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御前驸马 >

第503章

御前驸马-第503章

小说: 御前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与往常的靖王可谓是大相径庭。

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靖王会如此的反常?张诚不解,十分的不解。

可是在靖王的面前,张诚却始终没有开口说出来,只能强行抑制着自己,不再多言。

一旁的宁安此刻似乎也已经微微平复过来,那激动的样子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为的镇定,倒是颇有往昔那果断冷静的宁安公主有的一比。

“圣母娘娘法力无边,未知娘娘可知明君在何处呢?”

宁安一语既出,顿时惊煞旁人。连柳彦和张诚都不由地为之一愣!

失踪的人可是她的亲生父亲,是疼爱了她二十三年的好父亲!

可是她在这一刻不但没有表现出对嘉靖的关心之情,甚至连着急的心都没有,反而是在问明君在何处。这确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说的好听一点,宁安这是以大局为重,心系大明江山社稷。摒除一切私情,而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大逆不道,完全漠视亲身父亲的表现!

或许可以说是镇定冷静,但为免也太过了点吧。

对此,张诚又是一阵摇头,突然之间,竟然发现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好像全都发生了改变倒转一般。

靖王不再是以前那个平易近人公正无私的靖王爷,公主不再是以前那个俏皮顽劣,jing灵古怪的公主,柳彦也不再是以前那个独断独行,睿智爽朗的柳彦。

一切都变了,全部都变了。

莲花圣母左手作揖,右手再起拈花指,淡淡的道:“无量寿佛!本座方才掐指一算,发现明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道是:‘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

一边说着,莲花圣母一边开始念念有词起来,好像在吟诗,但又像是在读签文,迷离的眼睛,投入的表情,恍若观音亲临。

说话就说话,竟然还吟诗,吟诗也就罢了,可还吟的如此深奥,好深难以理解,不禁让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起来。

“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

靖王闻言,不禁跟着莲花圣母也念叨起来,说着,同时还不忘向莲花圣母投以狐疑的目光,显然对此十分的不解。

柳彦也好,宁安也罢,乃至是一旁的张居正徐阶等人,也都听得是一头雾水。

先前已经被莲花圣母的什么观音什么纣王的弄得一塌糊涂,头脑不清醒了,现在又冒出这么一句诗不像诗谶不是谶的七言句,就更加让众人是百思不得其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门庶子龙腾空,

离人归来衣谷重。

盈盈紫气东来到,

手把折扇独坐中。

这到底讲诉的是什么,其中又蕴含了什么寓意,确实有点让人捉急。

而此刻的张诚则是低着头,没有发话,也没有露出那种狐疑的表情,相反,他却是一直在心里研究着这一首诗,直觉告诉他,这首诗既然从莲花圣母口中说出来,还说就是指的明君之所在,就一定不简单。

对于签文解读一事,张诚因为比较喜欢吟诗作赋之类的娱xing节目,故而多少还是有一点了解和研究的。况且之前在法华寺与正尧柳彦等人一同去求签的时候,他也有过参与,所以对这些诗句歌词之类的东西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张诚在听莲花圣母念完之后,心里面也跟着嘀咕起来。

“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这一首诗,乍一看,像是七言律诗,但是对仗又不是很工整,里面必定是暗藏玄机。”

虽然一时半会儿张诚并没有研究出什么来,但是他却认定这一首诗绝对不简单,相信仔细推敲,必定能够看出端倪。

然而此刻的众人又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仿佛嘉靖凭空消失一事已经过去,并无什么大不了的,相反莲花圣母的话却一下子成为了众人议论的话题。

到底这么一首诗讲的是什么呢?为何莲花圣母要这么说?她这么说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一连串的问题在众人的脑中可谓是纠结不堪,如同拧麻花一般,交织在一起,怎么弄都理不清。

“恕我直言,圣母娘娘此诗实在过于深奥,我等众人皆是难以理解,还望娘娘予以解释一番。”

靖王寻思了良久,终究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宁愿丢了面子,也要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

如此的求问jing神,也实在有点难得,一般人或许还做不到靖王这般。

“还请圣母娘娘解惑!”

宁安也拱手低头说道,对这个莲花圣母倒是极其的尊敬,简直将其供若神明。

“还请圣母娘娘解惑!”

宁安一语既出,徐阶张居正柳彦等一众人也跟着低头说道,齐刷刷的声音好像一早就商量好的一样,顿时将之前的嘈杂顿时给遮掩,一声共鸣之后,又再次回到了宁静。

莲花圣母闻言,微微颔首,旋即道:“无量寿佛!这一首谶文乃是方才本座动用无上法力向佛祖所求,因此佛祖为了指点我等众生,故而留下来的。而这一首谶文也可以当作签文来看,解读起来,自然也是一句一句的进行。”

“一句一句的进行?”

靖王和众人再次不约而同的问道,显然似乎变得更加疑惑了。

“无量寿佛!的确。从谶文表面来看,前两句应该指的就是人名,而后两句则指的便是对应的明君。且看这第三一句,‘盈盈紫气东来到’,表面意思就是贵气东来,有飞黄腾达成就富贵之意,而深层次的,紫气指的便是帝王之气,东来便是由东而来。”

“如果是这样,那第四句‘手把折扇独坐中’之中,手把折扇其实就指的指点江山的意思,而独坐中便指的就是独自坐在正中,隐喻的便是帝王之位?”

柳彦好歹也是个才子,经过莲花圣母的一番提示之后,他便像是立即想到了什么,于是就接着说道。

不过仔细一听,如果莲花圣母的意思没有错,那么柳彦所接的也就很合情合理了。前一句暗喻帝王之位,后一句是明喻帝王之位,这一明一暗,交相辉映,倒是显得十分的贴切自然。

“咦,好像听起来应该是这样啊!”

“世子的解释与圣母的相差无几,看来没错了。”

“果然就是指的帝王之位,难道真的就是佛祖的指示?”

“既然是佛祖的意思,那么我们……”

“……”

在柳彦解读完第四句谶文之后,一时之间,众人又陷入了一阵沸腾,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你一言我一语,太和门中已然成了一处闹市。

“无量寿佛!世子果然聪颖过人,事实上,的确是如此。”

片刻之后,待众人渐渐平静下来,莲花圣母微微抿嘴一笑,肯定了柳彦的说法,随即,不禁下意识的往靖王点了点头。

靖王见状,不禁一阵眉头紧锁,一脸诧异的向莲花圣母看了过去,好像心中还是有很多的疑惑。

第七十四章 人重二字解疑团

第二更到~~~~

莲花圣母的一首谶文念出来之后,立即便引起了一阵sāo动。

而在莲花圣母的提示之下,将第三句谶文解读了出来之后,柳彦也照本宣科式的将第四句谶文给解读了出来,与莲花圣母所解读的第三句谶文可谓是珠联璧合,配合的惟妙惟肖。

这一切也都证明了之前莲花圣母所说的,第三四句指的就是帝王之位,就是指的明君。

如此一来,如果照着这个方式下去,那么解读这第一二句,应该就不难了。

被莲花圣母那异样的目光看了一眼之后,靖王顿时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禁令靖王楞了一下。

良久之后,靖王才微微抬起头来,随即看着莲花圣母又道:“按照圣母娘娘所言,这三四句已经解读出来,指的就是所谓的明君,那敢问这一二句又该作何解读呢?”

对于靖王而言,诗词歌赋什么的,他也有过不少研究,但是在这一刻,他就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文盲一样,都没有亲自去解读的意向,再一次的又问向了莲花圣母,这与以前的靖王又有了很大的差别。

当然,或许靖王有靖王自己的想法,或许他有什么顾虑,或许他已经知道谶文的意思,但是却不敢随意乱说,所以……

而一旁的张诚,在听了莲花圣母和柳彦二人所解读的第三四句谶文之后,他也忽然像是开了窍一样,也照着他们的方式,在心里研究起前两句的谶文。

“‘朱门庶子龙腾空’,朱门,即是红sè的门,一般泛指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sè才表示尊贵。引申出来。可以指有钱人家。当然,这里的朱门,应该可以可以理解为帝王之家,毕竟大明的帝王都是姓朱的,那么这个所谓的‘庶子’……”

张诚在心里琢磨着,一直低着头,没有理会周围的一切,也没有听莲花圣母继续说话,自顾自的沉浸在了自我意识之中。

而莲花圣母在靖王的询问之下,再次点了点头。开口道:“这第一句‘朱门庶子龙腾空’之中,‘朱门’不难理解,指的就是帝王之家,也指帝王的姓氏。

而‘庶子’二字,与嫡子相对,就是非正妻所生的儿子,而在帝皇之家,指的便是非皇后正宫所生。

至于‘龙腾空’之中,着重是‘空’字。所谓空空如也,就是一无所有。‘龙’,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更是帝王的象征。因此,‘龙腾空’指的就是一无所有的帝王,当然,在没有登基继位的帝王那还不是帝王。

很明显。综合起来,所谓的明君指的就是帝王之家里面姓朱的一名庶子。”

莲花圣母侃侃而论的又解读了一大通,逐字逐句的一一进行了解释。听得众人也是一阵豁然开朗。

不可否认,在这里解读签文还不收一分钱,莲花圣母的敬业jing神着实难能可贵,是一般的算命先生无法比拟的。

然而别看莲花圣母说的很复杂,听起来好像内容很多一样,但是每一字每一句她都说的很实在,细细琢磨,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而她这么一解释之后,就着这一句谶文,台下众人又开始嘀咕起来。

“原来是这样,看来明君还是在帝王之家!”

“是啊,只要不是外姓人,对于大明王朝还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

“反正是朱家人的天下,既然是一位明君,那我们也就没有担忧的了。”

……

就这么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众人才渐渐平息下来,只见此刻的靖王微微撅了撅嘴,一番若有所思的沉吟之后,又抬头看向了莲花圣母。

“原来如此,娘娘所言,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

靖王连连点头,对于莲花圣母的解释,表示十分的认同,足见他听得也很认真,也很明白。

宁安也跟着道:“既然如此,那就表明新的明君应该还是朱家的人,而且还不是皇后所生,少年时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了?”

根据莲花圣母所说的,宁安不禁对此进行了一番联想和推测,最终推测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帝王之家里面并非皇后所生,年少时一无所有,且郁郁不得志的一位皇子?这么形容起来,似乎有点……

说着,宁安也不由地往靖王的身上看了一眼,眼神之中则是充满了怪异的味道。

如果方才所猜想的属实的话,那就是说,靖王也基本符合这个条件啊!如此一来,那明君岂不就是……

靖王与嘉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且嘉靖比靖王大,虽然嘉靖也不是皇后所生,但是在他登基之时特地进行了一个所谓的“大礼仪”,结果莫名其妙的就将自己的身份和母亲的身份都改变了。

说到“大礼仪”,就不得不回到嘉靖登基的那一段历史了。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十七年间的一场规模巨大、旷ri持久的争论,为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政治纷争。

“大礼仪”发生于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历时三年才落幕。

最后,“大礼仪”结束之后,嘉靖便追封父亲为“兴献帝”,母亲为“兴国太后”。

所以,事实上,嘉靖终究也算是皇后所生,而靖王却并非如此,乃是庶出。

再加上靖王自小就无官一身轻,直到嘉靖登基称帝,才封了一个所谓的王爷,而且还是类似于“八贤王”之类的“闲王”,只有称谓,并无实权。

综合起来一看,靖王已经满足了朱门庶子、年少时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这三点基本条件,与莲花圣母所说的完全符合啊!

这么一来。所有人的目光,甚至包括张诚柳彦等人,都不由地齐刷刷的看向了靖王。

难道所谓的明君,真的指的就是靖王?

靖王感觉有种不适,于是立即显得有些紧张的道:“圣母娘娘,那这第二句呢?”

赶紧转移了话题,为的就是不让众人把目标集中在自己身上。毕竟这所谓的“明君”只是莲花圣母一家之言,如果是真的那也无所谓,可是倘若有假,那岂不是成了窃国之贼了?那他的下场岂不是要与严嵩一模一样了?

有些话。绝对不可以乱说,有些事,绝对不可以乱做,甚至有些东西,也绝对不可以乱想!

生在帝王家,伴君如伴虎,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对啊!这第一句已经解读出来,那这第二句又该作何解读呢?”

宁安也追问起来,好奇之心完全掩盖住了嘉靖凭空消失一事。

当然。对于所有人而言,除了已经昏迷的回到寝宫的沈贵妃,就连张诚张居正等人,也都似乎已经忘记了嘉靖消失一事。反而都被那一句谶文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当然,张诚有张诚自己的想法,因为这句谶文如果不弄清楚,他的心就不论怎样都踏实不下来。

“无量寿佛!‘离人归来衣谷重’一句之中‘离人归来’不难解释。从字里行间就已经看得出来,此人一直都在外面飘荡终于得以回还。

所谓的‘锦衣玉食’所包含的就是‘衣’、‘谷’二字,‘重’。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挺),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便是很沉的意思。综合起来,指的便是一招富贵,飞黄腾达。

帝王之家,一招富贵,飞黄腾达所隐喻的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