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378章

我要当球长-第378章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中国人严厉禁止的阿片倒是一宗好买卖。可是中国的法则太严厉了,一旦被现那就有死无生。要知道中国人可是有着全世界最大有规模的情报和警察系统的,更好地了解‘国安’两字的意义,罗伯特、佩里埃、皮埃尔他们还特意的查看了《明史》,虽然这些洋人并不知道他们手中的《明史》在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成为——《旧明史》,陈汉组织人力已经开始重新编撰《新明史》。

    罗伯特他们被里面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给吓了一跳,如此严密的情报体系,如此犀利的布局。如果他们真的从印度运来阿片,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漏痕迹,真太困难了。而一旦事情被暴漏,他们所要承受的惩罚都能让两国的公司伤筋动骨。

    如此情况下,的欧洲人都相信中国政府有足够多的金子和银子,来做政府纸币行的保证金。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中国会没有银子?”面对着心神有点不宁的陈惠,罗东尼笑了。“尊敬的陛下,这在欧洲是最大最大的笑话。”

    “自从二百多年前欧洲到美洲的海路开通,中国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达两个多世纪之久,而这一现象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至今也遥遥无期,看不到终点在那里。”

    “在欧洲历史上,在欧洲与天方世界的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知道不管是在过去的欧洲,还是在同样巨大的天方世界,在金银为本位货币的时代,理论上并无一国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但是中国成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最近二百多年里,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之庞大。在中国的古代,中国是十分缺少银子的。秦汉隋唐,银子在中国被称为白金,它的价值都远远高于黄金,可到了明朝时候,银子成中国的货币。中国巨大的经济利益就好比一个动力十足的吸泵,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全世界的白银。”

    罗东尼想要跳槽了,他最早选择的大粗腿竟然不当皇帝了,这可是中国的皇帝,在整个中国都至高无上的皇帝。可是陈惠竟然要放弃!

    他很不理解,他不认为陈惠的健康真就无法支撑他坐上皇帝的宝座,中国人不是把权利视为比生命更的东西吗?那个该死的鞑靼僧侣。

    罗东尼要跳槽,他可不愿意在今后的岁月里陪着一个失去了权利的老人吃喝玩乐,罗东尼还有着远大的报复的。他很羡慕牛顿,虽然牛顿在陈鸣心中的份量远不能同他在陈惠心中的份量相比美,可牛顿有着更远大的前途。

    所以罗东尼要抓住一切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陈惠现在很犹豫,在纸币行临近的时候,他动摇了。而罗东尼就是要为他剃除掉动摇,坚定他的信念。他相信自己说的话,最终都会传入太子殿下的耳朵中去的。

    “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单一世界体系格局。地球很广大,(。uukanshu)很复杂,这里有数都数不过来的民族和国家,可也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用五个经济体就能将全世界划分开。中国是中心,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就只有四个地区长期保持着商品贸易逆差,它们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欧洲。

    最近的二百年中,美洲和日本靠出口白银来弥补它们的贸易逆差,而非洲则靠出口黄金和奴隶来弥补逆差。因此,这三个地区都能够生产世界经济中的其他地方所需要的“商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几乎不能生产可供出口的商品来弥补其长期贸易赤字。于是,欧洲只能靠“经营”其他三个贸易逆差地区的出口来过日子,从非洲出口到美洲,从美洲出口到亚洲,从亚洲出口到非洲和美洲,欧洲成为全球贸易网络中的中介。平衡中国似乎永久保持着的顺差!”在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欧洲人所做的就是在亚洲各国的黄金和白银的兑换差价之间套利,以及在某些贸易往来中,尤其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罗东尼把除了中国以外的全世界都说的很可悲,但这话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全世界的白银流向中国,中国二百多年的利益顺差还只是海路畅通后的局面,在欧洲人大航海开启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就是逆差的吗?

    想想丝绸之路,想想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怪物,一直以来,一直以来都在吞噬者全世界的金银。

    中国就是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

    耳根新书:一念永恒主宰江山主宰江山无弹窗

第532章 变化() 
耳根新书【一念永恒】,大神新作!

    一支南洋水师的分舰队在傍晚的晚霞中抵达了曾母大岛,也就是后世的曾母群岛的主岛,随船而来的是数百名不愿意再留在鸿基城的华人了。Δ81中Δ

    鸿基城,也就是鸿基市,现在还是很富裕的,那里出产的煤炭供给东南半壁江山。但是那里的生活也是艰苦的,即便越来越多的安南土人代替中国人下井挖煤,还是经常有死人。

    就跟那些生活改善后就不愿意亲人再当兵的老百姓一样,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建成鸿基城的那些华人和明乡人,在生活富足之后也不愿意自己的亲人再下到危险的矿井中工作,虽然鸿基煤矿很多地方都是露天开采的,随着下挖深度的一点点加强,工作的危险度也在一点点正好。这些人比不想亲人再当兵的军属们表现得更直接,后者还要顾及一个荣誉、羞耻问题,甚至荣誉和羞耻让亲人赶紧退伍的话都不可能直接说出口,而前者就无有顾忌了。所以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安南人代替华工下井,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了干别的事儿。

    在港口买房子做生意啊,或者在安南地盘和鸿基城区域内外坐一坐外贸交流,就是很多人的选择,前几年他们的辛苦努力让自己手中多少攒了点钱财,如果做生意不够用的话,那几家人凑一块么,合伙做生意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但鸿基的局面太小了,使得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选择离开了这里。

    这些人是不会给送回国的,而是先转向了曾母群岛【纳土纳大岛】,或是留在那里,或者是再转往新加坡、苏禄、婆罗洲。善于耕种和土木建设的国人,将为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港口的曾母大岛逐步修建成现在南洋水师的五大甲级水师基地之一,港口变成了大城镇,如同奇迹一样。一点点的完成着曾母大岛的蜕变,为复汉军巩固自己在南洋的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

    曾经的曾母大岛如果只是一颗石英石,那么现在的它就像是一颗擦去了灰尘的明珠,绽放出了无比的光彩。绚丽的光环差不多笼罩了整个南洋,几乎从南洋中国、日本、马尼拉的船只都要通过曾母大岛海域,也就是通过中国水师的‘眼睛’。那就是一个大的人工雷达,战略地位无比。

    迄今为止,曾母群岛中已经了上万国人,这里面有小半的土生华人,还有一两千土著。余下的都是伴随着复汉军的大开才到这里的。

    当年清军南下两广,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带着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这个小群岛上,至今已经百余年。这百余年中,张家始终统治着这片不大的土地,宛如一个微小的王国。因为这里是中国渔民和往来于南洋的华商的必经之路,到了这里就基本上已经到达婆罗洲了,往来与此的渔船、商船都要到这里补给一下,再到巴达维亚,或者经南海回到广州。因为这样,这里的生意非常的好做,张氏才能靠着这个水6码头坚持到现在这个时候。对了,很多的南洋海盗也都在这里歇脚。

    陈鸣最初是没有‘看到’曾母群岛的,他初步的计划就是拿下新加坡和婆罗洲,苏禄是意外之喜,这个曾母群岛也是意外之喜。张家人非常高兴的归顺陈汉,在曾母群岛百年经营下,张家人哪能感觉不到荷兰人的威胁?说不定什么时候荷兰人就大兵灭了他们了,就像当年的红溪惨案一样。那个日了狗的乾隆说什么:“天朝弃民,

    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每一个南洋华人对满清都是愤怒无比。

    现在张家人已经改换门庭一年多了,曾母大岛上的人口翻了一番,而且全是华人。张家的家主带着大部分的族人去年就高高兴兴的回老家祭祖了,然后被赏赐了田亩房屋,已经在老家重新落脚了。还留在曾母大岛上的只有不多的几个张家的小辈旁支。

    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复汉军的带领指导下,整个曾母港口被整整扩大了三杯,大批简陋的低矮木屋变成了砖瓦房,港口粗陋的炮台也变成了坚固的水泥工事,到处都是开辟的新田,还建成了木料加工厂,以及船舶修理厂。这个地方属于热带么,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繁密,木材是岛上很的一项。早在张氏时代,为来往船只木料和修补、清理船只,就是曾母大岛一个很的经济来源。之前的曾母大岛如果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现在的曾母大岛就是一个真正的城市了!

    上千复汉军水师官兵在这个岛上驻扎,这里就跟新加坡一样,成为南洋水师在南洋的一个水师基地,水师官兵轮流上岸休整。而港外,几艘小型的驱逐舰分成三个班次,轮流出港警戒。

    码头上灯火明亮,船上的移民66续续的下船,看着眼前的一切,跟鸿基港没什么两样。畜力的起重机,有轨马车,以比人力快n倍的度飞快卸着物质。

    海湾里停泊着上百艘大小不一的海船,其中大块头商船至少占了三分之一。

    不过随着新一批移民的抵到,老的移民中的一部分人就要被分别送去新加坡和苏禄了。

    南洋这地方日照充沛,气候温暖,降雨丰富,水稻轻轻松松的能一年两熟,三熟也不稀奇。如果放到勤劳的中国人手中,这里每年出产的粮食怕是能供应整个欧亚大6。土著懒散,殖民者的经营也盯得全是经济作物。

    曾母大岛现在的常住人口是当初的足足两倍,往来的船只多出许多,粮食消耗几乎达到了当初的三倍,但仓库里堆积的粮食从来不见减少。这里的土地实在太肥沃了。稍微开垦,不仅足可供应自身的粮食需求,还酿起了米酒,并且一些被开辟出来的农田不得已又种起了甘蔗。

    很多在这里过了三四个月的国人都不愿意再离开这里,偌大的曾母大岛的面积足可比内6的两个县,这么大的面积不要说生活一万来人,再翻个两倍也能的下啊。如此舒适的生活后,中国人在‘恋旧’的观念影响下,就纷纷对迁移持起了抗拒态度。

    一次次的迁移中,几乎没有一个国人是心甘情愿的上船的,每一个人都嚎啕着要‘回家’。

    当然,很多人还是知道朝廷的意思是不容违背的,而面对着哭哭啼啼坚决不配合的人,万不得已之下,当地的驻军把脸面抹下来往裤兜里一装,挺起刺刀,翻脸不认人,这才把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男男女女全部赶上了船,简单粗暴有力量,效率瞬间飙升。

    郑连福灌下了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感觉瞬间是神清气爽,五脏六腑的热气都瞬间挥去了。

    这曾母大岛什么都好,就是太热了。比南海热的太多了。如果不是现在这冰块能随时制取,他在这里可待不下去。人享福享受惯了,就再也吃不得苦了。郑连福都享受两年的美好生活了,他连军队都不呆了,留下兄弟郑连昌在南洋水师中守住郑家的牌子,在军队里为郑家占据着一席之地,他自个是早早的退出来了。经商赚钱,享福。

    “大爷,船舱已经订好了,货也运上船了。这去广州的官船还要等明天十点才起航。”

    郑家这次走的货不大,就五根原木,但是让郑连福这个郑家的龙头亲自出面,那能是普通的木头吗?

    郑连福听到手下的话,接过官船上出示的货票,看着那票据上罗列的五根紫檀木的尺寸数据,满意的笑了。这五根木头在那些狗屁不懂的土人手里只顶一百袋大米,可要是运回国内,那每一根都是价值千金。就是因为这个便宜捡的实在是太大了,得到消息后的郑连福坐船亲自赶到了曾母大岛坐镇。

    而且随着这五根紫檀木后还有二十多根细很多的小紫檀,那片的紫檀木是被郑家人给除根了,最细的还没有成年人胳膊粗,全给砍下来了。不然留着只能便宜别人。这木头给运回国内了,消息那里还瞒得住?

    “可惜啊,这样的便宜怕是今后很难再有了。”郑连福叹息着。

    自从明朝把国内的紫檀砍伐个精光,又定期派人到南洋收拢大紫檀木,南洋的紫檀经明代采伐几欲殆尽,如此这样的大木就少见的很了。市面上寥寥无几,变得极为稀有珍贵。虽然有传说,陈汉大军攻入北京后,从紫禁城里头收缴了一批紫檀原木,还是当年的大明朝留下的东西,崇祯这苦逼皇帝禁用紫檀,白白便宜了鞑子。但这些木头市面上可一根也没有流传。而新朝鼎立,废除了很多原先的规规矩矩。现在谁要是有钱有能量,你就是用紫檀木一棺材,也不僭越,没人去管。所以紫檀的价格,连带着黄花梨的价格,都全体飙升。

    再说了,中国自古以来拿紫檀木做小棺材的人就大有人在。这样的小棺材与丧葬之事是完全不相干的。以紫檀木与沉香木做小棺材,为的乃是取其升官财之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升官财是人都梦寐以求、光耀门庭的大事。正因为如此,紫檀木与沉香木做的小棺材卖得很好。买去送人,或自己留着,都是好主意。没有谁会觉得不吉利。再者,能升官财,这个物件不吉利也没关系。把紫檀木与沉香木小棺材放置在案头书桌欣赏把玩,又可盛存印章、金银饰、珠宝玉器,还可以拿在手里摩挲,一举多得。

    郑家把这五根大紫檀拉回去,不管是献给南京,还是留作自己财,那都是一本万利。

    ……

    从边境线巡逻回到港口,歇息了一晚上后,身体疲惫却精神抖索的林阿海就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