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122章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22章

小说: 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袢罩沼谖四福偌由虾⒆痈歉呒业某ぷ拥账铮夥菹苍茫秩绾文懿蝗貌嚏缎滥兀

    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却总有那么一些煞风景的人来破坏,正准备在蔡琰脸上轻吻一口的高夜,还没开始行动,就被剩下的那个稳婆给打断了意境。只见一旁的颖儿也站起了身来,嗔怪高夜擅自产房。那个稳婆更是恭敬的对高夜说道:“大人,老婆子我还要给夫人清洁,大人您还是出去吧。”

    没办法,这个理由实在是太充足了,至少比颖儿那个理由强一百倍。自己无奈,也只得退出了房间,走到了屋外。只见蔡邕怀抱着孩子,一旁的荀靖更是不停的捋着胡须,一脸老怀大慰的表情,直让高夜有了一种自己是荀家子弟的错觉。至于周仓和裴元绍,都是在一旁搓着手,想要上前去仔细看看孩子,却又碍于身份,只能在旁边观望,只不过那满脸的喜色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这样喜悦的神色,一直在高夜的脸上挂到了天明,甚至挂到了第二天的天明。这一世自己活了这么久,无论是名将的称谓,还是名士的名头,对于自己来说,都不如这个孩子的到来自己欣喜。或者是自己觉得自己是真的活在了这个世界里。都说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句话当真一点都不假。

    高夜的喜悦的表情,甚至在曹操收到消息后,赶来阳翟祝贺高夜的时候,还依旧挂在高夜的脸上。这种有子万事足的心态,曹操又如何能不理解?当初自己的正妻刘氏给自己诞下曹昂的时候,自己不也和高夜现在的表现一模一样么?

    郭嘉和赵云更是欢天喜地的来祝贺自己的大哥喜得贵子。到底是十几年的兄弟,如今高夜有了后,自己二人也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晚辈,他们两个人又如何能不欣喜呢?高夜更是笑着打趣着郭嘉和赵云他们两个也抓紧时间生个大胖小子才是。

    郭嘉和曹婉的婚事,已经确定了下来。曹操和高夜的一拍即合郭嘉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好在曹婉虽然算不得倾国倾城,不过姿容也算上等,配郭嘉这个浮华浪子,也是绰绰有余。如今正在帮郭嘉问吉,高夜已经有打算,再去江东请于吉那个老家伙帮帮忙了。

    而赵云和糜贞两个人之间的那点事情,就更加的容易了。糜贞本来就心属赵云,糜竺也觉得这是个拉靠山的绝好机会。虽然自己备受曹操重视,担任了商曹史一职,可是糜竺也知道,要想在曹营安稳的混下去,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有一个强大的靠山也是极其的。高夜正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只要有他在,自己根本不用太过于担心世家大族的鄙视和诘难,有高夜和曹操在自己身后,谁还敢找自己的麻烦?

    因此糜芳把这事和糜竺一说,糜竺便意动了起来。再加上蔡琰见过了糜贞之后,更是对她赞不绝口。高夜对此也算是乐见其成,与其让糜贞跟着那个常常抛妻弃子的刘备,还不如促成她和赵云之间的姻缘。,总要配英雄的嘛。

    至于曹操,更是出手大方,一方玉佩直接就放在了颖儿怀中的宝宝的襁褓之上。蔡琰如今还在床上休息,孩子也只好现有颖儿抱出来和大家见个面了。这方玉佩的质量之好,就连来自后世的高夜都叹为观止。只要看其白如截脂,而且精光内蕴,体如凝脂,更兼坚洁细腻,厚重温润,高夜就知道,这绝对是一块上品的羊脂玉。虽然后世的高夜并不是什么有钱人,也没机会拥有这样极品的玉器。可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啊,尤其是高夜仔细一看,瞬间发现,这不是曹操一直佩戴在身边的那枚玉佩么!记得自己当年问他要来观赏,他都小心翼翼的,如今居然大方到直接当礼物送了?

    才要开口,曹操哈哈一笑道:“明曦不必拒绝。我侄儿出生,我自然要有大礼相赠。而且你可别忘了,咱俩可是说好的,这小子可和植儿是兄弟。要不是看在你这是你高家的长子嫡孙,我都想认了干儿子。区区一块玉佩,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对了明曦,我这侄儿如今可有名字?”

    高夜嘿嘿一笑,说道:“我那岳丈说是什么‘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二话不说就给这孩子起名为温,我是不敢反对啊。”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果然好名字。蔡师不愧是蔡师啊!”

    高夜眼见大家都去找蔡邕贺喜,又或者是准备看看高夜的孩儿,四下没有人注意,这才压低了声音,悄然对曹操说道:“说吧,主公这是又准备要我做什么?”

    曹操眼见高夜问的玩味,自己也是嘿嘿一笑道:“还是明曦知我。”就这一句话,就让高夜苦笑连连。对于曹操,高夜当然很是了解,虽然他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可是能让他把如此心爱之物拿出来当作礼物相送,绝对有着他自己的计划和打算。都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若不是为难的事情,曹操绝不会送这么一份大礼给自己的。而且曹操被自己看破,也丝毫没有隐藏的打算,反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下来,就这一点,高夜就不得不佩服。试问天下间有几个人,能想曹操这样,做小人也做的正大光明呢?

    “哈哈,其实这第一件事,倒也不难。我有意让子修、伯仁、文烈、衡若这些小一辈的孩子们一同到颍川书院去学习,明曦以为如何?”

    高夜一听,如何能不明白曹操的意思。如今曹操和自己一样,都是颍川书院的大股东,投资人,颍川书院的学子对于曹操本来就有一种亲近感。如今曹操想要让曹昂书院学习,不就是让曹昂以后能多一些帮手么。同窗的感情绝对不一般,曹昂能获得这些世家自己的亲近和,他曹操百年之后,曹昂也就能更稳的坐住主公之位。

    因此高夜淡淡一笑,道:“有何不可?子修如今正是进学的好时候,在书院多学些手段,到时候独当一面,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此事我是赞成的,主公让子修他们几个来就是了。说吧,第二件事是什么?”

    “哈哈,第二件事嘛,我记得明曦你常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a

第十六章 措手不及() 
三国之魏武元勋!

    说起来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思想,虽然从春秋时期就就已经崭露了头角。想当初齐桓公面对外部戎狄侵扰,内部王室衰微、诸侯相争的局面,就提出“尊王攘夷”的战略部署。“尊王”,便是要安定内部,只有安定了内部,才能够有机会和实力去“攘夷”。

    不过真正明确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的,却是宋朝的宰相赵普。当时赵匡胤刚刚经历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有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威胁新生的大宋。南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时时威胁。内部由于他自己得位不正,人心不固,可谓是内外交困。也正是这个时候,赵普在其上书中提出了先南后北,先统一汉族,再和契丹争锋的策略。更是说道:“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也正是从此得意确立于文字之上。

    当然,这个信条最让后世人所熟知的使用者,应当便是民国时期的蒋介石了。从1929年对付割据军阀开始,蒋介石便一直用“攘外安内”来向民众描绘自己的政治举措。在1931年,蒋介石更是发表《告全国同胞—致安内攘外书》称:“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蠢。”只不过这个时候安内的主要目标已经成发展壮大的**而已。

    就是因为蒋介石的这一信条,几百万**放着侵略到东三省的日本人不打,反而集中火力,妄图消灭红色政权,这才最终使得中国百姓对蒋介石彻底失望,东北军的张学良这才不顾和蒋介石八拜之交的情谊,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一致对外。

    是啊,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例子有那么多,仰望星空的高夜此时满脑子回想的都是自己了熟于心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证明,想要达成攘外的目标,那么安内必是重中之重。

    曹操今日对自己所言,当真让自己感觉有些不知所措。郭嘉手下的谍报司来报,说是东郡的陈宫意图不轨,恐怕有叛变的可能的时候,说实话,高夜确实感觉到了惊讶。没错,历史上的陈宫确实反了曹操,转而了吕布。一场筹谋使得整个兖州陷落,曹操手里不过只剩下了东阿、范县、甄城三地还在曹操的手里。这一计差点让心灰意冷的曹操,听从袁绍的劝告,把家眷送往邺城。好在有程昱的提醒,才让曹操重新打起精神,和吕布争夺兖州。不过也正是这样一场反叛,几乎要了曹操的老命。

    可是在高夜看来,要反叛,总要有个理由才是。如今曹操兵马未动,一没有嗜杀之名,二没有对边让这样的名士下手。虽然唯才是举让兖州世家颇为不悦,可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世家虽然失去了一些既有的利益,可是也从曹操那里获得了去颍川书院上学,以及新粮食、新式农具等方面的收获,在高夜看来,这完全不能成为陈宫叛变的理由。那么陈宫究竟为什么要叛离曹操呢?

    高夜苦思冥想的事情,也是张邈此时苦思冥想的事情。陈宫就坐在自己面前,正在游说自己,放弃曹操,迎接吕布。

    “公台,当初迎曹操入主兖州之时,你也是出了大力气。如今你又为何要弃了曹操,迎那吕布入主兖州?唉,说实话,我实在是想不通。”

    “孟卓,我来问你,你觉得我兖州世家如今的处境如何?”

    “兖州尽在我等之手,虽说孟德前不久提出什么‘唯才是举’,搞得我们失掉了不少的利益。可即便如此,兖州依旧是我兖州人的兖州,孟德若是没有我们,一样难以坐稳。公台又何必发问。”

    “我看不然!那曹孟德如今心腹之人,不是颍川高夜一脉,就是他自己的本家兄弟。至于其他人,诸如荀彧、满宠、李典、乐进,也都不是我兖州世家的子弟。如此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操对我兖州世家根本就不重视,不但不重视,甚至还有着提防!如今我等还能掌控兖州,那是因为曹孟德想要治理兖州,那就离不开我等的帮助。”

    “此时他离不开,将来更离不开,公台又何必忧心?”

    “孟卓!你也不想想,曹操如今在做什么!先不说唯才是举之事,你看看如今我兖州八郡,虽说政事几乎都在我兖州世家之掌握之下,可是军事呢?只剩下你这陈留郡和我那东郡,兵马还掌握在我等手里。没了军权,我等就如同无根之萍,一旦曹孟德猝然发难,我等又如何能挡?”

    “公台你会不会想多了?孟德如今要征伐徐州,自然要尽出兖州兵马,他让手下大将去准备,也是应有之义啊。”

    “哼,应有之义?分明就是强词夺理罢了。孟卓我再问你,你陈留的粮草,是不是被征用了?”

    “自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至理,这又有什么问题?”

    “去年兖州各地丰收,难道仅凭济阴、山阳等地的粮草,还不足以他东征徐州么?为何要从东郡、陈留二地征集粮草,这就是在防备着我等兖州世家。没了军权,没了粮草,自然难以搞出什么乱子来,影响他东征徐州的大事。况且他曹孟德又让满宠监察兖州官员,一时间多少人被他打入监牢之中,若说曹孟德没有对我等动手之意,我才不信!”

    “这……这……公台你让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况且孟卓你觉得,吕布此人和曹操相比如何?”

    “啊?吕布不过一匹夫耳,有勇无谋罢了。岂能和孟德相比?”

    “不错,他自己不但有勇无谋,手下更无一人可以为他谋划,如果我把吕布迎入兖州,自然能使我等兖州世家得到重用。况且吕布无谋,我等也能将他控制在手里,为我兖州世家谋利啊。”

    张邈的眉头如今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听过陈宫的分析,就连自己也觉得,兖州世家在曹操手下,只怕没有什么好结果。而且陈宫之所以对曹操如此不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受到曹操的重用。也是,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谋士相助,陈宫这个臭脾气,又如何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呢?可是陈宫现在说得对,恐怕自己不动手,等曹操平定了徐州,他也要动手了。

    “公台啊,既然如此,你想如何做?”

    陈宫眼见张邈的神色,从疑惑到坚毅,就知道他如今已经下定了决心,和自己一起反叛曹操,因此哈哈一笑道:“吕奉先虽然有勇无谋,可到底是朝廷亲封的奋武将军,温侯,说起来官职比曹操大多了。迎他来做兖州牧,自然无可厚非。如今吕布正寄居在袁绍处,颇为郁郁。只要我一封书信,想来吕布必然会欣然前来,到时候我迎吕布东郡,孟卓则和其他郡县长官一起,声明归附即可。曹操此刻正在颍川,必然来不及反应。到时候吕布兵马南挡济阴来犯之敌,西平颍川之地,到时候兖州、豫州均为我兖州世家得利之地。孟卓以为如何?”

    “公台既然有言,孟德对我等早有防备。按照公台所言,兖州只有我和你所在的两郡之地,还能得以控制,只怕其他人想要归附,也不大可能。”

    “此事我又如何能不知?不过曹操如今远在颍川,只要我等能击败曹操,平定颍川,其他郡县自然望风而降。如今兖州各郡县除了济阴之外,其他地方的兵马必然不敢擅动,毕竟来的少于战局无益处,来得多则该郡县顷刻之间就会主客异位,曹操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况且如今我手下尚有兵马两万,只要有一将带领,挡住济阴兵马易如反掌。这个时候有孟卓手下的三万人马,以及吕布和他手中的五万雄兵,攻伐一个颍川,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孟卓你又何必担心?”

    “那高夜……”

    “那高夜又如何?就算他再会用兵,也不是我陈公台的对手!”陈宫一脸嫌弃的表情,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夜的鄙视。虽然张邈不知道陈宫到底哪来这么大的信心,不过陈宫的才智在兖州一向很得到世家的认可,因此张邈也就勉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