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242章

大汉昭烈帝-第242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海和东莱均属青州,刘政对东莱也颇有了解,请他前去打探,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根据柳毅的说法,刘政与他化装成海商,在东莱黄县(也就是后世的蓬莱)靠港,亲眼见到了许多等待渡船的逃难百姓,从他们口中了解了不少情况,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很多形迹可疑,随身携带武器的人。

    那些可疑之人白天窥探人群,夜晚便展开劫掠,不但抢钱抢物,还把夹杂在逃难队伍中的少数年轻人裹挟而去,到了天亮时分,沿海一带就只剩下了身无分文的老弱和嚎啕大哭的孩童,甚至有不少百姓在黑暗中慌不择路,跌入海中淹死,在海面上载浮载沉,令人心中愤懑欲狂。

    “明火执仗,肆无忌惮,这些贼寇背后一定有人在暗中操控。”刘备听到这里,对事情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你们是怎么看的?”

    “应该是本地豪强和临淄一带的商人所为。”柳毅垂首说道。

    临淄是早年齐国的都城,是这片大陆上最负盛名也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早在三百多年前,其人口就曾经达到过百万之巨,是青州地区当之无愧的核心。

    之所以能够汇聚起如此众多的人口,主要是由于当地极度发达的纺织业,在临淄城中,官吏、商户、世家、豪强及其家眷奴仆盘根错节,形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巨网,盘踞在这个城市的上空。巨网之下,则是数量巨大的工匠和织户,据说在临淄城中家家户户都有织机,机杼之声响彻全城,从早到晚不曾停歇。

    在这种相对单一的职业分布之下,临淄及其周边地区的农田大多被用于种植桑树,庄稼产量不足,百姓生活的物资大多由外界输送而来,一旦遭遇灾荒或是战乱,很容易爆发大面积饥荒。

    这也就是黄巾军主力被平定之后,青州黄巾却死灰复燃,并迅速膨胀到远超以往的原因之一。

    百姓都跑去了海外逃难,或是跟随黄巾军转战四方,临淄周边的纺织业和豪强庄园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影响,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青州的世家豪强们自然会采取相应的手段。

    抢壮丁,就是其中之一。

    “假扮盗匪劫掠百姓,再由豪强出面,从‘盗匪’手中赎买,钱财从左手递到右手,百姓却变成了他们的奴仆。”柳毅沉声说道:“刘县令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

    “这种事情不是三两家就能做到的,如果你们推测属实,那就说明整个青州上层都有参与。”刘备缓缓闭上眼睛,向后靠在了椅背上。

    青州被这样相互勾结,肆意妄为,还能够控制数十万人口的利益集团把持,如果自己真的击败臧洪,占据整个青州,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个阶层连根拔起。

    到那时候,一场腥风血雨将是难以避免的。

    “柳太守,你先回去,我过几天会南下,这些事到时候再说。”片刻之后,刘备下定主意,睁开眼对柳毅说道。

    两天后,接替赵云和白马义从,负责幽州北部防御事务的太史慈匆匆赶回蓟城。

    “真是一群衣冠禽兽,通通该死!”听了刘备的转述和推测,太史慈重重一拳砸在案桌上,怒不可遏地骂道。

    “现在还不能确定,需要你这个东莱本地人回去一趟,把当地情况彻底摸清。”刘备看着这个怒意勃发,双眼似乎要喷出火来的老兄弟,对他下达了一条新命令。

    太史慈重重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去把军中事务交给xx,最迟明天动身。”

    刘备摇摇头,“不急,等两天,我们一起南下。”

    “你去哪?”太史慈皱起眉头问道。

    “青州不是那么容易就攻打下来的,幽州本土已经抽不出更多兵力了,需要从外部寻找盟友。”刘备微笑道:“我要去徐州一趟,见几个朋友。”

    ——————————

    “又要走了?”夜里,张宁一边为刘备收拾换洗衣物,一边语气低沉地问道。

    作为一名妻子,她最希望的就是能与夫君朝夕相处,但这几年下来,夫妻二人越发聚少离多,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总是充满了思念与不舍。

    似乎感觉到了妻子的闷闷不乐,刘备来到张宁身后,轻轻搂住她纤细的腰身说道:“这都是没办法,再忍忍吧,等到天下太平,我就能每天陪着你了。”

第499章 去徐州() 
赶在寒冬到来之前,刘备和太史慈等人再次离开蓟城。

    与此同时,一支由数百名冀州将士组成的队伍也开始行动,他们将要在高览的率领下从陆路前往渤海郡,在那里征募士卒,为南下攻打青州做准备。

    “还是不准备动用我那支骑兵?”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的景物不断出现,又不断被甩在身后,太史慈心中踌躇满志,却又有些不解,便向刘备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还是留在幽州吧,一方面能够震慑胡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试验新的装备。”

    太史慈所说的,是他麾下的两千名重装铁骑,这支部队从建立以来,只是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走了个过场,并且还没捞到什么作战的机会,其余时间,就全部用于训练和巡逻了。

    花费如此巨大,却始终不让上阵,这让太史慈一直觉得心中有愧,而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是一样,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把不解和郁闷化为动力,不断地刻苦训练。

    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备组建这支部队,为的并不是某一场战斗、甚至是某一场战争,他想做的事情,是在长期的训练和试验中探寻最适合古代华夏的骑兵科技树,为华夏民族对付今后可能出现的敌人奠定理论基础。

    就拿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之前的匈奴人、现在的鲜卑人、乌桓人和羌人,由于工业能力和金属矿产的匮乏,这些民族的骑兵以轻骑兵为主,主要作战方式是迂回奔袭,袭扰边境不设防的百姓聚集点,真正硬碰硬的话,是无法抗衡汉军精锐骑兵的。

    但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仅仅百年以后,再次崛起于北方大地的五大胡族就拥有了数量不少的重装骑兵,其中鲜卑慕容一族的绝代名将慕容恪,在面对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系列战争中,就出动了由五千名重骑兵组成的铁甲连环马部队。

    在之后的南北朝对峙,甚至延续到四百年后的隋唐时期,北方政权的重装铁骑,都始终是战场上的绝对统治力量,拥有扭转战局的恐怖实力,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战力就是玄甲骑兵,后来唐军赖以横扫西域诸国,将兵锋推至中西亚地区的,也是他们天下无敌的重骑兵部队。

    在刘备看来,至少在一千年内,华夏民族最大的威胁都会出现在北方,都会来自于游牧民族,为了保证汉人在军事方面的优势地位,他们必须把骑兵这个兵种研究透彻,不光自己要拥有数量庞大、战力强大的骑兵部队,还要寻找出针对各种骑兵的战术、装备,从而形成反制。

    这也就是他不惜血本建立基地,培育各种战马,并不断推陈出新,将各种武器装备用于护乌桓校尉部,并让每一名将士读书识字,列举对每一种新式装备的见解和评判,然后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知识的原因。

    “光是训练和试验可不够啊,不经历真刀实枪的战斗,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太史慈曾经与刘备彻夜长谈过许多次,知道刘备对自己这支部队的期许,但以他看来,战法是否得当,装备是否适用,还是要在实战中检验。

    “放心,少不了你们的机会。”刘备微笑着安慰道:“关中、凉州、中原,那些地方都是骑兵驰骋的好地方。”

    太史慈点了点头,又把思路转到了此行的任务上,按照之前的计划,他要带领十几名精干的将士乔装成商队护卫,在东莱乃至于北海、临淄一带打探情报,了解青州刺史臧洪的兵力部署以及近期动向。

    说难不难,说简单吧,倒也不是那么简单。

    “青州无险可守,就算被我们占了,也需要驻扎大量军队,否则很容易再被其他人夺去。”趴在栏杆上看了一阵江景,太史慈直起身子,有些担忧地对刘备说道。

    “无险可守的意思不光是别人打我们容易,反过来想想,只要有兵力优势,我们进攻其他势力也很容易,不是吗?”刘备不以为然地反驳起来。

    太史慈想想也对,从幽州、冀州,再到南边的豫兖青徐四州,相互之间除了有黄河和淮河两条大河阻碍,其他地方几乎是一片坦途,对于任何一方诸侯来说,只要积蓄起兵力优势,很容易一鼓作气,击败对手,建立起规模庞大的疆域。

    更重要的是,如果青州落入刘备手中,他们就可以从东南方向威胁冀州,让袁绍苦心经营的北部防线彻底失去作用,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我们能出动多少人马?”太史慈继续问道。

    “目前还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兵分三路发起进攻,让臧洪分身乏术。”刘备自信地答道。

    第一路是从北面进攻,黄忠在河间、审配高览在渤海,这个方向上的部队面对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荀谌,只要操作得当,很容易抽调出绝大多数兵力,从青州北部的平原郡发起进攻,利用渤海郡强大的内河航运实力渡过黄河,威胁青州的核心城市临淄。

    第二路是从海上,辽东作为刘备起家的地方,为了保卫规模庞大的煤铁工业,震慑燕山北面的辽东鲜卑,他特意留了徐荣这员老将在辽东驻守,始终保有一支数量超过万人,以弓箭手为主的精锐部队,凭借辽东的海运优势,轻而易举就可以运送数千人从东莱登陆,从东面进攻青州。

    最后一路,则是徐州的部队。

    “翼德手里有八千精锐,臧霸在琅琊一带也有数千人马,我这次前去徐州,就是要将臧霸孙观等人纳入麾下,与翼德合兵一处,从南面发起进攻。”刘备五指摊开,然后紧紧一攥,“臧洪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绝对无法抵挡。”

    太史慈沉吟片刻,“前两路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徐州刺史陶谦颇有野心,对糜家投靠我方更是耿耿于怀,若是翼德全力北上,却被陶谦趁虚攻打东海,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我要去徐州的另一个原因了。”刘备得意地笑了起来。

第500章 渔业可持续发展() 
到了沽水港,刘备与太史慈告别,各自换乘开往不同方向的海船,一路朝东、一路朝南,缓缓驶去。

    太史慈的任务是前往青州沿海打探情报,而刘备要做的,则是视察久违的辽东沓县,然后转到向南,再去徐州。

    至于襄平那边,之前已经有人携带公文前去,让徐荣早做准备了,不需要刘备特意再绕路跑一趟。

    “老大,你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来辽东了。”看着碧蓝无垠,波平浪静的海面,闻着空气中淡淡的咸腥气,裴元绍只觉得心情舒畅,对刘备大声笑道。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自从他率军渡海,在右北平一带截击丘力居,救援公孙瓒开始,就再也没有回到过辽东这片赖以起家的土地,回想起当年创业时期的筚路蓝缕,他不禁有些唏嘘。

    十年光阴,只在弹指一挥间,往昔的岁月,却仿佛就在昨日。

    如今渤海上的渔船和渡船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大多装有脚踏明轮,远远望去,就像是在船尾拖了条白色的长尾一般,这些船只在看到刘备座船上硕大的旗号之后,也纷纷放慢船速,在擦肩而过的时候向他挥手致意,高声问好。

    也不管刘备能不能听到。

    一路行来,他们多次见到渔船起网的场景,沉甸甸的大网被渔民们齐心协力提出海面,无数银鳞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丰收的喜悦,不仅让渔民们脸上笑开了花,就连远远观看他们行动的刘备等人也同样感受到了快乐。

    “再过一段时间,渤海沿岸就要封冻了,如今是最后的捕鱼时节,忙完这一阵,他们就能呆在家中,过上两个月的安逸日子。”这艘航船的船长原本也是渔民出身,给刘备等人讲解起来的时候可谓头头是道,对各种海鱼的种类更是如数家珍。

    “是啊,辛劳一年,能够歇息几个月,也是好的。”刘备随声附和道。

    船长叹了一口气,“只是渔船太多,这一两年来的渔获普遍体格小了,过去的渔网网眼大,还能有很不错的收成,如今网眼越来越小,才能勉强与往年持平。使君,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备沉默不语。

    以往海船数量少、质量差,渤海等地的生态几乎没有遭到破坏,各种鱼类只是遵循着大自然的食物链,自然不缺少大鱼。

    如今人类这个盘踞在食物链顶端的种族大举入侵,数百万人的肉类需求,使得沿海鱼类数量骤减,生长周期跟不上捕获周期,鱼儿活不到壮年期就被捕捞,体形怎么大得起来?

    “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刘备感受着北风吹拂,口中悠悠道出之前读过的书篇,如今的渤海渔业自然远远达不到涸泽而渔的地步,但长此以往,经济效益下降肯定是难以避免的。

    在充足的粮食供应下,幽州各地的人口生育率大幅度增长,新生儿死亡率却是大幅度降低,不断攀升的人口数量又反过来给食品供应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作为施政者,刘备首先需要考虑的,当然是如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

    “要说起来还是韩州和辽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好,那边的鱼种类更多,体格也更大,渔船还少,比渤海里面强多了。”船长叹了一口气,充满憧憬地向南面看去,“越是远离陆地,海里的鱼就越大,听说早几年的时候,我们的水师船队还击伤过一只巨鲸,只是运气不好,被它跑了。”

    一听说甘宁还曾经干过这种事,裴元绍兴奋地手舞足蹈,他跟随刘备走了好几次海路,曾经在徐州外海上见过鲸鱼这种青黑色巨兽,甚至与之并驾齐驱,在好几年前,这个家伙就曾经跟刘备说过,捕杀一头巨鲸,顶得上成百上千只牛羊。

    只可惜当年根本没有可靠的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