是一个智慧者所要表现的。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有诱惑的话就是温柔中带着巨大的利益;而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有诱惑力的话语是柔情中带着纯真。

    装,是一个女人最高的修为。装也是分等级的,最高等级的装,要装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而大玉儿灵魂,已是修为千年的狐狸精。

    多尔衮自认为是一个英雄,而英雄的内心不屑于任何计谋,他们只在乎柔情中的那份纯真,不愿意去分辨真假。

    “我决定派人去找一下郑芝龙,问问他想要什么。”多尔衮坐直了身子,调情不能牵扯进正事,应当适可而止。

    “嗯,你做得决定都对。”大玉儿还想继续一下刚刚的柔情状态,女人的感觉总是来的慢去的也慢,不像男人去的太快。

    “给他金银、美女,给他封王。”多尔衮眼睛里冒出精光,显然这是他已经思考成熟的办法。

    “我什么都同意。”大玉儿继续含情脉脉。

    “那我等会换个姿势可好?”多尔衮有点害怕她的这种眼神,因为女人的索取像一个无底洞。

    “同意!”大玉儿想都没想。

    多尔衮冷汗直冒。

    辛苦了一夜的多尔衮依旧起得很早,因为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或者说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恐怕就再也没有昨夜的温柔。

    “范文程,你觉得洪承畴送来的奏折里所提的方略如何?”多尔衮一大早就把大玉儿闹了起来,非拽着她来见范文程。

    “臣以为洪大人所言正中要害。朱由检现在全凭李岩在拖延我大金南下的时间,从而可以让他腾出手来整顿伪明内部的问题。

    李自成已死,单从军事上看,朱由检只剩下一个张献忠了。如果张献忠再解决掉,伪明必然会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对付我大金。

    不过,洪大人又说了:伪明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军的问题。其中各地的军镇是最主要的,各地军镇不停调令已久,伪明始终无可奈何。但是从朱由检南渡之后的作为来看,他似乎有了很好的对付各地军镇的办法。

    这其中,光是江北的几镇都已经被他收拾的差不多了。唯一能让他忌惮且例外的,只有福建的郑芝龙。

    郑芝龙此人是海盗出身,跟伪明军镇不是一个路子。加之整个沿海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朱由检不可能凭借现在的军队去收服郑芝龙的。

    所以,臣也赞同洪大人的看法:我大金应该倾尽所有去招抚郑芝龙。中原大地有漫长的海岸线,为我大金国万年计,招抚郑芝龙及其船队也是必要的。”

    “好!范爱卿说的真是太好了,为我大金万年计,是应该去找郑芝龙谈谈。”大玉儿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被范文程一番话说醒了。大金国的万年计不就是她儿子的万年计嘛,这话必须要肯定。

    “那个李岩实在是太讨厌了。我军攻打海州之时,他趁我山东兵力空虚,到处劫掠府县,闹得整个胶东又不得安宁。

    朝廷好不容易派遣的几个官员又被他杀了,还毁坏了我大金设立在莱芜的铁厂,着实可恨啊!”想到李岩多尔衮就头疼。

    要不是李岩威胁太大,多尔衮何至于要去招抚那个什么郑芝龙的。在后金人的眼中,海船跟小舟就是一个词。郑芝龙不过就是一个混迹船上的船夫而已。一个小小的船夫,有本事敢到陆地上来打吗?

    “这正是洪大人的眼光独到之处。朱由检把对李岩的援助寄希望于海岸线,所以死守海州。而我大金只要招抚了郑芝龙,则近可断李岩的后路,远可直接威胁盐城、扬州以及南京城。

    整个南方一半的区域都在我大金的威慑之下,伪明的国运必会到此为止。王爷可知南宋最终是亡于海战乎?”

    范文程实际上是想劝多尔衮重视一下水师,却没想到他的一番话吓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铁青着脸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大金得了天下后,一定要禁海。烧毁所有的船只,片板不得下海,如此南方方可太平。本王的心里总是对于那些南蛮子不放心的,一见到船我就头晕,总不及我骑在马上舒坦。”

    “王爷,臣以为招抚郑芝龙的事情必须尽快进行。海州的海上炮战据报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森所为,朱由检还给此子取了一个名字叫:郑成功。可见朱由检必然也会大力笼络郑芝龙的。”

    “你觉得有多大把握?”

    “臣以为招抚郑芝龙单靠爵位、金银恐怕不够。”

    多尔衮惊呆了,一下子站起身。在他的意识里,人生不过就是为了追求这些吗,难道还有别的?要是想要皇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还不如我提刀剁了他。

    “臣建议应该联合大洋上的荷兰人,一起对郑芝龙施压,并许以海运之利,开放我辽东的山参、东珠之物。如此郑芝龙必会心动,郑芝龙在意的是得到整个海上的商贸之权。”

    范文程不愧为后金的重要谋士,对整个大明各地主要人物的利益需求,了解得非常清楚。

    “河南人是什么人,是河南外逃的流民吗?”多尔衮显然就不甚了解了,他总是记不住西洋那些国家的名字。不过这个河南倒是特别好记,比什么西班牙,葡萄牙好记多了。

    “此荷兰非彼河南。乃是纵横大洋的西洋商贾大国,这个国家以商立国,全民皆商,生意做的非常大。。。。。。”

    多尔衮和大玉儿都听得目瞪口呆,这太稀奇了,世上居然还有以商立国的。对于商人的德行,他们太了解了。难道那个国家的皇上就不怕自己被商贾们合起伙来给卖了吗?

    以前那些大明的晋商们,不就是联合起来把大明的好东西统统卖给大金的,在大金最艰难的那几年,晋商贩不知卖了多少粮食到盛京,这才让大金国缓了过来。

    范文程费了一天的口水,也不知道自己跟这二人到底说清楚了没有。河南和荷兰,多尔衮反正也没听进去,只是知道荷兰是郑芝龙的对头。

    反正多尔衮最后是同意了洪承畴的建议,准备联合荷兰人先找郑芝龙谈谈。

    有了主意的多尔衮也就不再多情,他当晚就很粗暴的对待了大玉儿,只为多欣赏一夜那心中的柔情与纯真。

致歉信()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捧场,是你们的支持陪伴我坚持到了现在。

    本科生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次写作,第一次对码字的尝试。在此之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众多读者中的一员。

    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就像一个黑洞,你越探究会发现它越复杂,复杂到很难发现它的规律。

    历史中的人物都有一个难以说清的故事,它就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乱麻,无论你怎么理都理不顺。

    最初我以为自己写不过一万字,当我开始动了笔才发现,我根本不可能用一万字来表达我心中对南明的描述,于是我写到了五万字。

    五万字到十万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会让你反思,那时的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是写故事还是催眠曲,于是我又写到了二十万字。

    历史小说只是一种娱乐,是一个结合了作者对那一时代的理解和历史故事本身加以串联而构思出来的东西。它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所以它并不具备绝对的严谨性。

    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看小说的人不希望每天只播放一集,这样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写小说却需要思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构建故事。

    这就产生了矛盾,而我在这矛盾中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我太想追求码字的数量,却忽视了码字的质量。

    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的码字员,有太多稚嫩文笔,但这不是犯错的理由。

    追求数量导致了大量的文字性错误,这让我内心不安。

    在此我非常抱歉的对大家说声:对不起!

    以后的新章节我会尽量检查一下再发布,对于之前的章节也会抽空做一个修改。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几个每天都在鼓励我的人,他们是:熊的人生、花鳉、灬释怀灬lzggzl、壹本道亼、耶稣请谅解hgf。

    是你们一直的鼓励支撑了我坚持写下去的决心,非常感谢你们!

    我想对所有人说:欢迎你们多写评论,不管是批评、水签、赞扬还是关于自己想法的表达,我都喜欢。

    不能接受读者意见的作者不是一个好作者。

    再次感谢!!!

第221章 该动一动火耗了() 
方岳贡是朱由检从京城带出来的随身官员中级别最高的,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为了营救他,王承恩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南京朝政主要的尚书人选中,方岳贡被朱由检一直放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事非常的可靠。

    可以说大明目前能平稳过度到现在这种程度,方岳贡支撑的户部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整个大明朝廷真正的大管家。

    方岳贡是原来那个崇祯身前最后一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自成索银的时候,从这家伙家里只搜出了几套衣服和崇祯赏赐的两锭银子。

    此人最值得称赞的不是他多廉洁,而是他当过松江知府,并且修筑了松江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从此松江府免受海潮侵害,开始变得富庶。

    有一个在江南任职多年,熟知江南事物的户部尚书,才有了南京朝廷的稳定。

    朱由检走了一趟江北,许诺了许多的开支出去,其中牵扯到户部和兵部。回到南京之后,他当然要找两部的尚书做交待。

    所以,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朱由检就把史可法和方岳贡召集到一起,商讨银子的事。

    “两位爱卿,各部可还有盈余?”

    史可法听朱由检一说,就苦着一张脸。他心想:皇上这是明知故问,连续发动了好几次战事,兵部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

    “户部已经不足以支撑到岁末了。臣估算了一下,户部需欠奉三个月支应。”方岳贡同样阴沉着脸,这大明现在花销太大,他左右难支。

    “差这么多?”朱由检一惊,这等于说全国马上就要开始拖欠工资了。如果彻底没钱了,那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江南虽说是赋税重地,可是江南士绅多啊,钱都在有钱人家的地窖里长霉呢,它们绝对不会自己长脚跑进朝廷的库房里。

    “要不,加税?”朱由检嘀咕了一下。

    “万万不可,如今江南刚刚稳定,皇上要加税必然引起百姓的不安。”史可法一听,赶紧跳出来,哪怕朱由检的声音再小,说出来的话照样吓人。

    史可法心里打得就是朱由检银库的主意,反正皇帝有的是银子。

    整个崇祯朝都有这个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