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驸马 >

第94章

晚唐驸马-第94章

小说: 晚唐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路这种耗时耗力的繁重工程?”

    紧接着,裴宏泰又给鱼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无数热血男儿为了故土而奋进的故事。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讲述的是大唐的山河故土。这也是一个凄惨的故事,讲述的是那些痛失祖国的百姓如何任人宰割。这还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讲述的是一方封疆大吏发愤图强夺回故土。这还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讲述的是好不容易收回的故土连千疮百孔的算不上,剩下的只是满目疮痍的废墟。

    曾经有人夺回过故土,可是城池,关隘,良田都化为齑粉和焦土,居住的百姓要么被强制迁徙,要么变成残缺的废物。再往里攻伐,好不容易可以见到千疮百孔的城池,可是敌人的援兵到了,为了免除被合围的危险,他不得不撤兵。至于收回的土地,虚弱不堪的朝廷无力再建城池,自然也没有办法镇守,只能任由吐蕃人纵横驰骋,变成大漠南北那样荒无人烟的牧区。

    听完这个故事,鱼恩才猛然发现,吐蕃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他们通过破坏城池,造就了一大片真空带。这片真空带不仅隔绝了大唐与陇右的联系,还断送了大唐蚕食回来的可能。

    鱼恩并不是一个愚钝的人,两世为人的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睿智。裴宏泰只是稍加点醒,他就恍然大悟,原来摆在自己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收回故土,而是怎么守住打下来的领土。

    想要打下一块领土,和想要守住一块领土之间天差地别。历史上汉族曾经无数次攻克漠北,可是哪一次都没有守住,这是为啥?

    因为漠北的土地不适合耕种,支撑不起来城镇的发展。没有城镇镇守,还不是任由敌人来去自如?

    要想守住,就必须有城池,有道路,有百姓,有生产。这些条件中无论哪一样,都是劳民伤财的东西,残破不堪的大唐能支撑的住么?

    也正是因为裴宏泰这番话,鱼恩才知道为啥李德裕极力反对出兵。如果自己一口气打下整个陇右,朝廷反而没钱来建设的话,那么这块土地便是敌人来去自如的猎场。百姓不得已休养,生产不得已恢复,只能依靠朝廷不断地资助所残喘。到时候鱼恩收复的不是一块领土,而是朝廷一个沉重的包袱。

    “裴某人只是想告诉侯爷一声,除非可以一鼓作气荡平高原,不然以大唐现在的国力来说,还是先考虑一下自己能守住多少地方的好。”

    经过裴宏泰的叙说,鱼恩终于知道,为何大唐会任由陇右陷落近百年的时间,原来问题的结症不是打不回来,只是因为没有城池以后守不住。

    裴宏泰确实没给鱼恩什么建议,但是正是因为他这番话,鱼恩彻底放弃了李忠顺的想法。因为兵出兰州,三面为敌,一旦战事有所失利,自己的战果绝对保不住。鱼恩可还没有狂妄到以为大唐的宿敌全是土鸡瓦狗,以自己手里这点兵力就能打的吐蕃人喘不过气来。

    不只是鱼恩这么想,就连李忠顺本人也是这么想,只见他略带尴尬的说:“某以为,若是能顺利的拿下黄河以南,靠着地势固守,兵出兰州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忠顺的话已经是服软了,感觉自己的路线并不可行。因为他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如果战事不利,从兰州出兵将守不住任何地方,得不到任何好处。不难看出,他也认为能巩固战果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没有狂妄的以为吐蕃人不堪一击。

    借着李忠顺服软的机会,李牧马上顺势说:“供应咱们一直军队已经征调了朝廷与九道的军资,若是再让其它藩镇出兵,那物资该从哪出?到时候四处都需要建设,这么多劳役又该从哪里征调?”

    “如果兵出秦州,就可以沿着官路古道去打。这条古道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是毕竟是修筑官道最合理的路线,到时候修起路来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不能拒绝的好处,那就是无惧吐蕃人坚壁清野,或者沿途固守,咱们都不怕。他敢坚壁清野的破坏所有城池,咱们就一座城一座城的修过去。他敢沿途固守,咱们就先在秦州修起城池,通过这座城池连通陇右腹地那些城池。到时候咱们再打下来的城池就不再是飞地,守城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李牧的最后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鱼恩现在最害怕的就是两样,一是论恐热不与自己决战,只是沿途固守,让自己的将士死在攻城拔寨这种损耗极大的战斗上。

    还有一样就是论恐热彻底坚壁清野,只留给自己一堆焦土,到时候自己守也守不住,撤也不忍心放弃,那才是进退两难的境地。

    事情发展到现在,鱼恩已经不用再征询其他人的意见了,因为已经知道哪条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第190章 兵临锁喉堡() 
夜色的余晖中,鱼恩的大军终于抵达吐蕃人的桥头堡,大唐与吐蕃的攻防战已经进入倒计时。

    进攻的一方是大唐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鱼恩,防守的一方是论恐热坐下安边使狄康五小。

    鱼恩统领着大唐义勇军五万多人,沙陀,回鹘控弦之士三万有余。狄康五小统领着秦州,泯州,渭州三地,手下也是精兵强将无数。

    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的地方是一座堡垒,吐蕃人命名为锁喉堡,比喻这座堡垒就像是掐住了大唐的喉咙一样。锁喉堡是吐蕃人专门为防御大唐而修筑的防御工事,依靠地势而建,两侧都是悬崖绝壁,让鱼恩避无可避,必须打过去。也正是因为这样,无论是进攻的人还是防御的人,都知道这座堡垒的重要性。

    鱼恩在进攻之前准备了许多云梯,箭楼等攻城器械。狄康五小在闻听凤翔那么大的动静以后,也开始抽调泯州,渭州将士填充秦州各地堡,妄图依仗地势之力固守。

    大唐行军总管的策略没毛病,攻城拔寨本就是拿人命硬填的东西,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将士们准备好攻城器械,用以减少自己人的伤亡。

    狄康五小的应对也没毛病,在论恐热抽调自己的将士以后,他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正面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依托地势固守。听闻大唐的动作以后,他急忙抽调泯州和渭州的人手填充秦州各堡,尤以锁喉堡为重,希望能挡住大唐的进攻。

    吐蕃人修的堡是一种防御工事,类似于城池却又没有百姓,只为驻军而存在。类似于关隘却又没有城门,只能从城墙上攀爬过去。

    锁喉堡无愧于锁喉之名,坐落在秦州与凤翔的交界处,直接耸立在秦州与凤翔最近的路上,硬生生的掐断了大唐与秦州之间的联系。也正是因为这样,它修建的额外坚固与险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是这样一座堡垒却没能吓跑鱼恩,因为无论他还是狄康五小都明白,锁喉堡的后面就是秦州腹地,谁占领这里就掌握了战争的优势地位。用进可攻,退可守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

    对于这样一座堡垒,驸马爷额外重视,刚刚安营扎寨完毕,就喊来所有校尉开会,布置明天的攻城任务。

    “曹灿,明日你负责架火平沟,锁喉堡外围那些啰嗦就由你负责拔掉。不要求能如大道一般平坦,但是至少不能影响将士们攻城,云梯,井阑,抛车都得有地方安放。”

    “末将得令!”

    所谓架火,就是烧毁城墙前那些木桩。守城者往往会在城门前架设木桩,用处是阻拦大型攻城器械的靠近。这些木桩虽然很好对付,但是想要对付它们你也得付出一些代价。因为你对付它们的同时,你就已经进入了敌人的有效射程。

    最要命的是,拔出这些木桩人少了不行,很容易被城里的敌人冲出来砍个人仰马翻。人多了往往又会增加伤亡,还没靠近城墙就死了一大片。所以这些看似简陋,毫无用处的木桩也是守城利器的一种。

    至于平沟,并不是说填平城墙下的壕沟,护城河之类的东西。而是用壕桥一类的东西,在壕沟上架起临时的桥梁,让将士们可以不必去翻越壕沟平添伤亡,让攻城器械可以靠的更近,给敌人更有效的杀伤。

    “英准,明日攻城,你负责井阑,务必将城头地敌人给我压下去。”

    “末将得令!”

    井阑是一种攻城器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移动的箭楼。在古代的城池攻防战中,多用它来压制城墙上的敌人。

    “吴巧夫,你不是总跟本宫吹嘘自己的心灵手巧,做的东西有多牛逼么?明天本宫就要看看,你的抛车和别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要是连这个小小的地堡都丢不进去,以后就老老实实的回去种地奶孩子,行军打仗是爷们儿该干的事儿!”

    “哈哈哈”

    对于男人来说,被别人认为是个娘们儿是很羞耻的事情,鱼恩这么说无异于当众嘲讽吴巧夫,引发大家哄堂大笑倒也不奇怪。

    倒不是鱼恩过份,只是长时间的相处,让他对这位喋喋不休的木匠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他总是喜欢藏着一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鱼恩可不会任由他藏下去,增加将士们的伤亡,所以就想了这么一个激将法。

    将令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让吴巧夫瞬间老脸通红,马上就不服气的驳斥:“侯爷没试过怎么知道老朽不行?要是明天老朽的抛车不能抛出三百步,老朽马上就回家找个人嫁了!绝不食言!”

    老木匠也被鱼恩激出了火气,当即愤然夸下海口,声称自己的抛车比别人的抛车射击距离远了三倍。说完还一脸得意的昂首而立,像是在等待别人的赞赏一般。

    只是吴巧夫的海口还没等到别人的夸赞,却先等来李牧的冷水。只听他笑呵呵的补了一句:“若是打鸟的石子,牧这个残身也能抛出三百步。”

    吴巧夫哪能受得了这番讥讽?马上信誓旦旦的保证:“参军放心,若是五十斤绝对能抛出三百步,若是一百二十斤,百步绝不成问题!”

    得到他的保证以后,鱼恩和李牧相视一笑,显然两人都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

    抛车就是抛石机,在攻城战中,它进攻方最有效的杀伤性武器,它不只可以极大的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还可以压制敌人驰援城头的速度。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守城一方的伤亡开始加倍攀升。

    “雷侯,明日你带人攻城。切记,架设云梯要快,要稳。”

    其实云梯才是攻城的重头戏,有它才有一条通往城头的路。井阑,抛车虽然厉害,但那都是攻城的辅助器械,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云梯这条路变得更好走,更平坦,伤亡更小。

    眼看着所有任务都布置完成,又没自己什么事儿,刘猛焦急的问:“那某干什么?”

    对于他的这个问题驸马爷并没有回答,只是送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外加心中的一声咒骂:你个瓜皮,攻城战有你骑兵什么事儿?你特么不会想用马尿喷倒城墙吧!

第191章 架火平沟() 
“呜呜呜呜”

    “咚咚咚咚”

    战鼓与号角的辉映声中,大唐的将士们开始向着锁喉堡推进,严谨的方阵,整齐划一的步调,给人深深地震撼。

    列阵前移虽然只是攻城战的前奏,但却是攻城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攻的一方都会用这种方式,在敌人的心里造成恐惧,让自己的将士们热血沸腾,平添无数必胜的信心。

    在距离城墙三百步的时候鼓声戛然而止,大军开始驻足。曹灿开始准备火把桐油,吴巧夫的抛车开始被推到队伍的最前方。

    “当当当”

    一阵急促的敲打过后,将士们按照鱼恩的要求,竖立起一个简单的将台。在古代的战斗中,将帅们都会登高远望,一来可以俯瞰整个战场,二来也可以让将士们更清楚的看到令旗,最大限度的做到令行禁止。鱼恩设置将台,基本上就是登高远望的作用。

    敲打出来的不只是将台,还有抛车。这么做是为了增加抛车的稳定性,一来让它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二来可以提升抛射的精度。对于这种老式投掷武器来说,想丢的远,丢的准,稳定性最重要。就算以吴巧夫的自信,他也不认为晃晃悠悠的抛车能打出去三百步。

    “报!抛车固定完毕,吴校尉请求试炮!”

    听到校尉的禀报后,鱼恩也不拖沓,直接一抬手,身后小校手中令旗一挥,一条将令就以这种形式发了出去。收到将令的吴巧夫,开始命令将士们装填石块。

    抛车就是移动投石机,装弹部位是一种容纳石弹的皮套,类似于弹弓的装弹部一样。如果按照电视里那种用勺子装弹的话,神仙也不知道石块会飞向哪里,最大的可能是向后飞砸到自己人,向左右飞的几率和向前飞的几率基本相同。用绳子拴在杠杆的尾部,这样可以保证石块只会向前飞,而不会飞向其它方向伤到自己人。

    见到装填完毕以后,吴巧夫大喝一声:“拉!”

    “喝!”

    在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中,四百将士开始拉动四辆抛车上的绳索,四块石头瞬间呼啸而出,直奔吐蕃人的城头。

    “嗖”

    “碰!噗!当!咣!”

    大唐将士的第一次试炮,效果不佳,一块石头噗嗤一声砸在泥土里,连敌人的城墙都没碰到。另外三块倒是碰到了城墙,只可惜都砸在了城墙上,并没有丢上城头。

    “嘘”城墙上的吐蕃人见此,爆发出一阵嘘声,就像是在说,你这抛车不行啊,连城墙都没打到,连老子的毛都碰不到。

    虽然首发不利,但是吴巧夫并没有气馁,只听他大喝一声:“加人!”

    又声音落地,又有每辆抛车又多出十余个拉动绳索的将士。意图十分明显,是想通过加人来增加抛车的投送距离。

    一切准备停当以后,吴巧夫再次大喝:“拉!”

    将士们奋力大吼:“喝!”

    石块应声而飞,沿着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的正好砸在城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当!”

    “哈哈哈”

    似乎是为了回应吐蕃人的嘘声,在石头砸上城头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