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召虎 >

第140章

汉末召虎-第140章

小说: 汉末召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两日之间,双方又发生了几次战斗,规模并不大。

    董卓因胡轸之死,又感激张辽救命忠心,在李儒的建议下,擢张辽为中郎将,与牛辅、董越、吕布、段煨、徐荣同列。

    看到董卓大为欣赏张辽的样子,连长史刘艾也不敢反对了,张辽成为董卓麾下最年轻的一个中郎将,高出了李傕、郭汜和杨定等校尉一头,令他们大为愤怒,但他们还属于戴罪之身,根本不敢反驳。

    张辽却也没有忘了师父,他直言是师父贾诩指明了相国被困的方向,他才能及时寻到相救。董卓对于贾诩这个凉州亲信更不吝啬,当即也擢拔讨虏校尉贾诩为中郎将。

    但接下来的战斗,其他将领出战还好,只要张辽一冒头,关东士兵必然是气势汹汹,不可阻拦,百战百胜,任李傕郭汜埋伏也阻拦不住。

    尤其是又被张辽射了几箭的袁术,对张辽可谓恨之入骨,命孙坚强行攻打,几次险些冲过张方沟。

    董卓得知后,也有些无奈,再也不派张辽出战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偿() 
张辽不用出战,在后方倒是悠闲起来,他加紧操练兵马,又估摸着河东形势也差不多了,便又去寻了李儒一次,说出了自己想去河东郡的想法。

    李儒听了张辽的话后,神色一怔,显然意识到了什么,但他并没有说什么,一口应允了下来。

    不过张辽离开后,李儒却独自在屋里整整呆坐了一夜。

    到了第三日,关中和河东郡的兵马赶来了,关中两万五,河东五千,总兵力大约三万有余,至于再多的一时也调不出来了。

    这些兵马的加入,令董卓大是松了口气,便在毕圭苑和张方沟一带与关东诸侯对峙。

    期间,董卓派李傕却说服孙坚,却被孙坚一口回绝,总算李傕过去与孙坚关系还不错,保了一命回来。

    不过,董卓轻松的心情没维系两天,就再次沉重起来。

    毕圭苑大营中,董卓面色沉重,哼道:“不想刚从河东调了五千兵马,白波贼便再次作乱!如今这边战事紧张,而河东也不容有失,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众将领都是沉默不语,几番大战下来,这些凉州人的锐气被挫折了不少。至于皇甫嵩、盖勋、朱儁等人就更不会出言了。

    董卓看诸将不说话,转头看向刘艾,刘艾目光低垂,董卓又看向李儒。

    李儒没有躲避,抚须道:“禀相国,又一人可派去守河东,必能退贼。”

    董卓眼睛一亮:“文优快快说来,究竟是何人?”

    “中郎将张文远。”

    李儒吐出一个名字,顿了顿又道:“张中郎在这里,每一出战场,便令敌人犹如百鼓雷动,昂扬奋发!故而儒以为他实不宜留在这里,反倒是去河东讨伐白波贼更为合适,以张中郎的领兵之能,到了河东,必不令相国失望。”

    董卓听了李儒所言,微微点头,沉吟了片刻,看向下首张辽:“文远可愿去河东?”

    讨伐白波贼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李傕郭汜在河东也整整打了近一年,此时的董卓难得的考虑张辽的意愿。

    张辽当即抱拳道:“谨遵相国之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早就盼得花儿都谢了,哪会反对!

    董卓看张辽痛快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随即便道:“如此,文远便领兵去河东,讨伐白波贼!”

    不想李儒又开口道:“文远去河东,牛中郎亦在河东,未免有些……如今河东太守虚位,何不让文远领河东太守,既可退敌,又能抚民,为相国安定河东,转输粮草?”

    董卓闻言一愣,不由再次沉吟起来,平心而论,张辽如今是中郎将,领一个河东太守也不算什么,但张辽毕竟年轻,董卓怕他治理不了一郡。

    这时,一旁方才沉默的长史刘艾出口反驳道:“张中郎虽然擅长作战,却不懂政事,担任河东太守,怕是不妥。”

    李儒反驳道:“张文远曾督管雒阳迁徙之事,百万黎庶皆尽安置妥当,何谓不懂政事?”

    刘艾一滞,难以反驳,只能哼道:“他未免太过年轻,资历不足……”

    他怎么也看不惯张辽这个出身低微的并州子与他同列,何况还有董璜曾暗中命他给张辽使绊子。

    李儒沉声道:“相国用人,素重才德,张文远志虑忠纯,才能更不需质疑,两千石中郎将做得,一个太守为何做不得?何况还有牛中郎与其互为辅助。”

    董卓点了点头,当即拍板道:“文优说的不错,老夫用人,不看资历,只重才德,便以张文远领河东太守之职!”

    张辽闻言,心中狂喜,忙抱拳道:“属下必不负相国重托!”

    董卓满意的大笑,他任命官吏向来也随意,当初征辟蔡邕,三日之间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遍历三台,征辟荀爽,起步平原相,途中光禄勋,任职三天便擢为司空。

    与之相比,眼前命张辽领河东太守也不算什么了,毕竟张辽有功绩,还救过董卓,这一点对于董卓才是最重要的。

    ……

    张辽得了任命后,当日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不过在离开前,他去见了师父贾诩,既是道别,也谈及了自己的担忧:“师父,关东群贼如今兵锋不可阻挡,该如何破之?”

    眼下的情形不容乐观,若是董卓再丢了函谷关,恐怕自己在河东也不安稳了。

    贾诩淡淡的道:“关东十几路兵马,各不相属,袁氏兄弟,亦不相合,离间便可。”

    张辽眼睛一亮:“如何离间?”

    离间最讲究方法,而且要一招凑效,否则适得其反,会引起诸侯警惕。

    贾诩沉吟了下,道:“去年八月十常侍之乱时,天子丢失了传国玉玺,遍寻不得,或可用之。”

    “师父真乃神人也!”张辽忍不住大赞,师父贾诩真不愧是老狐狸,擅长算计人心,传国玉玺一出,何愁各怀野心的袁氏兄弟不闹掰。

    贾诩微微一笑,道:“此去河东,便带上汝师弟吧,他有伤在身,在此无益。还有韩浩,他颇通政事,到了河东用得着。”

    “弟子一定照顾好师弟。”张辽当即大拍胸膛。

    贾诩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为师与牛中郎本是同乡旧识,汝去了河东,将此信交予他,他当不会为难于汝。切记,不可与牛中郎冲突,他最得相国信任。”

    张辽不由大喜,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他本来还担忧到了河东难免与牛辅发生冲突,不好处理,不想师父竟然与牛辅是旧识,那就少了很多麻烦了。

    “还有家眷……”贾诩的话难得的多了些。

    张辽向贾诩道别后,又去见了李儒,投桃报李,李儒举荐他为河东太守,他便将贾诩的计策给李儒讲了。贾诩行事低调,自己又要离开,反倒是李儒向董卓出计最好。

    一日之后,张辽带着手下七八千兵马入函谷关,又到陝县接了尹氏和师父贾诩的家眷,从颍川大劫而来的一众儒师和徐庶等学子,还有万卷书籍,在当初迁徙至此地的百姓夹道相送下,舟船出河,北渡河东郡。(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郭嘉() 
河东郡在两汉以来便是京畿七郡之一,由司隶校尉直接监管,属于“三河”这一,境内土地肥沃,成为关中和雒阳的粮仓,又有盐池和铁矿等战略物资,因而极为重要,但比之河内与河楠,河东郡的地位更凸显在军事方面。

    从地形看,河东郡与关中长安和雒阳呈三角之势,无论定都长安或雒阳,河东都是前沿防线,又处于天下枢纽,向西是关中和凉州,向北直抵并州和幽州,向东是进入冀州与兖州,向南则是弘农、雒阳与豫州、荆州,且山河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更是董卓的后方,河东一旦有失,董卓便断了后路,难以回到关中了,所以他一直将最信任的女婿牛辅留在河东镇守。

    而对于河东太守之职,两汉以来一直都极为重视,委以重臣担任。张辽前一任河东太守正是董卓本人,由汉灵帝任命。灵帝驾崩后,董卓入京掌权,先后担任三公,直至如今的相国,早已不是河东太守,却没有委派其他人,任由其虚位,只因为没有合适和信任的人选。

    所以张辽这次担任河东太守,也是极大的运气,除了李儒的举荐外,更重要的是他救了董卓的性命,获得了董卓的信任,否则根本没有机会。

    此时,张辽便行在河东郡最南端的大阳县境内,他从陝县渡河向北,至茅津渡上岸,便进入大阳县。

    离开了董卓,又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张辽顿时觉得天空海阔,整个心情都舒畅起来,在董卓麾下掣肘和暗算处处,总是不便。而且他与董卓的政见有很大分歧,如今还看不出来,但越到后面怕是越严重,所以他还是早早离开的好,免得将来闹掰了难做。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如今他为河东太守,到了自己的地盘,当然会下意识关注地形和民生,一路上几番观察和询问,对大阳县的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大阳县是古虞国之地,北倚中条,南接黄河,自古便是河东与中原的粮运、盐运和行军要道,境内有茅津渡、大阳渡两大古渡,加上洪阳、郖津几个小渡口,直面黄河对岸的弘农郡陝县,因在大河之阳,故名大阳。假道伐虢、唇亡齿寒、伯乐相马、按图索骥等故事均发生在此地。

    张辽早听说河东郡地形复杂,但直到进入大阳县境内,他才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一路走来,他们已经翻过了七八条沟壑,大多沟壑都深有百丈,宽达数里,长不见头尾,比之雒阳的张方沟和荥阳的鸿沟宽阔十多倍,上坡下沟,车辆行路极为艰难。

    而据当地人说,仅一个大阳县就有大沟小壑三千余条,令张辽不禁咂舌。

    难怪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飞熊骑在河东征战一年多也难以彻底击败白波军,在这种地形之下,骑兵的优势根本难以发挥,而白波军却是能攻能守,一旦失利,随时可以退入山岭或沟壑,山岭和沟壑又多半相连,根本不惧董卓的兵马追到。

    如今自己做了河东太守,要剿灭白波和啸聚山林的匪寇,怕也是个难题,需要仔细谋划和思量。

    不过这些沟壑中多有山泉和溪水,加之竹林草木丰茂,也是百姓取水和牧牛的重要依靠,从民生上讲,这些沟壑也是极为有利的。

    除了地形,张辽也看到了不少堡坞,数目之多,令他不由皱眉。

    这些堡坞大多是豪强所建,但也有不少是朝廷所建。后汉羌乱以来,羌族几次东进南下,曾一度入寇河东,直至河内,对都城雒阳造成很大威胁,汉朝兵力薄弱,无力抵抗,只能大肆建堡坞,设鸣鼓,在河东与河内形成一道防御带,拱卫雒阳。

    张辽要想彻底掌控河东,首先这些堡坞就是横在眼前的一个大问题,豪强在其中招募部曲,私纳佃农,自征其税,脱开管束,张辽早就打算编户齐民,又岂会放任不管,更不会允许豪强自纳私兵。

    不过堡坞也是有弊有利,它是豪强自据县乡的毒瘤,但同样也能保护百姓免遭异族和匪寇劫掠,於夫罗当初在河东劫掠无功,就是因为有堡坞保护。

    因此要拆毁消除堡坞,首先就要平定境内的异族、白波和各处匪寇,使河东安定,使人心安定,才能施为,否则很可能会激起民变,适得其反。

    张辽咧了咧嘴,还是要一步步来,哪一件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妥善处置。果然,一个太守不是那么好做的。

    不过,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否则连一个州郡都治理不了,又何谈天下?

    因为有家眷、儒师和学子在队伍中,还要运输万卷书籍,所以一路行进缓慢,难以在当日赶到安邑,张辽便在大阳县休息了一夜。

    当夜,他见到了郭嘉。

    张辽还在雒阳时,就先让张健带着暗影司先一步进入河东,打探消息,与郭嘉在早就指定好的地方对接,所以他一到河东,郭嘉就得到了消息,骑马赶来。

    比之一个多月前,郭嘉瘦了不少,但精神却更好了。

    “呵呵,”郭嘉一见张辽,便长长一揖:“嘉见过使君,恭贺使君,主公以弱冠之年领河东太守,古之未有也。”

    “哈哈!”张辽狠狠的拍了下郭嘉的肩膀,大笑道:“也就奉孝敢取笑于我。”

    “岂敢,岂敢。”郭嘉忙道:“嘉实未料到主公竟能领河东太守之职,实是高兴不已。”

    张辽呵呵一笑,他明白郭嘉的意思,有了河东太守这个职位,掌控河东便可谓名正言顺,不过军事还是政事,都能统管,行事便少了很多掣肘和麻烦。

    他沉吟了下,询问郭嘉:“如今河东形势如何?”

    郭嘉悠然道:“杨司马的斥候已去各县打探情报,典司马带着五百猛虎士与嘉一道伪作匪寇,已打入白波渠帅韩暹手下。”

    “哦?”张辽心中一动:“此次白波之中便是韩暹起兵?”

    “不错。”郭嘉悠然道:“正是嘉鼓动其联合李乐,趁虚攻打牛辅。”

    “很好!”张辽不由赞了声,郭嘉确实行事灵活,竟然与典韦装作匪寇混入了白波,这对他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对付白波便占据了很大优势。

    “白波贼首郭泰呢?”张辽又问道。

    郭嘉摇摇头:“郭大贤上个月病逝了,白波发生暗斗,杨奉归了李傕,其他几个渠帅各自为战。”

    张辽不由更喜,白波军内乱,对自己而言无疑更是个好消息,他当即便问郭嘉:“眼下该如何行事?”

    河东已经成为自己的地盘,他可不容许其他人在其中搞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谋划() 
听到张辽垂询,郭嘉笑道:“主公领河东太守,自然是要先平韩暹与李乐之乱。”

    张辽点了点头,董卓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他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地盘。

    郭嘉摸了摸下巴,道:“嘉有两策,可平白波之乱,却不知主公选择哪一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