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皇纪 >

第67章

明皇纪-第67章

小说: 明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正好要在“江南火器制造局”这里建造房屋,朱厚照还打算把这里作为在江南制作火器的基地,所以这里的地基和房屋建造,必须要特别的结实耐用。

    这样的话,再建造木结构为主的房屋和庭院,显然就不合适了,需要建造砖瓦房,这样的话,就要大规模地使用胶凝材料了。

    明代粘合砖石用的是三合土。

    《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名曰三合土”。

    在华夏建筑史上可以看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京城卢沟桥南北岸,用糯米汁拌“三合土”建筑河堤数里,使京城南郊从此免去水患之害。在石桥建筑史中记载,用糯米和牛血拌“三合土”砌筑石桥,凝固后与花岗石一样坚固。糯米汁拌“三合土”的建筑物非常坚硬,还有韧性,用铁镐刨时会迸发出火星,有的甚至要用火药才能炸开。

    但是最大的不足也正在于此,这种三合土需要糯米和牛血,成本高昂,直接导致华夏古代土木工程的造价昂贵,非官宦世家,名门望族等,难以建造。

    但是如果是用水泥粘合砖石,那结果自然就不同了,制作水泥所需要的原料来源广泛,价钱又便宜,同时还可以解决大明的环境问题,虽然现在的大明和朱厚照前世之时不能相比,此时并不需要关注环境问题,不过朱厚照可不想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水泥制作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朱厚照不想将水泥的制作方法外露,他今后还有许多计划要用到水泥。

    他心中也明白,如果真不想将水泥的制作方法外泄,最好的方法就是召工部之人来做,但是此去京城上千里,只好暂且借用江南军匠了。

    这件事情是由张永去办的,他虽然只是御用监的掌印太监,此时也还没有与刘瑾、谷大用等太监联合起来,被人称之为“八虎”,但是作为封疆大吏,杜则成对朝廷的动向还是十分关注的。

    所以张永声称自己是奉召来江南,要在江南征召军匠之时,杜则成并没有太过怀疑。

    张永根据朱厚照的交代,向江南府征召了数十名烧制石灰和陶瓷的军匠,其实这类工匠在江南有很多,但是朱厚照出于保密的要求,才征兆的军匠。

    等到将军匠带到之后,朱厚照又命他们准备石灰石、粘土、铁矿渣和石膏。

    石灰石和粘土都是极便宜的东西,得来容易,康回在市面上找矿商订购石灰石和粘土之时,万官人听闻消息,派遣管家向康回赠送了数十万斤的石灰石和三万余斤粘土。石膏在此时是作为一种药材使用的,价钱并不贵。万官人也一并赠送了,至于铁矿渣,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不仅不花钱,那些私家矿商还巴不得有人来处理这些东西呢。

    康回将所有原料都是怎么来的给朱厚照汇报清楚之后,说道:“皇上,江南富裕繁华,矿商不多,这些矿商大多来自云南,四川等地,有些已经目无法纪,早已私自开采矿产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岂能不知,明朝自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就已出现,现在虽然是正德年间,但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此时许多私人矿商的出现,并不至于令朱厚照感到意外。

    但是他们这些私人矿商确实需要加强治理,否则都似他们这般胡乱开采矿产,既不缴纳赋税又不在乎官府的管理,终将会酿成祸乱。

    不过朱厚照此时可没有闲工夫去管这些私商,他将张永带回来的数十名军匠集合起来,张永则在一侧将这数十名军匠的姓名和官职一一向朱厚照做了介绍。

    这数十人中,官职最大的,名唤韩清白,年纪大概有四十来岁,一张忠厚老实的面庞上布满了风霜,虽然他的名字中带个白字,但是整个人实际上却是面色黝黑手脚粗大,他的官职在这些军匠之中虽然最大,但也只不过是不入流的九品官员。

    这些人都不认识朱厚照,不过他们知道,既然面前的这人有能力将他们从江南府衙之中调到这里来,那这人绝对不简单。

    韩清白代表他身后的那些军匠问道:“这位官爷,你把我们叫来是要做什么?”

    朱厚照要让他们制作水泥的话,就得把制作方法告诉他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这些人都隶属于朝廷。

    朱厚照说道:“我叫你们来是要你们在这里制作水泥。”他知道这些人并没有听过水泥的名字,紧接着又解释了一句道:“水泥的用途和三合土差不多,不过水泥的用途更广,造价也更便宜一些。”

    韩清白面有不解:“水泥?这又是什么东西?”

    张永面有不悦,此人在皇上面前说话如此没有礼貌不知轻重,他正想上前教训韩清白一顿,朱厚照摆手说道:“现在给你们解释,你们也难以明白,等到你们按照我的方法将水泥制作出来之后,就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了。”

    看到站在朱厚照身后的张永用凶神恶煞般的眼神看着他们,这些军匠登时不敢再问,他们可是见到过江南巡抚在此人面前的态度是何等的恭顺。

    现在他们只知道朱厚照要让他们制作“新三合土”,但是所需原料和制作方法他们又不得不问。

    韩清白硬着头皮问道:“官爷,您说的水泥要用什么去造啊?”

    在他们的想象之中,三合土的制作必然少不了糯米汁,这东西的造价可不便宜。

    朱厚照笑道:“要做水泥,其实一点也不难,原料都是现成的,我已经派人给你们找到了,主要的就是石灰石和粘土以及石膏,最后再加上一些铁矿渣即可。”

    石灰石,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三千年前就用此来烧制石灰,到处都是,一点也不难找。

    粘土,烧制陶器就需要粘土,这东西也很常见。

    至于石膏和铁矿渣,这东西也是遍地都是,哪里都可寻到。

    (本章完)

第141章 试验进行中() 
“这几样东西能有如此妙用?”韩清白他们绝对想不到,水泥居然是用这几种便宜现成的原料做成的,因此他们无不是惊讶至极,甚至都觉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水泥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石灰石主要用来提供氧化钙,粘土主要提供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以及三氧化二铁。这两种原料经过搅料,再加以煅烧,磨细,加入铁矿渣强化,石膏作为缓凝剂,只需要少量即可,将这些东西混匀之后,再煅烧摩细,就可以得到水泥。

    光说无用,朱厚照看了一眼康回所准备的材料,发现都还不错,于是他吩咐韩清白道:“你现在指挥匠人,将石灰石、粘土、矿渣和石膏都磨成粉,然后将石灰石和粘土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好,再加上少量的矿渣粉!”

    “是,小人这就去办!”韩清白听到朱厚照的吩咐后,立刻行动了起来,指挥其他军匠跑前跑后,看样子是准备在朱厚照面前大干一场了。

    朱厚照眼看众军匠亲自上手,他一拍脑袋,发现自己居然忘了一件大事,忙命张永带人去街市上买来几头驴子,最后又拉来了三十来个大石磨。

    这些石磨正是朱厚照专门用来磨细材料和成品的,驴子则可以用来拉动石磨,这样也能省了这些军匠的气力。

    等到将这些东西都安置到位之后,已经是下午了,不过朱厚照倒是兴致勃勃,没有一丝疲倦的样子。

    材料的粉碎是水泥烧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扬起的粉尘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朱厚照又没说要离开现场,所以张永忙找人去张罗着给朱厚照找来了湿了水的毛巾,帮其捂住嘴鼻,朱厚照没有想到张永居然想的如此周到,不愧是御用监掌印太监。

    由于此时还只是试验阶段,所以朱厚照并不需要他们磨制太多材料。

    虽然朱厚照在贵州之时已经试验成功过一次了,但是他也不敢保证这次也能一定成功。

    不一会儿的功夫,材料都被磨制成粉,然后在韩清白的指挥下,军匠们将石灰石、矿渣和粘土按朱厚照所说的比例混合好,石膏粉则放在一边备用。

    接下来的工艺可就至关重要了,就是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到石灰窖里煅烧。

    水泥的生产方式有很多,在朱厚照前世之时,立窑其实早就属于淘汰工艺了,那些制造水泥的工厂,一般都在使用回转窑。

    但是现在由于还没人造出回转窑来,再加上要想使回转窑转动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朱厚照才选择的立窑。

    而且朱厚照选择使用立窑,其实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立窑便于小型生产。朱厚照是想先用简单的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水泥,等到条件成熟了之后再采用先进的工艺。

    煅烧材料这一工艺,根本用不到朱厚照指挥,这些军匠都是经常玩火的,煅烧起来比朱厚照要熟练的多。

    只是现在没有其他的加热措施,只能用石炭加热,所以煅烧的时间比较长,朱厚照也不可能就在这里一直等着,所以下面的工作就要由韩清白来负责管理和监督了,朱厚照则是向韩清白交待了几点注意事项,韩清白也没有去取毛笔,而是直接用带灰的木炭一一记下。

    回到府邸之后,朱厚照身上已经是脏兮兮的了,张永忙命人为皇上宽衣,换衣,这些事情,张永自然都是交给了他来了江南之后,买来的那些丫鬟做的。

    这些丫鬟虽然不知道朱厚照的身份,但是眼见此人锦衣玉食,却又不骄狂放纵,年纪虽小,但是却自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气质在身。

    这些丫鬟的年纪和朱厚照相仿,全部都情窦初开,这几日伺候朱厚照之余,也都在一起相互议论,不曾想慢慢的竟然对朱厚照产生了好感。

    不过朱厚照可不知道她们的心思,他换好衣服之后,差不多就到了要吃晚饭的时候了。

    …………

    孙赋不知道王守仁要寻锦衣卫作甚,但是由于王守仁之前做事就令他摸不到头脑,但是事后又证明此人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他也不多问,就与王兴栋一道,前去将锦衣卫寻来。

    等到锦衣卫来了之后,王守仁将他计划的一部分讲给锦衣卫听,让锦衣卫潜入厉王府,告知孙东远按照他的计划来行事。

    孙东远见到他的属下来到厉王府之后,先是大吃一惊,随后又对王守仁的计划感到莫名其妙,但是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

    由于杨清连续几日取得胜利,厉王也是大为喜悦,同时他也有些膨胀,觉得孙赋等人之前的胜利纯属侥幸,也怪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平时以大将自居,真到了战场上,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样想来,厉王更是器重杨清。

    只是在这般情况下,孙东远的处境可就危险了许多。

    因为杨清此前虽然已经倒戈,但那不过只是他与朱厚照的口头约定罢了,现在他的家人都在厉王手中,朱厚照想降旨逮捕他家人也难,再加上他觉得自己这几日与朱厚照手下的那些总兵大战,对方也不过尔尔,所以他现在心中反倒是有些朝厉王倾斜了。

    这样的话,孙东远在其身边怎能不危险?

    不过孙东远之前也早有准备,虽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知道厉王是凶猛的老虎,孙东远又岂敢大意,表面上看去,杨清的队伍里只是多了五个人而已,实际上,孙东远身边还有数十位锦衣卫随行,当然了,这都是朱厚照做出的安排。

    “来来来,杨爱卿真乃朕的福将啊,你一来此,就将敌军打的是溃不成军,再不敢出来了。”

    厉王亲自走下座位,拉着杨清在其侧坐下,杨清诚惶诚恐,忙推拒道:“这都是皇帝陛下的功劳,若不是皇上指挥有方,信任微臣,臣哪能取胜?”

    这话听到孙东远耳中,他简直要吐了,没想到杨清脸皮居然这般厚,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都能将这么恶心的话给说出来。

    求订阅求打赏,打赏了爆更哦,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142章 永安侯出征() 
杨清不知道孙东远是怎么看他的,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在贵州这里,只要朱厚照一天不收复贵州,厉王就永远是贵州的“皇帝”。

    王守仁已经将计划告知于孙东远了,他在敌军腹地又怎能不行动,厉王在贵州组建了朝廷与朱厚照对着干,这里地方不大,但是部门齐全,这也正好给了孙东远机会。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加上朝廷内部权力分配问题的需要,自古以来,华夏封建王朝就有权力斗争的“优良传统”,孙东远又是有备而来,这些“大臣”虽然与孙东远不熟,但是却也经不住孙东远的挑拨。

    酒宴正酣。

    一“兵部大臣”起身说道:“皇上,臣以为似永安侯这般勇猛之人,乃是国之栋梁啊。”

    厉王手持酒杯,大笑道:“永安侯乃是朕的福将,他也没有愧对朕的期望。”

    “兵部大臣”心中不悦,自杨清来了之后,他在厉王这里的地位就大不如前,所以他对杨清可谓是想除之而后快,但是此时他仍是笑呵呵的说道:“皇上所言极对,永安侯十分英勇,打仗也是每战必胜,但是现在我等已经被围困在此长达半个多月了,臣以为,现在敌军士气低落,再加上粮饷不足,正是人心思动的时候,此时他们定然想不到我方会偷袭他们。”

    杨清正想出言反驳,另一“兵部大臣”也起身说道:“皇上,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极是,臣观察战局久矣,敌军早已人心浮动,昨晚又有密探回报,敌军军粮也已不足,他们又深入贵州腹地,再加上永安侯此前连胜敌方将领,现在正是乘胜追击,打败敌军的好时机啊。”

    此人声音刚落,又有几名“大臣”起身回应,虽然他们说的话都各不相同,但是主要意思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现在正是打败敌军的好时机。

    厉王也是受够了孙赋等人的围堵,现在既然这么多“大臣”请战,说明此时正是士气最为高涨之时,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清。

    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