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皇纪 >

第139章

明皇纪-第139章

小说: 明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钱还是有的,陛下,这头一笔银子就让微臣自己来垫付吧,现在琉璃渠村已经建成了琉璃制造厂,换言之,这透明玻璃和玻璃镜的制造上,并不需要再花钱了,为了批量生产和销售,琉璃制造厂的工艺顶多会再做出一点小改进,这也花不了多少银子,最主要的花销还是在地面的选择和装修上,好在微臣在东长安大街上也有铺子,到时候再把两边的铺子都盘下来,扩建一下,这就差不多足够了,因此,据微臣估算,其实花销也就一两万两银子左右,而且臣保证用这一两万两的银子做出数百万的买卖来。”

    刘实在不由得看向了这位京城的粮商,他虽然不懂生意,但也不傻,也不相信谁能用一两万两银子做出数百万的买卖来,因此他不由得心想这位粮商不会是喝了酒犯傻了,在陛下面前说起大话来了吧。

    朱厚照也是面露惊异,这些透明玻璃和玻璃镜能赚钱他是能够肯定的,毕竟佛郎机人已经利用玻璃镜取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对于这钟离恺所说的要以一两万两银子做出数百万两的买卖来却也有些好奇,便笑问道:“当真,在朕面前,可不要打诳语。”

    “微臣不敢在陛下面前造次,所言句句是真,若做不到,陛下尽管取微臣项上人头便是。”钟离恺信誓旦旦的说道,他之所以敢如此肯定自己的说辞,那是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小妾买的一副玻璃镜,镜子只有巴掌大小,而且还没有镜框,做工也不精致,即便如此,他那小妾还花了八百两银子呢,以琉璃制造厂所造出的玻璃和玻璃镜来看,钟离恺觉得自己有能力挤垮佛郎机人的生意,并将那些玻璃镜卖到上千两银子去。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又提点了二人几句就让二人退下去开始准备皇家工业公司琉璃制造厂的扩张事宜去了。

    其实琉璃制造厂早已在琉璃渠村建立起来了,现在不过是更换个名称的问题,而且刘实在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书也没有白读,他知道现在琉璃制造厂所生产的玻璃和玻璃镜可以满足皇宫的需要,但是当皇家工业公司的旗号打出去之后,再加上钟离恺在东长安街设立起了商铺和办事处,他们这些手艺人的做工速度可能就不能满足玻璃镜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了。

    因为钟离恺是皇家工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并且其官职也比刘实在要高上一级,因此,有什么问题刘实在自然是第一个向钟离恺请教了。

    对于制造玻璃和玻璃镜的流程和技术,刘实在早就已经完全掌握了,他在进宫为皇帝陛下制作军用望远镜之前就是做这个的,对这一行当自然十分熟悉,但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足够多的能工巧匠,琉璃渠村那几百号人中,能称作匠师的算上他刘实在也不过十多人而已,其余大部分都只能算作是学徒。

    而且皇家工业公司的买卖一旦开张了,市面上对玻璃和玻璃镜所需求的数量肯定很大,所以刘实在与钟离恺商量一番之后就立即去了军械局,将自己团队的工匠们集合起来,并开始通过军械局的技术学堂招收学徒。

    同时他还不忘去通知琉璃渠村自己的那些乡亲们,将陛下创办皇家工业公司这一事情向他们解释明白。

    (本章完)

第312章 实施工商管理条例() 
当然了,由于之前有言在先,所以招募学徒的银子是钟离恺一个人出的。

    而钟离恺不但出了这些银子还立即将自己的产业托人变卖,并去了东长安街选好了合适的店面,随后将自己在东长安街上的那家店面与新盘下来的店面打通。

    这日一早,钟离恺就派人抬轿子来请刘实在去他的府邸,刘实在还是第一次接受官爷的邀请,一时心中有些激荡,但是当他想到自己也成了户部员外郎,也是官爷之后,倒是平静了许多,不过此事可是在琉璃渠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钟离恺之所以叫上刘实在,是为了与他一道去京城的诸多权贵那里打点一番,他之前经营粮食买卖之时,就是这样做的,不过现在他挂了户部郎中的头衔,再加上是为陛下办事的,所以去拜访诸位权贵之事做起来更有面子了。

    ……

    正德二年,自李东阳上台成为了内阁首辅,杨廷和,王鏊与焦芳做了辅臣之后,内阁开始在北方各省持续的进行官员人事调整,大量拥有基层行政经验的官员被提拔了起来,同时朝廷也开始在北方各省推广起了多项由皇帝陛下亲自参与指导制定的新政策。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这可是朝廷自设立工商局以来,制定的最为完善的管理条例,这也使得北直隶进入了全面征收商业税的阶段。

    之前朝廷在设立工商行政管理局之后,南方的士绅商人都以为这是陛下在针对南方商贸,想要借此打压南方商业发展,在他们看来,虽然有杜勇烨这样的江南本地人为自己撑腰,支持南方商贸活动,但是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只怕到时候皇帝陛下一声令下,杜勇烨也得乖乖靠边站,不敢为自己发声。

    此次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工商局的第一个重要条例的设定,居然针对的是北直隶地区。

    《大明日报》对此进行了大肆的宣扬,不过与官方宣扬所不同的是,许多江南士绅开始使用笔名对《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进行了猛烈抨击,奈何工商局是由内阁负责的,《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虽然对江南商人和士绅的影响较为不利,但是对于广大平民百姓而言确实十分有利的,所以尽管有许多士绅抨击《京师工商管理条例》,但是实际上广大平民百姓是拥戴陛下的这一政策的。

    为什么江南士绅和商人对于《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这个和江南沾不上边的法令如此恨之入骨呢?这自然还是因为朝廷开始在北直隶全面征收商业税的问题。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虽然只是对于北直隶地区的商业活动做出了规范,但是等到在北直隶这里实施效果较好的话,朝廷肯定会将其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也就是说,《京师工商管理条例》的颁布实际上只是将北直隶设为了试点城市,以免其中有不成熟的条例导致整个大明商业混乱,其目的还是为了管理整个大明境内的商业活动。

    《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规定,北直隶境内一切雇工作坊、工厂、商店等,都必须向工商局和新设立的税务局进行报备、登记,并定时报税。税收主要包括商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于部分商铺、作坊和工厂商店等,还会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另外对于金银珠宝等奢侈品的买卖还有其它规定。

    至于为什么对于个人所得税,《京师工商管理条例》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其主要原因自然是因此现在暂时还没办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现在的户籍系统还是乱七八糟的,别说其它地方了,单是京师这里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匿人口。

    同时在规定了税务和税率之后,《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还规范了股权、雇工等方面的合同和规定。管理条例一出台,不少北直隶商人被吓得直接举家搬离北直隶,他们感觉生意没法做了。当然这些人不做北直隶的生意,自然会有人愿意做。

    钟离恺做了这第一人,《京师工商管理条例》颁发的第一天,他就去工商局和税务局进行了登记报备,这也为《京师工商管理条例》的实施开了一个好头。

    正因为所属皇帝陛下的皇家工业公司琉璃制造厂也必须去登记报备,使得许多还心存幻想不准备去工商局和税务局进行报备的北直隶商人也都一蜂窝的涌向了京师工商局和税务局那里,《京师工商管理条例》上可是有明确规定的,对于在北直隶有资产和商品经营业务的商人,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主动进行报备,那就属于非法经营,将会被查封资产,关停作坊的。

    不过他们这些商人其实还是心存不甘的,毕竟如果根据条例规定开始缴税之后,他们的利润相对而言就减少了许多,而且向工商局和税务局进行报备,无疑是将自己的底细透露给了朝廷,由于大明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这些商人对朝廷开始鼓励商业发展还感到有点难以适应。

    因此许多商人开始在报税的过程中做假账,不过这也难不倒朱厚照,他虽然不是学习经济金融的学生,但是对此还是了解一点的,而且现在北直隶的这些商人们从未经历过商业税的征收问题,他们的假账做的,在朱厚照看来简直不要太明显,王鏊作为户部尚书,对于工商局和税务局的设立以及《京师工商管理条例》的颁布是持支持态度的,所以对于做假账的商人,王鏊的想法与朱厚照一致,那就是对这些商人旗下的所有商铺和作坊、工厂等进行全面整治和查办,绝不姑息!

    这样的话,做假账只要被抓到一次,做假账的商人就要脱一层皮,所以他们心中虽然在怒骂朝廷,但是却不敢有丝毫异动,大部分北直隶商人都开始老老实实的报税缴税了。

    ……

    (本章完)

第313章 轻重工业并举() 
朱厚照这番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也引起了江南一些士绅的恐慌,但是实际上,他们自认为自己和皇帝陛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皇帝陛下这样做不过也是为了敛财罢了,他们的这些想法倒是朱厚照所没有料到的。

    随着《京师工商管理条例》的施行,朝廷税收顿时出现了暴涨。这种全面性的税收模式一建立,税额自然不是之前所能相比的。

    特别是商品增值税这个税种,显然北直隶的商人是很难逃税漏税的。一个作坊、工厂生产多少东西出来,是很容易被查出来的。通过原材料可以查,通过运输环节可以查。另外一个就是没有交商品增值税的话,显然也无法通过那些收税的关卡。

    不过仅仅征收税务显然是不行的,这些商人们也会如后世一般,将被朝廷所征收的税费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许多平民百姓。

    所以,在《京师工商管理条例》施行不久,内阁又出台了《京师实业鼓励办法》,号召北直隶民间商人发展实业,《京师实业鼓励办法》的颁布同样引起了民间的热议,而且对此表示赞同的商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京师工商管理条例》表示反对的那一批商人。

    江南士绅和商人又立即丢掉自己曾经贬低和反驳过《京师工商管理条例》的那些话,转而又开始拥护起《京师工商管理条例》来了,他们在《大明日报》上明确表示,希望南方之地也能向北直隶一般施行《京师工商管理条例》。

    这当然不是南方的这些商人脑袋坏掉了,恰恰相反,他们这样做正是因为《京师实业鼓励办法》的颁布。准确的说,是《京师实业鼓励办法》颁布之后,内阁的一项鼓励政策:从即日起,新办作坊、商铺、工厂、企业等,凡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瓷器、纺织、鞋帽、养殖以及《京师实业鼓励办法》所规定的其它实业项目,一律免除三年企业所得税,并且可以获得朝廷的采购和支持。

    这条政令的颁布,使得不少北直隶商人和江南商人都心思活络了起来。不过江南商人明白,若想要在江南之地施行《实业鼓励办法》,那么就得先拥护《京师工商管理条例》。

    然而《京师实业鼓励办法》颁布之后还没完,朱厚照很快又有了新动作,那就是成立工业区。首先成立的是京师工业区。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区,皇家工业公司的厂址就被朱厚照设置在了京师工业区。

    京师工业区远离市区,现在虽然大明还没有什么重污染项目和企业出现,但是朱厚照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大明也很难免去污染的困扰,所以现在大明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不过此时朱厚照还并未想着设立环保部门,现在还不是时候,真要设立了环保部门,只怕朝廷内又要出现不少吃白饭的官员了。

    京师工业区面积不小,内部的道路全部都是用水泥铺就而成,现在南北直隶两地以及江南与北直隶之间,还有松江与南北直隶之间的官道,全部都是由水泥铺就而成的,这使得江南制造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在整个大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杜勇烨抓住机会,向皇帝陛下上奏申请设立了隶属于江南制造局的钢铁制造公司,其经营和目的就是以钢铁为基础,主打钢铁制造业。同时利用钢铁制造成各种商品,不过这显然也是离不开民资的。大到各种机械,小到绣花针,钢铁产品非常多,什么机械制造,机床设计等,自然是由江南制造局一手承办,但是绣花针谁去造呢?还有那些普通农具什么的,这些交由江南制造局与皇家工业公司去做的话,既浪费财力民力,又有与民争利之嫌,因此江南制造局与皇家工业公司都很明智的选择了将其交由民间商人去做。

    除了将钢铁制造交由江南制造局去做之外,北直隶这边的皇家工业公司也将插手钢铁制造行业,这是朱厚照在考虑内部竞争提升工作效率,若不然,只让江南制造局垄断钢铁制造行业的话,只怕过不了多久,它也会犯那些垄断的国有企业常犯的错误。

    除了钢铁制造业之外,瓷器、纺织也都是可以持续发展并可以赚取大量利润的产业,尤其是瓷器,现在大明还没有开放海禁,尽管如此,许多商人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与海外客商买卖瓷器,正是因为瓷器的利润十分巨大。

    不过尽管瓷器比较挣钱,但是北直隶这边的官窑和私窑却没有多少,整合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朱厚照决定扩大江西景德镇官窑的规模,那里的原材料质量最佳,如果今后扩大生产规模,再生产有足够的商船,海上航运的运费就被平摊了下来,而瓷器本身的附加值是比较高的,如果将其作为是出口到海外的大宗商品,再加上大明朝廷的支持,瓷器产业很快就会生产发展起来,日后一旦开启海洋贸易,就能赚取大笔的银子了。

    纺织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