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时光 >

第35章

大宋好时光-第35章

小说: 大宋好时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劳都知!”

    杨浩欣然一笑,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随王守忠踏上仙桥,往奥屋码头而去。

    登龙舟,面天子!

第六十五章 睡神仙() 
吕公孺孤陋寡闻,竟不知上土桥之事,最是目瞪口呆,也最是尴尬。

    适才他嘲讽杨浩身份,不看地方,不守规矩。

    结果人家是在等候面圣,还是王都知亲自前来宣召迎接,这份待遇…他们谁都没有。

    一时之间,吕公孺涨红了脸,恨不得直接跳入金明池,躲进水底。

    高遵裕知晓内情最多,却仍不免惊讶,杨三郎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

    官家召见一个白身市井少年,多少年了,好像还是头一回。

    潘孝文也颇为惊讶,他突然明白高遵裕为何对这个杨三郎另眼相看,着意结交了。

    看来此子着实非同小可,而高家提前知悉内情,他庆幸自己刚才及时招呼,想来也不算很晚。

    赵宗晖则目光深沉,盯着杨浩远去的背影,心绪略微有些复杂。

    杨浩没空理会他们,跟着王守忠一起来到奥屋码头,登上了皇帝专属的龙舟。

    就要见到鼎鼎大名的宋仁宗了,杨浩经不住略微有些小激动。

    登舟面圣,少不得要有一些程序,御前禁卫一脸严肃地打量杨浩,然后近身检查,确认没有携带利刃之后才放行。

    龙舟庞大,装饰大气雅致,但称不上奢华,衬得起皇家威仪,也符合赵祯一贯节俭的作风。

    登上龙舟顶层,跟着王守忠走进船舱的厅堂之中。

    “官家,杨三郎觐见。”

    “嗯!”

    “小子杨浩拜见官家。”杨浩对大宋宫廷礼仪并不熟悉,只知道是不用跪的,故而躬身一揖,恭敬见礼。

    纵然不合规矩也不打紧,年少无知,不知者不怪嘛!

    “免礼!”

    杨浩抬头,瞧见御座上一位三十来岁,中等身材,面向温厚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打量着自己。

    正是有仁君之称的当今官家——赵祯!

    “皇叔,这便是杨三郎?”

    “正是此子。”

    杨浩一偏头,这才发现荆王赵元俨也在,且面色红润,精神上佳,似乎疾病已然痊愈。

    “王爷,您的身体好些了?”

    “托你的福,好多了。”赵元俨看向杨浩,笑声爽朗。

    “王爷折煞小子了…”杨浩讪讪一笑,自己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赵祯笑道:“皇叔所言确有几分道理,自从三月里见过你种植的庄稼,身体便开始好转,如今已然大好。”

    “啊?”杨浩不免有些吃惊,土豆和玉米几时有了这样神奇的功效?

    赵元俨只是淡淡一笑,压根看不透老王爷心里在想什么。

    官家赵祯则饶有兴致地看着杨浩,问道:“那些庄稼长得怎样了?”

    “都已经开花,果实已然开始成形,过些时日便可收获。”

    “产量果真能有你所言的那般高?”

    “这个…应该差不多,或许会受到气候、土壤的影响,小子以为…稳妥期间还是收获之后称量验证比较妥当。”

    尽管产量本就说的保守,但杨浩仍旧担心出什么幺蛾子,故而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赵祯是个理智的明君,倒也不苛求,点头道:“朕并无贪念,只要有一半以上的产量,我大宋便能少去许多饥馑,粮仓能充实不少。”

    “小子但愿这几样庄稼能为大宋富强尽绵薄之力。”杨浩不失时机地附和一句。

    赵祯点点头,问道:“那么,你能告诉朕,这几样庄稼从何而来?所谓异域良种,究竟来自于何处?”

    “异域……也许是我们脚下,大地的另一边!”

    杨浩想了想,拉美似乎中原正好隔着地心相对。

    地下?大地的另一边?

    赵祯、赵元俨,乃至是王守忠,不由面面相觑,这小子不会糊涂了,信口胡说吧?

    呃……

    杨浩恍然,这年头人们还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概念之中,自己有些想当然的信口开河了。

    尴尬!

    “这个…”

    杨浩讪笑道:“给小子良种之人是这么说的,虽然匪夷所思,但小子相信。”

    “良种是何人给你?”

    这是赵祯最为关心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十几岁的大宋少年,不可能远行异域。那么那些神奇的东西,多半是来自于某个奇人。

    还有杨浩一身与年龄不相称的头脑与本事,背后多半有名师教导。一位让他毫不犹豫拒绝师从范仲淹、欧阳修的高人,着实让人好奇。

    杨浩迟疑道:“老实说,小子并不是他老人家的身份。”

    呃……

    见赵祯眉头微皱,赵元俨提醒道:“三郎,官家面前,不可有隐瞒,不可有虚妄之言。”

    “小子不敢欺君,事实如此。”

    杨浩道:“去岁春夏大旱,小子家中无粮,被迫流落到一间佛寺为沙弥,想要混口饭吃。

    谁知天旱的厉害,寺中也没了粮食,小子不得不还俗,回家途中…遇到了两位异人。”

    “怎样的异人?”

    “其中一位是鹤发童颜的老者,小子总觉得他老人家至少有百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身体康健,似是仙人一般,异域良种就是他老人家所授。”

    杨浩续道:“另一位异人衣衫破烂,看起来似是个乞丐,名叫洪七公,老神仙常称之为老叫花。

    七公对美食别有爱好,小子的烹饪之技,以及些许稀奇的美食之法都是随他学的。”

    洪七公?没听说过。

    鹤发童颜的老神仙?传说里倒是有不少。

    赵祯沉吟道:“杨三郎,你确无虚言?”

    “绝无虚言!”无可奈何,杨浩只得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位老神仙可说了什么?”

    “哦…老神仙说他答应了什么人,要送些东西来东京,结果被七公缠住下棋,遇见小子说是有缘,想让小子给他们当个评判,好早分胜负。”

    杨浩继续道:“可小子哪懂下棋之道,两位异人旗鼓相当,一直难分高下。老神仙见走不开,就给了小子一个背囊,叮嘱了我一些话,让我带着来东京。

    小子私心先回趟家,偏不巧遇上洪水,结果村子被洪水淹没,亲人全都天人永隔……小子侥幸捡了一条命,几经波折,才来到东京。”

    赵元俨道:“是老神仙命你来东京?将东西呈送朝廷?”

    “这个…老神仙倒并未明确吩咐,只是说让我来东京…”

    杨浩悻悻道:“几样庄稼乃神奇至宝,小子省得理当呈现朝廷,但老神仙所言匪夷所思……不经种植实验,小子不敢冒然。

    那产量也是老神仙所言,小子也未曾亲眼所见,只是如实转述……还请官家明鉴。”

    “理解,你的做法也算稳妥。”

    赵祯沉声道:“那位老神仙…你当真不知是何来历?”

    “不知,老神仙从未提及身份,小子也不敢多问。”

    “那位老神仙可有什么特别之处?”赵元俨沉声询问,大抵是想通过特征来推测其来历。

    “特别之处?”

    杨浩挠挠头,沉吟道:“对了,老神仙总喜欢睡觉,经常下棋下到一半就犯困,倒头就睡,且一睡就是许久。

    七公总是抱怨,却也无奈,闲着无聊,便烹制美食,小子跟着打下手,在一旁享口腹之欲,也有幸学到不少。”

    “睡觉?”

    赵祯与赵元俨对望一眼,诧然道:“难不成是……睡神仙?”

第六十六章 扶摇子与老叫花() 
“难不成是……睡神仙?”

    “华山扶摇子陈抟?希夷先生?”

    不枉一番循循善诱,这几个关键字眼终于从赵祯和赵元俨口中主动说出。

    杨浩暗暗松口气,佯作恍然道:“官家、王爷,你们是说…老神仙是华山扶摇子,陈抟老祖?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杨浩一拍脑袋,恰到好处的演技让自己都有些佩服。

    “你知晓扶摇子?”

    “小子生在华阴附近,自小最是耳熟能详的两位贤者,一位是寇莱公,另一位便是扶摇子陈抟老祖。”

    杨浩笑道:“家乡一直有传说,称昔年老祖与太祖皇帝对弈,赢下华山…也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赵元俨道:“民间传言难免有夸大之嫌,不过昔年太祖、太宗尊崇希夷先生,曾恩旨免除过华山百姓的赋税。”

    “原来如此…”

    杨浩点点头,惊喜道:“这么说来,难不成小子遇到的真是陈抟老祖?他老人家竟还在世?”

    “你想起了什么?”

    “有一次隐约听到七公喊了一声图南兄…”

    杨浩摸着脑袋,佯作思索道:“对了,老神仙叮嘱我来东京之后,说是要回华山继续对弈…”

    陈抟,表字图南。

    赵祯心中一动,疑惑道:“回华山?”

    “是!”

    杨浩续道:“当时七公还说让老神仙一尽地主之谊,陪他去华山之巅寻美味。”

    地主之谊…

    关键词再次浮现,赵元俨不解道:“华山之巅尽是山石树木,有何美味?”

    “老神仙也这么说,劝诫七公不要打华山鸟兽的主意,七公嚷着说老神仙吝啬,总不至于连几条蜈蚣都舍不得吧?”

    “蜈蚣?”

    “嗯,七公说华山之巅乃天下极阴之地,蜈蚣硕大肥美,让小子寻了只公鸡,说是要带上山埋在土里,利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捉蜈蚣,祛毒洗濯之后油炸了吃…”

    杨浩目光笃定,言之凿凿,皇帝赵祯却不免有些恶心,下意识伸手捂嘴。

    见此情景,杨浩心中暗笑,若让他们看两集《荒野求生》,那还不得连胆汁都吐出来?

    “这位洪七公先生…真乃异人也!”

    “老夫素以饕客自居,但与这位洪先生相比,实乃云泥之别。”赵元俨也经不住自叹弗如。

    “是呢,七公好吃,对美食有着超乎寻常的挚爱。他时常提起天下有两样顶级美味,让他念念不忘。

    一样是东海桃花岛一位姑娘做的叫花鸡,还有一样是皇宫大内……”

    皇宫大内?!

    赵祯眉头一动,王守忠的目光也顿时瞧过,锐利机警。

    杨浩低声道:“七公曾说他在皇宫大内膳房梁上待了一个月…品尝过许多道宫廷美食,其中有一道鸳鸯五珍脍最为美味……”

    王守忠脸色大变,恨不得立即冲下龙舟,回宫中彻查膳房和宫廷守卫。

    有人神不知鬼不觉出入皇宫,还在膳房梁上待了月余,简直不敢想!

    赵祯倒还颇为淡定,笑道:“果有此事?”

    杨浩一脸无辜,诚恳道:“七公是这么说的,小子不好揣测,反正每次提到鸳鸯五珍脍,他老人家就馋虫大动,惹得小子也忍不住好奇。

    想着宫中是不是真有这么一道美味,倘若真有,恳求官家恩赏品尝,看看是否真有那么好吃…”

    赵祯和赵元俨相顾无言,沉默了好半天才低声道:“异人行事果然非同寻常。”

    “嗯…”

    赵祯继续追问:“杨三郎,你捣鼓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以及陕州弄出的救灾安民条例等等,都希夷先生教授?”

    杨浩沉吟道:“那些日子,老神仙和七公经常闲聊天下大事,谈及各种理念措施,以及一些古怪的制作之法,小子在一旁听着获益匪浅。

    有时候,老神仙也会特意教导、点拨小子,更神奇的是……

    小子有时候明明在睡觉,但梦里似乎去了很遥远的地方,醒来之后脑子里好像多了很多见识一般。

    而今想来,是不是扶摇子老神仙用仙法…带小子出去游学?”

    越说越玄乎,赵祯的表情几次变化,似不愿在玄奥之事上深入,转而务实起来。

    “辽夏兵事也教过吗?”

    “偶有提及。”

    赵祯直接问道:“范仲淹、韩琦和西贼谈判,有你出的主意对吧?”

    “小子只是随口胡诌了几句罢了,小子年少无知,妄议朝政,还请官家恕罪。”

    “妄议的好啊,信口胡诌了几句,给朝廷省了几万银绢。”

    提及此事,赵祯满面春风:“开春之后,庞籍再度与西贼谈判,达成和议,元昊称臣,止兵戈,朝廷给西贼岁赐银七万、绢十万,茶三万。

    于庆州开设榷场互市,西贼同意放还部分被俘将士,其中是否有你的叔父杨守业就不得而知了。”

    赵元俨闻言,不由讶然看向杨浩,直到此时,他才知晓此子竟还有如此多的功劳,远远超乎自己所知,甚至超乎想象。

    “这样啊…”

    杨浩并未沾沾自喜,而是一脸讪讪,岁赐似乎确实省了不少,只是…被皇帝戳破了小心思,不免有些尴尬。

    “你虽存了私心,但谏言于朝廷有利,于国功劳。”

    赵祯悠悠道:“如你所言,索要俘虏,加强边防,防备捉生军,西贼果然改换方向。

    自打年初,元昊便煽动居于辽境的山南党项与呆儿族滋扰边境,叛辽归夏。近日辽山西五部节度使屈烈举部投夏,辽主大怒,已经在大同府聚集兵马。

    今日辽使向朕贺寿之时,已经递交国书,告知大宋,辽欲伐夏。”

    澶渊之盟后,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彼此除了年节相互问候道贺外,有什么大事都要郑重相互告知。

    比如帝后崩逝、新君登基,太子册立等,除此之外,开战大多也得打个招呼。

    毕竟宋夏刚刚达成和议,西夏名义上是大宋臣子,举兵攻伐自然要给主人打个招呼,同时获得宋国的理解与支持。

    辽夏两个死敌开战,可谓求之不得的好事,大宋自然乐见其成。

    大宋朝廷的态度很随意,你们打吧,不要不把战火烧到宋土,我们全当没看见。

    赵祯因此心情大好,笑道:“杨三郎,今岁乾元节,朕心甚快,你给朕送的两件寿礼极好。”

    杨浩谦逊道:“小子不敢当,与西贼谈判,促成辽夏之战乃是范公、韩公、庞公等人之功,亦有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