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

第130章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130章

小说: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不敢不信,也不敢真信。

    李轨冷笑了一声,给武备学堂下了一道手札。

    靠山营奉命出击,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李轨闻讯大喜,在京西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对所有平乱有功人员给予嘉奖,所有参与平乱的武备学堂学生加一等功勋,发给勋章。

    勋章是李轨亲自设计,由内府监造的。

    铜质的小家伙,重约一两。

    这个铜质的小圆牌牌很快就成为军中人人渴望得到的圣物。

    因为每块牌子上都刻着战役的名称、功勋等级和个人的姓名。

    这是对个人功勋最高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这块小牌牌是丞相大人在极庄重的场合,当众亲自发到每个人的手上的,这份荣耀岂是一般

    由武备学堂师生组成的靠山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讨平了叛乱,在铸造一个传奇的同时也彻底暴露了禁营的腐朽没落,连李轨的两支亲军都腐朽成这样,其他的就更别提了。

    联系到皇帝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西禁苑马场练习弓马骑射,并在禁内养了一支几十人的私人武装力量。

    李轨隐隐感到了一阵寒意。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15章 艰难的一步() 
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跟他最亲近的两个将领赵云、太史慈探讨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

    他并没有因为二人的糟糕表现而责怪甚至是疏远他们,他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上不在下。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他都太注重军事技术的建设和对军队的控制,却忽略了一支军队的灵魂军队精神的培育,尤其是荣誉和武勇的培育。

    这直接导致他的军队就像一个百货公司,当兵的就是公司的职员,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家,除此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一旦没有了战争,没有了掠夺,没有了发财的机会,这支军队就会立即腐朽。

    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赵云和太史慈能把军队的弊端跟他说透,但他们不能给他开出根治的药方。

    药方需要从智者和历史经验中去寻找。

    经过痛苦的摸索,李轨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药方,他要改革国家的兵制,改募兵制为征兵制,把军队的灵魂植根于百姓的愿景之中。

    今后军队的兵源应该来自于那些有产阶级的良家子,不能再招募流氓无产阶级了。

    有恒产者有恒心。

    人只有在保卫自己认为值得保卫的东西时才能迸发出超人的勇气。

    军队里要重用那些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的有志青年,坚决剔除那些混吃等死的兵油子。

    随着北部领土的统一,动荡的社会渐渐安宁下来,大批追随李轨起兵的老兵纷纷离开军队回归正常人的生活,铸兵为犁。

    为了应对兵员的紧缺,各地各军都采取募兵制,拿钱招募别人来当兵,别人呢当兵拿钱吃粮。

    这种情况的最高峰就是南征淮南时,当时为了应付兵员不足的问题,李轨亲自酌定采取募兵制。

    这个魔盒一打开,军队的战斗力直接下了一个台阶。

    好在那时候老兵尚有遗存,好在那时候袁术的军队比李轨的更烂。

    对阵双方互相比烂,结果袁术技高一筹。

    所以南征淮南是李轨遇到的最为艰难的一场战役。

    原因不是敌人太强,而是自己太弱,没有底气啊。

    随着南征的结束,更大规模的老兵复员潮袭来。

    李轨无力阻挡潮流。

    老兵的离去,带走的不仅是成熟的战争技术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也把军人的责任和武勇精神一起带走了。

    从此以后这支军队就蜕变为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

    眼下除了部分边军尚有一定的战斗力外,内部驻军尤其是禁营已经严重腐朽了。

    捧日军和拱辰军只是提前把问题暴露了而已。

    军队是一个政权的坚强柱石,军队垮了一切就都完了。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必须设法把柱子修补好。

    经过一番缜密的准备,李轨终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他宣布裁撤禁营。

    先拿自己身边的亲军下手。

    撤销捧日军和拱辰军的军号,捧日军主干编入凉州地方军,一部分编组为武卫营,作为禁军的一支。

    拱辰军瘦身之后降格为内军营。

    撤销虎贲军,兵员归入宫内局警卫所,编制是六个大队。

    金吾军改成金吾卫军,与羽林军一起成为这次军改中硕果仅存的两支武装力量。

    裁撤万胜军、镇远军、长捷军,兵员并入边军。

    保留京营军军号,改为地方军队,驻防司隶地区。任务是拱卫两京,确保地方稳定。

    三军两营羽林军、金吾卫军、京营军、武卫营、内军营仍然采取募兵制。

    建设卫军大本营,下设若干支卫军,原则上是每州对应一支卫军。

    以眼下李轨控制的范围监军,共计有幽州卫军,冀州卫军,并州卫军,徐州卫军、兖州卫军,豫州卫军,司州司隶卫军,凉州卫军。

    各卫军在长安设军司,地方郡设都尉。

    军司和都尉负责兵员的征募、训练,以及军队的其他方面建设。

    最终形成兵曹出政令,枢密使掌军机,行台负责协调地方支援,各地都督府负责指挥作战的新格局。

    各地受田百姓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各郡都尉负责掌管兵役簿册,定期清点人数和组织训练,遇到征战负责率部出征。

    这项政策先在并州和冀州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查缺补漏,形成切实可靠的规范后再逐步推广开来。

    而边疆地区和京城等地,作为一种变通,则采取募兵制和征兵制相结合的方式。

    但这个募兵跟先前又有所不同,募兵的对象主要是各地卫军的士兵,极少从社会上直接招募兵员。

    一般的程序是禁军或边军将需要的兵源数上报给兵曹,由兵曹下达给地方都尉,都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有效兵源。

    禁军地位较高,由地方选拔去禁军的兵员被称之为“贡兵”,走的是时候是要披红挂彩骑马游街的,着实风光的很。

    因为有严苛的奖惩制度,各地选送的“贡兵”素质普遍较高,因此成为各地有志青年追逐的目标。

    这些“贡兵”也不再执行原有的征兵制度,他们在军中服役年限另行规定。

    因为这项制度尚未完全推广开,新任凉州都督府长史、凉州大都督、武威太守太史慈就钻了个空子采取募兵制,在地方另行招募了一千五百人的骑兵。

    原来的凉州士兵心宗不服,发动叛乱,太史慈坚决予以镇压。

    怎奈凉州地方百姓吃软不吃硬,镇压的越凶反抗的越是激烈。

    李轨立即调拨冀州卫军三千五百人,并州卫军一千八百人赴凉州,听凭太史慈的调遣,经过三四个月的苦战才算把局势稳定下来。

    作为惩戒,太史慈大量裁撤地方军队,尤其那些在平叛过程中首鼠两端动作不积极的军队。于是新一轮的叛乱又开始了,但这次规模比先前的那次要小的多,因为没有了群众基础所以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这些凉州兵被裁撤后生计全无,大量涌入西域,给各国充当雇佣兵;少量的则落草为寇,做起了无本买卖,变成了盗匪马贼;也有一些人则内迁长安,或成为黑帮的打手干将,或凭本事吃饭给人做护院当保镖。

    随着甘凉子弟的大量外迁,沸沸腾腾的河西走廊终于平静了下来。

    自捧辰军降格为营之后,赵云就离开了京城,他替代曹仁出任河南行台长史兼许昌大都督,李轨给他的任务是相机夺取南阳

    盘踞南阳的是刘表,南阳是一块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李轨一直想据为己有。

    但中原未平,李轨无暇顾及南阳,平定淮南后李轨本来有机会对刘表开战,就算拿不下整个荆州,至少也能夺取南阳。

    但那个时候曹洪反心已露,四处串联曹操旧部,吕布也不安分,李轨不得不先解决内部问题,这一耽搁就失去了解决南阳问题的先机。

    而后,禁军就出了问题。

    但李轨一直未曾放弃夺取这块地方。

    现在的大背景是孙刘联盟蜜月期已过,矛盾正在积累中。这个时候若是打南阳势必会强化两家联盟,而且李轨对军制改革后的军队战斗力也明显信心不足。

    所以他要派赵云过去趟蹚水。

    李轨麾下这么多将领里夏侯渊和赵云是一对很极端的例子。

    夏侯渊急躁,勇猛,行为主动,做事雷厉风行,但往往失之于鲁莽,反应到战役指挥上,他的特点是只要有一线战机,他就敢用十成的兵力去争取胜利。

    他的字典里没有畏惧,只有跌倒,爬起来,再干。

    胆大,激情,疯起来连自己的影子都害怕。

    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赵云。

    赵云用兵保守谨慎,手握十万兵马但打一座县城都会掂量再三。

    这样的谨慎的性格造就了他“常胜将军”的美名,虽然往往会贻误战机。

    李轨就此曾总结说,夏侯妙才说不能打的仗就真的不能打,打了肯定吃瘪,因为他那么冒进的人都看到了危险,说明这仗的危险系数已经高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

    反之,赵云说可以的打的仗一定要打,以他这么谨慎的性格都认为可以一试,说明机会就在眼前,不打就太可惜了。

    李轨因为判断不准攻打刘表的时机是否成熟,所以他让才赵云前去探探风向,除非连赵云都说可以打,否则他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曹仁回京之后李轨让他做枢密使,这只是一个两千石的小官,虽说权力很大,但每天都要面对丞相的威压,其实日子并不好过。

    李轨这么安排就是要看看他的抗压能力,看看他是否值得自己花费精力去培养。

    曹仁上任之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句牢骚话都没有。

    李轨觉得他已经成熟了,所以就用他取代吕虔任寿春行台长史。

    把吕虔调回来,是让他继续执掌御史台,同时兼任丞相府司直。在军队改革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尝到了甜头的李轨,决定做一次赌博,他要对文官系统来一次大扫除。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16章 我儿是冤枉的() 
按说文官呢应该好对付一点,武将你逼急了,他跟你抡拳头,动不动给你来个兵变。文官能做什么?在一个统治相对稳定的国家,文官在大难临头时可以选择的对抗手段,要么是隐瞒,要么是逃匿,要么是自杀,逼急了又能怎样,以头抢地吗?

    这是李轨最初的想法,但事实很快就抽了他一记耳光。

    秀才造反也是很猛的,一个不留神就能把你顶翻在地。

    所以计划中的普遍的大清扫很快就被叫停了。

    反腐嘛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但这么个反法国家直接就动荡不安了。

    但**又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李轨决定改变一下重点,改普遍的大清扫为重点清理几个积垢较多的地方。

    然而李轨很快就召回了派出去的“清洁工”。

    整个文官系统的**原比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所有人都是黑的,你怎么清洗,杀谁不杀谁?这都是个问题,难道你还有本事把所有人都干掉?

    一个好汉三个帮,天下这么大李轨自忖一个人也治理不过来。

    所以眼下只能先放他们一马。

    不过必要的震慑还是少不了的。

    “这几个人闹的实在是不像话,如不加以惩治,则官风民气势必不可收拾。”

    吕虔扫了一眼李轨递过来的这份名单,不觉眉头皱了起来,名单里的人都很棘手。他们的官职虽然不大,背后却都站着一个庞大的派系。

    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派系,这简直就是自杀。

    动谁都会引来不可预知的危险,但若是不动的话……

    眼前这一关就过不掉哇。

    唉,当初若是知道回京来是这么个苦差事等着他那是打死也不回来啊。

    “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快刀斩乱麻。这不是要连根拔除,这只是一个警告,而且他们会把账算到我的头上,让他们嫉恨我好了。”

    李轨喝了口茶,又对荀攸说:“你准备一下,我们明天就走。”

    吕虔只好硬着头皮说:“明日大朝会我就弹劾曹元。”

    设计中的大清扫出师未捷身先死,这让李轨很沮丧,他可以对整个文官集团做出妥协,但也必须显示自己的存在,否则这老脸往哪搁?

    所以他要借这次出巡的机会手刃他几个奸贼。

    好让尔等目睹一下老夫的决心。

    目的地是陈留,在洛阳破败的大背景下,陈留的地位就被凸显了出来。

    当初李轨设立河南行台的时候一度想过把治所放在陈留,斟酌再三后还是改在了许县。除了许县的位置适中,主要是陈留的**太过触目惊心。

    李轨实在是担心把他的行台给带偏了。

    当然李轨之所以选择在陈留这个地方动手主要还是因为陈留的官僚体系姓曹不姓李。

    陈留太守曹元原本姓张,后投在曹洪门下,人虽然比曹洪大了个三岁,却认曹洪做了义父,一个一个爹叫的倍亲。

    自打攀附上了曹洪这棵大树后曹元就开始飞黄腾达,一路升迁至陈留太守,并在陈留太守任上一呆就是六年之久。

    曹洪倒台后曹元惶惶不可终日,派心腹亲信携带重金到京城四处活动。因为钱太多到处乱派红包,搞的李轨居然也收到了一个。

    他因此被李轨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