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晚唐新气象 >

第222章

晚唐新气象-第222章

小说: 晚唐新气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听到郑嫣抽丝剥茧分析李保不断点头,哈哈,嫣儿不愧是我的女诸葛,我这点小心思在嫣儿眼中简直不值一提啊。

    郑嫣听了李保的夸奖,心中欣喜,但是她还是继续说道:“不过这世上人心最是险恶,六郎利用那朱温,也小心朱温那厮存着利用六郎之心啊。再说届时一旦朱温把六郎手下的强力军器全都偷学了去,那么六郎再想除掉那朱温不就进退失据搬起石头”

    郑嫣还想再说的时候,李保却猛地大力拉过郑嫣把她拉到自己怀中,对着她的香颈亲吻下去,郑嫣被李保的呼气弄得一阵痒,她忍不住道:“哎呀,六郎坏死了,不要了。”

    两人正在胡闹的同时,一声咳嗽把他们分开了,一看是青岚正带着两个丫头把茶具搬了过来,李保立刻送开了满面通红的郑嫣,而后正色道:“嫣儿放心这防护措施我早就备下了,别说那朱温了,就是天仙下凡也别想知道我们军器的秘密。”

    李保所说的防护措施,乃是他早就在渭州军推行的军器防止扩散泄密条例,条例中规定外出的军器一律使用低威力版本以及迷惑性配料武器,还有神臂弓、斩/马/刀等先进军器一律有保密时效,在时效内不准向外界扩散。

    还有一点就是渭州军器的生产工艺一直都是严格保密的,外人想要仿制渭州的军器,在铸造和选材上都的是两眼一抹黑。像渭州有李保的指点,在铸造火炮上都摸索了好多年,到了如今也不能大批量铸造铁炮,其他势力想要仿造要走的弯路还早着呢。

    再加上渭州的最大秘密还是黑/火/药的配方及配方比例,这个对于任何外部势力来说都是最难的,因为当时的唐人远没有化学的知识还有分类实验思维,要让他们慢慢摸索,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够成功实验出同渭州一样威力的火药来。

    这么多的保险,渭州的军器还有李保这个穿越者,他熟知古代兵器从冷兵器过度到热/兵器的史实并且能够保证渭州同如今时节的武器代差,这种优势是任何势力都无法追赶的上的。

    李保同郑嫣解说了一遍后,也不管她听懂没听懂,他拉着美人烧起了热水,准备和郑美人比试下分茶的功夫。

    在荥阳又待了几日后,李保打点了行装,带着郑嫣的思念以及几个大舅哥一起返回了长安,并允诺郑嫣三个月后娶她过门。同时他在长安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毕竟这庞大的帝国还需要他去挽救。

    本书来源htl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之议(上)() 
三月底的在长安,春意盎然。城东的春明门更是花红叶肥,南大内兴庆宫花露清香不是顺着微风飘进路人的心底。

    今日春明门外十分隆重,因为这里聚集许多朝廷的高官。

    他们以杨严、郑畋为首,宦官以枢密使吴一品、神策军右军中尉西门匡范、宣徽院使西门思恭、閤门使田令禹以及飞龙使刘季述等,其他朝臣还有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徐安文,以及京兆尹赵志钊等。

    除去高官显贵外,其他的就算一些四五品的朝官,以及秦、刘、康、王等大商贾。众人得了消息早早等在了春明门外翘首以待李保的归程。

    今日众多高管聚集在此乃是为了等候迎接从荥阳返回的李保。经过一个月的跋涉,李保一行人就要到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李保心中十分欣喜,快到春明门时他才发现欢迎他的阵仗十分庞大。

    李保看到众多高管盛装奉迎,他很是惶恐,来到人前立刻下马同众多高管见礼,众人纷纷寒暄客套后,感谢众人欢迎奉迎厚义。

    郑畋和杨严两人看到李保在如此场合也能不骄矜自满,他们二人大是满意。李保同高官们寒暄完毕后来到了杨严和郑畋面前给二人分别行礼拜见。

    等到李保行礼完毕,杨严和郑畋同李保稍作寒暄,然后众人纷纷上马坐轿往着城内行去,此去目标乃是崇仁坊重新开业的千金楼。

    长安收复后,赵前程和梁红梅夫妇就立刻带着山河社内得力的管事伙计一同赶来长安进驻了。千金楼、美丫丫还有晋昌坊内的各处经过梁红梅夫妇的悉心修复如今已经开始再次营业了。

    今日李保再次回来长安,对于山河社和千金楼都意义重大,是以梁红梅夫妇一早就让郑阿李拾掇了一桌好菜,专等李保归来。

    一行人齐齐来到千金楼后,整个崇仁坊都沸腾了,昔日名震长安的吉王李保,再次回到长安,这让很多长安的旧人都唏嘘不已:这大唐的国运还没有亡,这不还有咱们最为敬爱的吉王爷嘛。

    李保来到千金楼的时候,看到众多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随处可见的破败残垣,他感慨不已,长安我又回来了!

    我的青春岁月我又回来了,虽然几年前离开时记忆中的你和如今已经是天差地别了但是回到这里我还是倍感亲切!

    李保感怀了许久,然后下马快步来到梁红梅面前,亲热的握住了她的玉手,“大娘,我回来了!”

    梁红梅看到李保青春勃发的样子,再加上这些年的风霜,他的脸上又增添了一丝的沉稳成熟。“六郎一路上可还平安,这些时日妾身一直都在担心你,生怕你着了风寒。”

    面对着自己养母一般的梁红梅,李保真情流露,“大娘放心,我的身子壮健的很,绝不会着凉的。你放心好了,走吧,咱们进去,我要吃你做的杏仁粥。”

    梁红梅满脸堆笑,连声道:“好,六郎想吃多少都管够。”

    李保进了千金楼后,又随着梁红梅视察了一遍,同赵前程和郑阿李等人打了招呼,然后才辞别众人前去包间会见客人。

    李保再次进到包间后,众人再次寒暄起来,然后就坐开席。因为此次迎接李保的人数众多,所以整个三楼基本都让人坐满了,还有些小商户只得安排到二楼的包间去。

    李保端着酒杯对着所有来宾做了致酒辞后方才来到最大的包间内,这里面都是长安城的头面人物,其他的包间自有赵前程等人招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严开口道:“六郎此次去荥阳收获如何啊?”

    李保听到恩师见问,他放下酒筷,微笑说道:“此次前去荥阳自然是一切顺利,我同岳丈大人商量妥当了,两月后迎娶嫣儿过门。”

    杨严听完李保的话,捻须哈哈一笑,对着郑畋道:“恭喜郑相喜得佳婿。”

    郑畋微笑看着李保然后对着杨严道:“老夫也恭喜杨相收的佳徒。”郑畋说完,两人大笑起来,包房内的吴一品、西门兄弟,田令禹等人纷纷祝贺李保、郑畋、杨严三人。

    李保婚姻大事缔定乃是喜事所以他很是洒脱,对已众人的祝贺也全盘接受。谁来敬酒他一律不拒,是以一场酒席把个李保喝的大醉。

    等到他醒来之时已经是晚上了,胡三宝和梁红梅等人一直看护在他塌前,醒酒汤、茶水十分及时。是以他醒酒后看到劳累的梁红梅心中很是歉然,拉着梁红梅感紧吩咐胡三宝送她回去休息。

    而他则是下床唤人打来了温水净面,然后吩咐仆从为他准备点茶水糕点,他还有公务要处理。

    如今再回长安,面对长安百废待兴的局面,李保心中自然高兴不起来。趁现在他清醒了,他要拟定些章程,以便明日见了杨严等人好做商议。

    第二天李保一大早就带着胡三宝跑去武德殿觐见了皇帝李儇。对于他的五哥,李保也很是亲切,皇帝有些不舒服,他们兄弟俩闲聊了半天,李保嘱咐他安心养病后告辞出来,直奔皇城的政事堂杨严和郑畋还在等他。

    李保对着两位长辈行过礼问安过后,三人就座开了,然后杨严又去请来了徐安文和赵志钊两人与会。这几人都是李保在朝堂上的人,至于那些宦官李保没有打算叫他们来,主要是因为吴一品这些实权宦官还不属于他的核心圈子。

    而徐安文是他的好朋友徐轩晔的父亲,并且徐轩晔此时还在渭州跟随张承业学习理政治事,他们父子早早拜倒在了李保的门下,所以李保对他甚是放心。

    赵志钊则是因为他早早认准李保有天命,所以他在蜀中时期赢得了李保的信任。

    把仆从小吏全都遣散了之后,众人开始开会。李保首先把他从抓拿田令孜后攻占西北域的情况给杨严等人做了介绍,并把如今渭州占据的地盘说明了一下。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并且灵州贺兰山下的大丰滩作为粮食基地的事情,李保还特地详细说明了一下。

    接着李保又把如今渭州吉王国麾下的几只野战部队做了介绍,并把如今他们的战力和新奇武器和威力也大致做了说明,此举还是增强他们的信心,并方便他们日后在长安开展工作。

    再然后李保又把他此次去荥阳见到朱温的事情说了一遍,并把他打算扶植朱温作为刀枪的计划也想几人做了详细说明。并把日后需要配合的地方点名,让他们酌情配合。

    以上这些事情,众人只需要听听就可以了。

    接下来李保要说的事情就是极为重要的了,这件事他早就在考虑了,到了此时此刻,李保觉得他有必要说出来给杨严和郑畋这样的政治精英参考吹风一下,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了。

    李保收拾了手上的资料,然后从胡三宝手中接过了他一早准备好的一份文稿。这份文稿十分重要,胡三宝一直都是贴身收藏的。

    众人看到李保如此郑重其事,都很好奇。

    李保拿过文稿后,然后来到众人面前,给每人发了一张。

    郑畋拿过文稿纸,看了一眼文稿上的题目后,立刻觉得心神巨震。“六郎你”

    杨严、徐安文和赵志钊看到了郑畋的变化他们都很好奇,但是拿到文稿后他们看过题目之后他们也都纷纷坐不住了,“这该如何议之?”

    李保看着众人严峻的面容,他也有点紧张,毕竟今日商议的事情事关重大,也事关日后帝国的长治久安。

    不过这件事他一定要做,特别是他看到了长安在经历黄巢军的疯狂蹂/躏之后,他的心意更加坚决了。于是他开口道:“各位手上拿着的文稿纸,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今日我要说的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了,没错就是迁都。”

    “六郎为何要在此时提出如此动议啊,要知道此事若是不慎流传了出去,咱们房内的之人必将被天下之人唾骂,还有遗臭万年之虞啊。”郑畋焦急的说道。

    “嗯,今日之事一定要保密,任何人不得泄露,若是有人泄露毕竟遭受我渭州的强力打击,另外你们每个人手中拿着的文稿都是有编号的,这么做不是为了防备诸位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不得不慎重。”

    众人闻言,纷纷查看自己手中的文稿,果然在右下角发现了标记。想必李保做了编号,肯定这些文稿里面有些资料也是做过手脚的,这样就能够区分出是谁泄露秘密了。至于是哪部分能够做处理,众人就不好参测了。

    李保拿着文稿继续说道:“此次迁都之议乃是根据这些年来长安作为国都的种种弊端,再加上黄巢匪军盘踞长安对长安的城防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再加上其他的因素,长安已经不易为都了。”

    赵志钊等人已经被文稿的标题吓得心神不宁了,而杨严也对李保的这个迁都提议也是感到十分为难。是以他不顾维护李保的权威,开口道:“除了这黄匪的败坏外,六郎还有什么理由迁都?不妨一并说出来吧。”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迁都之议(下)() 
李保之所以提出迁都之议不光是因为他是穿越者,知道后来王朝的都城设置的趋势是往东迁移,长安也是自唐代以后基本和中国王朝的都城绝缘了,他提议迁都乃是因为长安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得不面对。

    王朝首都东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关系,另一个就是关中地区的没落。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关系暂且不论,只说说关中地区的不利因素。

    后世的学者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帝国时期的秦汉,第二帝国时期的隋唐,以及第三帝国时期的明清。而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在第一、第二帝国时期一直担负着首都的功能区。

    古时的关中在秦汉时期还是比较富庶的,到了隋唐王朝时期已经处于开发过度的状态了。古代中国素有关中富庶之说,本来山川四固土地肥沃的天然优势是从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绝佳的建都地区。

    但是首都地区人口的过度富集导致了关中地区的植被开垦和森林砍伐加剧,从而引起关中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当时的民谚就有言:泾水一斗其泥数升,由此可见关中地区水土流失的程度,水土流失的最根本结果就是导致了关中地区的粮食生产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关中的粮食生产越来越贫乏,大唐不得不从外地调运粮食已解决长安的粮荒。唐初,漕运规模不大。

    太宗贞观、永徽之际,长安食粟米主要依赖关中自给,每年从山东(崤山以东)转运至关中者不过一、二十万石。

    到了高宗时期,长安的缺粮状况以及开始显现,高宗及武后时常东巡就是因为长安缺粮,他们不得不携带百官宫人去洛阳“就食”。

    玄宗开元初,每年约运一百万石,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三年才运七百万石。天宝中,每年约运二百五十万石,京师依赖江淮漕运。只要藩镇隔绝,“南北漕引皆绝,京师大恐”。

    德宗贞元初(公元785年)“太仓供天子六宫膳不及十日,禁中不能酿酒。”于是增江淮之运,从浙江东西道、江西、湖广、鄂岳、福建、岭南,共运粟米三百万石,江西节度使韩滉、淮南节度使杜亚,运至东、西渭桥仓。德宗得知后“遽至东宫,谓太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李保看着众人,他开口道:“文稿纸上已经把我的理由全都罗列出来,从文稿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长安作为首都对漕运的依赖早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但是如今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