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13章

大明1629-第113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明所以的百姓得知后纷纷以为袁崇焕就是奴贼入京的罪魁祸首,去年那次后金糜烂京畿之地,他们的家人产业都有很多损失,朝廷都说袁崇焕是奸细。

    没有判断能力的百姓自然纷纷对其报以恨意,有些不明真相的穷苦百姓甚至恨不能食其肉,以报家人被鞑子掳掠之苦。

    将于本年八月对其处以磔刑,袁崇焕宿命已然注定。

    皇极殿,这日朝会如常举行。

    各地饥荒、灾害不断,辽东战局自孙承宗继任督师以来仍不是很明朗,大胜没有,小败一堆,总的来说虽在去年将奴贼赶出京畿之地,但辽东战局明军仍在守势,孙承宗已在酝酿重修大凌河城。

    崇祯三年是崇祯比较烦躁的一年,这一年后金略边刚刚过去,各地呈报损失之巨已令其烦扰不止,而陕西境内的农民军仍是如火如荼,官兵小捷不断,但大局却没有任何改观,各处仍是糜烂。

    所以今年七月,经过朝堂商议,令曹文诏率三千关宁军入关剿匪,曹文诏勇猛敢战,任延绥东路副总兵,洪承畴经略有方,任延绥巡抚,两人配合各地官兵协从作战,崇祯对其抱以很大的期望。

    但历史上曹文诏进入山西的初年并无大功,剿灭的只是牛皮小盗,和农民军的主力根本没有接触,直到四年才开始和王嘉胤接触,剿灭王嘉胤后累功升任临洮总兵官,后才不断传出捷报。

    所以萧亦斩级近两千的捷报在此时应是独一份,当王德化欣喜雀跃的将捷报呈上时,崇祯握着这张小小的纸片手都在抖动,这这这,难道是曹文诏的捷报来了。

    两侧温然而立的诸臣皆是一副欢欣的样子,这时内阁首辅成基命出列说道:“恭贺皇上,曹总兵刚到任便传来捷报,想必那些流寇已然到了末路,我大明万世昌盛!”

    “大明万世昌盛!”

    朝臣纷纷伏跪,朝堂之上满是恭贺之声。

    这时崇祯打开捷报,紧接着他一摆手。

    成基命等人都诧异的看着崇祯,不是捷报吗,皇上为何一副疑惑的样子?

    只见崇祯细细的看完捷报后猛地从龙椅上起身,在阶上来回踱步,后崇祯忽然问道:“萧亦是何人?”

    诸臣皆哑然,萧亦这个名字大家听都没听过,就连一旁的王德化都一声不吭。

    崇祯对这个名字很陌生,看到诸臣竟然没有人听过也很是好奇,这萧亦究竟是何人,竟然能以六百人歼灭王子猛?

    刚上任的吏部书崔子奇出列将萧亦官职等一说,诸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萧亦竟然只是大同东路桃花堡防守官,在桃花堡境内剿匪立功不久前提为千户,只是崇祯事情多那里管的上一个小小的千户防守。

    群臣之中寂静许久,忽然一人出列,原来是那个都察院御史李邦华,只见他出列大声说道:“萧亦获此大捷是天佑大明,但其罪行却不能不问!”

    “萧亦出境作战乃是大罪,功不抵罪,当贬!”

    议郎蔡中正道:“念其斩获有功,可令其将王子猛首级呈报京师,功过相抵!”

    其后又有诸多的官员出列,个个怒斥萧亦的行为,说的萧亦好似乱臣贼子一般,原本的报捷竟然成了问罪。

    原来萧亦带兵是本地的操备官兵,操备官兵没有兵部调令擅自出境乃是大罪,但萧亦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他所利用的是曹文诏。

    崇祯看了一眼李邦华,淡淡道:“李爱卿不必担忧,此事曹文诏已向朕报过,诸位爱卿不必再提。”

    李邦华吃了一个瘪,没想到这萧亦竟然是打着曹文诏的旗号,这条罪名倒是行不通了,他和其他人交换个眼色。

    他仍然说道:“皇上,…”

    崇祯烦躁不已,萧亦如此一个小人物他们竟然也要锱铢必较,他摆摆手说道:“爱卿不必多言!”

    听出崇祯言语之间的烦躁之意,内阁首辅成基命出列怒斥李邦华,道:“李御史!萧亦奋勇作战立此大功,臣提议当嘉勉萧亦,若是问罪,岂令忠勇将士寒心!”

    崇祯点头说道:“阁老所言与朕同,就提为蔚州城操守如何?”

    “不可!”

    崇祯的话让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轮当中,吏部主事元正气出列道:“皇上,萧亦不久前才提为千户,这次又提为操守,恐怕人心不服。”

    这时议郎董咏出列缓缓道:“萧亦去年曾在卢象升所部,随之保卫京师颇有斩获,到任永安堡后政绩名列大同各堡之首,此次更是剿贼大胜,并无不妥!”

    随后又是一阵争吵,直吵闹近一个时辰之久。

    萧亦的捷报给崇祯不小的激励,萧亦仅是一个防守官能用六百人斩级近两千,若是提为操守呢,会不会传来更大的捷报?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最后崇祯钦命:“蔚州富饶,大同为京师藩屏,系桃花堡防守萧亦忠勇果敢,杨武峪剿贼两千得胜,官升两级,提为该地操守!”

    十七日,一名太监手持圣旨,在三名锦衣卫的护送下出东便门,直奔大同。

    ……。

    大同东路,萧亦外出作战斩获之大已经传到了州城,州城境内闹得是沸沸扬扬,时操守白崇安乐的嘴都合不拢了,他料想萧亦会立功,但却没想到萧亦立下如此惊世大功,他竟然剿灭了王子猛。

    王子顺在太原府境内闹出的动静可是不小,人数上万,糜烂数路,官兵往往都是追击不及,而地方镇守的官兵遇到大队流寇都不能抵抗,这样一来就造成王子顺声势愈发壮大。

    萧亦率六百人直接歼灭了王子顺的前锋营,这还是太原府对抗农民军的首场大胜,自己作为萧亦的直属上官也有察人清明等功,想来此次升入卫城是板上钉钉了。

    他心情极好,当日便叫来徐峰和李二牛,准备前往桃花堡犒劳慰问一下萧亦。(。)

第二百零九章:盛大典礼 委任() 


    朝堂之上为萧亦升官一事是议论纷纷,萧亦到永安堡的那一日处理堆积的事务直到深夜,萧亦一直坐在木椅上久了直感觉腰酸背痛,想到日理万机的崇祯皇帝,嗟叹不已。

    自己堡内外事务相比掌管大明的崇祯来说是不值一提的,自己坐在那里只几个时辰便已是酸痛不止,传闻崇祯皇帝每日从早忙到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累的不行了,萧亦就要起来活动活动筋骨。

    却忽然感觉背后一阵轻轻的揉捏,萧亦心照不宣,大手紧紧握住在自己肩上动作的纤细小手,感受到那玉手的温暖。

    萧亦回身,看见黄娥那水灵灵的大眼正充满爱意的看着自己,他有些愧疚的道:“娥妹,跟着我,苦了你了。”

    黄娥连忙捂住萧亦的嘴:“夫君莫要如此说,闻君大捷,堡内外人人欢声笑语,都在称颂夫君治理有方呢,妾身深恐丢夫君的脸!”

    萧亦语气略微严厉了些,说道:“娥妹日后万不要在如此说话,你是我萧亦妻子,一日是,终生是!”

    将黄娥楼近怀里,黄娥就静静的躺在他的怀中,感动的点头。

    良久,萧亦说道:“娥妹,你先回房吧,这还有些事要处理。”

    黄娥却是摇摇头,说道:“就让妾身在这为夫君捏肩松筋吧。”萧亦不忍拒绝,点点头,紧接着就感受到身后轻轻的揉捏,舒服的呻吟了几声。

    ……

    接下来的几日,萧亦先是统计出各甲斩获和战功记册,随后定下奖赏的赏银、田亩等,这将士外出征战不外乎为个博取军功,讨得赏钱,所以萧亦对此一向并不吝惜钱粮,这也是部队保持战斗力的一个方式。

    后让人挨家挨户将赏银下发到家中,将士们接到赏银全家都欣喜不已,这下终于又能购买些新的米粮农具,或许多置办几亩田也不是不可能。

    听着周围的羡慕之声,永安军的战士们在人前都觉得倍儿有面子,家中的妇人在人前说自己丈夫是永安军的战士,每每令其他人惊叹羡慕不已。

    当即便有不少人乐呵呵的去市集买肉食,回到家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炖肉吃。

    当然,他们心中对于萧亦更加感激,对于永安军这个大集体也更加珍惜。

    此次阵亡将士也是最多的,阵亡一百三十二人,这就说明要有一百三十二户人家的父亲、儿子将要永远的回不来。

    虽然随后前去慰问的各甲甲长带去了萧亦的银子和耕牛、田亩等,但据回来报告的甲长言,他们仍然是哭泣不止,家家披麻戴孝整日痛哭。

    这也是让萧亦最为揪心的,所以永安军凯旋归来的第二日,桃花堡便举行了盛大的典礼,萧亦亲自为阵亡的将士挥洒送行酒,豪言数语。

    永安军火铳手排铳三次已示送行,场面十分壮观,火铳的巨响久久回荡在桃花堡的上空。

    这天周围有上千百姓围观,也有许多从州城各地赶来观看的百姓,结束后仍然是争相传颂,为一时谈资。

    阵亡将士的家人对萧亦都十分感激,有些老人虽然走路都腿脚不利索,但还是挣扎着对萧亦跪拜,哭喊着说防守大人仁慈。

    由于阵亡将士的尸体过远没有运送回来,萧亦便叫匠户连夜打制了百余副灵牌,上面挂着阵亡将士的军牌,他们的衣甲兵器依照萧亦最初的承诺,将永远发给他们的家人用以纪念。

    典礼结束后,也是依照萧亦最初建立永安军的诺言,所有阵亡将士的灵牌将进入永安堡祠堂,供后世瞻仰忠烈。

    他们的家属多是将这些衣甲兵器当成宝一样放在家中,这也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周围的百姓知道他们家中有人参军阵亡,都会对这户人家礼让有加。

    此次斩获颇丰,萧亦已经有了底气大干一场,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中下旬,秋播已然临近,内外又开始忙碌。

    但要想有个好收成,就要在各地建造水车,水车的灌溉范围和力度比起水井都好了不少,灌溉更方便,农户不必每日都到水井不断的打水,有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照料田地。

    但是齐老三人已经休养许久,齐老三人为永安堡的建立出了大力,自己也不好打搅他们安享晚年。

    萧亦忽然想起来齐老三人休养时曾向自己推荐过三个后生,自己当时就对这件事上了心。

    这么久了他们三人都应该磨练不少,是时候对其委任了,但委任之前萧亦决定还是亲自见一见他们。

    ……

    崇祯三年七月十九日晚,萧亦叫来古池、王熊、齐浩光三人,与三人畅谈许久,惊讶的发现这三个小辈居然都已经有了很精湛的手艺,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足。

    三人从各地风尘仆仆赶来,虽然都是青壮,但却都是风尘仆仆、脸容黝黑,他们的手也十分粗糙,满是风雪刮开的口子,这些足以说明这些年一来他们的勤奋勘察学艺。

    萧亦让他们三个坐到椅子上,这让他们感激不已。

    经过谈话,萧亦已经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古池年二十一,机灵好学,声音略为精细,长久以来在冶铁、打制兵器方面的造诣已经很高,即便是有些老匠头相比也是略有不足。

    王熊一口地地道道的山西腔调,人如其名,黑壮黑壮的,话音十分洪亮,虽然相比其他两人手艺略差,但其知晓的道理却是最多的,为人也擅长搞一些奇怪的小方法,敢于尝试。

    至于那个齐浩光,是刘老三人重点推荐,萧亦自是对其多留意几眼。

    齐浩光举动之间充满自信,当萧亦说要在各处建造水车,问其三人是否通晓原理时,他当即便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车。

    他虽然年轻,但双目锐利,声音充满了劲道,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便是如此。

    依齐浩光所言,这新式水车相比起原来的大水车,体型小了不少,但是出水量却是大大增加,平均每架都能省银十数两。

    随后萧亦便给了他们三个各自擅长的活计,古池被派往土家沟负责冶铁采矿开煤等事,齐浩光全权负责水车的建造,王熊则是留在桃花堡工坊打制武器学习手艺,以观后效。

    萧亦对于齐浩光全权支持,又拨给他几十户匠户差遣,这也让齐浩光完全放开了手脚,接下来的几日,各地开始大建造,一架架水车迅速的被建造起来。

    百姓们看着这些新建造的水车是惊叹不已,有了这些水车后灌溉农田将更加方便,收获也会更好。

    这一日,萧亦正在想事情,忽然郑中匆匆来报:“大人,刚接到州城的消息,操守大人将要到我们桃花堡视察,说是犒劳慰问!”(。)

第二百一十章:操守来到() 


    依上头所说的,白崇安这次自蔚州城出发,明日头午出发,蔚州距桃花堡算不得远,十几里地,半日不到就能到了。

    所以郑中接到消息后就连忙来找萧亦商议,萧亦听到后对此并没什么反应,但郑中却是一脸焦急。

    他不像萧亦,这时候的人上头来视察一次那就是天大的事了,若是刘一鸣任防守时听说了操守要来视察的事,那准保是全堡闹得鸡飞狗跳,只为好好迎接白崇安。

    当然,他们这样做多是讨好的因素在里面,但萧亦是务实的人,一般都将精力花在屯堡的建设和发展上,屯堡发展的好,上官来了看到自然就高兴,这才是万全之策。

    当然,操守大人前来慰问视察,萧亦身为防守即便是并不关心,却也要表现出一副关注的样子来,起码明面的功夫还是要做做的。

    但近期事务繁多,又要秋播了事情就更多,堡内外是军民总动员,各地要么是在建造齐浩光提出的新型水车,要么就是在田地忙碌,萧亦甚至有让军士归家帮忙的想法。

    这种接待上官的事交给文官来处理自然最为稳妥,郑中在这里当了很久的令吏,对于这种条条道道知晓不少,这方面萧亦还要仰仗他。

    这时郑中正老老实实的站立在萧亦身侧,他身份转变的很快,自从那次平乱后他就觉得萧亦绝非刘一鸣能比,今后绝非一防守而已。

    他便是少说话,多办事,长久以来倒也一直是勤勤恳恳。

    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