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58章

大汉昭烈帝-第358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问都督,我们为何要除去浮桥附近的河冰呢?”诸葛亮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们一开始也不懂这个,后来才明白了。”张焕回过神来,见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一脸疑惑,便缓缓讲述起来。

    汉江水量充沛,每年夏季又有大量降水导致的水流湍急,两岸民众往来十分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张焕便从船厂订做了一批高大宽阔、造型却十分简单的大船作为浮箱,在其上搭建木板,架起一座浮桥,论起长度和规模都是冠绝当世。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就有往来行人发现许多船只发生了漏水的情况,质疑船厂用劣质的产品来蒙哄官府,张焕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同时对破损船只进行检查。

    蹊跷的是,这些船只破损的情况都差不多,工匠们分析来分析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受到巨大外力挤压导致船身变形漏水。

    这下张焕就纳闷了。

    当初造船的时候他也去巡查过,用的木料绝对没问题,船体厚度也没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来个张飞那样的壮汉提着大锤去砸,也未必能砸成啥样。

    难道汉江里面有什么体长数丈的河神水怪,把这些船挨个给拍了一顿?

    什么河神水怪这么闲,吃饱了撑的来搞一些木船?

    船厂说他们造的没问题,负责守卫浮桥的说他们日常保养的没问题,一群人吵来吵去,始终无法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结论。

    最后又过了一个冬天,张焕发现了蹊跷,而且这蹊跷还不是从河里发现的,而是在家里。

    他家儿子在玩耍的时候把一个细口铜瓶里装了满满当当的水,想要弄些冰出来在屋里玩耍,不料冻了几天,薄薄的铜瓶居然被冰给撑得变形了,孩子一害怕,就主动跑去找张焕承认错误,还带着他去看了那个已经被撑歪了脖子的铜瓶。

    “我一开始也不信,只是把水冻成冰,怎么就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然而又组织人手试了几次之后,我们就明白了。”张焕说道:“一斤水冻成冰后重量还是一斤,但比起原有的体积,已经增长了一成左右。”

    重量体积这些单位都是幽州书院的发明,如今在学术圈里已经被广泛运用,张焕一说出来,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优秀学生自然就听懂了。

    “同等重量,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怪不得我们见到的都是冰浮在水上!”诸葛亮恍然大悟,一语道破了其中玄机。

    “这些船只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河水结冰之后没有足够的地方,便挤压船身,导致船身受损。”司马懿紧接着说道。

    张焕笑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正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感慨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称赞张焕心细如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之时,一名跟随张焕多年的亲卫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哎哎,注意你的言行。”张焕正色说道,同时飞快地挤了下眼睛,那些跟随他前来的亲卫随从和带头的工匠便会意了,憋着脸上的笑意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互相看看,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有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便老老实实地跟张焕一起沿着浮桥走了个来回,将桥身状况仔细检查了一遍。

    他们不知道的是,刚才张焕所讲的故事,压根就是骗他们玩的,什么船身被冰层挤压损坏,什么铜壶结冰变形,都是当年襄平时候的事了。

    早在十年前,辽东那边就已经发现了冬天河面结冰会对停泊其上的船只造成损毁,故而每逢冬天就要破冰,防止浮桥被破坏。

    而且不是每年一次,是时常检查,发现结冰就要及时清除。

    跟刘备喜欢剽窃诗词一样,一本正经地编个故事来哄骗子侄辈,正是张焕的恶趣味。

第763章 捕鲸()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

    韩州的绝大多数民众都躲在温暖的屋子里面,用煤炭和木柴烧热土炕,一家人暖暖和和地凑在一起,再熬上一锅由杂粮、夏秋季节采摘晒干的各种菜、鱼干混合而成的杂菜粥,就是顶好的日子了。

    张焕这个最高领导同样无所事事,每天蹲在家里,跟自家婆娘和儿子大眼瞪小眼,实在是无聊得很,索性将州府的事务委托给副手,自己带着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侄儿辈的小子去南边玩耍了。

    朝鲜半岛跨越几个纬度,南北气候颇有差异,甚至连位处半岛中部的汉城,跟南方地区都有较大的气温差距,如今汉江结上了厚厚的冰层,南部沿海地区的人们却还是过着较为正常的生活。

    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虽然已经见识过港口城市的热闹,但是对于以渔业为主地区的民生民俗,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海滩上遍布的架子,挂得密密麻麻的鱼干,体长超过四五尺、需要被剖成薄片处理的大鱼,都让这对年轻的师兄弟大开眼界。

    正月初七,民众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又一条好消息从海上传来——出海捕鱼的船队抓到了一头巨鲸并成功将其带回。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看着提着大大小小的筐子、盆子和厨具灶具奔赴海边,满脸兴高采烈的民众们,司马懿不禁有些疑惑,拉着陪同人员询问起来。

    分肉?

    得到回答之后,司马懿更加疑惑了。

    他是没有见过鲸鱼的,也无法想象那传说中的深海巨物究竟有多大,实在无法理解这遍布海滩,迅速搭起上百口大锅的数百民众的行为。

    “公子不知道,天下生灵之中就数这鲸类体型最大,我们这些年来捕获了七八头,都是好几万斤重,每一头鲸都有百余头猪的肉量。”这名随从小吏得意洋洋地答道。

    “这么大?”司马懿被惊到了。

    “据说在千里之外的海中,巨鲸的身长能超过十丈,喷出的水柱高达百尺,隔着好几里都能看见呢。”夸大其词是所有人的通病,这名小吏也不例外,手舞足蹈地一番比划,就把司马懿给听得一愣一愣的。

    没过多久,几艘大船便劈波斩浪,朝着港口高速行进而来,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和高耸入云的巨帆,海滩上的所有人都振臂欢呼起来。

    “一,二六,七,都回来了!”司马懿等人所站的是一块巨大的礁石,看得比其他人稍远一些,那名小吏眼尖,迅速数清了返航的舰船数量,然后才一脸欣喜地欢呼起来。

    “有那么高兴吗?”司马懿有些不解,出门,回家,很正常啊。

    “公子不知道,海中凶险万分,稍有风浪便能导致船毁人亡,远海更是如此,每年都有不少好汉子折在海里,尸骨无存呢。”这名小吏再次解释道。

    司马懿沉默片刻,再次将视线投向远方,“既然危险,为何不就在近处捕捞鱼虾?”

    “近海都是些小鱼小虾,稍微捞得狠一些就少得可怜了,都督说了,兔子尚且不吃窝边草,人就更不能做绝户事了。更何况远海才是好男儿的去处,官府明文告知过,只要弟兄们出海发现了新的岛屿,插上旗,就能自己给岛起个名字,甚至用人名都行。”这名小吏滔滔不绝地说道:“人生在世几十年,若是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或是地图上,那多威风,就是死了,也比庸庸碌碌一生,老死在家中要强上百倍。”

    “这也行?”司马懿彻底无语了。

    按照这样的规定,如果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发现岛屿的人有个响亮的名头倒也罢了,如果换成民间主流的赵老四、张三、王二麻子那种,岂不是贻笑大方?

    只不过吐糟归吐糟,司马懿还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殊荣的吸引力太过巨大,完全能够满足任何人的精神需求。

    就像当年张骞通西域,卫青扫龙城,霍去病封狼居胥,班超荡平西域三十六国,窦宪勒石燕然一样,正是这些人锲而不舍地发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征讨,在生前身后留下不朽的功绩和威名,才能激励着一代代汉家儿郎提起刀枪,继续向已知的世界之外前进。

    在海上也是一样。

    如今甘宁甘兴霸扫平倭国,迎娶了倭国女王,驱使数十万化外之民如牛羊,为大汉带回源源不绝的财富,已经成为幽州、韩州、河北诸地家喻户晓的故事。包括万里行商,一直把足迹延伸到交州,并尝试着跟随胡商前往他们的国家,同样为大汉带回河中奇珍异宝的商船队伍,都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和孩童们心中的英雄。

    “这几年的新船都用上了钢制龙骨,比起过去要结实许多,在海上出事的船只是越来越少了,能够远渡重洋,带回来无数渔获的好汉子越来越多了,都督说过,海外有很多地方比中原还富饶,稻麦一年能收三茬,只要有了那些地方,大汉民众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身边的小吏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而司马懿的目光却已经被为首几艘快要靠港的大船所吸引,在两艘大船中间是密密麻麻的绳索,绳索汇聚之处,半个巨大的青黑色后背正随波逐流,无声无息地漂浮着。

    “那就是鲸?”司马懿声音有些颤抖了。

    “是,我们最早的时候说这是鱼,鲸鱼鲸鱼地一直叫着,可是发现鲸身上没有鳞片,流的血是红的,应该是兽类,所以现在就改口了。”那名小吏嘿嘿笑着说道,然后当先跳下高高的礁石,险些在沙滩上啃了一嘴沙子都浑然不顾,举着双手向码头跑去。

    “他为何这么着急?”司马懿茫然回头,向另外几名随行的帮闲问道。

    其余几人也都嘿嘿笑了起来,其中一人说道:“公子有所不知,他家的两个兄长都出息得很,在其中两艘船上当船长呢。”

    原来如此。

    司马懿看着那名小吏兴奋地奔跑在沙滩上的模样,脸上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

第764章 收获() 
一头巨鲸,满满几船的各种海鱼,时隔数月,吴港再次迎来了如此丰厚的收获。

    这个港口的命名其实也是经过全部住户决议之后选出来的,为的是纪念他们的祖籍吴郡,江东人擅长操舟弄船,他们的后代也深谙此道,自从来到韩州,造船、织网、出海捕鱼就是这些人的谋生之道,有了更好的船只和可以安装在甲板上的巨弩之后,就连以往的海中霸主都只能成为人类的猎物。

    这一次被捕获的巨鲸体格极为巨大,长度超过了一艘舰船,为了防止它的尸体沉入水中,顺便把舰船给拖沉,船员们不得不用三艘大船两前一后,用绳索牵引着返回了吴港。

    船只靠港,将巨鲸的尸体放到专用的斜坡底部,粗大的绳索被连接上同样粗大的滑轮组,由数十名身强体壮的大汉合力摇动,岸上的民众们也纷纷上前拖拽其他的绳索,不到半柱香的工夫,巨鲸就被拖拽上岸,伟岸如山的身形完全显露在所有人面前。

    “这应该有两丈高吧。”司马懿喃喃说道,突然,他看见半天前就在港口里乱逛,让自己怎么找都没有找到的师兄诸葛亮正和张焕一起往巨鲸尸体那边走去,连忙也跟了过去。

    诸葛亮身份超然,身后又有张焕等人跟着,完全没有遇到任何阻拦便来到巨鲸之前,伸手抚摸起那光滑又粗糙的皮肤。

    “真是想不到,世间竟然有如此巨大的生灵,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将其击杀。”诸葛亮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栗,眼神中更是充满了兴奋,他左手一垂,一柄带鞘短刀便从袖子里滑出,拔刀、刺入巨鲸那厚厚的皮肤,再用力将其划开,然后就是仔细观察。

    巨鲸的皮肤一般都有一两寸厚,皮下脂肪更是厚逾两尺,诸葛亮和之后赶来的司马懿观察了片刻,又绕着巨鲸那庞大的身躯走了一圈之后才心满意足地退开,让早已准备就绪的屠夫们上场。

    经过三十多名专业屠宰人员两个多时辰的努力,巨鲸的大半个身子消失无踪,只剩下白森森的骨架和一堆巨大的内脏,厚厚的油脂被放在锅里熬煮融化,撇清浮渣,然后装在齐腰高的铁桶里,这些铁桶都是用坚韧的熟铁打造成薄片再卷制而成,比起以往的器皿轻了不少,满满一桶油脂,只需要两个成年汉子便可以扛动。

    堆积如山的鲸肉被切成二指厚的肉片,女人们手脚麻利地将其抹上一层粗盐粒,然后一层层码在铁皮桶里,同样是由精壮的汉子们抬了到别处,用铁钩子挂着晾晒起来。

    “过去我们制作肥皂都要用牛羊油脂,成本过于昂贵,只能被少数人使用,自从掌握了捕鲸的技术,油脂的来源多了,不但能用于制作军粮,就连肥皂也便宜了许多,现在很多人家都能用来洗贵重衣服了。”张焕笑呵呵地穿行在忙碌的人群中,熬制油脂的气味和肉腥味令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头昏脑涨,这位位高权重的韩州都督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一副享受的样子。

    “都督不觉得这里气味难闻吗?”最后诸葛亮实在是无法忍受几欲呕吐的感觉,捂着鼻子闷声闷气地问道。

    张焕淡淡一笑,“这些都是钱,都是粮食,谁会嫌粮食臭呢?”

    话虽这样说,张焕还是照顾了一下两个年轻人,带着他们来到仍在接受切割的巨鲸尸体附近。

    “此种巨兽乃是天生地养而成,本是海中霸主,君王一般的生灵,如今却被我等屠杀如猪狗,真是可叹。”司马懿感慨地说道:“依我之见,出海捕鱼,打捞那些差不多的也就是了,这个——。”

    “你是说,这种东西尊贵,不应该被我们捕杀?”张焕失笑起来,指着被巨大铁钩拉到一旁的巨鲸内脏,大声下令道:“把胃切开。”

    “现在切这个作甚,等忙完了再弄来喂狗吧。”一名戴着大口罩的彪形大汉不耐烦地答道,然后他才意识到下令的是大都督,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来到足有一人多高的鲸胃那里,抡起大刀重重地砍了上去。

    哗啦一声,满满当当的消化和半消化的食物残骸流淌出来,诸葛亮再也忍耐不住,弯腰呕吐不止。

    “看看,这些都是海中的小虾,这么大的鲸,每一餐都能吃进五千斤虾,你们想想,一年要吃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