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124章

大汉昭烈帝-第124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好准备之后,五月六日,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以及朝中三公联名上奏,状告董太后指示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人勾结各州郡官府,垄断各地珍宝财货以供自己挥霍。

    奏折中还引用汉室惯例,指出董太后只是藩国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希望将她迁回河间国。

    哥哥帮自己出头,临朝听政的何太后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当即批准这一奏章。

    就在同一天,数千名士卒出现在洛阳城中,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团团围住,董重无计可施,自杀身亡。

    这一下十常侍坐不住了。

    宦官和外戚本就是死敌,之前并肩作战对付蹇硕,也只是因为此人过于骄横,除掉他对双方都有好处。

    但是蹇硕死了,能够制衡何太后和何进的董太后一党也瞬间灰飞烟灭,何进一手遮天,接下来这个外戚要对付谁,还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直到此时,张让等人才想起来,自己似乎还有一个人可以求助。

    “哟,张公。”小厅门口,简雍皮笑肉不笑地打着招呼,然后假模假样地呵斥下人,“张公大驾光临,为何不速速来报?”

    “宪和好生悠闲,外面都快要翻天了,你却整日高挂谢客牌。”张让此时心急如焚,根本顾不得计较什么礼数,拉着简雍就往屋里走,“如今何进把持朝政,气焰滔天,连董太后都要被他逼死了。”

    “这不都是张公与众常侍想要的吗?”简雍不再笑了,而是略带责备地看着张让,“坐视何进矫诏、坐视史侯登基、坐视蹇硕身死的可不是我,而是宫中诸位。”

    被年轻人当面指责却又无法反驳,张让只觉得老脸快要挂不住,连忙摆手说道:“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当务之急是如何限制何进为所欲为,若是我们倒了,他下一步就要对付宗室,到时候刘使君也好不到哪去。”

    简雍叹了口气,语气也软了下来,“早在先帝驾崩之日,我便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回幽州,预计近几天就会有回信,张公请稍安勿躁。”

    “如此甚好。”张让无计可施,只能唉声叹气地回去,简雍要留他吃饭都被谢绝了。

    看着张让特意乘坐的破旧马车渐渐离去,简雍长出了一口气,从张让焦急惶恐的表现,他能看出局势在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何进要加把劲啊,早点把十常侍这些阉竖都除掉,我也就能放心地回幽州了。”

    为了防止被宫中斗争波及,简雍从上个月开始就着手转移资产,如今洛阳馆看似没什么变化,其实就剩了一个空架子,除了房屋摆设搬不走,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跟着前些天那艘船离开了。

    碧波万丈的大海之上,一艘快船正在劈波斩浪,笔直向北方驶去,两名年轻女子站在宽阔的甲板上眺望四周,叽叽喳喳地像是在旅游一般。

    “姐姐快看,远处有一群鸟。”两人之中年龄较小的那个明显要活泼许多,一路上时不时地大呼小叫,此时又指着遥远的天边咋呼起来。

    “附近有海鸟,那就是快要到陆地了。”年纪稍大的女子就沉稳许多,眺望片刻之后便温声向自己妹妹讲述起来。

    这二人正是蔡邕的女儿,大的名叫蔡琰,字昭姬;小的名叫蔡琬,字贞姬,前些时日简雍见朝中有变,担心出什么差池,便派人将这两个小女孩早早送往幽州去了。

    半晌之后,北方海天之间渐渐出现一抹黑色,随着船只前行,黑色越来越明显,并且渐渐有了凸凹感,正如蔡琰所说,陆地到了。

    眼看着就要抵达目的地,没想到这个时候风却停了,小船无处借力,只能顺着海流缓慢前行,直到第二天清晨,方才抵达岸边的港口。

    港口官吏早就接到通知,说是伯喈先生的两位千金和众多书籍会在近日抵达幽州,连忙派了几辆大车,将这一行送往北面的蓟城。

第234章 袁氏故吏() 
此时正值初夏,白马义从分成数十支小队往来于幽州各地,既能起到练兵和巡逻的作用,又能缓解战马数量太多,给草场带来的压力。

    车队一路北行,半天时间就遇见了好几支骑兵小队,最后一支部队更是由赵云亲自率领的,他一听说车队载有大量书籍和财物,当即决定亲自护送众人前去蓟城。

    “赵将军,之前享誉京城,以至于洛阳纸贵的侠客行,就是刘使君专为将军所作的吧?”在憋了半个多时辰之后,蔡琬终于忍不住好奇心,从车厢里伸出脑袋,向不远处策马而行的赵云大声问道。

    作为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和蔡琬也自幼收到文学氛围的熏陶,对侠客行这种脍炙人口的名作毫不陌生,如今她们看着赵云素衣白马,英姿飒爽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将他的形象与诗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侠客挂上了钩。

    士卒们听得蔡琬的话,顿时哄笑起来,纷纷说道:“蔡姑娘好眼力,当初这诗一流传开,所有见过赵将军的人就都说是他。”

    “赵客缦胡缨,原来真是赵将军。”蔡琬惊喜地说道。

    “姑娘误会了,开篇那个赵是燕赵之地的赵,而不是姓赵的赵。”赵云转过头去看着蔡琬,微笑着解释道。

    这赵云本就高大俊朗,此时一身白衣更是将他衬得眉目如画,蔡琰正坐在蔡琬身边好奇地打量他,却不料正正打了个照面,二人四目相对,随即各自转过头去,不知怎的,蔡琰只觉得脸上发烧,心脏砰砰乱跳。

    蔡琬却恍然未觉,继续追问起来,“请问赵将军是哪里人?”

    “赵将军是常山真定人氏,还是赵地。”几名士卒没等赵云答话便抢先开口,然后哈哈大笑着催马跑开,只留下赵云自己尴尬地走在车旁。

    若是刘备在这里,他也肯定会大声嘲笑赵云,这个家伙眼高于顶,从来就没有瞧得上眼的姑娘,更别说能让他吃瘪的了。

    这蔡琬了不得。

    

    “这蹇硕了不得啊,那么多取胜的机会,他却完美地全部躲过去了,真是人才,罕见的人才。”刘备晃着手中的信件,感慨地说道。

    卢植也不住摇头,“是啊,真是愚不可及,先帝怎么会选了这么个人来托孤,简直匪夷所思。”

    刘备笑道:“先生你这就不懂了,他们这才叫惺惺相惜。”

    根据这几个月从洛阳传来的消息,以及之前的一封信件,刘备和卢植进行了多次推演,蹇硕只要不犯蠢,即使不能彻底扳倒何进,至少也能保住一条性命。

    不过这样也好,刘备少了个债主,并且局势是按照他记忆中的历史轨迹在走,大方向上还可以把握。

    “接下来何进应该该要对十常侍动手。”刘备笑了一阵,然后又正色说道:“等他们斗得不可开交之时,宪和就能回来了。”

    “老夫和那何进也打过几次交道,此人平日里性情鲁莽,遇事却犹豫不决,诛灭宦官事干重大,他应该不会过于急躁。”卢植却有不同意见。

    刘备摇摇头,说道:“何进肯定是想要稳住局势,将权柄稳固之后再做打算,但他身边的人不是这样想,有些人根本不希望形势明朗,只想浑水摸鱼呢。”

    卢植听到这个名字,花白的浓眉不禁跳了一跳,他拿过刘备面前的信件,再次阅读起来,终于,从一封写有官员任命的信件中,老先生看出一丝端倪。

    “你说的是袁家?”

    “正是。”刘备答道。

    自从组建西园新军开始,袁氏一族的力量就重新回到了大汉这个舞台的中央地带,袁绍、曹操和淳于琼在八校尉中占据三席,其中袁绍更是位列中军校尉,他名义上是蹇硕的副手,在灵帝病重,蹇硕把更多心思放在宫中之后,西园新军的指挥权实际就落在了袁绍手中。

    灵帝驾崩之后,袁绍正式倒向大将军何进一方,任凭蹇硕数次派人前去召唤都按兵不动,直接导致了蹇硕败亡。

    为了回报袁绍,并出于笼络世家的目的,何进掌权之后,将袁绍提拔为司隶校尉,位列九卿之上,手中握有一千精锐兵马;又将袁术任命为虎贲中郎将,负责皇帝的宿卫护从。

    就这样,东汉王朝多年来严防死守,不让世家子弟掌握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兵力这个惯例,就被何进轻而易举地打破了。

    非但如此,何进还将袁隗拜为太傅,成为小皇帝名义上的老师,并领尚书事,进入到朝廷最核心的决策层。

    这样一来,汝南袁氏一跃而起,在朝政和军方都有了坚实的代言人,手中掌握的强大力量,足够让他们影响到洛阳局势。

    “袁隗这老匹夫,不但自己家族掌握大权,外面还有众多门生故吏,若是没什么意外,并州也是他的了。”卢植越想越是心惊,“乱天下者,必定是袁氏族人。”

    “先生记错了吧,并州牧是董卓,不是什么袁氏故吏。”刘备提醒道。

    卢植反倒吃了一惊,望着刘备问道:“你不知道董卓是如何起家的?”

    原来董卓凭借一身好武艺,在凉州和羌人打了上百仗都无法升迁,最后他准备厚礼,托关系搭上了袁隗这条线,袁隗时任司徒,便将董卓以良家子的身份安排到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军中,担任羽林郎一职。

    投靠袁家之后,董卓青云直上,一路高升,即便是在黄巾之乱中表现不佳,被判了减死罪一等(也就是无期徒刑)都很快就走出牢狱,重新被委以重任,直到如今的并州牧。

    刘备听得直吸冷气,搞不好董卓进京就是袁家的意思,只不过最后双方内讧,把一盘好棋给玩砸了。

    可是他这一肚子话又不能跟卢植说,总不能说弟子夜观天象,董卓狼子野心,最终会与袁氏反目成仇,并且将洛阳城中的袁氏族人杀得一个不剩吧。

    那样会被看成是失心疯的。

第235章 张焕要搞事情() 
这师徒二人正说着话,裴元绍又送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过来,说是乐浪郡那边送来的。

    “张子元居然能抽出时间写这么多东西,真是稀奇。”刘备笑着接过信封,确认封泥火鉴完整之后便将其拆开,细细阅读起来。

    翻了几页之后,刘备便将这封书信递给卢植,自己向后靠在椅背上,轻声笑道:“果然是耐不住寂寞了,想要建功立业啊。”

    卢植有些不明所以地接过信件,但是片刻之后,他就明白刘备为什么会这样说了。

    原来是张焕想要搞事情。

    当初听说乐浪郡那边经常遭受异族袭击,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刘备亲率军队南下,在单单大岭的山口以一千敌一万,将秽貊人的精锐斩杀殆尽。

    虽然消灭了外敌,乐浪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改善,人口数量众多,粮食产量不足,各种生活生产资料都极度匮乏,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使得刘备也没办法同时解决,只能通过转移人口,输出铁器和牲畜来提升农业水平,让乐浪人能够活得更好一些。

    在那之后,张焕亲赴乐浪担任太守,他不辞辛苦,亲自走遍乐浪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建立了一套以农业为基础,盐业、渔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再加上辽东钢铁产业日趋成熟,足以满足周边各州郡的需求,经过一番厚积薄发,乐浪这个贫弱多年的地区终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由于青州黄巾死灰复燃,沿海地区的百姓再次掀起了逃难潮,变得面貌一新,并且气候相对温暖的乐浪郡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乐浪郡人口再次膨胀。

    人口多了,粮食压力也就大了,于是张太守拍板决定,向南拓荒。

    朝鲜半岛东边是连绵不绝的山脉,适宜耕作的土地只有西海岸的狭长部分,乐浪百姓在张焕的带领下,扶老携幼,沿着带水向南走去,途中遇见合适耕种的土地就建立村落,两年时间,就把势力范围推到了汉江沿岸。

    这一下,乐浪人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太平了。

    他们被汉江流域原本的霸主马韩人给盯上了,

    马韩是朝鲜半岛南部最强大的国家,全国人口十万户,也就是近五十万人,民风彪悍好武,以农耕桑蚕作为主要经济方式。

    凭借数量众多的人口,马韩人不但占据了半岛南部最适合耕种的土地,还凌驾于辰韩和弁韩之上,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如今有了新邻居,马韩人不去打秋风收保护费,简直都对不起他们的种族天赋。

    作为一个好斗分子,张焕自然是容不下自己身边出现心怀叵测的小贼,他一方面积极训练郡兵,另一方面则是向刘备求援,希望能够得到正规军的助阵,至少要把马韩人狠揍一顿,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张子元的意思是从辽东二郡调集兵力,再加上乐浪郡本地郡兵南下渡江,在马韩人的土地上长期作战,不让对方安心耕作,如果有机会,连秋收都给他们破坏掉。”卢植不住地翻阅着张焕的信件,这个家伙为了说服刘备,专门花了不少笔墨陈述战争的必要性,更是做好了长期战争的规划,看来是下定了决心,要彻底征服朝鲜半岛了。

    “这仗不是那么好打,或者说不单单是能打就行,三韩所在地区多山,去的人少了,马韩人打不过就往山里一钻,到时候找也找不到,追也追不上,去的人多了又没必要,我是担心这个。”刘备有些苦恼地说道。

    老先生呵呵一笑,翻出几张信纸递给刘备,“都在信里写着呢。”

    原来张焕的计划不光是战场争雄,在他的谋划之中,联络辰韩,建立战后半岛秩序,将会是乐浪郡今后的重中之重。

    辰韩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山区,他们自称是秦国后裔,为了逃避苛政而渡海前来,无论生活习俗还是语言文字都与半岛原住民不同,反倒和关中地区相近,故而又被称作“秦韩”。

    作为后来者,辰韩人拥有的社会架构和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当地土著,他们擅长种植五谷及水稻,会驱使牛马耕地,甚至自己会冶铁,生产出来的铁料除了打造农具,还可以出口到马韩、秽貊和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