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平淡为官 >

第598章

平淡为官-第598章

小说: 平淡为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点自然得是徐清信任的人,他虽然反对一言堂,但是官员们之间若是没有最起码的信任,彼此之间都是你防着我,我防着你,那未来彼此共事的时候,岂不是整天都得把精力花在算计人身上了,这是徐清所不想见到的,既然做了宰相,那么就要为这个国家去付出,而不是互相算计,所以彼此之间有比较深厚的信任,如此也就方便了大家共事时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至于第四点,那就是这个入选者,不能改变如今政事堂中,势力的格局。

    如今的政事堂除了自己以外,其余的五位宰相,分别是江浙集团,广东集团,晋商,徽商以及京畿集团的代表,若是剩下的一位宰相也是这五个集团中的一人,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势力超越其他势力的状态,这是徐清不愿意见到的,因为人性这东西是最拿捏不准的,如今五家集团都听命于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没有单独拿下政权的能力,而自己,是唯一能够让他们互相胁从的那一个人。

    而若是有一方的实力过大,那么他就会有更强的政治力量去针对其他的集团,虽然如今他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非分之想,但未来呢?这是说不准的事情,谁不想做首相的位置,而徐清却并不希望在现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抢自己的位置,如果有一天自己要致仕,那也是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因为政变下台,所以保持政事堂的势力平衡,这是徐清必须要做的,而符合这些要求的候选人其实并不多。

    统共下来也就三位左右,一位是如今的礼部尚书韩通,从一品,出生四川成都,其家族乃是当地的士族,累世以诗书传家,此人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一路从底层做起,经过三十五年的奋斗,成为了如今的礼部尚书,可以说是官运亨通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年纪有些大了。

    她不像是陆子游,赵思銭等人,少年成名,二十几岁便考中了进士,韩通考中进士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二岁的年纪了,虽然跟其他考中进士的人相比还算是年轻的,毕竟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可是中国科举时代的名言,意思是一个三十岁的人若是中了明经科,那年纪可就够大了,而一个五十岁的人若是考中了进士,那可还是个小伙子呢,由此可以看出进士的录取难度到底有多么的大。

    所以韩通三十二岁中进士,其实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相反,这还是一件很值得感到光荣的事情,毕竟世界上像苏轼,韩愈这样的天才,数量还是稀少的,大部分人都是努力的天才,韩通显然就是这样一位努力的天才,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家族的培养,考中进士,进入官场,花费三十五年的时间,成为了礼部尚书,至今已经是六十七岁了,即便是以如今这个时代来算,也称得上是老人了,虽然韩通看上去并没有这么大的年纪,精神状态也都很好,但让他进政事堂,年纪着实有些大了,这是韩通最大的弊病,这个年纪进政事堂,说不好就会死在任上,且又能当多久呢?

    另外一位则是如今刚刚从河北西路安抚使位置上退下来的陈明功,如今正在京城,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安排,说起这位陈明功,可谓是本事不小,首先是他的年龄,非常的小,今年才刚刚三十四岁,作为路这个级别的官员,正二品的高官,才这个岁数,可以说都赶得上徐清当年的升职速度了,而他能够升的这么快,是因为他有什么很硬的后台吗?

    并没有,他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村,家里是一个小地主,大概百来亩左右,种着一些水稻,虽然不能说穷,但也并不是特别的富裕,大概就是小康的水平,而陈明功,则是这个家里的第三子,他长大的时候,儒学已经开始衰微,但他的父母,因为生在农村,不像大城市的人,可以接触到十分新颖的思想,所以在送孩子上学这件事情上,父母们还是选择了传统的私塾。

    如果历史不曾改变,那么或许陈明功就会使万千读书人中的一个,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长大,然后科举考试,最后变成一个官员,普普通通的度过一生,在史书上也不会留下任何的记录,或许会在提到神童的时候说起他,但这个时代却被徐清给搅乱了,新文化和新思想,虽然没有影响到陈明功的父母,但却影响到了这位在乡间教书的启蒙先生。

    或许是常年熟读儒家的文章,这位老师屡试不第,对于儒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感,而当新文化来临的时候,这位老师立刻就投入到了新文化之中去钻研,虽然他的目的是为了依靠新文化,从而出人头地,可谓动机不纯,最后他也依旧没有真的出人头地,而是当了一辈子的老师,算是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教导了不少的学生。

    但他的思想和言语,却改变了陈明功的一生,他并不喜欢儒家文学,当那些老师给他讲儒家的经典时,他一点也不感兴趣,只觉得那些文字是如此的枯燥乏味,即便是逼自己去读,也觉得晦涩难懂,犹如天书一般,不可捉摸,但这位老师却常常会在课外的时间,去找一些有关于徐清的治国言论和改革的想法来讲给学生们听,其他学生听起来只觉得好玩,想想那些可以在平地上不用人拉的车子,还有什么经济,化学,物理,天文等词汇,只是觉得新鲜而已,而陈明功却听了进去。

    并且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也让他差点半途而废的课业,起死回生,自此之后,陈明功常常在下课之后,会找老师问问题,关于徐清的,也有关于变法的,更多的则是关于城市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陈明功在这小小村庄之中,就像是一块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着来自于新时代的知识,到最后,便是老师也无法满足陈明功那颗充满了求知欲的脑袋了,而正好这个时候,在湖南的省城长沙,由朝廷出资建设的现代中学正式成立,招收年满十四岁以上的学子入读,采取的是完全现代化的教育,这位老师便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陈明功,并对他说:

    “如果你真的有意于此道,那么便去这所学校读书吧,那里有你想要的东西,不过想要报名却并不容易,他要求录取的孩子,必须要通读四书五经的讲义,现在距离报名的时间还有两个月,你如果能够背下来并且按照讲义中的想法去理解,我就帮你写推荐信,让你去试一试。”

    正因为老师的这一句话,两个月的时间陈明功几乎除了吃饭与睡觉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就待在书房里面背诵着四书五经,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在陈明功的强硬背诵下,全部被记了下来,当老师再一次考校他的时候,他竟然拿到了整个私塾排名第一的成绩,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好成绩,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做到这一步,绝对称得上是天赋绝伦了。

    虽然以这个成绩,若是放到现在去考国立重点中学,依旧非常困难,因为当时的陈明功仅仅只是理解了文字而已,但四书五经中的知识和内涵何其复杂,古人耗费一生的时间,往往也只能研究其中的一经,陈明功的懂,只不过是皮表之见罢了。

    但这对于当时的陈明功来说已经足够了,那时工业化尚且不是人人都接受的东西,更别说现代教育了,再说那时候科举考试还是当官的唯一途径,所以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去报名参加什么考试,去这所学校上课,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明功的突击练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他得以跻身进入这所学校,成为第一届学生,并且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816() 
原本在私塾中成绩不上不下的陈明功在这所现代化的中学里,却发挥出了自己所有的天赋,尤其是在数学,工程等学科上,展现了十分惊人的天赋,以及在语言上,更是拥有十分出众的能力,如今的宋朝,外语人才并不多,对于外语的培养也并不成体系,主要的教授方向是女真语和契丹语,也就是金国和辽国的官方语言,来作为一名杰出青年的第二语言,而陈明功在接触这些语言之后,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在一个学期之内,就可以自己阅读女真文和契丹文所书写的文书,虽然还没有达到文学类书籍也可以看懂的地步,但是一般的报纸,他是完全可以看懂的。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一句,在以前金国和辽国使用的都是宋朝的汉字,因为这种文字十分优美,且两国的文化传统虽然是游牧民族的,但都深受中华民族的影响,因此在文化上,与汉族文化十分贴合,尤其是辽国,与中华文明相伴数百年的时间,对于中华文化有着十分充足的认识,不仅仅是贵族学习汉语,更是将中国的诗词文化融入在他们的血脉之中,可以说在汉学上的研究,丝毫不比宋朝来的差。

    但随着工业化的开启,民族性国家也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民族,又是如此优秀的民族,契丹人怎么可以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呢?这是任何一个伟大民族都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当你去征服其他民族的时候,难道你要告诉他们,你用的语言是契丹语但是你的文字却是汉字吗?那么你所征服的土地,到时候是会更加崇拜你,还是会更加崇拜那个仅仅用文字就征服了世界的宋朝呢?

    因此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金国和辽国都像是当年的蒙古帝国一样,走上了自创文字的道路,如今的辽国和金国,虽然贵族普遍通晓汉语,汉字,但民间普遍流行教导本国文字,而在法律上,本国文字也作为官方文字来使用,作为提升民族形象的一环。

    如此一来,虽然汉人依旧可以凭借汉字与金国和辽国的贵族们进行交流,但是做生意,以及在边境上处理事情,并不是依靠贵族就可以的,有时候就是需要精通地方语言才可以的,这也让宋朝需要成立专门的外语机构来进行外语的教导,以培养外语人才,方便彼此之间进行沟通,而在宋朝,为了扩展各国的国际视野,往往也会让孩子们学习一门第二语言,就跟当今的美国一样。

    美国本身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通用语言,但美国人一般来说,都会再学习两到三门语言,其中最大一类便是西班牙语,正是如此,美国人才能更加畅通无阻,就如同在中国,人们必须要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是一样的,通过学习这些其他国家的语言,可以让你与世界更好的联通,当然,美国人学西班牙语,跟美国西班牙裔越来越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确实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可以增长人的见识。

    就像欧洲人往往会学习拉丁语这一欧洲所有语言的父亲来作为自己增长见识的一种语言,在如今的宋朝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相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宋朝对于第二语言的教育其实并不强大,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和汉字本身就是如今这个世界的通用语,底层百姓或许不懂,但贵族们对于这门语言是基本都会的,因此在贵族社会,通过汉语就能进行交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事情。

    所以宋朝人自然不需要在第二语言上着墨太多,就像后世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一样,对于第二语言的压力并不像中国的孩子那么重,美国之所以要学习西班牙语完全是因为在美国从事底层服务业的人大多是西班牙裔,且他们大多数不会说英语,是从墨西哥非法移民而来的,若是你想要跟他们沟通,不会点西班牙语,还真的很难进行舒畅的聊天,那时如果你要点餐,恐怕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

    至于英国学习拉丁语,则是因为英语的很多词根来自于拉丁语,同时拉丁语也是新约最初的文字,若想要用原本的语言去朗诵新约,自然是要学习拉丁文的,一个是因为实际需求,一个是因为宗教上的需求,导致他们对于第二语言有所着墨,但宋朝显然没有这个需求,与其去学外语,还不如学一门本地语言来的重要呢,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他们之中大多数人不会跟殖民地的底层接触,会说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而陈明功却在学习阶段,十分轻松的就掌握了这两门外语,同时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因此在中学结束之后,陈明功便报考了汴京大学的水利工程系,这是陈明功一直想要报考的院系,对于水利工程,陈明功有着十分巨大的喜爱,这跟他的出生地有着很大的关系,湖南,长江流过的地方,自古以来,长江就不是一条安分的河流,每每都春夏之交的时候,就会出现洪水之类的现象,而他的家乡,正是重灾区。

    他父亲那一辈,五个兄弟,其中有三个便是在水灾中丧生,有的是直接被大水卷走,不知所踪,还有的则是被水溺死,找到尸体的时候,已经被泡的没有人形了,还有的则是在大水之后的瘟疫中丧生,可以说陈明功从小到大,对于水患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他有条件报考大学的时候,他毫无犹豫的选择了水利工程系,这一听起来很没前途的科系上,而为了供他上大学,他的父母倒也干脆,变卖了家中不少的田地,便是硬生生的给陈明功支付了第一年的学费。

    当年的大学,刚刚草创不像二十年后的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朝廷都会对学生有一定的补助,学费也已经降到了八十贯左右,像陈明功这样的小地主阶级还是承担得起的,但在二十年前,上大学还是贵族们的专利,是士大夫们的禁脔,唯有大地主阶级,皇室,殖民地上的大贵族,宋朝的大商人们才能上得起,光是一年的学费就的四五百贯钱,根本不是陈明功这样的小地主阶级可以肖想的。

    而陈明功的父母却为了让他能够上大学,毅然卖掉了自己四分之一的田地,对此陈明功的兄弟们,可谓是有着很大的怨言,毕竟父母的资产可不是陈明功所独有的,如今为了让他读书,卖了大片的土地,那到时候父母过世之后,能够分的财产自然就变少了,这让他们怎么能够受得了,更何况这还仅仅是一年的钱,大学可得五年的时间,到时候不仅仅父母的钱都得贴进去,便是他们兄弟还得贴钱呢,会厌恶陈明功也是人之常情。

    这你不能说他们不像是个兄长,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