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区域经济学原理 >

第7章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7章

小说: 区域经济学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第二圈层林业圈层。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且价格又低于第一圈层的作物,因此,在接近城市的第二圈种植。
   (3)第三圈层轮作式农业圈层。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豌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4)第四圈层谷草市农业圈层。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圈层。杜能提出地块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区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的第一区是黑麦,第二区是大麦,第三区是燕麦,第四、五、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休闲地,全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区。
   (5)第五圈层三圃式农业圈层。距离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层。三圃式农业将农户附近的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是黑麦,第二区是大麦,第三区是休闲地,三区之间进行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户的地块则为永久牧场,全部耕地仅有24%为谷物种植区。
   (6)第六圈层畜牧业圈层。畜牧业圈层是杜能环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蓄,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畜牧业圈层之外的地租为零,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杜能圈结构模式的实质是强调合理的农业生产空间组织结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圈结构。
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杜能本人也意识到完全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因此,他在考察河流、小城市、谷物价格、土质等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对上述同心圆结构作了进一步修正。
在孤立国内,若存有一条可以通航的河流,由于航运价格大大低于马车运费,由此导致同心圆结构模式转变为沿河流伸展的狭长型分布模式(见图2。2)。当孤立国内有一个大城市及其它小城市的情况下,小城市周围的农场需供应小城市农产品,同时小城市需供应周围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形成以小城市为中心的独立模式。此外,当土质一定,城市谷物价格在一定范围变动时,随谷物价格降低,商业性谷物种植范围明显向城市中心缩小,而畜牧圈的面积扩大。当城市谷物价格一定,土质在一定范围变动时,随土质的劣化及单产的降低,谷作农业圈的范围缩小,而畜牧圈的面积扩大。

   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对后世经济区位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杜能所倡导的抽象研究法对韦伯、克里斯塔勒等区位论者以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二是杜能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其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后世的工商业区位理论分析,特别是空间相互作用、中心城市地域结构等理论分析,无不以杜能的理论为出发点。
中外学者从实证检验、理论应用、理论拓展等视角对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公认该理论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如李瑜等(2007)51以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西部退耕还林区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方案,主张以县城核、乡镇点为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及市场交易集聚中心,周围构建以某一类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圈层结构,由里向外依次布局。即:第一地带为园艺蔬菜带(温室、蔬菜等);第二地带为普通农业带(豆类、马铃薯等);第三地带为牧草及养殖带;第四地带为经济林带;第五地带为森林带。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自然条件的非现实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建立在自然条件的非现实性基础上。②商品性生产的单一性。现实农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着自给性生产,不一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可能是以产量为目标,也可能强调多品种非多样化生产,从而导致杜能圈模式与现实农业生产的空间组织结构格局相偏离。③科技进步对距离因素制约的挑战。技术进步与交通发达使得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所强调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④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局限性。现代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存在农业土地利用及工商业、住宅土地利用等混杂现象。城市近郊农民因农地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可能随时放弃耕种或转为临时性耕作,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则可能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经营活动,从而可能出现农业生产方式呈〃逆杜能圈〃的现象。

第二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

继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后; 以20世纪初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工业)蓬勃发展为背景,以探讨成本或运费为主旨的工业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其先驱者是龙哈德(W。Launhardt;1882),集大成者为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韦伯在《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1909)一书中,以工业(制造业)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原理,创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被誉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其工业区位理论也是成本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之一。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前提
   
   韦伯在其工业区位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区位因子〃概念。
  1。 〃区位因子〃概念
  韦伯首创〃区位因子〃(或译称〃区位因素〃)概念,认为区位因子是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而不是发生在其它点所获得的优势〃。52他将〃优势〃解释为:〃优势是成本的节约,即在这个点上工业生产一定产品比其它地方生产的成本都低,在一个地方实现一定工业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比其它地方更为廉价〃。53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区位因子,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为只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一般区位因子按其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区域性因子和集聚、分散因子。促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为区域性因子,如运费和劳动力,区域性因子决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格局。因集聚利益(相关工业集聚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利用)向某一地点集聚,或因集聚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它地点分散,则称之为集聚、分散因子。集聚、分散因子将会引致由区域性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
判别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方法是考察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全过程的成本因素。工业产品从生产到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一般费用或成本包括: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获取加工原料、动力和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运费(运输成本)、资本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54其中,固定资产折旧率、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前认为是一样的,不宜作为一般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只剩下原料、动力和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运费三种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由于原料、动力和燃料费用的地区差异可转换为运费的差异,因而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种。
   2。理论前提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原料基地、消费地基地和劳动力基地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55即: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水平下可得到的劳动力是无限的。
在上述三种假定条件下,韦伯采用抽象分析法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区位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力成本指向论。考察劳动力成本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和劳动力成本同时作用下所形成的最小费用区位。劳动力成本指向使由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考察集聚、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影响。集聚指向使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再次偏移。
 
三、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
1。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侧重论述在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给定条件下的运费(运输成本)最小区位选择。
   (1)运费决定因素。韦伯认为,运费主要取决于运载重量和运载距离,56其他因素(运输方式、货物的性质等)均可换算为重量和距离。工业生产与分配中的运载重量主要来源于原料(包括燃料)以及最终产品的重量。
   (2)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韦伯按原料的空间分布特点,将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57前者指在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如普通砂石等),后者指在特定场所才存在的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广布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极小,区位论研究中一般只考虑地方原料。韦伯根据地方原料转化为产品过程中的重量变化特点,又将地方原料划分为纯原料和粗原料。58纯原料指在转化为产品过程中重量没有损耗、完全转化为产品的原料。粗原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一部分或全体重量的原料(如炼铁原料铁矿石、燃料煤炭)。韦伯把相对于产品重量地方原料重量所占的比例称为原料指数,即地方原料重量/产品重量;把在整个工业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需要运移的每单位产品的总重量称为区位重量,区位重(地方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3)运输指向定律。韦伯根据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提出了一般性工业区位的运费指向定律(又称最小运费原理)。即:①原料指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