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50章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50章

小说: 三国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聚众斗殴,擅自动用武器,必须处罚,每人十军棍,可服?”

    “心服口服。”

    许壮恭敬应下,然后趴在地上。

    紧接着,姜涛等其余士兵,在高台上排开了趴下。

    要同时处罚二十名士兵,一名行刑兵不够,王炎调了四个行刑兵过来,五人一批,逐一的行刑。对士兵的行刑,不可能太轻。十军棍下去,二十个士兵全都蔫了,脸上表情痛苦,屁股感觉像散了一样,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处罚完所有的士兵,王炎转身面对麾下的四千士兵,朗声道:“今日之事,本官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要铭记在心。”

    “让你们铭记的,不是教训,是军中士兵都是兄弟,都是手足相依的同袍。”

    “既然是兄弟同袍,就必须团结一心。”

    “一个连自己的同袍兄弟都要动手的人,能指望他干出什么大事?我的士兵,必须是敢担当的男子汉。有我在,你们理直气壮的做事,出了事,我给你们担着。但我的士兵,不能内斗,不能欺负自己人。欺负自己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给我剿匪去。”

    王炎声音高亢,近乎于嘶吼道:“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

    杂乱的声音,在校场中回荡。

    王炎再一次高声道:“没听清楚,再来一遍?”

    “清楚了!”

    “清楚!”

    “清楚!”

    整齐高亢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亢奋,震撼云霄,在营中回荡着,经久不息。

    这一幕,令胡昭心中震撼。

    军中发生的斗殴事件,在王炎的处理下,军心空前的凝聚,黄巾兵和阳都县士兵的隔阂,也随之消散。在胡昭看来,这支军队渐渐的有了灵气。

    假以时日,必定会大放异彩。

第99章 初见诸葛亮() 
时间匆匆流转,转眼进入四月。

    胡昭在阳都县主政,也有了半个月。在这短短时间内,胡昭折服了阳都县九镇十八乡的大小官员,没一个人不佩服胡昭的治理能力。

    阳都县政务井然有序,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农忙时节过去,王炎和胡昭商量后,定下了修水利的方针,开始开辟沟渠,为下一步灌溉农田做准备。依照王炎和荀威提及的计策,开辟沟渠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

    对百姓而言,农耕忙完后,便没了事情。

    这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影等,普通的百姓,便呆在家里编竹篾、簸箕等,亦或上山砍柴到城里贩卖,以补贴家用。

    官府出了政策,以工代赈修筑沟渠,一时间,响应的百姓多不胜数。

    九镇十八乡的百姓参与进来,按照规划的线路动工。

    在沟渠开动时,胡昭又按照王炎规划的方案,在阳都县城内划出了一片区域,用于商人贩卖药材、粮食、衣物等等。

    一时间,整个阳都县在蓬勃发展中。

    阳都县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士兵的训练,王炎也抓得愈发严苛。

    许壮、姜涛发生冲突后,黄巾兵才算是真正的融入到阳都县的军队中,不再有隔阂。同时,士兵眼中的王炎,公正严明,俨然是正义的化身,一个个士兵心中无比敬服。

    军营中,士兵光…着膀子,正在训练。

    王炎在营中巡查,看着士兵奋争努力的状态,心中也略微安心。就目前的局势来说,看似风平浪静,可平静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因为洛阳的天子刘宏,已经病入膏肓,再也难以医治。在这时候,何进、张让正在为谋取权利而展开明争暗斗。

    可以说,如今的洛阳,早已经暗潮汹涌。

    这一情况,很快会波各州各郡县。

    王炎清楚记得,刘宏会在五月驾崩,也就是说,距离刘宏驾崩只剩下一个月左右。尤其是董卓现在必定收到了何进的命令,准备兵进洛阳。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炎首先做的便是加强自己的实力,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拥有自保的力量。

    王炎巡阅了普通士兵的训练,然后,又来到十八骑训练的地点。

    十八骑的训练,和普通士兵不同。

    箭术、骑术、搏杀之术、药物、药理、兵法等,都必须要精通,不能仅仅局限于武艺高强,要博学才行。

    黄忠按照王炎给的训练手册,一点点的针对性训练。在十八骑的眼中,黄忠早已经是恶魔的化身,白天让他们辛苦训练,晚上还地让他们读书,当真是痛苦。

    不过痛苦归痛苦,十八骑的成长,却是毋庸置疑的,相较于之前,有了极大的进步。王炎把这一情况看在眼中,心中也颇为欢喜。

    回到营帐中,一名士兵跑来,禀报道:“督军,县衙传来消息,说诸葛瑾求见。”

    “我马上回县衙!”

    王炎点头,和黄忠、管亥打了个招呼,便离开军营返回县衙。

    大厅中,诸葛瑾一身深色长袍。

    他站在厅中,来回走动,沉稳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急切。一开始,诸葛瑾不打算拜访王炎,毕竟在南城县的时候,和王炎也只是一面之缘,尤其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自己误会了王炎,更是过意不去。

    可是家中出事,他求助无果,无奈之下,只得来找王炎。

    “哒!哒!”

    脚步声,自外面传来。

    诸葛瑾连忙转身,见王炎走来,拱手道:“草民诸葛瑾,拜见县令。”

    王炎进入厅中,托起诸葛瑾,微笑道:“诸葛贤弟,咱们又见面了。我到了阳都县后,实在是太忙,否则我早就登门拜访了。坐,不要客气。”

    听着王炎热络的语气,诸葛瑾心中松了口气。

    诸葛瑾坐下后,说道:“多谢县令!”可停顿了一下,诸葛瑾又站起身,恭敬的道:“王县令,草民这次来拜访,却是要麻烦县令。”

    王炎说道:“直说无妨!”

    诸葛瑾神色无助,缓缓道:“阳都县划出一片区域用于经商,叔父诸葛玄买了一块地打算囤起来,等涨了价再卖出去。可是,阳都县望族王家也看中了这一块地,让叔父减价一半转让。叔父不同意,王家找了个理由,把叔父抓走了。草民求助无门,只得找县令帮忙。”

    王炎说道:“贤弟的事情,我自当帮忙。这样吧,我和你走一趟王家,你看如何?”

    诸葛瑾连忙道:“不用,不用。一件小事,怎能让县令亲自屈尊前往。只需要大人一道手令,让王家放了叔父即可。”

    王炎想了想,也点头同意,他能不出面也好,毕竟是阳都县的县令,一旦他直接前往王家要人,便有些以势压人。

    传出去,对王炎的名声不好。

    当即,王炎写了一封书信,递到诸葛瑾的手中。

    书信里面,没有勒令放人的话,也没有谈及地皮的事。王炎只说了一件事,说诸葛瑾是王炎好友,诸葛玄是王炎的长辈,请王家高抬贵手放人。

    这样一来,也没有伤到王家的面子。

    如果王家识相,收到书信,便会借坡下驴,放了诸葛玄。

    诸葛瑾把书信装好,道谢道:“县令的大恩大德,诸葛瑾铭记于心。”

    王炎笑道:“救人如救火,快去吧。”

    “多谢县令,草民告辞。”

    诸葛瑾心中感激,行了一礼后,急匆匆的离开了。

    王炎看着诸葛瑾离去的背影,也不由得感慨世事无常。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诸葛瑾,现在也要找他办事儿,这种感觉颇为奇妙。

    处理完事情,王炎便把诸葛瑾的事儿扔到脑后。

    下午,王炎在书房看书。

    房间外,传来敲门声,侍从禀报道:“大人,府外有一个名叫诸葛亮的孩童求见。他说,他的哥哥是诸葛瑾。”

    “请!”

    王炎眼中,流露出一丝笑意和期待。

    没想到,他和诸葛亮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换了一套衣服,王炎径直到大厅等待。不一会儿,一个十岁的童子进入厅中。

    此时的诸葛亮,没有成年后的器宇轩昂,卓雅不凡。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大眼睛,目光清澈,脸蛋肉嘟嘟的,长相精致的萌娃。进入厅中,诸葛亮一板一眼拱手行礼,说道:“诸葛亮见过大哥哥,家兄从南城县回到阳都县,就说大哥哥长得器宇轩昂,今日一见,果然英俊潇洒。”

    一番话,很老成,像是从大人嘴中说出来的。尤其是他年龄小,不似诸葛瑾,言谈举止可以稍稍放肆。称呼王炎为大哥哥,瞬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然而,诸葛亮年纪小,心智却早已成熟。

    一言一行,都是仔细考虑过的。

    事实上,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十岁的他年龄虽然不大,却极为懂事,心思更是远比统领的人细腻。

    王炎微笑道:“能得到小亮的夸奖,我也很荣幸。你一个人来了,你兄长呢?”

    诸葛亮年龄不过十岁,还没有长大后喜怒不形于色的心态。提及诸葛瑾,诸葛亮眉头皱起,肉嘟嘟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

    见此,王炎知道出事了,问道:“你兄长遇到什么事了?”

    诸葛亮握紧拳头,回答道:“兄长带着大哥哥的书信去王家拜见,可王家直接扣下兄长,让人拿地契去换人。王家见了大哥哥的书信,还这么嚣张,简直是目中无人,胆大包天。大哥哥身为阳都县的县令,匡扶正义,不能让恶人逞凶啊。”

    一番话,带了一丝的激将。

    王炎看出诸葛亮的意图,却没有拆穿,起身说道:“也罢,我亲自陪你走一遭王家。看看王家到底有多霸道,竟然扣人不放。”

第100章 总有人欠抽() 
王炎带着诸葛亮,以及两个侍从,乘坐马车便往王家行去。王家位于城南,占地极广,府邸雕梁画栋,气度恢弘,堪称阳都县第一望族。

    前往的路上,诸葛亮道:“大哥哥,王家虽然骄横,却也不是易于之辈。”

    王炎问道:“有什么来历?”

    诸葛亮说道:“琅琊王家,大哥哥知道多少?”

    王炎并未回答,微笑道:“说来听听?”

    诸葛亮稍作停顿,才不急不缓的开口道:“琅琊王氏的祖籍在临沂县,如今的宗族也在临沂。追根溯源,琅琊王氏最早能追溯到秦朝的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在大秦之内,王家可以谈得上声威赫赫。”

    “西汉宣帝时,王离长子王元的曾孙王吉,官至博士谏大夫。汉成帝年间,王吉之子王骏官职御史大夫。”

    “王氏一门,在西汉时期,可以说荣宠不断。”

    “本朝光武皇帝开国,王吉的曾孙王遵,受光武皇帝器重,官至太中大夫,封向义侯。王遵之子王音,担任大将军掾。王音之子王融,官至南康尹。这王融,便是这一代的王家族长。”

    “王家的宗族在临沂县,却是足以影响琅琊国的巨擘。阳都王家,是临沂王家的支脉。有临沂王家在背后撑腰,阳都王家少有人敢惹。”

    诸葛亮一一道来,把王家的情况,阐述得清清楚楚。

    王炎听后,脑中豁然开朗,明白了王家的情况。

    琅琊王家,不正是“书圣”王羲之的宗族吗?事实上,如今的王家,谈不上真正的兴盛。在东晋时期,王家的影响力,才臻至顶峰。

    西晋永嘉之乱,朝廷动荡,而北方又有胡人肆虐,北方的各大家族纷纷举族南迁。

    琅琊王氏,也在这一时期南迁。

    在这一时期,王家拥立了司马睿建立东晋,才进入最兴盛的巅峰时期。如果只是提及阳都县王家,王炎没有太大的印象,但琅琊王家,王炎却非常清楚。

    王炎微笑道:“小亮真厉害,年纪不大,却了解得这么清楚。”

    诸葛亮宛如骄傲的孔雀,昂着头,说道:“那是必须的,我可是过目不忘的天才。这一点,连兄长都自愧弗如。”

    王炎轻笑,伸手摸了一下诸葛亮的头,笑吟吟的道:“我记得,王融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王祥、次子名叫王览,两人是同父异母,对吧?”

    “呀,大哥哥怎么知道?你认识他们。”

    诸葛亮很惊讶,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他年纪小,却极为聪明。从刚才阐述王家情况时王炎的反应判断,王炎不知道王家。

    可是,王炎怎么知道王祥和王览呢?

    怪了!

    诸葛亮眨着大眼睛,分外好奇。

    王炎竖起右手,说道:“我有能掐会算的能力,掐指一算,便知道了。”

    诸葛亮肉嘟嘟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迟疑。旋即,他肯定的说道:“我不信,大哥哥肯定是认识他们,或者听过两人。”

    王炎笑说道:“你小子,还真是聪明。”

    事实上,王炎之所以知道王祥和王览,是因为前世幼年读书启蒙,便看了《二十四孝》、《二十四悌》的连环画,知道了王祥和王览和典故。

    这两人,一个“卧冰求鲤”,一个“王览争鸩”,都是历史名人。

    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为人刁钻刻薄,对王祥很是苛刻。一年冬天,朱氏生病了想吃鲤鱼,天寒地冻的,河面结冰根本无法捉到。王祥为人至孝,为了满足朱氏的愿望,光着膀子卧在冰上祈祷,然后冰面裂开,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达成了王祥的愿望。

    这一故事,王炎是不相信的。一个年纪不大的孩童在冬天的卧冰求鲤,不冻死算是好的。再者,冰河中的鲤鱼主动跳出来,根本不可能。

    王览至孝,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极为善良。

    朱氏经常找理由打王祥,王览看到后,很不赞同母亲的做法,却不敢阻拦,只能事后道歉。等王祥长大后,创出了一番名堂。朱氏嫉妒之下,打算用毒酒毒死王祥。王览得知了这一消息,竟是抢了酒要喝,朱氏气急之下,把酒夺来摔在地上。因为这件事,朱氏幡然醒悟。

    诸葛亮话锋一转,问道:“大哥哥,王家如果不放人,怎么办呢?”

    王炎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自然知道。”

    诸葛亮似懂非懂的点头,肉嘟嘟的脸上挂着笑容,可眼中却闪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