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平淡为官 >

第597章

平淡为官-第597章

小说: 平淡为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可贵的是,在赵思銭的监督下,全国各地的小学建造体育场的经费并没有超支,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员贪污成风,为了骗取经费,可以说下作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朝廷对此也很难有办法,毕竟家贼难防,你想要用法度去惩处他们,但这些人也不是莽夫,能够进入官僚体系的,不能说多聪明,但起码够谨慎,一般是不会露出大马脚给你抓住的,所以对于这些贪污状况,朝廷有时知道,但也只能闭着眼睛。

    而造成的后果,就是经费总是不够,要么是施工现场出现了事故,导致大量工人伤亡需要补助,要么就是材料价格上涨,工人价格上涨之类的事情,或者是事先规划好的修建方案出现了问题,要重新进行修建,等等问题可以说是不胜其扰,最后朝廷也只能拨款,而赵思銭却没有向朝廷要一分钱的拨款,而是在预算之内,完成了所有的体育馆建设。

    为了做到这一点,赵思銭当时已经是四十八岁的年纪,却每天都拿着大学里借来的建筑学教科书来阅读,增加自己的建筑知识,从而更加了解工程的对错,以及施工方式的问题,这样的精神,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好官了。

    毕竟他接受的是传统士大夫的教育,对于现代教育下的大学教育,其实是很陌生的,更别说传统士大夫对于这些现代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不认同的,在他们的眼里,修齐治平才是一个人最该学的,但赵思銭却抛弃了这些成见,同时暂时把儒家的思想放在一边,像是一个学生一样,去大学里面读书学习,碰到不懂的问题,甚至还问当地的教授,刚开始教授们还以为这位大老爷是兴趣使然,倒也打趣两句。

    可后来长达半年的时间,赵思銭几乎每每下班以后,都会来学校对今天看过的书本提出问题,且是越来越专业,到最后那些老教授都不由被赵思銭的诚意所打动,而认真的将自己所知道的问题讲了出来,要知道,四十八岁的人和十七八岁的人是不一样的。

    这么大的年纪,他的价值观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其实早就已经形成了,你想让他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大学教育与传统的士大夫教育之间,其差距简直就像是鸿沟一般,首先一个是文科,一个是理科,或者是工科,这就已经是很大的不同了,赵思銭是读书的天才,可不代表他是读工科的天才,半路出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白费功夫,但赵思銭为了让自己能够懂,起码能够看出明显的错误来,不让外行指导内行,他就是硬生生将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给啃了下来。

    这样的精神,实实在在的让人感到敬佩,同时他亲自带头去工地监工,遇到那些问题时,他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在哪里,而且有的时候跟地方上的官员争执的时候,也不摆长官架子,如果是自己说错了,他愿意给施工队道歉,若是自己才是对的,他也是寸步不让,官场里摸爬滚打,往往到了这个地步,不是老油条,就是老狐狸,总而言之,做人做事都是一副小面孔,基本不会再喜怒形于色了。

    但赵思銭不同,他面对那些坏事,始终是嫉恶如仇,将朝廷交给他的任务,看做是自己的天职,且完成的都不错,做官以来,也从来没有说什么贪污的事情在他身上出现过,当然,凭借士族的特权,他们家自然也成为了江浙的豪富,但这跟贪污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所产生的财富罢了。

    这不是说赵思銭不会做老好人,但这样的官,注定能够做成的事情有限,他当然可以做老好人,但他若是老好人,当到省一级的官员也就到头了,徐清也根本不会提拔他,因为这样的官员,只会考虑自己的身前身后名,而对于国家,对于朝廷,没有半分的用处,他喜欢赵思銭这样的人,所以在工部担任侍郎六年之后,五十四岁的赵思銭正式成为户部尚书,从一品,享助国郡公爵位,世袭五代。

    这样的履历,使得赵思銭成为了宰相的有力候选,而另外一位陆子游,如今担任教育部侍郎,正二品官职,他的经历与赵思銭相比,则是截然不同,出生与豪门大家的陆子游,从小便生活富裕,可以说许多人奋斗一辈子所到达的终点,不过是人家的起点罢了,江浙陆家,千年豪门,单单是他们家掌控的船只,便有上百艘,来往于五大洋,全世界的生意他们都做,势力也遍及朝堂,是真正的江南大族,钟鸣鼎食之家。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且作为嫡长孙出世,注定了只要不是太混蛋,陆子游一辈子几乎不用担心任何的事情了,但若单单是如此,陆子游也最多就是江南的一个纨绔子弟而已,不会进入朝堂的,但陆子游除了出生显赫之外,又十分聪慧,从小读书,便是别人学一句,他就已经背下了半本,被当地称为是小神童的人物。

    他的父亲在得知这一点之后,大喜过望,便延请名师来当陆子游的老师,在大儒的教育之下,陆子游从小便养出了君子之气,为人温文儒雅,好读诗书,而等他长大之后,正是徐清刚刚开始进行改革的时候,而此时的他,则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与同为江南大族的章家女结为夫妻,正式成家,并且在父亲的帮助下,踏入官场。

    与赵思銭从底层做起不同,他的父亲,乃是当时淮南西路的巡抚,相当于如今江西,湖南东部地区的长官,作为正二品的大员,他自然能够推荐自己的孩子进入官场,从一开始,陆子游的起点就要比赵思銭高得多,且身为江南大族出生,凡是陆子游担任地方官的地方,为了让陆子游能够做出政绩来,陆家和章家的企业便涌入其中,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因此陆子游的官职提升的也很快。

    当然,若只是如此,倒也入不了徐清的眼,关键是陆子游本人也确实有很大的本事,首先是他不贪,这或许跟他的家族有关,身为名门望族的子嗣,对于金钱,也许没有那么大的看重,毕竟他们家自己的钱就富可敌国了,对于贪污,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像他这样的人,对于自身的名望往往看的很重。

    第二点则是陆子游的思想,更加偏向于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比如说作为富家子弟,陆子游只有章家女这一个妻子,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妻妾,这一点很符合徐清的价值观,当然,明面上没有,不代表背地里没有,但这种问题,徐清也不好深究,毕竟当官是看他能力的,而不是看他私人道德品质的,徐清总不可能问他你有没有在外面包养女人之类的话,说实话也没有必要,即便娶进门,章家女虽为名门女但夫君娶一个妾,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荒唐的事情,相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像这样的高门大户,男人们三妻四妾不要太正常,赵思銭也都有四个妾室,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陆子游却只有一位,并没有妾室,这着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点则是在做事时,陆子游往往要比赵思銭还要认死理,这其实也跟他的出生有关系,赵思銭偶尔还是会通融的,他做事的目的,就是把事情给做成了,只要把事情做成了,出现一些违反道德的事情,他是能够谅解的,就比如强拆,若是能够尽快完成目标,伤害到了百姓的利益,他是睁只眼闭只眼的那一类,赵思銭这么做倒不是为了政绩,而是他很清楚的知道,地方官员的不容易。

    若是慢慢来,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朝廷的考核就会评为下等,到时候他就得贬职,而若是想要快一点完成任务,那就必须要用一些法律所不容许的手段来增快进度,这些赵思銭是能理解的,因为他也在地方上当过官,知道这些官的难处,而陆子游是无法理解的,再加上他家实在太有钱,所以他做官,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的理想国来做官的。

    这样的人做官有好处,那就是信奉理想,往往不太会去做贪赃枉法的事情,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太犟了,就像在教育上,碰到那些很为难的事情,陆子游往往就是会依法办事,即便知道底下的人有苦楚,往往也依旧会进行十分严厉的惩罚,这是他所信奉的道路,可以说与他的出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么当官实现理想,如果我的理想不能被实现了,那么我就辞官。

    反正他有的是钱,便是不做官,他也能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过得好,这样的家底,自然是不怕其他人的报复,所以陆子游做官相比起赵思銭来说,就要更加严格了许多,对于同僚来说,也是一个刺头一样的存在,但徐清对于这样的人却很喜欢,官场上不缺圆融的人,但就缺像陆子游这样敢于直言的人,所以徐清收下了陆子游,作为自己的弟子,并且精心培养,以如今不到四十七岁的年纪,便担任正二品主官职位,可以说是很少有的情况了。

    这就是陆子游的情况,可以说与赵思銭相比,陆子游的履历要单薄许多,在地方上没有待过太长的时间,在中央的职位上待的时间也不长,但为人严肃,对于百姓更加关爱,而赵思銭政治手段老道,同时具有很强的做事能力,能够把朝廷布置的任务,十分圆满的完成,两人对于徐清来说,都是不错的合作伙伴,所以他倒也不参与彼此之间的争夺,只让江浙集团自己来决定,如何从两人中进行抉择。

815() 
但另外一个宰相的位置就不同了,那原本是给保守派留下的,如今这位宰相的离开,不仅仅代表着他本人的离去,更代表一个旧时代彻底告别,因为徐清已经在内部会议之中重申,这一次新上任的宰相将不会再从旧党中选择,旧党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而在此之前,无论徐清愿不愿意,为了平息旧党的怒火,或者让这些官员可以接受,政事堂中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放一个旧党的领袖人物进来,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不然他们连工作都是忐忑不安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旧党的官员逐渐被边缘化,老人们也慢慢离开朝堂,而剩下的那些人,有的已经接受了新时代的思想,继续抱残守缺,认为宋朝应该按照孔夫子那套理论来走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如此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进行安抚,所以这一次的宰相补选,需要的是一位新党的人物,这自然就引起了很大的争斗。

    不仅仅是大势力们渴望得到这块肥肉,比如江浙集团,广东集团和京畿集团这三个已经有宰相的集团,还是晋商集团,徽商集团这样从传统士大夫转到新党的集团,这些大集团都渴望持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一些小势力也纷纷开始串联,希望通过联合的力量,来获得这一席位,所以相比起江浙集团留下的这一席位来说,这一把交椅,显然更为他人所注目,也令徐清十分关心。

    对于他来说,政事堂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面对各类问题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前提是,他必须得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什么叫做合格的政治家,那就是不把政治带入到百姓生活的人,才是徐清所希望的政治家,即便对一件事情有意见,可以,但若是政事堂中已经决定的事情,到外面去,就必须要按照政事堂的说法来讲解,绝对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徐清所认可的官员。

    他可不喜欢那些政事堂里说不过别人,然后便拿着自己的想法去民间大肆传播,然后利用民意来裹挟朝廷,逼迫朝廷改弦更张,这是徐清绝对不能容忍的,除此之外,这位新晋的宰相必须要有十分深厚的做事功底,绝对不能是赵括之类,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做宰相,在徐清的心目中,必须要符合几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必须在地方上担任过行政长官,这样的人他就能够感受到治国的艰辛,在古代县令也被称呼为是百里侯,意思是这方圆百里的地方,无论什么情况,他都必须要负责治理,因此也被称呼为父母官,虽然他很小,但是五脏俱全,犹如是一个小国家一样,想要做宰相,自然需要精通各个方面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在地方上历练过,不然你都不知道民间疾苦,你又如何去治理国家,单单看数据,看规划,那治理起来只会使得这个国家变成分裂的两种形态,一个是纸面上繁荣昌盛的宋朝,一个则是实际上积贫积弱的宋朝。

    官员们只能看到前者,而百姓却只能看到后者,若想要为政一方,让百姓感受到国家单单强盛,就必须要贴近百姓,而不是站在庙堂之上,去看那些报表,然后来做决定,所以作为宰相,必须要有地方上的工作经验,其次,则是必须要在朝堂上有比较好的资历,毕竟做官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百姓认可你,你就可以当宰相了,更关键的是还要官员认可你,士大夫认可你,这才能行。

    毕竟作为宰相,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不是做决策,而是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决策是整个政事堂一起做的,其中主要做决策的是徐清本人,当然,徐清也不是什么一言堂的人,但因为他崇高的威望和首相的地位,自然众人都是以他为主,这不是徐清不要就能不要的,他若不说话,谁又敢做声呢?

    而宰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比如要修一条铁轨线路,那么各个路之间的衙门如何进行连接和沟通,以及铁轨所经过的线路,地方上房子的拆迁,火车站的修建,铁轨铺设的企业,工程队选哪一个,工部,户部,吏部如何进行调动,城市发展规划局如何参谋,这些就是要由宰相来进行协调的,不然各个部门之间,又没有上下关系,大家都是平级的,凭什么听你的,不听我的呢?

    所以一位宰相,若是在官员之中,名声不好,或者为人比较孤僻,与官员们无法进行沟通,那这样的官僚便无法担任宰相的职位,因为如果你连协调都做不好,那整个国家把大事交给你,不就是乱套了吗,故而这一点对于宰相十分的重要,他必须要跟官员们打好关系。

    第三点自然得是徐清信任的人,他虽然反对一言堂,但是官员们之间若是没有最起码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