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169章

大汉昭烈帝-第169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妻儿也被裹挟在那边,没法不回去。

    就这样,王匡在河内、袁术在南阳,越发遭到当地士族的排斥。

    甚至连袁绍本人,也背上了滥杀无辜的恶名。

    “玄德,你说说,袁本初为什么非要杀这些人?”简雍叹息良久,在他看来,关东诸侯原本就貌合神离,经过这次风波,只怕是又要产生许多裂隙。

    “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刘备笑了笑,“袁绍能以区区渤海太守的职位担任联军盟主,冀州牧给他管粮草,兖州刺史和豫州刺史给他摇旗呐喊,一群太守跑前跑后,他凭什么?”

    “就凭首倡义举的曹操是他的人,再加上汝南袁氏被灭了满门,那些门生故吏总要做足姿态。”简雍不假思索地答道。

    刘备一拍桌子,“对了,袁绍从一个逃出洛阳的丧家犬变成现在统领十几万大军的盟主,靠的就是国仇家恨,所以他必须强硬,必须表现得与董卓势不两立,绝不能显示出半点的议和的想法。”

    如果只是把这些人驱赶回去,在袁绍看来,还不足以向所有人展示他壮士断腕的决心。

    更何况断别人的腕,扬自己的威,正是袁本初最喜欢做的事。

    这时候沮授进帐似乎是找刘备有事,在听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他略一思索,便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董卓那边有高人,故意把人送到袁绍刀下逼他去杀,但袁绍的应对之法,也已经是做到了极致。”

    “没错,绝不脏自己的手,而是让别人去杀,这样一来,那些死者的亲友家眷要恨,也首先是恨王匡和袁术。”刘备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人干大事没胆量,耍起阴谋诡计倒是拿手。”

    简雍也想明白了,开口说道:“这样一来,王匡失去河内民心,更要抱紧袁绍的大腿,等到董卓远遁长安,即便联军散去,袁绍也能有一块富庶之地落脚,而不用回到渤海,继续仰人鼻息。”

    “还可以恶心袁术,在他眼中,恐怕就连董卓,都没有那个亲兄弟可恨。”刘备说道。

    坑蹇硕、坑何进、坑了自家满门,现在又坑王匡、坑袁术。

    袁绍一路走来,干的全是坑队友的事,结果自己还由于种种原因,捞不到什么好处。

    这还没有铲除董卓呢,袁绍就已经故态复萌,像他这种人,依仗家世和名望,或许能获取一定的地位和权势,但是,遇到真正的强者,没有什么胜算。

    “玄德不要光说大话,若是换了你在袁绍的位置,面对这种两难的毒计,又该如何破局?”简雍考虑片刻,却觉得袁绍在保全自己这方面做得很不错了,所以对于刘备的贬低,他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沮授也点点头,显然是对简雍的想法颇有同感。

    “你们啊,还是太拘泥于文人那一套,却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什么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刘备站起身来,双手叉在腰间,“让我给你们讲讲,袁绍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334章 如鱼得水() 
“假如袁绍真有他自己以为的雄心壮志,就应该率领大军前进,用西凉军强大的威慑力,来分辨出来哪些人是支持他,哪些人是虚与委蛇。

    反正董卓已经把洛阳周边给烧光了,西凉军不可能把主力推到成皋一线,在身后留下几百里没有补给的空档区,根本不可能阻碍他的前进脚步。”

    说道这里,刘备停了一下,看着两名正在聚精会神听讲的幕僚问道:“对不对?”

    沮授看着地图,稍稍思索之后答道:“确实如此,以洛阳地区的补给能力,西凉军无力组织长时间的大规模行动,若是袁绍胆子大,甚至可以一路推进到虎牢关。”

    “这不就是曹孟德的提议吗?”简雍迅速回忆起来,根据情报,曹操大闹关东联军大营,吵吵着让人出兵,说的就是这一套。

    “不是我吹,那群蠢材要是按照孟德的想法去做,早就把董卓赶到长安去了。”刘备正色说道。

    接下来,刘备又设身处地,把他自己代入袁绍的位置,该如何从这一次毒计下脱身,在讨董之战里获取更多的资本。

    胡母班那些人不过是董卓扔出来的弃子,根本不需要太过重视,而王匡早就积极向袁绍靠拢,也不需要让他斩杀亲朋,落得众叛亲离的窘境。

    “袁绍想要冀州,又担心力量不足,所以想首先拿下富庶的河内,但他没想明白,这样坑掉王匡,反而会使河内不稳,其他人得到趁虚而入的机会。”

    在刘备看来,袁绍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急着图谋一块落脚地,而是如何在削弱其他人的同时,尽量增强自己的部队。

    人有勇怯之分,只要袁绍带领联军部队不断西进,远离那些诸侯的任职地区,就必然会出现以各种理由退缩、甚至是推脱的人。

    到那时候,袁绍有大义的名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他们的部分兵力,集中到自己麾下。

    你不想打?可以,自己回去,把部队留给我,我出钱出粮养他们。

    “若是别人不愿意,就要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呢?”简雍问道。

    “袁绍在酸枣和一众袁氏门生故吏喝了几个月的酒,再没有几个铁杆盟友,他这个盟主就白当了。”刘备冷笑起来,“愿意交出一部分兵力的就能走,不愿意交的,用大义的名头砍了,再把他的官职分给自己的亲信不就行了?”

    有河内王匡支持,又有冀州提供充足的粮草,袁绍就算是杀上一两路诸侯,也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安抚他们的部队,在如今这个乱世,拥有强大的兵力,要比维护几个太守实在得多。

    袁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始终看不清楚,他聚拢的这些刺史太守都是被董卓任命,主政不过数月,根本没有掌控住地方,与其费力笼络他们,还不如绕过这些头面人物,把真正拥有力量的部分抓在手里。

    “使君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若是这样做了,难免有损名声。”沮授推演一番,觉得刘备的方案若是再修补修补,完全可以被袁绍用来统一黄河以南地区,只是刘备这种行事作风,不像是儒家门徒,倒像是尊王攘夷的管仲更多一些。

    刘备不屑地笑了笑,“这就是我瞧不起袁绍的一点,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舍不得付出,整天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就以为别人天生应该为他付出,为他铺路,甚至是为他牺牲,他也不看看,自己配吗?”

    “使君行事锐利果决,不受世俗眼光之囿,足以当得起枭雄二字。”沮授看着刘备,再想想自己在幽州看到的种种,心中有感,不由得脱口而出。

    心无障碍,通权达变,若不能坚守本心,必将荼毒天下,这样的人,出现在这样的时代,究竟是福是祸?

    简雍的脸色冷了下来。

    枭雄,乃是骁悍雄杰,强横而有野心之人,用来形容人,固然是称赞其才能杰出,但其中也不乏贬义。

    作为刚刚投奔而来的下属,这样肆无忌惮地评判刘备,这个沮授到底什么意思?

    “枭雄嘛——”作为被评价的当事人,刘备倒是没什么不开心,相反的,还有那么一点点窃喜。

    别的不说,能被沮授这个本时代最顶级的人物称为枭雄,那就是说,自己的本事还是得到了认可的。

    沉思片刻之后,刘备洒然一笑,对沮授问道:“先生可愿意做枭之羽翼,助其高飞九天,又不脱离正道?”

    沮授面露喜色。

    其实以他的眼光,从幽州一地,就能看得出来,刘备集团是真正以平定天下为目标,并且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途不可限量。

    只有跟随这样的人物,他才能尽情施展才能,实现毕生抱负。

    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年少成名,早早踏上官途,却一直时运不济,人到中年才在韩馥那里混了个从事,结果还被疏远,就是因为这张嘴太能得罪人。

    在脱口说出枭雄二字之后,沮授其实已经做好了刘备勃然大怒,将他驱逐离开的心理准备,毕竟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尤其是下属这样评价的。

    正当沮授心灰意冷的时候,刘备却毫不介意枭雄的称呼,反倒希望他成为助其展翅高飞的羽翼,这样的气度,终于让沮授放下心来。

    “授以区区之才,承蒙使君青眼相待,敢不尽心竭力,为使君效死!”在刘备和简雍二人的注视下,沮授肃然起身,将身上衣物收拾整齐,然后俯下身子,郑重地向刘备施了一礼。

    在这个时代,主择臣、臣亦择主,文人谋士可以出山投靠某方势力,也可以因为理念不同而自由离开,沮授等人不得韩馥重用,故而弃官离去,正是如此。

    而像这样郑重其事,则是表明,他真正是下定决心追随刘备,纵然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离不弃。

    这就是男人的承诺。

    “公与快快请起。”刘备当了几年的人上人,早已对这一套流程熟稔无比,他快步上前搀扶起沮授,眼中泛起泪花,声音也略有哽咽,“吾之有公与,犹鱼之有水也!”

第335章 要战便战() 
如鱼得水,这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刘备说出,不过那是在得到诸葛亮之后,而如今,刘备无情地剽窃了自己,提前十几年用来笼络沮授。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抄自己不算抄嘛。

    此时的刘备坐拥幽州,富甲天下,是实力最强的军阀,比起历史上那个屡败屡战,困顿不堪的刘备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正因如此,这句如鱼得水,更加显示出无比的器重,让沮授感激涕零,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

    “对了,公与兄,你不是有事要找使君商量吗?”简雍越看越肉麻,最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声音颇大地咳嗽了一声,希望把话题拉回正轨。

    被简雍提醒之后,沮授才略略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他向刘备一拱手,开始讲述自己的来意。

    原来看着中山国有大片田地被撂荒,沮授等人觉得与其再把流民们带回幽州分配,还不如就地驻扎,让他们安顿下来。

    “幽州虽然还能容纳许多人口,但近几年天气转冷,粮食产量降低,需要开垦更多土地以防万一。”这是一位跟着徐邈和赤辉、张同他们走遍了幽州,统计了几年来气候规律和粮食生产规律的能吏讲给沮授的,目的就是希望给幽州留下一些余地。

    “是啊,近些年来天气越来越冷了,雨雪也少,估计还得冷个几十年。”刘备重重地叹了口气。

    简雍惊讶地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问道:“几十年,玄德你怎么能断定要冷几十年?”

    “瞎猜的。”刘备不想闹得人心惶惶,随意打了个哈哈。

    他当年拜读过竺可桢先生的著作,对那场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西晋时期,几乎摧毁了人类文明的小冰川期有深刻的认识。

    气候变冷,降水减少,导致粮食减产,引发社会动荡,再加上在冷得活不下去的游牧民族拼命南下,文明国度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然后变为废墟,使得在数百年时间里,整个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之火纷纷熄灭。

    在这场席卷了世界的蛮族洪流之中,唯有汉人建立的国度依仗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和顽强的民众,保住了东大陆唯一的火种。

    如果不想让那段最黑暗的历史重演,粮食生产,就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沮授装作看不到刘备眼底的忧虑,继续说道:“我们认为,在中山国西北部,常山国西部开展屯田,既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源,还可以设立官仓储粮,为日后进军并州打好基础。”

    刘备一听,这话怎么那么耳熟,不是田畴在河间屯田的翻版吗?

    不过根据情报,董卓已经破开了大多数皇陵,估计再过最多一年时间,他就能满载宝物去往长安,到那时候,关东联军没了目标,肯定会互相攻伐,争夺权柄。

    也就是说,不管他做没做好准备,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也就该大举南下,争夺冀州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早早把自己的势力延伸到冀州西北部,为将来做准备呢。

    “我们在冀州屯田,就必须委派官吏,驻扎军队保护,当地的官员能答应吗?”刘备虽然有些动心,可现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彻底撕破脸,他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使君放心,都是自己人。”沮授有些自得地微笑起来。

    刘备赞许地点了点头,对沮授又高看了两眼,“公与,我再问你个问题,只要答得好,这件事就由你来主持,田子泰给你当副手。”

    “使君尽管讲。”沮授答道。

    “若是在田地、水源方面与地方豪强发生冲突,该怎么做?”刘备盯着沮授,缓缓问道。

    地方豪强,永远代表着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任何人想要施政,都绕不过他们。

    如何对待豪强,是能否推行政策的关键。

    沮授闭上双眼,苦苦思索起来。

    暗中支持刘备的冀州官员之中,几乎都是出身于世家大族,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坐拥广袤良田,家中僮仆无数的地头蛇。

    他们之所以纷纷抛弃软弱的韩馥,积极向兵强马壮的刘备靠拢,无非就是希望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避免在战火之中被殃及。

    虽说这些世家大族主要集中在南部靠近黄河的几个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出身于中山和常山。

    如何处理他们,是个难题。

    “我和田元皓、审正南在幽州待过一段时日,见识过那边的情况,劝说各自宗族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其他人,就不会这么想了。”许久之后,沮授才长出一口气,徐徐说道。

    在任何时代,土地都是世家豪强的命根子,一旦失去土地,失去了附庸于他们的人口,即便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官职,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道理,但凡有点见识,就能想明白。

    “而且冀州世家不像幽州那边,他们有许多做官的途径。”沮授继续说道。

    也就是说,刘备想要复制幽州模式,画个大饼来诱使冀州豪强跟着自己走,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公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