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人猿星球之再创文明 >

第14章

人猿星球之再创文明-第14章

小说: 人猿星球之再创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闻阁下是秦州人氏,不知和贾拯贾安西可有渊源?”其实我早在打听他的情况,故意现在说出来好拉近关系。

    “在下贾誉贾文常,确是秦州天水郡人氏,忝颜为安西将军后人,先祖曾任过大乾天水郡守,也算是当地名望之家。可惜兽人乱国,最早荼毒的就是西北各郡,天水城破时被屠三ri。来不及逃走的民众,全部丧命,连尸首都找不到了,可能进了兽人的肚子里了。”看着他未老先衰的面容,居然会苍老成这个样子,看来他过得也真是艰难呀。也不由地长叹了一口气,先让他坐起再说。顿了一会,贾誉说道:“而我祖父一家侥幸逃出,东边的雍州是不敢去了,只好往北而行。本想到凉州投亲,谁成想被匈奴人盯上,在河西三百多族人被杀的血流成河,活捉到的被当作奴隶,命不保夕。我父亲因为机jing活了下来,因为识字还做了书佐,但却不能摆脱奴隶的命运。后来我被卖到了这里,虽然生活艰苦些,好歹暂时可以活命。”

    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讲的的确没有错,再高的学问在乱世中也无济于事,书生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想的就是该如何活下去。象诸葛亮、王猛那样的以一介书生执掌一国权柄是不可想象的,就是他们也要君臣相知为前提。不然刘备何以托孤时要说出“君可取代”的话?在乱世中能露头的是千不存一,就算有也可能夭折快的多。反倒象他这样识时务的人能活下去的机会多点,用处也更大些。

    “那我还是称你文常兄吧。当前兽人荼毒天下,真的是国已不国,苦了我千万百姓,象文常兄这样家破人亡的不知凡几。如今中原哀鸿遍野,千里无鸡鸣,长此以往,只怕百年后再无人类容身之处,我等子孙恐怕也将无立足之地。现在已是全人类危急存亡的关头,如今在下不才,为了天下苍生,带领一帮兄弟手足重整河山,还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为人类救亡图存的大业,待他ri功成,我黄某一定保证让文常兄荣归天水故里,光耀门楣。我还要接回文常兄的父亲,让文常兄父子尽享天伦之乐,也可让文常兄一尽人子的”

    贾誉突然伏地嚎啕大哭,哭声悲凉凄惨,闻者无不动颜。过了许久之后,这才从地上爬起来,脸上身上满是泪痕污迹,才缓缓说道:“我明白,大人有大志,如果大人不嫌弃小人是个无用之人的话,小人愿留在大人驾前以供驱使。小人的父亲不敢劳烦大人,他已经、已经”

    原来在知道儿子被粟牟奚当作心腹后,老先生当晚就服毒自杀了。老先生如此明事理,绝对是人才啊!他用自己的死绝了匈奴人的念头,为贾誉铺平道路,估计也正是他的死让粟牟奚放下心来!不过现在黄尚龙只觉得满嘴苦涩。

    “文常兄,你在这里呆了几十年,jing通匈奴各部语言,并熟悉那里的情况。如果文常愿意的话,能留在我身边效力。有先生的相助,我如鱼得水,迷途明道。”

    这话说的一点没错,有了贾誉帮助和灭粟牟特威风,很快和各部建立正式联系,不象以前,只能说是和小部落偷偷交易的商队,现在也能打起部落旗号了。我们不仅在草原上混的风生水起,草原上从最初的200兵300丁,很快变成400兵600丁。都是能上马开工的能战之士,连女人也不差。生意做的海了去了,远到西羌都有交易。而且北庭大营也发展得很好!北庭大营一方面接受草原人口,另一方面太行山、吕梁山上都有流民,见到大营周围生活安定,都因为没有粮食纷纷来投。短短时间居然有三千之众,我赶紧在8月前赶回去,布置一切。

第四十二章 布置() 
好在法律基本完善,大家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只需填补一些官员,大体暂时不用作变动:加随我出入草原、劳苦功高的郑德右侍郎,原左侍郎罗天祥表现出sè,接替王全任工部官。王全专心研究改进弓箭武器,同时挂名工务总监。又安排上次找到的老太监杨仁维任医务署左侍郎,医务署官由孟山阳兼任,杨仁维出自医药世家,技术过硬就是人太小心,杨仁维起初一个劲推辞,后来直到我下了命令才领命。又提拔一批原来的佐记作为新官员,充实到各地,并增补一批新官。

    然后用各种物资包括那些缴获的财宝,由贾誉安排从草原各部换来大批牛羊,他原本在粟牟特就干这个,轻车熟路。先屠宰一些老弱和配种后的公畜,又组织捕鱼、打猎。甚至鼓励捉野鼠,加上地里先期收获的一些粮食用尽方法拖到庄稼成熟。但由于人太多太杂,而且虽然有大量山芋、玉米,但为了明年扩大规模,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手段:而最重要的就是开展以工代赈,由于环境残酷,没有能力的人早饿死了,或者都有家人朋友照应,所以事实上要负担的老弱很少。于是规定了除伤员或有军功者外,不劳动的人不得食,这条规定虽然无情,但确实有效动员多数人,许多人产生了危机感,也让大家牟足劲想挣份军功!老来好有保障。

    此后,在扩大作坊生产,解决前期缺乏人手问题的同时,动员流民自己动手在汾水两岸建村:统计人数户籍之后,新得3674人,分600余户(有400多单身青年)由于这些流民大都在山上生活多年,大都有较稳定的家庭。不能按以前生产队那样管理,决定将这些流民按户数来分,每十户分为一组,其中一到两户是原北庭居民,四组一村,共分十五村。

    每村设村长和支书,村长主管ri常事务,如劝农耕作、征税、纠纷处理;支书指上面派来支持工作的,负责传达命令、管理户籍、管理治安、组织军训等。村长在每村中选德高望重、处世行事颇得众人信服之人,先zi you选举再由支书保举,支书大多是北庭人,由孟山阳任命,但只有我点头并下发用竹签备案,才算正式任命,才有财务部发俸禄。这样保证绝对控制权。

    又选正直刚方之人严以仁、刘炙为司法官,设署于民政部后,每月由一人携数名属从,巡视一村。每到一村,挂牌告示,凡村中有久缠不决之民事或对村中事务不满或控诉村长、支书不公者,都可以到此反映。司法官一有查实,或当场决断,或直接上禀法律委员会以做公断。司法官也可以根据需要和请求审查先前审断的案例,如有疑问也可重新审视,以便互相监督。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修建房屋,材料是不用愁的。先组织千余青壮沿河向北砍伐,伐得大木沿水而下。然后在木工坊加工,即可用木材搭建房屋主架,也可由木工他用。再烧石开山、开挖壕沟,掘泥烧砖。这些都以粮食、兽肉做酬谢,把大家组织起来了。

    由于有了前期经验,那些支书指导生产是井井有条,有北庭居民做示范。由于暂时天气还不冷,所以大家先用石块打牢地基后,由于没有水泥这类东西,用黄土和泥砌砖墙,又不放心强度,所以只好采用夯土筑成外墙,屋顶暂时是木板,以后要用石板铺就。石垒的地基高达1米,黄土夯成的厚达一尺的外强,窗口设置狭小,借鉴欧洲城堡的shè击口设计,口小里大或者墙里口子斜通墙外shè击孔,来保护自己。就象客家土楼那样,每个院子的规模不大,这样一来工程量小了,结构也更坚固。流民齐上阵,终于将数千房屋修建主体好,等以后农闲时再逐步完善。要修地下室、地下通道,还要把土墙用砖包来,不断加高加厚,筑成两层、三层,里面格成每家每户的住处。

    又有卫生署在杨仁维带领手下,分成数队巡诊各村施医赠药,隔离病患,驱蚊虫防治疾病。黄尚龙又下命令,规定清洁工作必须到位,加建厕所、澡堂,安排那些体力不足的人专门负责。喝热水、勤洗手、消毒碗筷等卫生习惯的推行让疾病的发生、流行机会大大减少。一切妥当后黄尚龙又抽空回了趟草原,不知不觉到七、八月了,要双抢了!

    看着汾水东岸丰收景象,黄尚龙终于松口气,看来发展不错!这些高产量的良种要为人类复兴做大贡献啊!土豆、番薯还看不出来,但沉甸甸的麦子、稻谷,饱满的高梁,遍地蔬菜,南瓜、辣椒、优质苜蓿、燕麦、大麦都让人惊喜。谷仓都装不下了,只有先腾出屋子放。还有洁白的也要收了!还有油菜,也要被种在田里,以10月中旬播种为宜。第二年4月底5月初就有收获。

第四十三章 华族() 
现在没有时间完善房子了,要动员所有人下田开荒种冬小麦,必须在10月前种好,越早越好,要越冬啊。在大家看来,只需要三千亩的麦田,毕竟小麦产量在那,但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xing,黄尚龙还是决定加种6000亩,这些种子都是嘴里省下来的,为防止出问题,毕竟这些种子有没有用,会不会想杂交稻那样,心里实在没底,还要到时候去实地试验了。虽然孟山阳打包票他手下有许多有经验的农夫,但在黄尚龙看来只有扩大耕种面积才有足够产量越冬。而且万一将来人口突然大增怎么办?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还好现在牛马、工具都不缺,开荒不再要野猪了!土豆也要开始育种了,明年要扩大种植达万亩。

    好不容易开完6000亩荒地,种下小麦。又把梳好的送往各家各户,因为没有纺织机器,只能用土纺车纺线,织土布。学延安搞大生产,不然到哪找皮子给这么多人越冬?现在的皮子优先供应北边。在宣布悬重赏奖励发明纺织机器,黄帅再也无计可施!蚕茧又上市呢!织丝绸是老行当了,不用cāo心的,黄帅翘首以待等待什么?就为可以穿丝着缎,才不是,要知道丝绸制的内衣被蒙古人穿在盔甲里,箭即使透甲而入,由于丝绸被箭头带到伤口里去,一方面方便拔箭,另一方面也凝固了伤口流血。这可是好东西,防弹衣的前生。对常在箭雨中奔波的人们有巨大意义!柱**每人要有一套,这可是战略物资啊!

    现在的赵拓炎不仅在河东郡找到盐,还招徕了一批批流民。在10月结束时,汾水河谷人口已达6000多人,约900户,村子24个。房子都统一设计建造,每十户成一个四合院子,这个院落只开一个大门,又高又厚的院墙具有很强防御能力。四个院子分据四方,上有哨楼、吊桥,下有地下通道互相呼应。院墙密布shè孔,控制道路和中心的广场,周围是广袤的农田。里面的居民作为村民将负责管理田地,也可以用院子和村广场作为集体劳作的场地。四合院是堡垒,村子就是城堡,每个村民都有弓弩协助防守,壮丁就是士兵只管守好大门、增援各处。村堡是土石构筑,点火不着,又啃不动。牛马、粮食都收在院里,人住楼上,防盗又防贼。平常无事的时候,村民或下地集体劳作、抽麻织绢,或捕鱼围猎。一个村堡可以控制方圆数里,18个村子每隔三、五里不等,一路向北可以达百里之外。但有火jing盗匪,立即大锣骤响,狼烟直起,飞速报到北庭大营。各村立即先闭门紧守,然后根据烟火的通知、由大营统一调配派壮丁结队援救。东边是桃水从太行发源,顺着井陉东流而出,通向河北的中山,这是必须守住的,下令在河谷西端入口建一座坚城,名叫平定堡,扼守着河谷狭口;兵一百驻守,六个村子分布在平定堡到北庭大营之间,免得被河北来人搞得措手不及。井陉对面是苇译关,暂时不清楚情况,只知道关口坐落在山脊之上,一边又是汹涌湍急的桃水,易守难攻。

    现在的草原正是牧群膘肥体壮的时候,大家也开始宰杀牲畜准备过冬,就好比农民丰收了就要买粮了换生活必需品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华族的生意要大做特做,反正忻定盆地、太原盆地很适宜过冬,加上玉米、蕃薯这些作物秸杆,就有了足够的饲料,换回的大批牛羊马匹开就是财富啊!为了在冬季到来前做好过冬准备,又从草原迁回近千人口,3000匹马,大多母马,还有大批牛羊。准备先在汾水河谷过冬,而北庭已经准备大量牧草,还有堆积如山的庄稼杆子。还运一部分饲料到雁门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而高梁的丰收也让酿酒成为可能,而酒在塞北苦寒之地的价值就不用多说了,这些新产品的涌现不仅让草原上的商队如鱼得水,也消化大批劳动力。再加上前期收集的大量珠宝、绸锻,

    让原本就是粟牟特外交的代表贾誉,干得是如鱼得水,有了财货开道的他现在更得心应手,轻而易举地让华族彻底代替粟牟特的位置。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让没有来历的华族溶入匈奴民族大家庭,黄尚龙很快被接纳为高举“伟大的旗帜”,紧密团结在呼律齐周围的部下之一了。

第四十四章 征召() 
这天,一支红sè鸣镝shè到大车辕门上,这种召集令,本来按规定要shè到大帐外的旗杆或者帐门柱上,不过很可惜这个探马(匈奴对传令兵的称呼),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由这百多辆马车组成的大营,只好这样了事。现在营地有400能征战惯战的士兵,还有600壮丁,除了60名工匠,80名负责后勤工作的妇女,都是能上马开弓的能战之士。实力已经不容忽视,难怪收到召集令。

    躲不过了,黄尚龙就决定正好借机会北上看看,在带走陆林的两个百人队,和刘弘的一百人后。营地实力必然大减,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其他人在郑德带领下向南走,到忻定盆地过冬。本来需要贾誉陪我背上,但为了以后发展,作为北庭大营的北进基地——略北营,将在雁门关建立。贾誉将作为主官任略北营总管,争取把包括忻定盆地以北全部纳入治下!千头万绪,贾誉根本走不开。为了大业,我只好在9月初就带兵上路,要做的事都安排各各人,特别交代抓紧耕作。

    现在不包括我带走的三百人,北庭和略北共有7000余人,士兵800人都是骑兵,其中北庭500人。另有常年参加军训的壮丁共1000人,称厢(乡)兵。厢(乡)兵由支书管理,但接受军政部训练与统一指挥作战。政务部有任务可第一时间调用。虽然是接受步兵训练但基本会骑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